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铁牛走在金水桥畔

2024-10-14李芸霞

牡丹 2024年19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隆隆的礼炮声震耳欲聋。中南海彻夜的灯光正在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思虑,而农业机械化更是热点中的焦点。

谁承想到,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个国庆节的庆典队伍里出现了一个拖拉机模型的彩车。簇拥着拖拉机彩车的是一群身着白衬衣蓝裤子、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彩车的正前方写着“少先英雄号”。

那一年,拖拉机对六亿人民来说还是个神话,几千年来土地上的劳作播种是靠人拉牛耕。那一年,洛阳还沉睡在帝都王城的安宁中。那一年,中南海的伟人问: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当这许多个的“不能”摆在我们面前时,刺伤了很多人的心。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那就从诸多个“不能”开始。156项目应运而生,中国人要造拖拉机了,这个即将扭转几千年落后的农耕乾坤被中南海定夺了。

北京选中了中原,中原选中了洛阳。而古都地下藏物,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然而,仍然是中南海那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还放不一个拖拉机厂吗?”

就这样,1953年的古都洛阳跨上了新中国156工业计划中的农机战车,一个盘古开天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规划在了洛阳西郊的皇帝后花园上。

1954年,还在洛阳的几个中学里上学的学生经过选拔和挑选,进入了拖拉机厂筹备组的勘测队。他们来到荒草地丈量出了一拖的围城,楔下去的界桩把六个工厂依次矗立在古都西部田野上。

也许,正是那台国庆节走过金水桥畔的拖拉机模型彩车,把几亿农民的梦想与现实结合。1955年的10月1日,洛阳涧西立下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奠基纪念碑。从此,在拖拉机厂,国庆也是厂庆。这一天,人们会想到金水桥,想到天安门,想到奔驰田野深耕土地的拖拉机,这一切都汇成了大国重器的共同心愿:年轻的共和国,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把拖拉机模型的彩车变成“突突突”“嘎嘎嘎”的真铁牛。

那以后,农民在翘望期待,北京在等着飞传的喜报。

来自军队的老八路,来自国防建设的工程兵,来自开封的装卸队,来自天南海北的技术员,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人,开启了日夜奋战,艰苦奋斗,为国拼搏的大会战。

1955年10月1日,第六个国庆节到来时,拖厂全体职工给北京毛主席打电报“保证完成建厂任务”。1956年6月,一拖用38个工作日完成了最重要的发动机工厂的厂房建筑工程。

1958年的“五一”,一拖试验生产出20台16马力拖拉机,其中有18台参加洛阳盛大的“五一”游行,1台去北京参加天安门广场“五一”国际劳动节大游行。

那些个一拖人啊,看到一拖制造的拖拉机(当时被称为“洛阳牌”拖拉机)在全体游行人员的欢呼和瞩目中,缓缓驶过金水桥,驶过天安门……人群沸腾,他们流泪了,人们惊呼这就是“拖拉机呀”,人群中人们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把帽子高高地抛上天空。

消息传来,一拖职工更加拼足奋发的力量。在1958年的7月20日凌晨,一台德特54马力拖拉机诞生了,它有了大名,它是中国人制造的名字叫“东方红”的拖拉机。

那个晚上,有一个叫王俊卿的人,和刚刚诞生的东方红拖拉机共同拥有了一段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他是刚刚结束对优秀中专生的培训后,被派到新的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任拖拉机底盘装配车间的主任。这个车间是负责拖拉机最后组装的,几千个零部件在这里成为有了机械生命的铁牛。

他来到车间,厂房虽然已经建成,但除了机修站有几台设备外,绝大部分设备还没有安装。而一直做共青团和组织部门工作的他,对设备安装一窍不通,就连这几台设备的名称都叫不上来。但任务就是使命,他就边学边干,依靠身边有经验的师傅们,摸索着干着,很快他就熟知了整套安装流程。

经历冷热加工的无数个生产程序,拖拉机各零部件,终于要到这里装配成机,然而,困难重重,一条装配线,竟然连一些最简单的辅具都没有。如安装机器急需的垫铁没有,而且就是掏钱跑遍洛阳城你也买不到。怎么办?王俊卿带着工人们到厂里的各车间寻找边角余料,把厚度差不多的垫铁捡回来再进行加工,就这样搜遍了全厂的角角落落,问题终于解决了。

可安装机床时,需要一种遂平县出产的沙子,他马上派人到原产地寻求帮助,在颇费了一番周折后,终于运回了沙子。后来,又需要大量的螺钉、螺帽,到哪儿弄这么多啊?还是东北来的车床师傅有见识,他说:“咱们不是有万能车床吗?我们可以自己加工,这样一来,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样的尺寸都可以满足的。”车床师傅的一席话,问题都解决了。

