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效应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10-15管健陈姝羽

民族学刊 2024年4期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由于共同体建设目标的抽象性、个体对目标理解的具体或抽象程度(解释水平)以及目标和个体自我相关的感知(心理距离)会影响个体对共同体建设行为的参与性,因此在不同的框架下,对有关机制的探索将助力如何更好地推动共同体建设。基于促进-防御框架、宏观-微观框架、近端-远端框架三个角度,在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双重变量影响下,结合心理阻抗的补偿效应、时间远近对个体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心理距离近且解释水平低、心理距离远且解释水平高的项目中,防御框架相较促进框架更能唤起共同体建设意愿;在高解释水平下,宏观框架相较微观框架更易唤起更多的共同体建设行为;在远心理距离、高解释水平下,长时远端框架相较当前近端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因此,强调以小事讲小利、以大局讲大义、以具体讲未来、以抽象讲当下的框架方式可以更好推动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效能。

[关键词]共同体建设;解释水平理论;心理距离;框架效应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4)04-000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国自古以来就呈现出多民族共存的姿态,从民族融合上升到国GWxXhYsZ6mqJU5SRvxWDBVB+th7mNubgvFOaNrzr610=家团结,其本质是民族从血缘和文化上升到国家意志的表现。[1]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天然蕴含了国家和社会的宏观战略,在推动共同体意识的建立过程中,宣传和倡导对推动公众的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精准发力策略更能使政策与宣传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如何选择补充策略的关键在于“使用不同的形式讲述相同含义的故事,从而更打动人心”。相较于直接的呼吁,从背景信息等呈现框架中,以助推的方式助力于政策的实施与推动是极具参考意义的。[2]框架效应是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的可行途径,其特殊性在于框架效应能在保持共同体内核思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其叙述方式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从而探索出影响行为的最简路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对客观上相同内容的不同描述会引发个体不同的判断与行为的现象。在大量相关研究中,框架效应已被证实通过改变语义描述方式能有效影响行为,例如对疾病预防教学和宣传策略的调整以及医学检测方式的变更能推动个体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式预防疾病、[3][4]对社会政策制度的调整能促进公众的亲社会行为更频繁出现[5]等。以往对框架效应与中国现实对应的研究也证明,对同一个社会或政治事件不同的描述会使人们获得不同感受,从而引发不同行为。[6][7]例如,针对生育政策与宣传的研究中证明,基于家庭的宣传立场采用“得而不失”的政策框架能显著增强基于理想子女数量的生育意愿[8];针对乡村振兴的研究也证明采用强调获得感的政策框架和加强社会规范中他人影响的感知,能有效助推政策发挥更好效果[9]。本文旨在推动个体行动的发生,从框架视角出发推动个体行动发生的重点在于,通过改善当前的政策制定策略和宣传策略,使个体充分感受到自身行为的价值与作用,且感受到力所能及并愿意参与。

一、框架效应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

不同信息的呈现方式可以帮助各民族群众感知到与自己更相关且自己能有所作为,从而更愿意投身于共同体建设中。[10]寓丰富内涵于内容,通过对当前既定事实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角度对公众行为产生影响,对一个群体而言是能以低成本产生深远影响的方式。深化如何更好地使用框架效应需要考虑受众的感知与决策规律,其涉及到个体对事件、行为与自己的相关度感知,以及个体在情境中的实际卷入度的影响。[11]即在不同的情境下,受众对同一框架会产生不同反应,由此从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的双重视角讨论如何从框架效应层面助推铸牢共同体意识具备可行性。

(一)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相关性与实现路径

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将个体的感知与思考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什么”转移到“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达成全民族合作共赢”。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恰好能解释此种感知与思考模式,是个体视角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方法的过程。该理论强调,个体对认知客体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而这种不同的抽象程度会影响个体最终的行为反应。[12]框架效应的讨论则涉及两个环节:宣传和政策所使用框架本身的解释水平和需要个体参与项目的解释水平。[13]与这两个环节对应,想要引发个体参与共同体建设行为,需要提出通过解释水平引发个体感受的具体内容,例如表露参与行为本身所能给个体带来的益处、个体本身能在参与过程中做什么。从当前政策的宣传中,共同体建设所带来的帮助多是不易具象化的,例如跨群体友谊的建立、乡村振兴带来的机会,大多属于不易被具象化或数值化(低解释水平)的内容,[14][15]这导致个体会在思考共同体建设行为的获益时,感受到获益本身对自己的吸引力不足,或对自己的行为缺少方法论指导。由此会进一步导致当个体看到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的相关框架时,难以用低解释水平的视角解读政策,这一现象存在于个体抽象的思考中,个体的参与也更多集中于想法的改变。由此从解释水平的视角,我们需要更多让个体思维转向具体的、可触摸的东西,推动其更多地参与共同体建设。

