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影像:康德先验哲学视角下社会视频化本质的探究
2024-10-16卢秋竹
【摘要】通过借助康德先验哲学,影像的普遍存在性可由意识的普遍存在性以及感性的普遍存在性推论而出。社会视频化的本质是影像的遍在性与人对获取、模仿、传递影像的天然需求,在技术成熟时的必然结果。而这只是影像普及化的开始,全面影像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向。然而影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媒介,长期且不显著地微妙作用于感官,由此对人造成影响,意识对此种作用机制的忽略或将会导致人对于社会视频化可能造成的更为复杂的后果无法获悉完全,沉沦于虚拟影像所制造的自由幻境,而忽视了其依赖故而为技术所控制的事实。
【关键词】社会视频化;康德先验哲学;感性直观;影像媒介
尽管网络视频作为影像并非新媒介,被称为“视频化社会”的时代却刚刚到来。已有研究总结出了社会视频化的表现、特点。譬如视频与社会各领域更深度地进行融合,传统的单向传播关系以及万物之间的关联方式被重构,视频正成为智能时代与深度媒介化时代信息传递介质的基本形式。[1]目前视频技术对个人生存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显著且积极的影响得到了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与强调,然而从媒介本质角度上看,社会视频化的影响往往更加复杂、隐蔽且深远,却容易被基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人的认知能力所简化、忽略、遗漏,其运作本貌甚至不可被完全认知。若想全面且透彻地考察视频化社会之于个人生存与社会发展影响之真相,还需更加学理地对视频化社会开展一种更为本体论式的、宏观而抽象的考察,以把握社会视频化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与发展规律,从而探究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期真正揭蔽视频化社会之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一、存在即感性:感性直观的遍在性证明
视觉文化是指“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2],由此可以得知,影像的本质是由感性决定的;而感性之本质,又根本由意识之本质所决定。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时认为,媒介链条上最后一个环节是“言语”[3],换言之,媒介皆是身体向外部世界之延伸,最贴近身体的媒介是言语(口语)。但事实上,意识是特殊的媒介,是一切现象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一切媒介的基础与底色,而人恒处于被意识中介的存在状态之下。对此,康德先验哲学及与之关联密切的西方哲学理论可为意识作为媒介的普遍存在性提供论证。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对世界存在以主客体二元对立为前提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批判被称为“哥白尼革命”。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知”[4],并由此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这一重要结论[5]。康德区分了“物自体”和“现象”,即“事物自身”和事物对人的“显现”[6],人们以为的客体其实是真正的客体本身被主体结构认知到的“现象”,而非“物自体”本身。“物自体”是感性经验的来源,构成现象界,却独立于意识之外,并且指的并不是贝克莱所说的“上帝”那种精神性、人格化、对象化存在[7][8]。
康德之后,由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乃至存在主义者们共同构成的现象学运动都可以视作对“哥白尼革命”批判性的继承。人们所以为的绝对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客体都以主体认知结构为前提,并非绝对客观。
康德先验哲学将意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判断力,并认为这几个部分皆具有先验结构。康德认为感性的质料是后天的,即外部场景的刺激;感性的形式则是一种不依赖于感觉而存在的先天框架,又称为感性纯直观。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我们(人类)直观的主观纯形式”[9],即感性的先天框架,因为人无法想象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事物。逻辑又在知觉的基础上生成了命题与判断,便是先验理性。除此之外,康德认为情感是意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人对某一对象的审美与价值判断[10]。
意识各组成部分并非无时无处都在,但其中感性直观这一形式,即感性,却是绝对存在的。人的存在可以没有知觉,可以没有语言、情感、理性判断,却不可能没有感觉。人不可能离开场景而独立存在,一定是在某种环境中,相互引起、激发、生成、构成,即便情绪或纯逻辑判断,亦是在场景中生发。存在皆现象,一切内容(意识形式/心相)都是场景,成为符号表征的现象就是影像、场景。即便是在睡梦中,即便没有梦境,仍然有感性直观,其一旦消失,就意味着人生命的消亡,也意味着“世界”的消亡。
二、存在即影像:影像的遍在性证明
