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PBL课堂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2024-10-17王思颖
摘 要: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注重知识学习而轻视思维训练,而新课标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新要求。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通过高阶思维活动进行知识建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本案例中,教师借助(PBL)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深度学习;PBL教学;高中英语阅读
作者简介:王思颖(1990-),女,广东广州人,广东省广州市南海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一、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学习中,学生注重知识学习而轻视思维训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新要求,而深度学习理论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的对象是我校高一学生,学生总体英语水平较低,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英语阅读技巧,但是普遍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比较浅显,英语学习方法较为机械、单一, 缺乏深度学习方法和能力,对篇幅较长、思维要求更高的高中英语阅读感到有困难,且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本研究旨在把PBL课堂设计引入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通过这一阅读课堂设计,探索其对学生深度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最终找到一条有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高效英语阅读课堂设计路径。
二、深度学习与PBL教学的关系
本研究把PBL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进行深度学习,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首先,PBL课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何玲,黎加厚等学者认为PBL可以作为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之一。张立国等具体阐述了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内在联系,他们认为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深度学习是问题解决所追求的目标,它可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而问题解决是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它可以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其次,深度学习和PBL课堂有着共同的学习理念,两者都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在学习方式上,两者都注重知识的有意义的建构。在学习过程中,两者都注重对学习的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着力迁移运用,面向问题解决,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在学习理念上,两者都提倡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阵地,阅读课的设计本质在于问题的设计,但问题的设计不能是孤立的、局部的一问一答,而应考虑问题的序列,提升课堂的整体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和PBL课堂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基于学情,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链,以问题链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本研究把PBL课堂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其对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
三、案例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5“Music”中阅读语篇“The virtual choir”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PBL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文本分析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属“文学、艺术与体育”主题群
语篇类型:说明文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
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5“Music”中的ReHy5jKw3GuBQ41ujkaMv10UqaqHUVVZU1G7VVfRfhmD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是一篇介绍虚拟合唱团的形成和影响的说明文。文章首段介绍了虚拟合唱团的形式及其积极影响。第二、三段介绍了其创始人Eric Whitacre的音乐成就和创办虚拟合唱团的过程,运用了大量的时间状语,形成了以时间为线索的明线,但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挖掘时间线背后的暗线:音乐形式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技术与互联网发展的进程,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第四段阐述了虚拟合唱团带来的影响,也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在,同时也对首段中所写人们对虚拟合唱团的感受进行了呼应。
本文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理解虚拟合唱团使更多的人联系在一起,并且能够感悟音乐艺术与技术、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最后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虚拟合唱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执教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热情,但对说明文阅读有一定的畏难情绪,需要较为充足的情景铺垫和语言准备,教师需要在语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另外,对于如何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归纳和建构,教师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什么是虚拟合唱团,并梳理虚拟合唱团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教学重点)
2. 学习并掌握说明文语篇的篇章结构,培养读写结合的能力。(教学重点)
3. 感悟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并思考虚拟合唱团的优劣。(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Activity 1: Talk about the choir.
Students talk about the two pictures in the unit.
Q1: What's in the first picture? What basic facts do you know about a choir? Try to fill in the form.
Q2: What's in the second picture? What differences do you find?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话题。通过两张图片对比,引起学生对不同合唱团形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ctivity 2: Pre-reading: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Students read the title “The Virtual Choir”.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 the question “How can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help us experience music differently?”, and the motto on P49 “Music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mankind.”, Students guess what “virtual” means. And then students predict: what will be contained in the passage?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预测进行阅读,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主题语境中。在本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标题、图片和课前问题来预测文本内容,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同时,在语境中学习关键词“virtual”。
Activity 3: While-reading: learn about what a virtual choir is.
Students scan the first paragraph. Find out the basic facts about the virtual choir and fill in the form. And then talk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 and compare two types of choirs.
Main idea of Para.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How is a virtual choir different from other choirs?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跳读的阅读策略寻找主要信息,并通过这一活动概括本段大意(引导学生说出本段关键词What),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初步感悟说明文中介绍某一主体时应包括的方面。在了解虚拟合唱团后,学生应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强化高阶思维。在段落学习的同时,在语境中学习重点词汇opportunity、onto、studio、ordinary、enable、prove。
Activity 4: While-reading: learn about the creator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virtual choir.
Students read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agraph, and then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
Q1: What has Eric gone through?
Main idea of Para.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2: What caused Eric Whitacre to fall in love with classical music?
Q3: What gave him the inspiration to make his first virtual choir? (Teacher uses encourage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inspiration)
Q4: Discuss in groups: go through the timeline again and think about: 1) Why are these years important for Eric? 2) What factors do you think made his idea possible?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略读、跳读的阅读策略,梳理Eric Whitacre和他的虚拟合唱团的发展历程,概括本部分大意(引导学生说出How、Creation等关键词),提升学生的获取信息和文本概括能力。同时,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基于语篇和实际生活,挖掘时间明线下的暗线:技术的发展使虚拟合唱团的出现和普及成为可能,感悟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Activity 5: While-reading: lear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virtual choir.
Students read the 4th paragraph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1: What's the influence of the virtual choir? How does it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Give some examples from the passage and your own life.
Q2: Discuss in groups: Does a virtual choir really bring people together? Give reasons.
【设计意图】末段虽短,但却是对全文的总结,在内容上对第一段的部分信息作了呼应,因此可通过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和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Activity 6: Post-reading: Find ou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
Q1: How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Q2: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说明文的篇章结构,明确说明文在介绍主体对象时应包含的各个方面,为读后写作输出作语言铺垫。
Homework
1. Summarize the passage in 60 words.
2. Finish exercise 5 on page 50.
四、结语
本案例中,学生对有关语篇理解的一系列活动表现出较大的兴趣,能通过迁移自身经历,去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和虚拟合唱团的意义。比较困难的环节在于活动五,即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虚拟合唱团的优势和短板,特别是虚拟合唱团的短板,学生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几乎说不出来,这反映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仍需加强训练。正因如此,教师需做好铺垫和引导,通过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思考和相互学习,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3]唐明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9):38-42.
[4]张立国,谢佳睿,王国华.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17(8):27-33,79.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