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关系
2024-10-14朱铭铭
摘 要: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根基。大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应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本文从我校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中华文化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进行课程建设等角度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课程建设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9.006
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因其历史深度也因其文化韵味。大学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顶级环节,必须超越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通过教育引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实践。这样,大学就能够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手段,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这对于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大学语文》课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一、研究综述
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着丰富的研究,许多学者也研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顾明远先生指出,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生之本,是中华民族培育民族精神的源泉,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动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价值。
金海英、常畅从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这是在多元文化面前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是践行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
学者哈英飞发表文章称,从大学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在思政课中发挥着特别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尽管所有课程都有思想政治课的要素和可能性,但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和效果。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伦理共识、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维护民族和国家安全独特价值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郭海军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根据优秀的国学和大学语文课程,目前中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有所不同。《大学语文》应是一门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概念界定
1.大学语文课程
跨越时代的鸿沟,大学语文课程的演进体现出教育思潮的变迁。初始称谓为“国文”,寓意凝聚民族魂,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苏联教学体系的借鉴,此课程曾缩影于历史的幕后。然而,经过一段沉寂,借教育革新之风,1978年重新出现于学术殿堂,得益于教育家如匡亚明、徐中玉、苏步青的深思熟虑与推崇。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大学语文的普及性与重要性。教授温儒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与定位。
2.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2017年始,我校对入校的一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为期一年的《语文基础》课程,进入专业后开设为期一年的《大学语文》课程。由于学生语言基础、文学素养、文化知识等都有所欠缺,针对这种状况,大学语文教研室将《大学语文》课程申报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课程强化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优秀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况,本人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主要从文化方面进行建设,比如传统节日文化、陶瓷文化、诗词文化、红色文化等,通过影音资料、图片资料、网络资源等手段进行建设。
三、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中华文化的内容
“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目前我校使用的《大学语文》课本,结合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本人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融入中华文化知识。
1.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是最具有文化特点的,我国的春节、端午节这两大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几千年来的习俗。
春节象征着中国文化,也象征着中国农历新年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体现着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春节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原则,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农历新年的精髓。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极力倡导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将人类视作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课本中,《渔夫》是《楚辞》中的经典篇章,文章中的屈原,不论被小人所污蔑,还是被朝廷放逐,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赴湘流,葬于鱼之腹中”,也不会让小人得逞,最后在农历五月五日悲愤的投江自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被屈原的行为所打动,采取各种活动来纪念那位伟大的诗人。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将其作为传统文化内容,作为课程建设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势所趋。对于身处边疆地区的我校来说,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融入,更培养了少数民族同学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2.瓷器文化
中国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享誉全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一伟大创造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还使得“china”一词在英语中多了瓷器的含义,凸显其在全球文明中的地位。中国产瓷器的地方很多,比较出名有景德镇和河南汝州的汝窑。在《大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首诗歌《青花瓷》,是中国台湾作家方文山先生写的,由周杰伦谱曲后成为一首倍受青年人喜欢的歌,歌中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就包含一个瓷器的文化知识。“天青色”也是我国享誉中外的汝窑独有的颜色,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天青色”也出自宋徽宗。宋代的汝窑瓷,其色彩由宋徽宗亲自命名为“天青色”。此色取自自然界雨后天空的澄清,兼具天然之美与难以捉摸的独特性。据传,制作天青色汝瓷需选择雨水充沛之日启窑,依赖天气的湿度与适宜的温度来调控瓷器颜色的深浅与纯净度,这一过程不仅考验制瓷师傅的耐心与技艺,亦体现了其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使得每件成品都成为无法复制的艺术珍品。瓷器文化的融入丰富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内容,同时,学生也可借瓷器文化了解中国茶文化,老话说:好壶配好茶。在课程建设中也可配以优秀短视频,介绍茶文化和瓷器文化,在文化体验课上也可让学生体验用瓷器泡茶,从而加深对此文化知识的理解。
3.诗词文化
王安石《洪范传》的诗句“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告诉我们,共产党员须学史崇德、修德正身,学好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这门必修课。《大学语文》课本中也选取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包括很多名句名篇,其中《诗经》最具代表性,在“新冠”疫情时期,国外对我国援助物资时,就曾引用《诗经》中的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寥寥数语,表达了守望相助的深情,展现了两国人民携手共进、共同奋斗的友谊。《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名句;《大学》中有“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经典名句;《老子》中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诗词文化都是少数民族学生要学习掌握的,也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一项内容。
4.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也应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得到体现。比如,在讲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时,让学生查阅西南联大的历史,老师通过视频把西南联大成立的历史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为了保卫国家的人才所付出的努力,今天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
在讲解艾青《北方》一文的过程中,首先从时代背景入手,让学生查阅1938年的历史,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理解为什么“北方是悲哀的”。老师可以把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日本侵略者想要吞并中国的野心通过视频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对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残忍形成清楚的认知,从而对祖国更加热爱,对老一辈革命家更加敬佩,使得爱国主义观念进一步加强。台湾地区歌手、词曲作家罗大佑的很多歌曲中都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知识,也表达出两岸同根同源,以及台湾地区人民日夜思念祖国怀抱,想要回到祖国的迫切心情。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台湾地区的历史,深刻理解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时事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破坏祖国统一的罪恶行径加以控诉,从而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5.饮食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而我国的饮食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烹饪文化中包含有药食同源的传统观念,历代医生通过挖掘食材的药用潜力,将其巧妙融入日常饮食之中,以美食的形式预防和治疗疾病。这种对健康与美味并重的追求,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度与独特性。
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范围十分广泛。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在促进华夏民族的繁衍昌盛,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饮食文化内容的融入,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也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华文化内容很多,学习中华文化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时学习中华文化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所以,将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课程建设的内容,既可丰富学习内容,又可强化学生的中华文化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如何利用中华文化进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1.建设中华文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科技的发展确实为信息化网络平台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访谈,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科技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利用现代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传统的网络平台只有课件、教案、练习、相关的一些文化视频资料和链接,还有一些剪辑过的教学视频。随着微信、抖音和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深入人们生活,它们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显示出了非凡的力量。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的功能,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录制与上传,将传统文化以图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更贴近当代大学生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形式生动有趣,便于信息的保存与重复学习,有效促进了学习者对文化知识的吸收和复习。此外,这种传播方式的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广的特点,极大地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如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传播传统文化,不仅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
2.举办第二课堂相关活动
在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课外生活较为丰富,学校也会让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学分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所以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也可让他们增长知识,尤其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参加与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更能够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主题的走秀活动在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中越来越受到欢迎。学校可以举行汉服服装走秀活动,通过走秀活动传递出独特的中华文化服饰之美。还可举办书法大赛、围棋象棋比赛、茶艺比赛、古典乐器比赛,还可举办诗词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剪纸比赛等,还可以利用文化体验基地在节日来临时开展包粽子活动、包饺子活动。
再如,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龙、舞狮、高跷等传统文化才艺引入校园,让少数民族学生来参与和体会。这些活动将我国传统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现于校园,也可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校园内还可以举办烹饪比赛,学生可以自己制作美食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从内心深处滋养民族学生心中的文化土壤。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主要依托于课本,把相关的课程资料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实践,使少数民族学生不仅自己了解中华文化,回到家乡后还能起到推广作用,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南疆各地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林莹秋《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2] 顾明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民教育》2017年第23期。
[3] 金海英、常畅《边疆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维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期。
[4] 哈迎飞《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究》,《教育导刊》2022年第4期。
[5] 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朱铭铭,2000年生,女,汉族,山东单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