影像之遍在性旨在讨论影像是否也有居于一切存在之“间”的绝对性、普遍性、永恒性或必然性,是否是一切存在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或因素。只有弄清了影像的本质,才能一定程度上理解影像起作用的规律,进而才有洞悉其或将造成的影响的可能性。影像的普遍存在性、基础性,或者说影像居间的必然性、绝对性,有必要从影像的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广义的影像,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上升为知觉(概念、范畴)之前的感性直观,影像即感性。狭义的影像则主要是指对感性直观进行模仿和传达的介质,即所谓的对感性进行延伸的媒介技术。起初专指对视觉进行延伸的符号与信息技术,譬如与摄影技术相关的设备、载体和人员等。
就狭义的影像而言,遍在性并非其天然属性,而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且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影像并非天然绝对居中,即并非使得一切现象得以出现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设施,但影像却从诞生之初便承担着人类对于一种精微且精准的完美信息传播介质的期待,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更迭,越发满足这种期待,故而呈现出普遍存在的趋势和特征。
绝对真实世界(即物自体)实存的状况经过任何介质(人为加工)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参照索绪尔提出的“能指—所指”,以及拉康所提出的“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三界学说[11],由符号所表征出的第三重世界也便和前两重世界区别开来。从真实世界,感性直观的世界,到符号表征世界,三重世界的真实性逐层损耗,这是人类意识局限性的体现。然而,人渴望全知全能,渴望拥有最准确和完美的交流,渴望达到一种我全然传达、你全然领悟的境界。
出于理解与解释真实世界全貌的需要,人类开始运用信息技术。由此,信息技术的本质实际是物质对精神不同内容的模仿。而通过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发展史,即信息接收和传递之介质的历史,其实正是图像、影像、视听媒介发展且在人类信息行为乃至整个生存行为中因为越来越普遍,且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的历史。事实上,正是为了更准确地模仿场景(无论是物质场景还是精神场景),而不被其他有限符号损耗,人们才创造了影像技术。按照由德勒兹的思想发展而出的间性论的观点[12],和文字以及其他符号相比,影像是更加间性的符号,即更加流动的、不固定的,不可分割、不可言说的,微妙的,非线性、非逻辑的符号,可谓最完美的介质。而在媒介技术有限的状况下,只有最优秀的诗人和艺术者才能用有限的符号,譬如文字、线条、颜色、音符,传达出最微妙的感受[13]。
由此,人类意识相对于无限的真实世界的局限性,以及对完整的信息传递状态的需求,共同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人类世界最终必然会走向一种影像至上,甚至实现对时空全然的遍布的状态,无论那样一种世界是否被称为元宇宙。此种之于信息与传播的基本需求以及由此的行为动机从人类诞生之初便存在,剩下的,只待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广义上的影像远超过现代影像,人类在远古时代的图腾和绘画,以及象形文字,其实都属于广义上的影像。根据这样的逻辑推理,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的“图像革命”[14]也不过是必然结果。
三、社会视频化:影像遍在性的必然结果
尽管罗伯特·斯考伯早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进行了充分的预告[15],但视频化社会的到来仍可在影像发展史上被视作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影像乃至整个媒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质变,标志着影像开始不分群体地融入人类的生活。即随着技术不断更新,当非媒体行业的普通大众都拥有了拍摄、编辑、发布视频的权利之时,影像的遍在性自然成立。因为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人与主体之外任何一个场景的沟通,自然都会优先通过拟真性更强,直接延伸感性直观的影像符号进行传递。
影像普及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相对于此前的以电影、电视,或者互联网“上半场”[16]中的图片、视频为形态的影像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5G、便携拍摄设备等技术形式的社会视频化时代出现了新的特征,也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视频这一新的影像形态的成熟。不同群体在各自不同的具体需求指引下,进行影像传播实践,故而早期影像内容的数字化,视频通信、短视频、直播、VR,相继蓬勃。无论未来的信息技术如何更迭升级,仍然在影像的范畴内,即在对视觉和听觉模仿、延伸的基础上,再叠加其他感官乃至中枢神经的模仿、延伸,并且是对场景更加精准、贴合的模仿、延伸。