与此同时,解释水平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框架对个体决策产生的影响,人们如何解读框架内容,并从中感知其与自己的关联的强弱也是重要的环节,即便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高解释水平的内容,通过对叙述框架的调整依然可以在不同的框架中呈现出更多可能性。即共同体本身很难被量化,但当共同体的建设能为个体提供一些切实相关的益处,同时这些益处可以被个体理解并承认,个体的共同体建设意愿也会上升。由于解释水平理论的解释基于“个体”这一立场,受不同事件与个体的相关程度不同的影响,解释水平并不一定能准确预测个体决策,不同心理距离的远近也会带来不同感知,进而影响框架对人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的过程。[16]较远的心理距离与更抽象的解释水平相结合,以及较近的心理距离与更具体的解释水平相结合,都可以增加不同场景和原因下公众的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参与度。

解释水平和心理距离紧密相连,心理距离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认知方式,人们倾向于使用抽象的认知方式对疏远的个体进行高解释水平的抽象概括,例如一般特征或人格特征,同时倾向于用具体的认知方式对亲近的个体进行低解释水平的细节诠释。[17][18]抽象的思维水平可以引导人们考虑更广泛的社会或道德含义,进而增加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参与。[19]通过共同体视角,人们更有可能参与有利于他人或整个社会的行为,即使他们与其所帮助的个人或群体归属不同群体。另一方面,当人们感知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时,个体往往会用更具体的角度来思考,如个体的具体行为。[20][21]这种更具体的思考水平可以增加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参与度,因为可以创造一种同理心及与他人的联系。当人们与某人有一种亲密感或联系时,个体更有可能产生帮助意愿。[22][23][24][25]

总体来看,解读人际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之间的关系,会发现在传播中可以通过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思考和感知方式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参与。通过采取更抽象或更具体的视角,人们更有可能考虑其行为的社会或道德含义,或与他人产生共鸣和联系,这可以增加其从事有益于他人或整个社会行为的意愿。使用具体所得传播和个体关系较近的事情、使用抽象所得呈现距离个体关系较远的事情似乎是更可行的思路。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均会对群际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在共享群体中,面对共同内群体建设行为意愿是否也会受到一致的心理机制的影响?不同框架对不同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下的个体行为意愿的影响是否一致?本研究通过选取在框架研究中常见的促进与防御框架、宏观与微观框架、近端与远端框架三个方面对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的心理机制进行探索。

(二)促进与防御框架: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的匹配

由于共同体建设在绝大多数语境下并非会带来具象化的收益,因此以情境性调节定向的促进与防御框架入手可以发现,相较于促进框架,防御框架会启动更强的焦虑,[26][27]而促进框架和防御框架都与个体有较远的心理距离。促进框架中的收益感知模糊,而防御框架中的风险会启动损失厌恶,对共同体的感知能更清晰和真实,因此可以假设在防御框架下人们更愿意参与共同体建设。[28]

但上述结果成立的前提需要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相匹配,因为在不匹配时,个体的注意力会从促进与防御转向其余影响因素,如行为所带来的收益与自己有关还是无关、可预见的收益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而不再集中于框架本身是促进还是防御上。因此如果用抽象收益来讲个体相关事件,个体难以建立目标和方法之间的匹配,只有当二者匹配,防御和促进的效果才能呈现,[29][30]即个体感知共同体建设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由此可以预设:

H1:相较于促进框架,防御框架更能唤起个体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

H1a:心理距离近且解释水平低的项目与心理距离远且解释水平高的项目,相较于社会距离与解释水平不匹配的项目对促进和防御框架效应的影响更敏感。

(三)宏观与微观框架:心理阻抗的补偿效应

个体更强调具象化的概念,其在面对个人身份的强调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能力可行性。[31]从解释水平理论上看,个人微观视角能提供更具体的方法,使其更愿意参与共同体建设。由此可以预设,当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匹配时,个体视角会更集中于框架的差异而非其他方面,进而使得宏观与微观框架对个体的影响更强烈。

