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7大预防要点,远离老年重症肺炎
2024-10-14史清泉
面对这类患者,我们的工作尤为艰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常因缺氧、酸中毒等病理生理改变而引发多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所掩盖,从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显著降低了患者的预后。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常发现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情发展迅速,且容易反复发作。同时,其并发症多样且复杂,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这类患者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对老年重症肺炎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危险因素常见7类
1.口腔内菌群变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老年人的口腔内居住着以非病原性菌群为主的微生物群落,这些菌群共同维护着口腔的微生态平衡。但在牙齿缝隙等隐蔽处,也栖息着少量的病原性细菌,这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受到非病原性菌群的抑制,不易大量增殖。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忽视口腔卫生,加之抗生素的滥用、营养摄入不足以及齿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影响,口腔内环境容易发生改变,导致革兰阴性杆菌等有害细菌增多。此外,胃、食管反流也是口腔菌群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流物中的细菌和胃酸会进一步污染口腔,加剧菌群失衡。
2.唾液分泌与吞咽功能减弱。老年人由于唾液腺功能减退,唾液分泌量减少且流动性降低,导致口腔干燥,黏膜表面难以得到充分的冲刷和清洁。这不仅为有害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还削弱了口腔的自然防御能力。同时,老年人的吞咽功能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当吸入异物时,老年人的呛咳等上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减弱,吞咽与声门关闭动作常常不协调,容易将反流的胃内容物(包括大量细菌和胃酸)吸入气管内,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
3.口腔与牙齿疾病。口腔和牙齿疾病不仅增加了唾液中的细菌数量,改变了定植菌的组成,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受损,进一步削弱了口腔的防御屏障。当老年人存在吞咽障碍时,食物和口咽部的寄殖菌更容易呛入下呼吸道,从而引发肺炎。
4.气道廓清机制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痰液中的黏性成分显著增加,导致痰液变得更为黏稠,不易咳出。这种咳痰能力的减退直接影响了气道的开放度,使得气道更易于闭塞,尤其在老年性肺气肿患者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另外,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纤毛脱落,而肺炎球菌感染则可能使纤毛处于麻痹状态,这些均会导致气道黏膜纤毛廓清功能显著降低。纤毛作为气道内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其功能的下降无疑增加了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风险。
5.小气道与黏液分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小气道内的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导致黏液分泌亢进,黏液量显著增多。与此同时,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气管壁及肺组织的弹性降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气管腔内的分泌物难以有效排出,容易造成黏液潴留现象。黏液潴留不仅影响呼吸功能,还为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6.肺外因子。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常伴随多种内外科疾病,这些疾病状态及其引发的器官功能衰退和营养缺乏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老年人肺炎的发病风险,并影响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体而言,以下几种疾病状态对老年人肺炎的影响尤为显著:(1)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可能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增加误吸风险,进而引发吸入性肺炎;(2)血液病,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于感染;(3)胃食管反流,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呼吸道,引起化学性炎症,增加肺炎风险;(4)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导致肺毛细血管床减少,神经损害抑制咳嗽反射,反复感染破坏黏膜纤毛系统,脱水引起上气道干燥,以及低营养状态等,均为肺炎的易发因素。
7.院内感染。在医院环境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易受到院内感染的威胁。医院感染与多种侵入性操作及药物作用密切相关,这些医源性因素破坏了人体自然的免疫屏障,为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机会。如:(1)侵入性操作,如大型手术、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导尿与持续导尿、血液透析等,均可能破坏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使病原体有机会侵入体内;(2)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能抑制免疫功能,或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感染风险;(3)特殊诊疗操作,如静脉和肌内注射、肿瘤放疗与化疗、介入治疗等,虽然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也可能增加感染机会;(4)高风险操作,特别是气管切开、雾化吸入、呼吸机应用等,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是老年真菌性肺炎等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日常预防做好这7点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普遍较弱,抵抗力低下,一旦感染肺炎,不仅治疗难度大,还容易引发继发性感染,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更应重视预防工作,将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作为首要任务。预防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罹患肺炎的风险,还能避免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治疗的复杂性。在医学领域,普遍认同“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这意味着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远离疾病的侵扰,保障他们的健康与福祉。具体建议包括:
1.防寒保暖。老年人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因为感冒往往是肺炎的诱因。
2.环境防护。减少吸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特别是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3.适量运动。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肺部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同时,运动还能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4.饮食安全。老年人喉部肌肉松弛,易发生呛咳误吸,因此在进食和饮水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话。
5.日常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家人应定期协助翻身、叩背以促进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6.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对于预防机会菌感染至关重要,老年人应重视口腔卫生,定期清洁。
7.情绪疏导。老年人患病后,不仅身体承受巨大负担,心理上也往往承受巨大压力。家人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好转。在适当的时候,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有助于减少盲目担心和害怕,增强治疗信心。
总之,预防老年人重症肺炎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注意,只有全面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才能有效降低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