若从更本质的层面对视频化社会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影像的普遍化体现为以下几个维度。第一,从对此前人类社会主要传播符号之同步或替换的程度上看,视频化社会的本质是影像符号对以文字为主的符号更为全面的同步或替代。主要经由文字或口语进行传播的地方往往也有视频的存在;其主次地位越发颠倒,文字反而常常成为视频的辅佐,用于对视频内容进行解释;单独以影像符号呈现,而不附加文字符号的信息内容也更加普遍。第二,从使用群体上看,由于技术操作的准入门槛降低,拥有拍摄、剪辑、制作、传播视频能力的不再只是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更多非专业者(从前的受众)也介入其中,由此使得大众媒体时代的拉斯韦尔5W模式在影像领域也被颠覆。第三,从人们使用影像的时长与频率上看,技术难度的降低,也带来影像实践所占据的个人生存时空比例大大提高。学者彭兰因此提出“视频化生存”以及“万物皆可拍”的命题[17],即媒介化、视频化开始遍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处不在。第四,从视频内容上看,当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了影像表达手段之后,视频内容也因不同主体在不同时空状况中,出于不同需求进行媒介实践而变得更加丰富。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同主体(包括个人和机构群体)出于各自独特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都可能在各种场景中进行影像实践,视频也由此呈现出复杂而丰富的形态:视频的功能,内容的体裁、长短、专业度,实时与否,平台类别等各不相同。尽管呈现出如此复杂的样态,其本质却一致,都体现了影像的遍在性。
四、隐秘的险境:视频化对人类生存或将造成的影响
从本体论的角度对影像遍在性进行考察,最终需要落脚到生存论,因为从物质性角度对影像进行基础设施的考察,发现其基础的、普遍存在的、背景性的特性,根本目的仍是根据本体论,阐释社会视频化种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发展规律,最终一定程度上预测其或将造成的影响。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认为知觉、身体和世界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蕴含不可分割的循环辩证系统,三者之间“没有藩篱和堵塞,没有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意识与感觉的二元对立与主次之分”[18]。基于此思想,“影像符号世界—肉身(感性)—心灵(知觉等)”也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像作为基础型介质(或基础设施),具有背景性与生成性[19],长期且不显著地以极为微妙的状态通过感性,频繁、密切地作用于人的肉身(感官),由此对人造成长期的、复杂的、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却是难以被意识所察觉与反思的。进而忽视了这一悖论——存在于完美虚拟世界中的自由与人类恒处于被技术奴役的困境之下。
人们对视频化寄予了特殊的、专属的价值期待:一是逼真性,即影像的普遍化会使得那个被模仿的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二是经过影像虚拟后世界会拥有超现实的力量,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导向的更完美的世界。[20]然而这样积极的价值预设往往是形而上学思维的结果,没有领悟到宇宙更加微妙复杂的因果作用,以至于忽视了或将由视频化社会导致的更加复杂的后果。事实上,随着社会视频化的到来,其正面影响与负面掣肘将被同时放大。
一方面,互联网积极价值的悖论已得到较为充分的讨论,譬如与内容海量,所触及的世界变得无限宽广的正向价值相应的有关信息焦虑或者信息的同质化、娱乐化以及信息茧房的质疑与悖论。虚拟世界使得人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但同时,生活也变得越发忙碌和紧张,继而招致焦虑、空虚、迷茫、抑郁、浮躁等现代人的精神病症。虚拟世界中的社交网络使人际交往不再受时空所限,却出现了社交恐惧和群体性孤独的状况,过度的自我呈现更是让人成为自我与欲望的奴隶。反思是哲学的核心,要真正实现生存解脱需要反思,需要思考,而虚拟世界内容的碎片化、娱乐化、同质化却让人长期暴露在众声喧哗之中,而难以进入独处和沉思的状态,这也加重了孤独感症状。
另一方面,影像的逼真性和趋向完美的超现实性也可能带来其他意料之外的影响。首先,其逼真性可能成为一种使人们远离真相的陷阱。“眼见为实”的常识会让意识轻易对影像放松警惕,而更易对虚假信息信以为真,譬如深度伪造(deepfake)以假乱真的效果便会对伦理和法律构成挑战。其次,影像本身可能造成准确性的缺漏,这样的缺漏主要来自信息接收一方的解码环节。文字符号尽管有限,但主体的选择性却能使其突出期望传达的重点,而影像在呈现的时候恰恰容易缺失这样的强调。
影像可能让人背离真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高度拟真且更能迎合人的欲望的虚拟世界会让真实世界贬值[21],从而使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中,真实世界某种程度上甚至会沦为虚拟世界的附庸。虚拟世界并非真正平行且独立于真实世界,是不对真实世界造成任何影响的世界。赵汀阳认为虚拟世界反而会凌驾于真实世界之上,“挟持”甚至“奴役”真实世界。[22]如同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探讨过的“延伸”和“截除”的辩证一样,虚拟的、场景的、影像的世界在对真实世界(感性世界)进行延伸的同时,也进行了替代和截除。譬如亲人之间线上的即时通信会给人们造成一种陪伴的假象,从而减少了线下的亲身相伴。而多场景在线更是带来不少麻烦,这在雪莉·特克尔的《群体性孤独》里有着众多生动的案例。[23]而若往后演进,如同电影《头号玩家》中开头的场景,随着视频化更加全面地加入人的生存实践,真实世界可能越发变成一堆废墟,而人们在现实世界的工作也可能只是为了购买虚拟世界的物品或者为互联网集团打工,由此虚拟世界反而成了生存的目的。因此,尽管影像技术能够对真实世界进行最准确的模仿,却不能认为影像就是最能通往真理的媒介。
