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会发生消化道出血

2024-10-14段春玲

家庭医药 2024年10期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首先,食管炎、食管疾病、食管溃疡、食管癌都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也会因为器械检查引起的损伤或异物引起的损伤产生出血,和工作环境有关的放射性损伤、强碱强酸环境也都是重要原因。其次,十二指肠和胃疾病也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如各种类型胃炎与胃癌、息肉、淋巴癌、十二指肠炎、钩虫病等。接受胃肠吻合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吻合口溃疡和空肠溃疡都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与上消化道邻近的组织和器官产生的疾病也会波及上消化道引起出血,如胆道出血、胆结石、胆囊、肝癌等;或者是累及十二指肠和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胸腹主动脉瘤、纵膈肿瘤、脓肿破入消化道或者食管时,也会导致出血。最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胃肠道问题也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例如血友病、贫血、白血病等各种血液病,尿毒症和血管炎,各种意外因素(休克、感染)产生的应激状态下的应激性溃疡,例如重症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各种脑血管意外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首先是肛管疾病,包括肛瘘、肛裂以及痔疮等;其次是直肠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直肠损伤和直肠炎、直肠肿瘤和直肠类癌、邻近的脓肿和恶性肿瘤对直肠的侵入;再就是一系列结肠疾病,包括息肉、癌肿、血管畸形等;最后是小肠疾病,肠结核、坏死性肠炎、小肠肿瘤等。

此外,临床实践表明,患者治疗用药也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会出现消化道出血,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也会损伤胃肠道引起出血;患者大量饮酒会损害胃黏膜进而产生出血;约有一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都是在冬季发病,临床认为天气寒冷时外界冷空气刺激还会会导致血管出现收缩,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内血压升高,破裂出血风险高。

对于症状轻微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采取一般治疗方式,包括保持卧床休息、记录身体指标、维持呼吸通畅、禁食等。由于消化道出血让机体损失大量血液,还需要进行血容量补充,当患者血红蛋白在9g/dl以下且收缩压在90mmHg以下时,需要立即全血输入。但如果患者有静脉高压问题,需要控制好输液与输血量,避免因为输血激发静脉压力导致急性肺水肿或者是再次出血。

此外,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也有相对应的止血处理方式。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处理要从胃内降温、止血剂口服、胃保护等方面进行,用胃管输送冰水灌洗胃腔让胃部降温,刺激血管收缩并抑制胃分泌与消化,必要时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电凝止血。下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措施首先是基本的输血输液,要对患者因为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进行纠正。正常治疗还需要在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后,对下消化道出血病因进行定位并做出诊断。内镜下止血是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局部喷洒5%孟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复合物。也可作电凝、激光治疗。

在预防方面,对于长期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抗凝药物治疗疾病的患者,溃疡风险高出血概率大,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消化道保护。其次要积极管理慢性病,如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疾病指标,能够及早发现出血高危因素,避免消化道出血。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不过量饮酒,尽量减少肠胃负担。最后,部分高危患者要定期体检,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