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儿童视角设计《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

2024-10-15唐利里

小学科学 2024年22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课程逐步降低课程开设的年级,更加重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1~2年级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体验感、知识体系的逐步构建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点。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儿童探究意识、帮助他们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将科学知识与儿童的思维习惯与认知规律相结合,从儿童学习视角出发来设计科学课堂教学课例。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能使教师从中汲取更多经验。从儿童视角来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从儿童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 小学科学;儿童视角;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22 043-044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良好的小学科学课堂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培养良好的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因此,教学设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思维习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通过合理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不断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及探究方法。本文以小学三年级《月球——地球的卫星》一课为例,探究从儿童视角来设计科学课教学活动的具体策略与实践经验。

一、基于儿童视角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儿童视角,充分考虑儿童的思维习惯、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以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学习体验和知识传授的效率。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看,小学三年级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对世界的认知、理解正在不断扩展,认知能力正逐步发展。而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认识过程,抽象思维是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的,三年级的儿童更善于通过感知和经验来构建知识框架。因此,从儿童视角出发设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

例如,在《月球——地球的卫星》一课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月球,在教学活动中基于儿童视角设置了探月任务。通过引入科学家方成院士主编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的有趣问题“月球为什么是个麻子脸?”通过形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将关注点聚焦在月球表面地貌。接着提供身边的月球桌牌帮助学生了解月球正面背面,并加以观察比较,认识月海、月陆分布特点。再利用媒体互动手段,让学生在月球表面圈一圈环形山。通过这样基于儿童视角的认知,较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了月球表面特征。这样的实践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月球,并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小学三年级这一发展阶段中,学生更善于通过感知和经验来构建知识框架,他们往往通过玩耍、游戏来探索和发现,对于周围的世界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当教师创造出趣味情境,并给他们提供有趣的游戏、活动和材料,就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欲望。

在《月球——地球的卫星》这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跟着方院士去探月的第二个任务“月球适合居住吗?”学生利用自己找到的月球资料和老师提供的月球资料卡,寻找答案,从而了解月球的环境特点。再通过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大小、与太阳的距离等数据比较,利用韦恩图直观地了解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从而掌握“卫星”这个概念。这样顺着儿童的理解视角,逐层将学生带入科学概念的世界。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体验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二)贴合现实生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不仅为了传递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在《月球——地球的卫星》这一课中,教师通过“流浪地球”视频、科学家探索宇宙模拟实验室图片等,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完成“模拟制造环形山”这一科学实验。将模拟实验与中国的探月精神联系起来,实验活动变得更有价值与意义。通过贴合现实生活,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极大地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帮助他们有效地参与课堂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吸收知识

根据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在逐步发展,还不能理解过于复杂和抽象的概念。科学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采用具体、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实物展示、图表呈现和观察实验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科学知识。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体现在培养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和社交需求。因此,科学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例如,在《月球——地球的卫星》一课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了月球的图片、视频以及《流浪地球》电影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了解月球的月背和月面、月陆和月海以及环形山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月球的印象,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最终帮助其完成了“探月任务”,极大地巩固了学生对月球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促进实践创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展开探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帮助他们制订实验或调查的计划,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所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培养观察力和实验技能,这样的实践体验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例如,在《月球——地球的卫星》活动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习和制作模拟环形山,通过小组分工和组织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完成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组织交流并做好实验记录,最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实验体会。这一实践过程,从儿童视角出发,让学生自主借助现有资源和材料,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活动,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设计,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科学探索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儿童视角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核心理念是基于儿童的阶段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通过深入了解儿童的学习需求,设计各类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儿童视角提出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和策略,并以《月球——地球的卫星》这一教学活动为例,提出了创设趣味情境、贴合现实生活、借助多媒体技术、促进实践创新等具体教学策略。具体教学实践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遵循儿童发展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加快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有效提高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杰.让小学科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J].科技展望,2015(15):277.

[2]贺沛怡.儿童视角下小学科学单元重构的教学研究[J].教育界,2021(34):45-46.

[3]邵文君.基于HPS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