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4个细节入手,助力骨科患者康复

2024-10-14晏虹霞

家庭医药 2024年10期

相比于其他疾病,骨科疾病所需的恢复时间较长,通常患者出院后仍要居家休养较长时间。在这期间,科学的家庭护理,可以助力患者的康复。以下是笔者给出的相关建议。

选择合适的家居用品

在选择病床时,优先推荐硬板床,因其坚固的床面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确姿势,从而减轻脊椎的压力。在床垫的选择上,气垫褥、水褥、羊皮垫或粟米褥等材质是理想的选择,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分散体重,减少局部压力,进而降低褥疮的风险。同时,床单应选用纯棉材质,保持其平整、清洁和干燥,以确保舒适的睡眠环境。

对于便器的选择,建议使用不掉瓷的便器,以减少磨损和破损的可能。对于卧床患者,在使用时应避免推、拉或拖动便器,而是应抬起患者臀部后稳妥放入,以防止对皮肤的擦伤。

此外,对于需要拐杖辅助行走的患者,拐杖的长度应根据个人身高和行走需求进行调整,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稳定性。对于年老体衰或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轮椅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工具。在下地和户外活动时,轮椅能有效减少体力消耗,并确保安全移动。

保证内外固定的有效性

在骨科康复过程中,内外固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骨折和关节损伤的治疗更是如此。在居家休养过程中,外固定装置的调整应确保其处于合理的位置,以便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撑和稳定,防止骨头移位。

在家中使用牵引装置时,务必确保牵引器的安装和体位调整符合专业医护人员设定的要求。牵引装置的作用是通过施加适当的牵引力量,帮助骨折部位对齐。为了确保牵引效果的持续性,牵引绳应保持紧绷且不受压。同时,牵引重量的调整应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避免牵引锤接触地面或床架,以免影响牵引效果。此外,患者不应擅自松解牵引装置或过早下床活动,以避免对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积极行康复训练

在家庭康复过程中,患者应该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认真执行医生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骨折患者,早期的康复锻炼主要集中在受伤部位周围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锻炼方式可以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家属给予被动训练时要注意手法轻柔且力度适中,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在主动锻炼的过程中,患者要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难度,同时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并定期更换体位。

合理的饮食

骨科疾病患者的饮食应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D,以满足骨骼的康复需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有瘦肉、鱼、蛋类、奶制品和豆类等,也可根据身体情况适量补充蛋白质粉;富含钙质的食物有牛奶、奶酪、酸奶、豆腐和深绿色蔬菜等。

此外,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结缔组织的修复能力。因此,患者要多吃柑橘类水果、草莓、菠菜和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锌则可参与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其在海鲜、坚果、种子和全谷物中含量较高。

家庭成员在为患者准备饮食时,应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加工食品和高糖、高脂肪食物;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总之,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医疗、营养、运动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考虑这些细节,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