但对个体身份的强调并不一定能带来积极影响,研究中也可能会出现相反结果。依据心理阻抗(psychological reactance)理论,个体会存在希望自己具有一定自主权的需要,当感觉到个体自主选择权可能受到威胁,会唤起个体的对抗以避免损失更多可能性或恢复已损失的可能性。[32][33][34]在共同体研究中,作为个体框架的榜样案例的列举可能并不能推动其促进动机,反而会使得人们更转向关注建设行为本身的行为成本。这导致从集体视角出发的宏观框架成为阻抗更小的选项,因此宏观框架下的个体更愿意进行共同体建设行为。[19]面对具体的当前收益(低解释水平),共同体建设行为对个体自主权的影响性较低,即个体会将关注点放在是否能获得具体收益上;当面对抽象的收益(高解释水平)时,个体感知到的威胁更小,因而更愿意进行共同体建设行为。[35][36]

H2:相较于微观框架,宏观框架会唤起更少的心理阻抗,使得个体更愿意在施测项目中进行共同体建设行为。

H2a:在高解释水平下,心理阻抗在近端心理距离的项目中更容易被唤起,因而会更愿意进行共同体建设行为。

(四)近端与远端框架:时间尺度的影响反转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关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其时间跨度长,时间距离对个体共同体建设行为的影响巨大。时间距离会影响信息加工,时间距离越远,个体分析事物的解释水平会更高;时间越近,框架效应会越弱。[37]同时,发生时间越近,个体会认为事件与自己越相关。在近端框架下,与分享一个当前的小目标和具体的收益相比,展望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期待和更宏大的目标,使得个体更愿意参与共同体行为;而在远端框架中,具体的呈现在个体层面能够做什么反而更能使个体愿意做出共同体建设行为。[38][39]

H3:在不同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下,长时远端和当前近端的框架对个体会呈现出反转。

H3a:在远端心理距离、高解释水平下,长时远端框架相较于当前近端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

H3b:在近端心理距离、低解释水平下,当前近端框架相较于长时远端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

(五)预研究测量与正式研究人口学信息

预研究与正式研究均选择生活在内蒙古和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年龄范围为20-30岁,处于大学在读或工作阶段早期。年龄段选择有以下考量:(1)处在人生变化性较多的阶段,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关注的信息会更多元,学业、就业等内容均会涉猎;(2)该年龄段有较高频率的社交媒体使用,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宣传媒介。通过预研究确认不同框架的感知是否有显著差异,评估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教育、就业、乡村振兴三个类别)与个体感知高低、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的相关程度,评估公共物品博弈研究的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预实验证明三组框架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个体对三个共同体建设项目心理距离从低到高排序为:就业、教育、乡村振兴,同时三者均为高解释水平;公共物品博弈范式在完成与否和个体是否能获益的相关上做了区分,但均为近端心理距离和低解释水平。

正式研究通过问卷星进行网络调研,采用随机取样,共发放问卷683份,收回683份,除去检验问题回答错误,极端值、缺失值,未能正确理解框架意义启动失败,人口统计学信息与收集要求不符合的无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80.7%,剩余有效问卷551份。其中男性290人,女性261人。被试年龄集中在20-29岁,与取样目标吻合。被试人群均为内蒙古和广西当地少数民族,其中回族81名(占比14.7%)、满族76名(占比13.7%)、壮族63名(占比11.4%)、藏族62名(占比11.2%)、蒙古族60名(占比10.8%)、朝鲜族56名(占比10.1%)、达斡尔族56名(占比10.1%)、鄂伦春族54名(占比9.8%)、苗族43名(占比7.8%)。

二、研究1:促进-防御框架

本研究探究促进和防御两种框架对不同解释水平、人际心理距离的项目捐助意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框架类型为被试间自变量,分为促进框架和防御框架,因变量为共同体建设项目捐助偏好,捐助项目在解释水平和人际心理距离中有所区分。

(一)被试

通过问卷星平台招募有效被试168名,其中男性87名,女性81名,藏族25名、回族23名、苗族23名、满族21名、蒙古族20名、鄂伦春族19名、朝鲜族13名、达斡尔族13名、壮族11名。

