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新课标,开创新模式

2024-10-17王晨君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5期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因此,应深入探讨“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旨在促进课程目标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单元教学

作者简介:王晨君(1995-),女,江苏常熟人,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不仅能够促进课程目标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价值及其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价值

(一)促进课程目标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将课程目标细化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始终围绕课程目标展开。“教—学—评”一体化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方向,更能确保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够取得实质性进步。

(二)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后,教师可引入多元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该模式不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三)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

在“教—学—评”一体化框架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技巧。同时,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并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教师需要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

通过构建“教—学—评”一体化体系,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能够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发展。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现状

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全面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明确单元育人目标与教学主线。不过,当前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目标泛化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核心,将其有机融入各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中,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课时学习任务和语篇特征,从而忽视了教学目标本身的层次性和深度。其更倾向于将各课时的教学目标简单叠加,认为只要达成各课时教学目标,就能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然而,机械的教学目标叠加方式,不仅忽视了单元学习的整体性,也削弱了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和连贯性。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第一,教师对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缺乏深入理解,从而导致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和深度。第二,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使得各课时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第三,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其实质,导致教学目标难以有效达成。

(二)教学评价单一

从目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主体与内容存在单一化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参与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其自我认知与发展,导致学生对学习环境的信任度不足。此外,教学评价单一还表现在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的同质化。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通常使用缺乏个性的语言,如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区分学生的差异和进步,进而无法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使得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枯燥和无聊,难以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活动无序

当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存在教学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偏离、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不匹配等问题。具体而言:第一,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未能充分把握单元教学目标的核心要求,导致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致使教学活动失去针对性。第二,部分教师在选择活动形式时,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的新颖和多样,忽视了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教学活动缺乏逻辑性与连贯性,变得空洞而无效,无法有效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致使学生无法通过教学活动真正掌握和运用目标语言。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应遵循确定单元主题、设计单元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多元评价的基本流程,使得学生能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一)研读语篇内容,探究单元主题

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指导下,为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对教材语篇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明确语篇的语言特点、结构布局、情感表达等,深入了解语篇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和意图。在此基础上,教师探究单元主题。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单元内每个语篇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比分析不同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提炼单元主题的核心要素与价值取向。在探究单元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单元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将单元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和专注。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Holiday fun”为例,该单元以“假日乐趣”为主题,语篇中大量使用了过去时态,特别是一般过去时,用以描述学生在假日参与的活动,如“I went to the beach last summer holiday.”等。另外,在词汇上多使用exciting、beautiful等描述性形容词和副词。同时,语篇中有不少问答句式,如“Where does Liu Tao's aunt live?”,帮助学生练习和巩固与假日相关的表达。在结构布局方面,本单元的语篇内容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活动,呈现出清晰的教学框架,每一部分都围绕新话题展开,通过对话、阅读、写作等多种活动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从文化元素来看,本单元涉及较多地方文化以及美食等文化元素。通过对单元内各语篇的对比分析可以明确,本单元主要围绕“假日乐趣”主题开展,该主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兴趣。

(二)基于单元主题,设定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在指引教师教学方向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设定单元目标时,应注重目标的层次性与可达成性。另外,单元目标还需要与课程标准对接,以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My family”为例,教师需要以单元主题为纽带,将本单元语言知识目标、语言能力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有机整合,对单元内各教学板块进行拆散重组,最终确定以下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教师应讲解基础知识,引入单元主题。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拼写有关家庭成员的基础词汇,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并初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谓;能够使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家庭成员介绍;初步了解中西方家庭结构和称谓的差异,形成尊重家庭成员和家庭的价值观。

第二课时:教师需深化语言运用与能力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听力材料获取关于家庭成员的信息;学习并掌握一些与家庭相关的常用表达;听懂关于家庭成员的简单对话,并提取关键信息;能够借助图片或实物,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照片。

第三课时:作为单元总结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在“Project1”的C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所学英语短句介绍自己的朋友,为学生构建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立足单元整体,逆向设计活动

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已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思考通过何种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状况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逆向思维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单元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但要避免过度追求多样化。同时,教师应设计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评价活动,确保能够真实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Holiday fun?”为例。根据单元内的对话板块,教师组织“模拟旅行”活动。活动中,学生需要分组合作,选择一个旅行目的地,并规划整个旅行过程。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并确定旅行的时间、交通方式、住宿安排、景点游览等细节,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记录。该活动可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为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可设计“旅行日记分享”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用英语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旅行的日记。课堂上,学生向全体同学展示并朗读自己的日记,分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四)展开多元评价,促进目标达成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构建协调统一的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服务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其中,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关键。针对目前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评价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开展多元评价。具体而言,针对语言知识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批改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单元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软件,设计线上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以便学生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针对语言技能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的即时评价,避免语言评价的僵化。如“Excellent! Your answer is spot on.”,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针对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使用“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nglish learning. Keep it up!”进行鼓励。

除此以外,教师需要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与分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课堂参与度等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完成后,教师还需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包括优势与不足。针对学生的薄弱点,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制订有效的强化训练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弥补知识漏洞,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实施上述小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促进课程目标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还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同时,通过实施上述策略,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也得到显著优化。然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利亭.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J].教育界,2024(3):53-55.

[2]顾永丽.“教—学—评”一体化指引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合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23(5):144-146.

[3]林淑婷.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路径研究: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J].校园英语,2023(46):25-27.

[4]郑醉榴.“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设计,2023(30):40-43.

[5]季丰.“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究[J].新教育,2023(2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