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融的《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
2024-10-15许红梅
〔摘 要〕 学科交融是教育领域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将小学科学和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逐渐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小学科学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更为严谨的思考习惯;而通过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与表达的技巧。基于此,在学科交融的语境下,本文就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整合教学的策略进行剖析与论述。
〔关键词〕 学科交融;小学语文;小学科学;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22 056-057
将小学语文和小学科学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小学生对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探究兴趣。教师将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有机地融合起来,将学生引领到新高度。融合教学可以整合不同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静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一、学科交融的必要性
学科融合教学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专注力。小学科学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自然现象,获得思维和探究的依据,为科学阐释自然现象提供各种途径,增强其对自然世界的了解程度。该学科教学主要是对基本的自然知识进行讲解,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及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将小学科学教育与语文教学巧妙结合,选择生动、贴近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自然知识,以此丰富和整合课堂内容,使之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效果,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想要更好地开展整合教学,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不同教材的课程资源,合理设计和整合教学课程,以便更好地实现学科融合。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可以将其与小学科学进行课程整合。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可以结合植物生长的相关内容进行课程串联;《夜间飞行的秘密》揭示了蝙蝠与超声波、飞机和雷达等相关知识,可以联系小学科学中《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来整合资源;《呼风唤雨的世纪》UuRDxA27q08XlO4/i2LzV4abJWLGU4V2PwD02SN/YW8=展现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可以拓展更多科技改变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激情;《蝴蝶的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可以整合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来进行梳理。通过有效利用资源整合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可以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语文教学和科学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之间的关联性
小学语文、科学教材中许多课程资源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小学语文中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科学知识,可以将这些科学知识和语文学习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区别以及相似之处,并简要说明雷达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蝙蝠与雷达”的探讨,学生不仅了解了自然界与科技的奇妙融合,还学会了如何将科学知识与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不仅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区别与相似之处,雷达的工作原理等科学知识,更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普及科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融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先进、生动、实用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小学科学《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相关内容加以融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创造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不同,体会其中的联系,人们可以通过将自然物加工成人造物,实现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链接,这与《夜间飞行的秘密》中人们由蝙蝠飞行想到雷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中可以相互参照。
第一,通过展示雷达技术在航空航天、气象观测、交通监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与魅力。如,讲解雷达如何帮助飞机在恶劣天气中安全起降,如何精准预测台风路径等,这些生动的案例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在介绍雷达技术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穿插讲解其背后的物理学原理,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维框架,为后续的学习和创新奠定基础。
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科学课本中的《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说说哪些自然世界中的自然物可以转化、加工成人造物,还可以从哪些自然物身上获取灵感,创造出更多的人造物?通过比较、探究、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
第三,引导学生了解“仿生技术”,探索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更多结合的例子,关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实现语文与科学学科相互融合育人的目的。
(三)加强科学实验与语文写作训练的交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入科学知识,有效开展整合教学,用语文知识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强化学生对知识关联性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进行归纳、探究,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在教学《夜间飞行的秘密》过程中,通过引入雷达技术的话题,激发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与观察。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蝙蝠的形象,让学生多视角、全方位地观察、探索,增强小学生的记录和探索能力。同时,教师也可借助日常物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以及收集各种信息、提升知识广度,并用写作的形式进行归纳,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与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不仅传授了科学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敏锐度,让学生学会从科学角度去感知和运用所学,并在未来进行技术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交融是构建多元化教育生态的必由之路。在学科融合大环境下,将小学科学和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高度可行性。由于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科普文章,通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开展融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跨学科课程设计、技术与传统融合、知识体系交叉、教育方法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因此,为更好地推进整合教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融合教学的必要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整合教学,是值得重视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洪嘉兴.融汇百家之长:小学语文与多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4(9):4-6.
[2]梁宝玉.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6):55-57.
[3]焦自英.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科学与语文教学整合对策[J].教育界,2020(3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