(二)研究程序

第一部分为实验指导语和数据使用知情告知。

第二部分为框架材料阅读,并配以对框架材料的主题总结,并在阅读任务结束后进行自变量操纵检验。促进框架更多强调共同体建设对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内容为:“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56个民族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正因为各民族团结奋斗,才推动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对团结统一的自主认同,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深情密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作答中被试需要在选项中避开“区域自治的基本理论与国家政策”等选项,选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对我国各民族的促进与推动”,以进行启动。防御框架更多强调抵御外部分裂力量和威胁需要共同体的建立,内容为“当前,国际形势仍存在很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在这一背景下各民族亟待团结一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彼此合作,共同应对风险,在困境中彼此帮助,如新疆棉事件之下,虽然海外进行无理的制裁与对抗,但各民族众志成城,中华民族汇成一股力量,彼此支撑,使得民族企业挺过难关。”作答中被试需要在选项中避开“通用语学习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选项,选择“我国目前面临的大量国际风险与压力亟需各民族团结一致”,以进行启动。

第三部分为因变量测量,包含两部分,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测量和群际态度,其中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测量中为对以下项目进行100元标准的捐赠投资意向评估:(1)公共物品博弈(心理距离近,解释水平低):施测自返还的公共物品博弈和带阈值的公共物品博弈两种形式;(2)教育帮扶项目(心理距离处于相对中间的位置,解释水平高)中个体投资意愿;(3)乡村振兴项目(心理距离远,解释水平高)中个体投资意愿。群际态度则使用陈立鹏等人编撰的群际交融量表,[40]该量表分为行为、情感、认知三个维度,测量个体共学、共事、共乐、共居、通婚等交融行为的意愿,共15题项,采用Likert五点计分(1非常不认同-5非常认同),无反向计分题,得分加总,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民族交融态度越积极。本次研究采用jamovi 2.3.28.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分析

1. 操纵有效验证

促进与防御框架操纵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两种框架下的检验问题的分数来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促进框架组分数(M=4.64,SD=1.67)显著高于防御框架组分数(M=3.30,SD=1.70),t=7.98,p<0.001,Cohen’s d=0.792,95%置信区间=[1.01,1.66]。因此本实验对自变量的操纵有效。

2. 促进-防御框架对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和态度的影响

为验证研究1假设,即检验促进框架(N=101)、防御框架(N=101)在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框架类型为分组变量,对自返还的公共物品博弈投资额、带阈值的公共物品博弈投资额、教育帮扶项目投资额、乡村振兴项目投资额进行T检验分析显示:近端心理距离和低解释水平下,自返还的公共物品博弈中促进-防御框架对共同体建设意愿的影响显著,t=2.048,p=0.042,促进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54.90,SD=19.29)显著少于防御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60.58,SD=20.14),带阈值的公共物品博弈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0.614,p=0.540);中端人际心理距离和高解释水平下,教育帮扶项目投资额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1.552,p=0.122);远端人际心理距离和高解释水平下,乡村振兴项目中促进与防御框架对共同体建设意愿的影响边缘显著,t=1.741,p=0.083,促进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47.68,SD=17.52)显著少于防御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51.99,SD=17.64)。民族交融态度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0.140,p=0.890)。

三、研究2:宏观-微观框架

本研究探究宏观框架和微观框架对不同解释水平、心理距离的项目捐助意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框架类型为被试间自变量,分为宏观框架和微观框架,因变量为共同体建设项目捐助偏好,捐助项目在解释水平和心理距离中有所区分。

(一)被试

通过问卷星平台招募有效被试168名,其中男性87名,女性81名,藏族25名、回族23名、苗族23名、满族21名、蒙古族20名、鄂伦春族19名、朝鲜族13名、达斡尔族13名、壮族11名。

(二)研究程序

第一部分为实验指导语和数据使用知情告知。

第二部分为框架材料阅读,并配以对框架材料的主题总结,并在阅读任务结束后进行自变量操纵检验。微观框架是从一个个体示例或榜样出发展现一个共同体中个体能够做什么,内容为:“王顺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与全国几万个乡镇的邮递员一样,承担着为群众送信、送报、送包裹的工作。几十年里,在木里县大部分乡镇不通公路和电话的情况下,这位苗族汉子都奔波在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卡拉乡的邮路上,传递经济、科技、致富等信息,在马驮人送的‘马班邮路’上,为当地群众搭起一座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马背上小小的邮包里,承载的是各族乡亲的致富梦、求学梦。送邮件之余,他还热心地为各族群众购买种子,捎去生产生活用品,成为大山里各族群众的贴心人。”作答中被试需要在选项中避开“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等选项,选择“一位邮递员坚持数十年为大山里的人民运送邮包”,以进行启动。宏观框架则是关于参与建设国家共同体能够给国家带来助益,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是关系到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当前,国际形势仍存在很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在这一背景下各民族亟待团结一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而这正是新机遇多发的时期,世界各国都正处在大变动的过渡阶段,中华民族力量凝聚在一起,就能够推动我们更好地占据国际的优势地位,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能够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更进一步,掌握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为之后的外交主动权打下基础。” 作答中被试需要在选项中避开“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现状和国家政策”等选项,选择“当今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要性”,以进行启动。

