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采用中医护理

2024-10-14杨露燕

家庭医药 2024年10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这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是滑膜炎,早期会出现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持续发展会导致关节畸形,并使关节丧失正常的功能。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称为“痹症”或“历节病”,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这种疾病多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而在《黄帝内经》的《灵枢·百病始生》中写道“风寒湿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意指风雨寒热等外在邪气,对正气充足的人来说不足以致病,但体虚的人却容易受其伤害。这说明风、寒、湿诸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人体正气不足则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中医特色疗法护理

中药疗法:风寒湿痹证包括行痹、痛痹两种,前者治疗原则为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常用方剂以防风、羌活、秦艽祛风通络,并用桂枝、细辛等散寒除湿;后者治疗原则为温经散寒、除湿止痛,可用乌头汤(川乌、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等)温经散热、除湿止痛。风湿热痹症的治疗原则为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主用药物有生石膏、知母、桂枝、黄白、苍术等。痰淤痹阻证治疗原则为化痰行淤、蠲痹通络,主用双合汤加减治疗,所用药材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化淤药,以及半夏、陈皮等化痰药。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帮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并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常用的穴位以关节附近穴位为主,此外还有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针法可用火针、电针、毫针、温针等,需要结合患者体质及病情选用。

按摩推拿:能够改善关节疼痛及僵硬,并促进关节的灵活性,还可缓解患者的压力和焦虑。譬如以热毛巾或热水袋在关节处按摩,可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轻轻拉伸肌肉及关节的同时进行按摩,能够增强类风湿患者关节的灵活性,并缓解症状,等等。

足浴:以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可用桂枝、艾叶、鸡血藤、秦艽、海风藤、桑枝与红花,按照医生指导确定用量,清水浸泡20分钟后以大火煮沸,转至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之后去渣取汁放入足浴盆中,浸泡20~30分钟,期间可适当添加热水以保持药液温度。

常规生活护理

日常护理:如果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的情况,需要卧床休息直至病情稳定之后,方可适当下床活动;若因类风湿关节炎导致脊柱变形(对比掌指变形较少见),宜睡硬板床,同时保持衣被清洁干燥;若患者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应帮助其活动肢体并更换卧位,受压位置需要以软垫保护,防止出现压疮。患者生活环境需要保持干燥并制造充足光照条件。

饮食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宜选择具有温补、祛湿、通络、强筋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鳝鱼、韭菜及枸杞子等,避免食用寒凉、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还需要结合不同证型调整饮食,气血两虚者可食用红枣、莲子肉等补益食品,湿热痹阻者可多选用寒凉食物,如绿豆、米仁粥等。

康复护理:疼痛得到缓解后,患者要主动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的逐渐恢复。可采用的锻炼方式包括手指关节操、空蹬自行车、踝关节屈曲等,需要按照发病关节针对性选择具体运动方式。关节功能锻炼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出现突然剧烈运动。当患者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行动之后,可以结合中医锻体方法,如打太极拳、练习八段锦等,帮助维持关节及经脉的气血畅通,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