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气泡音?小心是声带息肉在作祟
2024-10-14苏子珊
我们知道,咽喉是五脏六腑交通内外的窍道,故咽喉不仅为外邪侵袭人体时第一个关口,还是正气内存的关口。《黄帝内经》中记载,“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顾名思义,咽喉一旦为病,一方面会影响饮食的进入,另一方面会影响呼吸的出入。由此可见,咽喉之病,并非小事。
那么,什么是声带息肉呢?
声带息肉是在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咽喉内镜可做基础诊断。中医根据疾病的嗓音症状特点将声带息肉归为“慢喉瘖”的范畴,明代《医学纲目》提出“喉瘖但喉中声嘶,而舌本则能转运言语也”,首次提出了喉瘖病名。
声带息肉的产生主要是嗓音的滥用和误用导致声带损伤引起的。同时,一些其他原因也会刺激声带息肉的产生,如喉咽反流、吸烟、上呼吸道感染、吸入腐蚀性化学气体或剧烈的呼吸活动等。中医认为咽喉为肺系之顶,气息之门户。《景岳全书》中提出“金实则不鸣,金破亦不鸣”。金实不鸣,指的是外邪犯肺,肺为邪壅而至声嘶。而金破不鸣,指的是肺气虚弱或肺阴不足而至声嘶。现代中医学家多认为慢喉瘖多是由于用声不当、用嗓过度,导致脉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血行不畅则成淤,导致声带肿胀,或赘生息肉。
虽然声带息肉为良性病变,但病久则会影响工作、生活甚至情绪,所以,及时就医诊治是关键。
中医治疗
声带息肉的中医内治以辨证为纲,灵活运用各种利咽开音药。中医外治法也同样兼具特色和疗效肯定。与中药内服相比,外治法的优势在于更接近病所、疗效反馈更为迅速,可以直接改善传统起效慢的缺点,故临床上也多选用内治、外治并用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如:噙化法(选用药物制成丸剂,不时含化或临卧前噙化)、吹药法(将药物磨成细粉,将其喷撒或吹入喉中)、含漱法(中药煎剂含漱)、针灸、推拿等。
西医治疗
早期声带息肉推荐嗓音矫治方案,内容包括有:嗓音卫生知识学习、纠正发声习惯、嗓音训练(音强练习、音色练习及音调练习)三大类。对于声带息肉病程较久、息肉体积较大者,内服药物不佳时,仍以手术摘除为上策。全身麻醉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是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该方式损伤小、恢复快,且能够有效保护其术后声带功能的恢复。
虽然手术可以有效地切除声带病损,但是它需要高精度的手术设备,而且存在着病变切除不彻底、出现后遗症或术后复发,甚至破坏声带结构等风险,声带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损伤再修复过程也会干扰嗓音的康复。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嗓音的改善率和痊愈率,不仅仅需要外科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也同样重要。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手术摘除声带息肉,围手术期采用中药汤剂内服联合外治,术后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发声训练,则能加快术后的恢复、减少复发。
生活中,为了避免声带息肉的形成,正确发音、少说话是关键。一旦出现声音嘶哑,最好能噤声,让嗓子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可用胖大海、金银花、菊花等泡入热水服用。还要注意增强体质、节制烟酒。最重要的,当您出现咽喉不适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以防病情迁延诱发其他并发症状,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