第三部分为因变量测量,包含两部分,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测量和群际态度。其中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测量中为对不同项目进行100元标准的捐赠投资意向评估。依据研究1的结果,将研究1中的乡村振兴项目替换为教育帮扶项目(心理距离处于相对中端的位置,解释水平高)中个体投资意愿。群际态度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同研究1。

(三)结果分析

1. 操纵有效验证

宏观与微观视角操纵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两种框架下的检验问题的分数来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宏观视角框架组分数(M=4.64,SD=1.65)显著高于微观视角框架组分数(M=3.12,SD=1.70),t=9.11,p<0.001,Cohen’s d=0.905,95%置信区间=[1.19,1.84]。因此本实验对自变量的操纵有效。

2. 宏观-微观框架对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和态度的影响

为验证研究2假设,即检验宏观框架(N=101)、微观框架(N=80)在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上是否有显著差异。以框架类型为分组变量,对自返还的公共物品博弈投资额、带阈值的公共物品博弈投资额、就业帮扶项目投资额、教育帮扶项目投资额、乡村振兴项目投资额进行T检验分析显示:近端心理距离和低解释水平下,自返还的公共物品博弈无显著差异(t=0.597,p=0.551),带阈值的公共物品博弈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0.325,p=0.746);近端心理距离和高解释水平下,就业帮扶项目中宏观与微观框架对共同体建设意愿的影响显著,t=2.168,p=0.03,宏观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60.56,SD=15.47)显著多于微观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55.76,SD=13.91);中远端心理距离和高解释水平下,教育帮扶项目投资额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1.565,p=0.119);民族交融态度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0.351,p=0.72)。

四、研究3:近端-远端时间框架

本研究探究近端(当前框架)和远端(长时框架)两种不同框架对不同解释水平、心理距离的项目捐助意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框架类型为被试间自变量,分为促进框架和防御框架,因变量为共同体建设项目捐助偏好,捐助项目在解释水平和人际心理距离中有所区分。

(一)被试

通过问卷星平台招募有效被试159名,其中男性80名,女性79名,满族29名、藏族20名、回族18名、达斡尔族15名、朝鲜族14名、苗族14名、壮族11名。

(二)研究程序

第一部分为实验指导语和数据使用知情告知。

第二部分为框架材料阅读,并配以对框架材料的主题总结,并在阅读任务结束后进行自变量操纵检验。近端框架集中于讨论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已经有的文化融合,内容为:“民族团结需要我们每个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多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习俗,学习方言与通用语,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异同,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在中华文化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当我们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文化与历史的影响事实上也真切地交融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同样是云南的傣家菜肴,在云南会融入更浓烈、种类更繁多的香料,传到北方会对香辛料的味道进行改良以更符合当地人的口味。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语言、生活习惯等,正因为人们日常的学习与交融发生着改变,并最终反哺到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作答中被试需要在选项中避开“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的异同”等选项,选择“参与民族团结的个人力量与民族文化交流带来的生活改变”,以进行启动。远端框架则呈现在展望未来时共同体建设能带来的助益和帮助,内容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要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持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故事,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作答中被试需要在选项中避开“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组成部分”等选项,选择“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的必要性与未来发展规划”,以进行启动。

第三部分为因变量测量,包含两部分,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测量和群际态度。其中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测量中为对公共物品博弈、就业帮扶、教育帮扶、乡村振兴四个项目进行100元标准的捐赠投资意向评估。群际态度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同研究1。

(三)结果分析

1. 操纵有效验证

近端与远端时间框架操纵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两种框架下的检验问题的分数来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长时组分数(M=4.89,SD=1.68)显著高于近期框架组分数(M=3.30,SD=1.67),t=9.58,p<0.001,Cohen’s d=0.951,95%置信区间=[1.27,1.92]。因此本实验对自变量的操纵有效。