再后来,装配线需要两根小轨道,经多方打听,得知洛阳市安装公司有,但因材料少,人家自己都不够用。可王俊卿和市安装公司讲明情况,为了新中国的拖拉机,他们决定把这些材料和库存的材料都统统给了工厂,解了拖拉机组装的燃眉之急。

装配线是拖拉机诞生的摇篮,在克服了无数个困难后,总装配线终于可以上线使用了,当第一台拖拉机安装完毕,大家无不百感交集,那是一种万里长征后的喜悦和自豪,那是中国工人的智慧和力量,也是各方力量给予大力支持的结果。大家都说:“这条线是铁牛的生命线,有了它,铁牛成功了。”

而王俊卿作为车间领导,那个时候比辅料更难对付的也是最难做的工作是劝工人师傅回家休息。他怕大家把身体搞坏了,可无论怎样劝,工人还是不肯走,他们要么偷偷地加班加点,要么这边刚劝走一批,另一批又偷偷回来了。工人们早已把自己的职责和铁牛的诞生拴在了一起,也就是凭着这股子不要命的精神,拖拉机的总装设备全部提前交付使用。

当第一台拖拉机缓缓下线时,职工们喜极而泣,在一片欢腾声中,王俊卿和很多工人都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眼泪。

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之日距1958年的国庆节不到三个月了,全厂职工“向新中国成立 9 周年献礼,让真正的东方铁牛进京,走过金水桥畔,走过天安门……”全厂人等的就是这一天。

很快,总厂得到北京的指令,组装 40 台拖拉机,并从中挑选 17 台送往首都,参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庆典活动。

9 月 29 日,一机部汽车局又传来消息,要求一拖生产出两台 54 型履带式拖拉机,在国庆游行时作为其他礼品车的牵引车。消息传来,大家欢欣鼓舞,而随之也顶着压力,可大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拼命,为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车间里灯火通明,人们不分昼夜,40台拖拉机装出来了,大家对每一辆车试了又试,查了又查,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在 15 台 54 型履带式拖拉机中挑出了两台性能最好的。这两台拖拉机的颜色是紫红(红色是后来才定的颜色),又挑出了驾驶经验丰富的张洪和方建军两位师傅前往北京。

为防止拖拉机轧坏路面,大家又想办法用胶皮把履带包裹起来。就这样,“东方红”拖拉机迎着朝阳,搭乘火车、汽车,24 小时不停地奔驰,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北京。

10月1日凌晨 3 时,张洪和方建军驾驶着拖拉机来到东长安街东头指定地点,当时除了驾驶员和王俊卿外,工厂其他随行人员都是站在拖拉机两侧,和其他游行群众一起编队。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上午 10 时整,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 周年大会开始,接着响起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然后是震耳欲聋的礼炮声。礼炮声后,阅兵式开始,人民解放军海陆空部队意气风发、精神抖擞,人们热血沸腾。口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阅兵结束了,群众游行开始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东方红”拖拉机随着游行的队伍,缓缓驶向天安门,在通过天安门时,按规定可以稍作停留。那一刻,他们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正频频向停留的车队和群众招手。此时的王俊卿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满含热泪,不停地高呼:“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东方红”拖拉机在国庆之日亮相北京,距1951年国庆节上那台拖拉机模型经历了七年的跨越,这七年,一拖人向中南海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拖拉机我们能造了!一拖人的奋斗让全国人民得到了幸福和自豪。

难忘的历程,永远鼓舞着一拖工人对祖国使命的担当。

“东方红”拖拉机划时代地第一次亮相国庆盛典,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里程碑式的镜头,永远被载入新中国的史册和一拖的史册。

“东方红”拖拉机在长安街上行驶的过程中,受到路人和游行群众的欢迎。所到之处,人们都驻足观看,并伴随响起阵阵赞誉声和欢呼声。庆典一结束,王俊卿立刻跑到邮局给厂里发了电报:“我们的拖拉机已顺利通过天安门,向厂长和全体职工报喜!”

接到王俊卿从北京拍来的电报,全厂一片欢腾。但他们很快又投入新的战斗。因为更繁重的工作还在后面,那就是拖拉机制造厂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将要到来了。

1959 年 11 月 1 日的一拖就要交工验收了。这之后“东方红”拖拉机将正式大批量投入生产,这也是“铁牛”真正成长起来的标志,这个日子也是全国人民心中久久期待和盼望的最重要的日子。

又一个国庆就要到来了,金水桥畔波光潋滟,天安门神圣庄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成为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东方红铁牛以共和国农机长子的身份,把农民的幸福托起,东方红拖拉机更新换代从履带到大轮拖,从机械换挡到无人驾驶,从洛阳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