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肩到脚: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
2024-10-14张靖翊
运动损伤,顾名思义,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伤害。这些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动作不规范或错误、热身不充分、体能下降和机体疲劳等主观因素。此外,还有如不当的运动指导、有缺陷的运动设备以及环境因素等客观原因。运动损伤的部位与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密切相关。例如,体操运动员主要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肩、腰、腕等,因为体操动作中常常需要转肩、跳跃和支撑;而跆拳道和拳击等竞技运动的运动员则更容易在四肢受伤。在各大医院的运动医学门诊中,因为日常锻炼造成损伤而就医的患者达到60%,主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普遍问题是关节和腰部的损伤;还有爱健身的年轻人,出问题的部位一般是踝关节、肩周,以及腰部肌肉拉伤。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治疗方法。
肩部损伤
肩部损伤主要包括关节脱臼和肩袖损伤等。对于肩关节脱臼,可以使用三角巾固定患侧,屈肘90°,肩关节内收,内旋位悬吊,至少3周。在悬吊过程中,需要进行肩关节周围内收、内旋肌群等长收缩锻炼。解除固定后,可以进行适度的肩关节活动,但注意不要进行患肩的外展、外旋等运动。后续可以进行划船动作、前推动作、下压动作及提肩胛等动作的训练,然后进行渐进性抗阻训练,之后肩关节可以适度、渐进地外展、外旋,同时辅助耐力训练,直至肩关节完全康复为止。
肩袖损伤又被称为肩撞击综合征、肩袖创伤性肌腱炎等,主要是由于肱骨大节结反复的、超常范围的急剧转动所致。原发性损伤通常在肩袖肌腱,后继发滑囊炎。肩袖损伤的康复训练包括以下几种:(1)胸小肌按摩。患者仰卧,肩胛骨上回旋,脸面部转向对侧,按摩肩胛骨喙突入胸小肌位置。(2)前锯肌训练。患者仰卧,耳后上方头后部放置弹力带,双手握住弹力带两端施加垂直向上的力,后部向后抗阻发力,双臂拉动弹力带前伸带动双侧肩胛骨前伸。(3)冈下肌训练。患者站立,腋窝夹软垫,上臂紧贴躯体,屈肘90°,手握弹力带,施加平行于地面上臂外旋的拉力,静态抗阻30秒。(4)三角肌后束训练。患者侧卧,上臂紧贴耳部,手掌撑按摩床,康复师一手固定患者上臂,一手掌根按压三角肌后束肌腹缓慢发力。(5)肩胛下肌训练。患者站立,上臂与躯干处于同一额状面内,屈肘90°,右手掌心后放于肚脐,用弹力带进行抗阻30秒。
腰部损伤
某些体育运动需要用到腰部力量,如果运动过程中用力过猛,超出了一定限度,会导致肌肉纤维和肌腱被动超额拉伸,从而引发腰部扭拉伤或拉伤、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腰椎挫伤等。此外,腰部动作会使骶髂关节处于经常活动的被动状态,骶骨与髂骨之间的耳状关节面容易出现微小移动。如果移动严重,可能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进而引发腰椎疼痛综合征。
对于腰部损伤,中医推拿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针对骶髂关节错位功能障碍的患者,首先采用按、揉、?等手法推拿腰骶部和骶髂关节处,然后点按周围臀肌和下肢肌肉等;接下来进行扳法按摩,最后调整手法操作。此外,还可以使用按摩棒、泡沫滚筒、触点镇痛球等工具来调理损伤部位的软组织和筋膜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筋膜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被激活,即可恢复对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促进肌纤维再生修复。另外,口服消炎药也可以用于控制感染和缓解疼痛。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包括多种方法,比如按摩、电刺激、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以及功能训练等。在功能训练方面,推荐以下几种方法:(1)股四头肌力量训练。锻炼股四头肌力量最常见的方法是坐姿屈伸腿。坐在床沿前或椅子上,背伸直,双眼目视前方,双腿并拢。慢慢抬高一只小腿至水平位置,保持股四头肌紧绷,停留15~20秒钟,然后归位。换另一只腿重复以上动作,两腿交替进行。(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就是大腿前面肌肉群的绷紧练习。所谓等长收缩,指的就是肌肉在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变,不会产生关节的运动,只是肌肉内部张力增加。因为肢体和关节不动,又叫做静力性收缩。这是最常用的伤病和手术后早期的肌力练习,可以保持肌肉的张力,维持或者增强肌肉的力量。同样每天进行3次,每次维持20秒。(3)膝关节拉伸:患者需要主动拉伸膝关节,并配合被动牵拉,每天进行3组,每组30秒。牵拉完成后,再对膝关节进行20分钟的冰敷。(4)步行及站立训练: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慢跑、站立、行走等训练。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确定,每天的训练时间不少于2小时,不多于3小时。
在康复的后期阶段,可以采用迷你训练带、弹性阻力带、无轨气动练习器等工具进行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肌肉忍耐力和力量,增强全身关节的稳定性。
踝关节损伤
当踝关节受伤时,立即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将受伤的腿抬高,并使用冰袋进行冷敷,这有助于减轻疼痛、降低肌肉受损区域出血、疼痛和肿胀的风险,同时确保受伤部位的稳定。对于伤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限制活动,至少休息5天。若遭遇韧带撕裂、脱位或骨折等严重伤害,复位后需用石膏固定1~3个月以促进恢复。而轻度损伤的情况下,可以局部应用云南白药来缓解症状。在受伤后的2~3天内,采用热敷和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消肿止痛,加速康复进程。
在踝关节受伤的恢复阶段,适当的康复练习对于增强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患者可以进行非负重背屈活动和跟腱牵伸训练,当训练过程中不再感到明显疼痛时,可以进一步进行踝关节运动协调能力和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此外,踝关节损伤也可以采用超声波疗法。其机械作用所产生的压力差和速度差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软组织的营养供应速度和细胞再生能力;其热效应可以加速胶原酶对胶原蛋白的分解过程,松解粘连组织,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其理化作用还能修复细胞分子,减轻炎症组织局部的酸中毒现象,促进血管和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抗炎修复的效果。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损伤患者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进程,最终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状态。当然,运动损伤的康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患者要有耐心,积极配合康复师的指导。
当然,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为了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前要充分热身,包括中小强度的耐力运动和身体各部位的动态拉伸;运动后进行整理运动,如慢速泡沫轴滚压和静态拉伸放松;在运动中要穿着适宜运动的衣物鞋袜,注意运动场所和器械的安全使用,并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