2. 近端与远端时间框架对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和态度的影响

为验证研究3假设,即检验远端时间框架(N=79)、近端时间框架(N=89)在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上是否有显著差异。以框架类型为分组变量,对自返还的公共物品博弈投资额、带阈值的公共物品博弈投资额、就业帮扶项目投资额、教育帮扶项目投资额、乡村振兴项目投资额进行T检验分析显示:近端心理距离和低解释水平下,自返还的公共物品博弈中远端与近端时间框架简单效应显著,t=2.468,p=0.015,远端时间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65.11,SD=18.15)显著多于近端时间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57.90,SD=19.563),带阈值的公共物品博弈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1.281,p=0.202,η2=0.010);近端人际心理距离和高解释水平下,就业帮扶项目投资额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0.196,p=0.845);中高心理距离和高解释水平下,教育帮扶项目投资额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0.276,p=0.783);远端心理距离和高解释水平下,乡村振兴项目中促进与防御框架主简单效应显著,t=-1.986,p=0.049,远端时间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55.25,SD=14.19)显著少于近端时间框架影响下的投资额(M=59.89,SD=15.85)。民族交融态度在两个框架下无显著差异(t=-1.19,p=0.265)。

五、研究讨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需要落脚到实践中推动各个民族主体的积极参与。[41]本研究基于如何提升公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愿,并有效提升其参与度,进而自下而上影响群际态度的模式,最终目的是寻找如何能更好地使得公众感知到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进与防御框架的研究源自于得失框架,即探讨并最终证实共同体建设与否所带来的损益的侧重方向对个体共同体建设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可在不同情境下互为补充;宏观与微观框架通过对共同体建设的行为所带来助益的主体大小有所区分,阐释不同情境下,合理的使用榜样案例或集体框架可以更好地激活公众的共同体建设意愿;近端与远端时间框架源自于时间距离框架,在不同的时间立场上使用不同的框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通过考虑“以小事讲小利,以大局讲大义”“以具体讲未来,以抽象讲当下”的政策与宣传设计推动更好地推动公众参与共同体建设。

由研究1的结论可知,促进与防御框架在用具体所得呈现距离个体关系近的事情、用抽象所得呈现距离个体关系远的事情时才展现出显著差异,且均为防御框架占优;在用具体的获益呈现距离个体关系远的事情和用抽象的获益呈现距离个体关系近的事情中,二者无显著差异。由研究2的结论可知,与设想的榜样作用能更好地启动人们模仿行为不同,在亲社会行为的获益并未明确的情况下,反而从宏大视角出发更抽象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唤起个体对所得的期待、对道德与社会评价的觉察、更少地让个体感知到行为成本,从而更愿意投入共同体建设行为。由研究3的结论可知,符合解释水平研究中远者倾向于抽象而近者倾向于具体的结论,即在远端心理距离、高解释水平下,长时远端框架相较于当前近端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而在近端心理距离、低解释水平下,当前近端框架相较于长时远端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

(一)“以小事讲小利”与“以大局讲大义”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在实际场景中可通过短期政策提供参与获益和长期宏观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公众参与意愿。在短时效和个体执行层面,对目标的阐释需要呈现为具象化的收益,即让公众看到自己能获得的实际收益,更能够推动个体参与到共同体建设行为中来;而当视角拉远,在个人无明确、独立收益时,用宏大愿景反而更能感染个体参与共同体建设行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制定政策时关照到所强调的公众获得是具体可得还是抽象的精神体验,同时对收益情况进行细化,例如收益获得需要多长时间等,尤其在短期政策和项目中强化个人能够获得的具象成长,将会对目前呼吁性宣传产生有益补充。而在宏大志向的展望宣传或长期举措中,凝聚抽象的精神获得和荣誉感更能推动个体的积极参与。公共政策自上而下的扩散、自下而上的采纳和推广、区域部门之间的扩散,先进向跟进的扩散模型等多种路径能提供进一步启示,[42]在宏观层面可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以社会发展需要等视角推行统一政策,细节部分以先进地区和民族政策重点着力地区先行试点,摸索对公众有吸引力的具体收益,最终搭建完成系统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与舆论模式和机制。

(二)“以具体讲未来”和“以抽象讲当下”

