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插茱萸 古韵悠长的文化密码
2024-10-14王小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重阳节插茱萸这一习俗深入人心,也勾起了人们对古代重阳节的无尽遐想。那么,在古代,重阳节为何要插茱萸呢?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深厚的文化内涵?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效。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和依赖程度较高,对于疾病和灾祸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重阳节正值深秋,天气渐凉,各种疾病容易滋生。茱萸所具有的药用价值,使其成为人们预防疾病、祈求健康的重要寄托。人们相信,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驱邪避灾,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无病。这种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灾祸的恐惧,是插茱萸习俗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季节的角度来看,重阳节处于秋冬交替之际,是阴阳交替、寒暑转换的时节。在古代阴阳五行的观念中,这是一个阴阳失调、容易产生变故的时期。茱萸被认为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插上茱萸可以平衡阴阳之气,使世间万物和谐有序。这种观念虽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却反映出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探索,以及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文化象征意义上,茱萸承载着吉祥、长寿和团圆的美好寓意。茱萸的果实鲜艳红润,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繁荣。古人将茱萸插在头上、佩戴在身上或者插于门窗之处,希望借此能够迎来吉祥如意的运势,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幸福。同时,重阳节也是敬老节,人们期望长辈们能够健康长寿,而茱萸的长寿寓意恰好与之契合。此外,重阳节家人团聚,一起登高插茱萸,也寓意着家庭的团圆与和睦。
重阳节插茱萸还与古代的祭祀文化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对山川大地、祖先神灵怀有敬畏之心,常常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庇佑。重阳节登高祭祀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茱萸在祭祀中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物品,它的香气能够传达人们的敬意和祈祷,使祭祀活动更加庄严隆重。通过插茱萸,人们向天地神灵表达感恩之情,同时也希望得到祖先的庇护和恩泽。
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重阳插茱萸也是人们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方式。在重阳节这一天,亲朋好友相约登高,共同插茱萸,彼此祝福。这一活动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借此机会相聚,分享快乐,舒缓压力,传递温暖。这种社会交往的方式使得插茱萸这一习俗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外,古代文人墨客对茱萸的吟咏和描绘,也为这一习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用优美的诗句和动人的篇章,抒发对茱萸的喜爱或对重阳节的感慨,使插茱萸这一习俗在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为后人了解古代重阳节的风俗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医疗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茱萸驱邪避灾、保佑健康的功能不再像古代那样依赖。但重阳节插茱萸这一古老的习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递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