小学英语教育与学生跨学科思维发展
2024-10-17陈文娟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融入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及实践策略。跨学科思维是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创新思考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学科思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为例,探究了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的策略。研究表明,跨学科思维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值得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实践。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思维品质;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陈文娟(1986-),女,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省张家港市世茂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英语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思维创新等关键素养的任务。然而,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还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科割裂、缺乏融合等问题。面对这一状况,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在教学中渗透跨学科思维,引导学生以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为例,探讨融入跨学科思维,促进学生英语能力与思维品质共同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一、跨学科思维的内涵与价值
(一)跨学科思维的内涵
跨学科思维是指个体能够跨越单一学科的界限,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结,使各学科知识融通。跨学科思维不同于单学科思维的条块分割,而是强调知识的交叉与重组,注重从多元视角全面审视问题的本质。具备跨学科思维的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比较、联系、迁移中发现新的规律,产生创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可以说,跨学科思维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思维能力,有助于其应对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实现知识创新。
(二)跨学科思维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
跨学科思维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认识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加立体、整合的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将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相互迁移、交叉应用,学生能够建构起应对复杂问题的思维框架,提升分析综合、创新实践的能力。跨学科思维还有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跨学科探究中,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在比较碰撞中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从而强化多元文化意识、国际理解力等。
二、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跨学科思维因素分析
(一)话题内容的跨学科性
分析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可以发现,其单元话题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Unit 1 “Cinderella”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童话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Unit 4“Seeing the doctor”围绕就医、身体健康等主题展开,在情境对话中渗透医疗保健常识。Unit 6“In the kitchen”涉及食物、烹饪、营养等话题,既呈现了相关词汇,也传递了健康饮食的生活知识。Unit 7“Chinese festivals”介绍了春节、元宵、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Unit 8“Birthdays”则反映了西方国家人们庆祝生日的习俗,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综上所述,教材话题内容涉及文学、医学、烹饪、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的知识,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视角。这种跨学科话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科综合素养,值得教师充分利用、深度挖掘。
(二)语言材料中蕴含的思维方法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仔细研读可发现,其语言材料中跨学科思维方法并不十分丰富和直观。教材更侧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对跨学科思维方法的渗透还比较有限。
具体来看,Unit1“Cinderella”的故事中,公主与灰姑娘的对话“Why are you so sad? Because I can't go to the party.”运用了因果推理的思维方法。另外,单元的Read and match板块设置了内容匹配练习,在形式上体现了比较、分类的思路。而Unit 7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节日异同,学生要运用比较思维。
但总的来说,该册教材在语言材料编排上对跨学科思维方法的应用还不够丰富和系统化。多数语言练习聚焦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要素本身,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迁移还有待加强。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综合运用对比分析、序列思考、归纳演绎等多种思维策略,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的策略
(一)围绕单元主题开展跨学科探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探索。例如,在Unit 4“Seeing the doctor”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身体部位与常见疾病”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了解身体各部位的英语表达,同时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总结常见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在英语学习中渗透医学保健知识。在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开“中西节日文化对比”的研究,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同时搜集、呈现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通过对比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在Unit 8“Birthday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生日数据调查活动,引导学生用英语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绘制生日分布图,在语言实践中融合数学知识和思维。这些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跨学科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思维方法指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中渗透思维方法的指导。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虽然在语言材料编排上对跨学科思维的体现不够充分,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例如,在教授Unit1“Cinderella”时,教师可以在讲解“Why are you so sad? Because...”等语言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加深学生对因果推理的认识。在完成Read and match板块的匹配练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类的思维方式,归纳匹配的依据。在Unit 7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词汇,还可以鼓励学生探究中西方节日的异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深理解。此外,阅读Cartoon time板块的内容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图画线索进行预测推理。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思维方法指导,教师可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条理性和深刻性。
(三)开展跨学科主题写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写作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Unit 4学习了疾病、医生等话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为“My health plan”的写作,综合运用医学、营养学等知识,制订个人健康计划。学习完Unit 6的食物、厨房用具等内容后,学生可以尝试编写食谱,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饭菜的做法,融合烹饪知识、数学测量等跨学科经验。在Unit 7学习中西方节日文化后,教师可以设计“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的写作任务,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历史、社会学等知识,向外国朋友介绍节日的起源、风俗等。这些写作实践不仅能够巩固语言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整合跨学科知识、拓展思维空间的机会。学生在写作时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多元视角思考问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得到提升。
(四)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Unit 1时,教师可以播放灰姑娘故事的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表现手法,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在学习Unit 6的饮食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入反映中西方饮食差异的视频,学生观看、讨论,在对比中认识不同饮食文化。学习Unit 7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呈现各地节日的风俗,学生在感受视听冲击的同时,对节日的地理分布、民俗特点会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学习Unit 4医疗保健主题时,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演示人体器官构造,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视觉体验中建构相关概念。
四、跨学科思维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效反思
(一)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会有显著提高。在单元主题探究、语言学习活动、写作训练等环节渗透跨学科元素,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语境中应用英语的机会。例如,在医疗保健主题探究中,学生在习得身体、疾病方面词汇的同时,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这些词汇表达了看病就医的需求。在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中,学生用英语介绍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综合运用相关词句,表达文化内涵。跨学科主题写作,如健康计划、食谱等,更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整合语言知识,提升语篇构建能力。
此外,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让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学生在丰富的视听感受中理解语言,在讨论视频内容时灵活表达观点。这些跨学科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摆脱了单纯的语法语义训练,而是在丰富的话题情境下感悟语言、习得语言,语言运用能力必然在实践磨砺中得到提升。
(二)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跨学科思维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积极意义。在跨学科主题探究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多种思维方法,训练了逻辑思辨能力。例如,在探究中西方节日异同时,学生通过比较节日的时间、活动、寓意等,提炼中西方文化差异,这样可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而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渗透思维方法指导,如在阅读故事时强调因果推理,在语篇匹配时指导比较分类,会让学生掌握一些通用的思维工具,有助于其形成理性思维习惯。
此外,跨学科主题写作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重要价值。例如,在完成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节日的写作任务时,学生要从文化视角提炼节日内涵,用英语生动表达,这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想象力、创新力。而在编写食谱的过程中,学生在遣词造句上要灵活创新,才能使表达更有吸引力。可见,将跨学科思维融入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能帮助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开放的创新思维,其思维品质必然有所提升。
(三)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发展
跨学科思维与小学英语教学相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有积极作用。在跨学科探究活动中,学生主动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尝试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这种打破思维定式、跳出单一框架的做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综合运用多媒体资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视频、动画等多样化信息的刺激下,更容易产生创新灵感,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必然在这种跨学科语境中得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跨学科主题写作活动对创新能力的训练尤为直接。无论是创编食谱,还是向外国朋友介绍节日,学生都需要在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上展现出独特性,这对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可见,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学生需不断打破思维藩篱,在知识的交叉综合中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思维是小学英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分析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创设探究情境,教师可以将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用英语表达观点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和技能,思维的深度、广度也有所提升,语言建构、逻辑分析、创新实践等能力也得到锻炼。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思维的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将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在愉悦的英语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小学英语跨学科学习的主题确立与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4(11):43-47.
[2]巴萍.小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4(8):111-114.
[3]胡盼盼,刘瑞娜,陈奕桦.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4(8):38-42.
[4]王玉梅.在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究[J].文科爱好者,2024(1):105-107.
[5]张凤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4(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