在宣传立场中,共同体天然带有庞大叙事和宏观色彩,这使得在宣传层面上让个体感受到这一概念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个体感知宏大政策进入到个体的高解释水平中,但距离在低解释水平中转化为可执行和可参与的方式依旧存在距离。助推本身的用意即在自由家长制中,利用人类决策能力的不完善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其过程中心理阻抗或心理暗示的使用都能够帮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铸牢,但这中间程度的深浅与所使用的方式需要进一步讨论以保证其有效性。[43]从当前传播最快的互联网视角来看,促进多元协商、构建公共领域,通过构建集体记忆的方式是有效的促进认同的方式,也同样对铸牢共同体意识适用。[44]当以呼吁形式描述未来愿景时确实能给个体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参与意愿,但当需要个体真实的投入到当前的建设工作中时,既需要宏观层面的引导,也需要在个体层面展现具体的参与所得。将抽象和具体相交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同时在未来、当前的时间点使用时需要格外关注,在距离远的事务中使用更具象化的措辞和更具体的收益是会事半功倍的,同样的方式在面对近期的事务中则很难起到同样的效果,因此根据情景的不同对宣传策略进行调整。

(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探讨了在利用框架效应影响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的可能性,基于解释水平和心理距离的双视角呈现在不同情境下适合采用的助推机制,概括出以小事讲小利、以大局讲大义、以抽象讲当下、以具体讲未来的方式,推动宏观共同体建设事务与个体体验接轨,推动个体更愿意参与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伟大实践中来。当然,后续仍有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1)当前数据主要基于青年学生群体展开,这意味着其结论主要适用于青年人群。近年来我国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迅速,不同年代出生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所面对的成长环境和周围文化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代际之间在跨民族态度上可能受环境影响会有较大差别,如新生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接触更早,会使得新生代少数民族儿童与青少年参与跨民族活动主动性更强,因而可能会呈现跨代际研究结果不一致,需要补充横断研究。(2)跨区域的一致性未得到充分验证。当前主要基于内蒙古和广西滚雪球抽样,不同地区民族混居程度存在差异,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与非自治地区的政策也存有差异,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是否会受其他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论证。(3)需要具备更多生态效度的群际建设行为测量方式,如投入意愿与实际现实投入存在差异,需要对行为与行为意愿的测量方式进行进一步探究以获得更多生态效度的研究结论。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三个并列研究探讨了解释水平理论与心理距离的视角下不同框架对共同体中个体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1和研究3的假设均得到验证,研究2的反假设可以得到验证:不同框架会在不同解释水平和不同人际心理距离中有不同的影响。(1)在心理距离近且解释水平低、心理距离远且解释水平高的项目中,相较于促进框架,防御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2)在高解释水平下,相较于个人微观框架,宏观框架会唤起更多的共同体建设行为;(3)在不同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下,长时远端和当前近端的框架对个体会呈现出反转;在远端心理距离、高解释水平下,长时远端框架相较于当前近端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在近端心理距离、低解释水平下,当前近端框架相较于长时远端框架更能唤起个体的共同体建设行为意愿。因此在实际政策制定与宣传框架中,可注重以小事讲小利、以大局讲大义、以抽象讲当下、以具体讲未来的方式,推动个体积极投身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安北江. 比较与借鉴:重释中西民族国家构建理论[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0(6): 1-8.

[2]何志芳, 杨艳, 刘建平. 人际信任与合作的培养:基于信任和公共品博弈的实验研究[J]. 心理学探新, 2019, 39(06): 533-539.

[3]Toll B A, Rojewski A M, Duncan L R, et al. “Quitting smoking will benefit your health”: The evolution of clinician messaging to encourage tobacco cessation[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4, 20(2): 301-309.

[4]Rivers S E, Salovey P, Pizarro D A, et al. Message framing and pap test utilization among women attending a community health clinic[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05, 10(1): 65-77.

[5]马得勇. 政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政治学研究, 2016(4): 57-69.

[6]吴鹏, 肖黎, 姜沁培, 等. 得失框架下时间和风险对跨期选择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16, 36(6): 508-513.

[7]李晓明, 谭谱. 框架效应的应用研究及其应用技巧[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2): 2230-2237.

[8]张书维, 谭小慧, 梁歆佚, 等. “助推”生育政策: 信息框架影响生育意愿的调查实验研究[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1, 10(1): 42-54.

