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历案为抓手强化学生策略意识
2024-10-15邹欢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学历案的研究与探索,浅谈了借助教学情境真实化、探究过程结构化、评价机制多样化等方法,提高小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策略意识。
〔关键词〕 小学科学;学历案;探究实践;策略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22 019-021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地提高了。科学探究一直是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初衷是以科学探究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时期,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炼了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其中探究实践主要是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在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当前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缺乏策略意识。
学历案是崔允漷教授在研究时,以“病历”为启发,鉴于治疗与教学两个专业的相似性,提出了学历案这一新的概念,即教师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主体、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是一种由实践总结到理论提炼的教育本土化结果。学历案在小学科学探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和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通过制订学习计划和策略,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学历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
策略意识源于英国ELLI项目,是指学习者对自身认知学习策略过程的认识,以及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学习策略的属性、特点及其规律的反应。有着强烈策略意识的学生,不仅会自我总结有效的学习策略,也会随时随地有意识地观察、模仿有效策略,即将教师、优秀同学的有效策略转化为个人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策略意识对于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提升小学生探究实践这一核心素养,有着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习发生的主阵地依然是课堂。然而,课堂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以回答。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包含“教”和“学”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教案是“教”的基本依据,在实际撰写过程中,教师容易出现侧重“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过程的问题。学历案中,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的,更侧重“学”的过程,尤其是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实验,更应该侧重于学生是否学会。学历案这一新型工具的出现为提升小学生探究实践中的策略意识指出了新思路。小学生策略意识的培养以长周期为单位更为有效,学历案的设计一般也是以单元为单位的,这两者的时间周期不谋而合,这使最后实现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设计学历案过程中,采取以下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强化策略意识。
一、教学情境真实化,关注“学什么”
在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一般重点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聚焦操作技能训练,对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有一定的欠缺,导致学生虽经历了探究实践过程,仍不能灵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利用学历案提升小学生探究实践中的策略意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立场,重点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否学会。贴近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特点,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首先要明确这一单元的学历案设计主体是学生,这份学历案是为学生写的,目的是让学生看懂、看明白。那么在设计学历案的时候,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语言,按照学生的逻辑去编写。
在学历案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明白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学什么”。笔者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光”中的最后一课《玩玻璃纸》为例进行说明。教材上的教学设计是,以舞台灯光魔术秀的情境导入,并贯穿整节课,然后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舞台上舞者的衣服一直是白色的,为什么能变色?这样的情境导入,虽然能够激起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脱离学生的生活。在二年级学生的生活中,他们并不能经常看到这样的舞蹈表演,甚至有些学生对于这样的表演兴趣不高。教学情境要贴近日常生活实际,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有动力参与探究实验。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与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任务环节,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在学习《玩玻璃纸》这一课时,已经接近年末,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根据节日将近的生活情境,笔者设计了请学生帮忙设计学校“元旦联欢晚会”会场的教学情境,请学生自己做活动小主角。“元旦联欢晚会”这样的活动,学生在学校里就经历过,虽然只是设计会场中一小部分,但请学生来做设计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产生小主人的感觉,更加贴近课程、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历案的开展。
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探究问题应该是可操作、具体、明确的,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学历案中探究问题的难度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合理的探究问题难度。在《玩玻璃纸》这一课中,根据学生喜欢五彩缤纷事物的心理特点,设计任务:利用玻璃纸制作美丽的灯罩。整体灯罩的设计与制作对于1~2年级学生而言,难度太大,且与本节课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相关性不强,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便于学生动手操作的灯罩框架,学生的任务是用玻璃纸装饰灯罩框架。这对于1~2年级的学生而言,基本可以完成,降低了任务难度,使其合理化。
二、探究过程结构化,明白“怎么学”
教师在设计学历案时,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来设计学习内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开展思考、讨论、实验等活动。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策略意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可以在学历案中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设计实验方案,使其探究过程结构化。利用探究实验的形式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时,在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探究形式的结构性,例如,总—分—总、递进式、并列式等。在《玩玻璃纸》这一课的探究过程中,笔者将探究过程设计为3个递进式环节:
光通过单层单色玻璃纸照射到白纸上,探究光颜色的变化;
光通过多层单色玻璃纸照射到白纸上,探究光颜色的变化;
光通过多层多色玻璃纸照射到白纸上,探究光颜色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玻璃纸的颜色,再观察通过玻璃纸后光的颜色。由易至难,层层递进,有结构地推进知识的铺垫,帮助学生理解色光的来源,为灯罩的制作奠定基本的科学知识基础:玻璃纸具有滤光的作用,能将白光过滤为单色光,利用玻璃纸可以制造单一颜色的光、更多颜色的光、深浅不同的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动手能力较弱的情况,笔者设计探究活动时预设了足够多的情况,进行细节的指导。例如,贴玻璃纸的灯罩标记好贴的那一面;示范用固体胶贴玻璃纸的方法;玻璃纸的两层、四层的叠法;叠好的玻璃纸如何固定;等。
结构化的探究形式有助于小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实践,一系列学历案的设计,有层次,有结构。小学生在经历了这样的探究实验学习后,能够形成基本的策略意识,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探究实践素养。
三、评价机制多样化,理解“是否学会”
在学历案中,评价贯穿整个探究实验过程,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之处。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策略意识。区别于普通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学历案中的评价任务主要是对学习成效的评价,通过精心设计的评价任务来实现对学习过程的逐步引导和检测。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评价形式。
表现性评价:用于评估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技能和能力表现,包括课堂真实情境中的师生问答、学生的表演、实验、展示、调查以及复杂的纸笔任务等。笔者可以设计一些评价表格,如利用实验报告或实习报告的方式,借助问卷星、腾讯问卷等信息技术工具,帮助教师和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自我评价:学生利用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对自己在科学探究中的学历案进行评估,从而深化对已学知识与过程的认识,领会评估标准对应的要求,认识自己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正,形成基本的策略意识。
小组成员互评: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评估,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评价机制,例如,利用验收报告等方式,制订评价标准,小组内或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共同完成评价的过程,提高小学生的合作互学的能力,同时形成寻求支持的策略意识。周而复始,当再一次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学生就能够利用自己的策略意识,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从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以学历案为抓手,提升小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策略意识,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制订学历案,培养他们的策略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制订学历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良好的策略意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学历案在小学科学探究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并研究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学生制订学历案。同时,我们还可以研究其他策略意识的培养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小学生科学探究中的策略意识将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卫平.在探究实践中培育科学素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10):39-45.
[2]卢明,崔允漷.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6.
[3]郭亚婷.英国ELLI项目式学习力理论要素、提升策略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7):118-120.
[4]刘电芝,朱江容,丁小强等.策略意识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策略情感的中介效应[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