有关完美世界的价值设定则显得更加危险,尤其是元宇宙宣扬将会通过技术构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真正的自由王国。元宇宙宣称能够提供给人更多选项,人由此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更丰富的人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多选择是否反而会招致“无法选择”,而出现“布里丹之驴”的状况。[24]事实上,人能否实现自由,关键不在于选项的多少或愿望的数量,而在于意识是否能与真实世界的发生相一致。如此一来,元宇宙——这一视频化社会的终极形式,能否让人类逃离常常求而不得的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随心所欲,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五、结语
这般之于视频媒介发展取向审慎的态度绝非画地为牢,或就此裹足不前,更非主张技术倒退,也无关乎常被误解与诟病技术悲观主义或技术决定论。《尚书·虞书·大禹谟》中“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的下句“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体现的正是东方思想所探讨的之于人类生存的方法论内核,即执中、守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篇》)地践行中正(中庸)之道。对视频化社会的本质及其影响的探讨由此应当最终落脚到一种更为谨慎的,既不盲目积极乐观,亦不片面消极悲观的方法论之上。即尽可能充分考虑到推进视频化发展或将带来的多重乃至无限微妙、复杂的后果之上,积极且谨慎地推进社会视频化的进程。由于真正使人失去自由的是意识本身,因此意识的问题根本需要从意识内部去解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方法论可以诉诸媒介素养等议题中。从技术专家、社会治理者,到视频生产者或使用者,都需要以更加敬畏与自省的态度对待视频媒介的发展。敬畏媒介、敬畏技术实际是敬畏因果、敬畏自然、敬畏宇宙运作之须臾幻灭与无常,也便是对人类意识自身局限性的承认与接受,以及对贪欲的反思与克服。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媒介本体论视域下智能时代数字化生存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3YJC860013)]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中国视频社会化趋势报告》发布[EB/OL].(2020-11-26).http://it.people.com.cn/n1/2020/1126/c1009-31945945.html.
[2]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2(3):1-7.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58-60.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0.
[5]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12,307.
[6]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
[7]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40.
[8]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
[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54,82.
[10]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Cf.Jacques Lacon.Ecrits:A Selection.Alan Sheridan,trans.Routledge,2001:201.
[12]张先广.德勒兹与间性论[J].哲学分析,2021(1):186-195.
[13]张先广.德勒兹与廓落[J].中国图书评论,2020(11):15-31.
[1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8.
[15]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16]喻国明.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传媒转型的价值标尺与关键路径[J].当代传播,2017(4):4-6.
[17]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4):34-40+53.
[18]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85.
[19]胡翼青.互联网基础设施与生成性社会的来临[J].青年记者,2024(3):1.
[20]屠毅力,张蕾,翟振明,等.认识元宇宙:文化、社会与人类的未来[J].探索与争鸣,2022(4):65-94+178.
[21]屠毅力,张蕾,翟振明,等.认识元宇宙:文化、社会与人类的未来[J].探索与争鸣,2022(4):65-94+178.
[22]赵汀阳.假如元宇宙成为一个存在论事件[J].江海学刊,2022(1):27-37.
[23]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4]赵汀阳.假如元宇宙成为一个存在论事件[J].江海学刊,2022(1):27-37.
作者简介:卢秋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上海 200433)。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