[9]鹿斌. 乡村振兴中政策营销何以有效: 基于框架效应的调查实验研究[J]. 公共行政评论, 2023, 16(5): 46-66.

[10]管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框架优化: 基于心理解释水平[J]. 西北民族研究, 2023(4): 30-39.

[11]Petty R E, Cacioppo J T.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sion[A]. Petty R E., Cacioppo J T.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M]. New York, NY: Springer, 1986: 1-24.

[12]段锦云, 朱月龙, 陈婧. 心理距离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3, 36(6): 1404-1407.

[13]Hawe P, Shiell A, Riley T. Theorising interventions as events in systems[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9, 43(4): 267-276.

[14]Pettigrew T F, Tropp L R. A meta-analytic tes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90(5): 751-783.

[15]Tausch N, Hewstone M, Schmid K, et al. Extended contact effects as a function of closeness of relationship with ingroup contacts[J].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11, 14(2): 239-254.

[16]Trope Y, Liberman N. 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J]. Psychological Review, 2010, 117(2): 440-463.

[17]Trope Y, Liberman N, Wakslak C. Construal levels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ffects on representation, prediction, evaluation, and behavior[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7, 17(2): 83-95.

[18]徐惊蛰, 谢晓非. 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J]. 心理学报, 2011, 43(1): 11-20.

[19]Aquino K, McFerran B, Laven M. Moral ident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moral elevation in response to acts of uncommon goodn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0(4): 703-718.

[20]Aquino K, Reed A.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6): 1423-1440.

[21]Batson C D, Powell A A. Altruism and prosocial behavior[A]. Weiner I B. Handbook of Psychology[M]. Hoboken, NJ, USA: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22]Decety J, Ickes W.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M]. MIT Press, 2011.

[23]Klimecki O M, Mayer S V, Jusyte A, et al. Empathy promotes altruistic behavior in economic interaction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 31961.

[24]Van Lange P A M, Balliet D. Interdependence theory[A]. M. Mikulincer, P. R. Shaver, J. A. Simpson, et al. 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65-92.

[25]Van Lange P A M, Joireman J A. How we can promote behavior that serves all of us in the future[J].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2008, 2(1): 127-157.

[26]姚琦, 乐国安.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 调节定向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6): 1264-1273.

[27]Inzlicht M, Kang S K. Stereotype threat spillover: How coping with threats to social identity affects aggression, eating, decision making, and atten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99(3): 467-481.

[28]Risen J L, Gilovich T. Why people are reluctant to tempt fat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5(2): 293-307.

[29]Gentner D, Goldin-Meadow S. Language in mind: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thought[M]. MIT Press, 2003.

[30]Landau M J, Meier B P, Keefer L A. A metaphor-enriched social cognition[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0, 136(6): 1045-1067.

[31]Weinstein N, Ryan R M. When helping helps: Autonomous motivation for prosocial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on well-being for the helper and recipi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98(2): 222-244.

[32]邢采, 孟彧琦, 林青青, 等. 生育年龄限制感提高女性的计划生育数量[J]. 心理学报, 2019, 51(4): 428-436.

[33]Deci E L, Ryan R M.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4): 227-268.

[34]Van Den Broeck A, Vansteenkiste M, De Witte H, et al.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burnout, and engagement: The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J]. Work & Stress, 2008, 22(3): 277-294.

[35]Grant A M, Gino F. A little thanks goes a long way: Explaining why gratitude expressions motivate pro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98(6): 946-955.

[36]Van Lange P A M, Joireman J, Parks C D, et al.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dilemmas: A review[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3, 120(2): 125-141.

[37]钟毅平, 申娟, 吴坤. 风险决策任务中时间距离对框架效应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09, 32(4): 920-922+919.

[38]Agerstr m J, Bj rklund F. Temporal distance and moral concerns: Future morally questionable behavior is perceived as more wrong and evokes stronger prosocial intentions[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9, 31(1): 49-59.

[39]Kouchaki M, Gino F. Memories of unethical actions become obfuscated over tim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113(22): 6166-6171.

[40]陈立鹏, 薛璐璐. 基于心理测量学的民族交融态度量表的编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42(5): 37-44+182-183.

[41]徐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向[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31(11): 12-25.

[42]王浦劬, 赖先进. 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模式与机制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0(6): 14-23.

[43]Hausman D M, Welch B. Debate: To nudge or not to nud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2010, 18(1): 123-136.

[44]胡百精. 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3): 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