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漠漠水田白鹭飞

2024-10-14吴建

莫愁·小作家 2024年10期

假日回老家探亲,车沿河堤缓行。河边垂柳依依,芳草萋萋,河水碧波荡漾,缓缓流淌。河的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农田,田里的麦熟作物已收割殆尽,农人正在放水灌溉,拖拉机在水田中犁出一波波泥浪,插秧机栽下一棵棵青翠的秧苗。突然,远处飞来一群白色的身影,优雅地落在水田之中,仿佛一朵朵白莲花在水面上绽放。我眼睛一亮,不由得惊呼:白鹭!

我将车停靠在路边,伫立在河堤上。迎着河边的微风,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远处那一只只雪白的精灵。

白鹭生性胆小,特别害怕人类,而此刻,它们正气定神闲地在水田里觅食,或者款款踱步,或者仰望蓝天,全然无视周围轰鸣的机器和劳作的农民。我惬意地欣赏着这幅人鸟相依的画卷,举起手机将那白色的靓影定格于相册中。

记忆中,我只有在儿时才见到如此众多的白鹭。那时,家乡山清水秀,绿树环抱,百鸟欢唱。尤其是夏季,田野里白鹭翔集,禾苗间鹭影绰绰,洁白的羽毛与翠绿的庄稼相映成趣,宛若一幅艳丽的田园风景画。我时常和小伙伴们在田间追逐白鹭,可白鹭远远望见我们便振羽展翅,迅捷地腾空而起,像一道白色的闪电,消失在蔚蓝的天空。

后来,随着农药化肥的滥用,鸟类的食物越来越少,河道也被污染。鸟类纷纷远遁,只剩下麻雀等少数常见的小鸟,数量也锐减,对栖居环境要求甚高的白鹭更是几近绝迹。我在教学郭沫若的名篇《白鹭》时,听着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诵读:“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想到已有多年不见白鹭,心中便隐隐作痛。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政府下大决心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号召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搬迁沿河的化工企业,清理河面、疏浚河道,在河堤上栽种冬青野韭垂柳等花木。经过几年的大力治理,家乡的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各种鸟儿纷纷回归故土,筑窝搭巢,安居乐业。久违的白鹭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先是少数几只,这几年越聚越多,夏秋两季,随处可见它们娇小玲珑、翩翩起舞的身影。这些年来,我经常回家,都能看见白鹭,但场面如此壮观,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回到家,我将白鹭的照片发在朋友圈,立刻引来众多好友的围观,他们纷纷点赞留言。一位旅居海外的亲友评论道:“白鹭在美国我已多年未见,现在看到家乡的白鹭如此之多,十分壮美,我很感奋。有机会我一定回家省亲,一睹白鹭迷人的风姿。”

没过几天,几位外地朋友也在朋友圈晒出他们那里白鹭欢聚的美照。仔细观赏这些白鹭,它们时而低头觅食,用尖细的嘴巴在水田里探寻着美味;时而抬头仰望天空,似乎在欣赏着那洁白的云朵;其中一幅近照更是精妙:一只白鹭低头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好似爱上了玉树临风的自己,让人忍俊不禁。

陶醉于这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白鹭画中,我不由得感慨:下次教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时,我就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来看看这白鹭翩飞、鸟语花香的生动画卷。

吴建:语文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散文《水墨菱塘》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五年级同步阅读语文自读课本。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