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远离慢性疾病困扰

2024-10-14于春荣

家庭医药 2024年10期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感《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出台对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这份《规划》不仅明确了慢性病防治的方向和目标,还强调了从源头上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强化医疗服务的规范化与医防融合等关键措施,旨在实现人民从生命起点到终点的全方位健康保障。

具体来说,笔者建议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调整饮食结构

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基础,我们应当确保饮食中包含足够的谷物、蔬菜、水果、瘦肉和奶制品,以获取全面的营养。具体来说,我们应当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甜点和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相反,应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全谷物食品。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升我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此外,过量摄入能量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增加慢性病的风险。因此,我们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活动量来合理安排每日的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增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摄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饥饿感,提高饱腹感,从而更容易保持健康的体重。

要强调的是,富含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对于预防慢性病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营养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抵抗自由基的损害,保护细胞健康。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多摄入柑橘、西红柿、胡萝卜和西兰花等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养成定期锻炼习惯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对于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耐力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效果。根据研究,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此外,有氧运动还能有效促进能量消耗,调节新陈代谢,帮助控制体重,进而降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部分癌症(如乳腺癌、大肠癌)的风险。与此同时,力量训练同样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体重管理更为有效,还能提升整体身体素质。定期的力量训练,结合有氧运动,能形成更为全面的健身效果。

除了生理层面的益处,运动还对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规律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减少抑郁症状,从而提升整体的心理状态。

戒除不良嗜好

吸烟不仅侵蚀个人健康,其连锁反应还深刻影响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同样,过量饮酒亦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长期酗酒不仅会导致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肝癌,还是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适度饮酒乃至完全戒酒,成为每个人为自身及家人健康必须做出的明智选择。

此外,毒品滥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毒品不仅直接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引发严重精神障碍,还深刻损伤内脏器官,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成为各类传染病的温床,从而大幅度缩短生命长度。因此,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让更多人认识到毒品带来的巨大危害,自觉远离毒品,对于减少相关慢性疾患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削弱身体免疫力,使个体更容易受到慢性疾病如胃溃疡、高血压及抑郁症的侵袭。为有效缓解压力,维护身心健康,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例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建立广泛的支持网络,通过分享与交流增进理解与共鸣,从而培养更加乐观的生活态度;利用音乐、电影、阅读等多样化的自我调节方式,也能有效预防负面情绪的累积,保持心灵的平和与愉悦。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是保持身心平衡的关键。

通过全方位的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显著降低罹患这些潜在威胁身心健康的疾病的风险,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