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探幽
2024-10-13颜士州
世上何来仙?这样的景,这样的情,恐怕“莫非仙岛”,也许“不是人间”!
出成都西门,驰过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经都江堰,沿岷江傍山南行三十余里,便是我国道教名山——青城山。
碧波绿云映青城
青城山是岷山余脉之尾,背靠邛崃皑皑雪岭,俯临天府粮仓的千里平畴,与大熊猫的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和古代水利明珠都江堰紧相毗邻,是川西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国道教分布有十大名山又称十大洞天之说,青城山为第五大洞天。相传黄帝来此访过仙人宁封,询问“龙跷飞行”之道,并留有访宁桥、问道亭、轩皇台等古迹;东汉张天师在此结茅传道,青城山因而成为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在道教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在青城之巅的绝壁上,古人还刻有刚劲隽永的六个大字:天下第五名山。
青城山古名赤城山。《名山记》说:“其上有崖含赤壁。”青城之巅叫彭祖峰,号青城第一峰,上有呼应亭,登亭疾呼,群山响应。以彭祖峰为轴,两行青峰翠岭,逶迤而南,左右环抱,若椅,若箕,若廓;特别是站在山后之沙坪一带远眺,廓外赤壁千仞,酷似城廓;而廓内,林木葱茏,四季常青。故也曰“青城”,青色之城也。
但青城山本名清城山。后来为何又把那“清”字的三点水丢掉了?
唐玄宗时,清城山出现了佛道之争,山下的飞赴寺僧人强夺了常道观,当时的剑南节度使上报到京师,奏请皇帝裁决,皇帝在诏书中把“清”写成了“青”,将错就错也就成了“青城山”,那唐皇的手诏碑现在还珍藏在天师洞的三皇殿内。
如果,以天师洞为圆心,以天师洞至上清宫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大体上就把现今整个青城山景物宫观的精粹都包括进去了。这正是《青城甲记》所说的:“天仓诸峰,屹然三十有六;灵仙所宅,祥异甚多,有瑶林琼树,金沙玉田,甘露芝草,天池醴泉之异焉。”
青城山原有宫观七十余座,以长生观、丈人观、上清宫、延庆宫、储福宫、清都观六道院及飞赴、香积二佛寺最为有名。
山下的那座宫观叫建福宫,为游山的起点,它始建于唐,现在新建的山门雄伟壮丽,金闪闪的“青城山”三个大字,烘托在森森林木的碧波绿云之间。居于心脏地位的天师洞,即古常道观,是青城山道教协会的所在地,主要大殿是三清殿,建筑雄浑庄严,金碧交辉,加以山门石级陡峻,洞府幽深,显得格外壮观。它同古黄帝祠、天师殿、三皇殿以及一些依山傍涧的阁楼,形成一个布局严谨的古建筑群。上清宫在高台山顶,在这里看日出、云海、圣灯,很有奇趣。
黄帝留恋青城山
不知是黄帝对巴蜀的厚爱,还是巴蜀对黄帝的厚爱,在青城山,有关黄帝的传说和遗迹众多,让人应接不暇。在峨眉,那里的僧人曾对我说,黄帝曾来这里访问天皇真人,并在九老洞口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攀谈;在缙云山,志书告诉我,大禹王划分九州之前,黄帝曾来这里合药炼丹;在雅砻江(古称若水)畔,传说黄帝曾把他的儿子昌意下放到那里,并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了高阳氏(即颛顼);在青城山,耳闻目睹的就更多了。汽车刚到山麓,我的同伴就怀着思古之幽情,指点着一座峭然高耸、白云轻抹的山峰,说:“看,丈人峰!据说它是因黄帝封青城山一位叫宁封的仙人为五岳丈人而得名的。”有一首古诗说:
青城山中云茫茫,
龙车问道来轩皇。
当时封为五岳丈,
天地截作神仙乡。
诗,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悠悠五千年前的草昧之初。那时,中原地方蚩尤窜扰,百姓受难。传说蚩尤能趋魑魅,兴云雾,不好对付。黄帝打听得知青城山住着一位叫宁封的仙人,为了战胜蚩尤,统一华夏,他便不辞万里来向宁封问“龙跷飞行”之道。黄帝在青城山经过的一座桥,叫“访宁桥”;问道的地点,建有“问道亭”;受道的地点,叫“轩皇台”,又称“受道台”。这些,《太平御览》《玉匮经》《录异记》等史志书籍、神话传说不乏记述。宋代彭乘的《五岳真君殿记》写道:“赤城(青城山别名)洞天,则龙跷宁先生所治也,先生尝为陶官,通神幽隐,或蹈履烈焰,随烟上下。黄帝顺风礼问,受《龙跷经》得御飞术,遂封五岳丈人……”
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以土得王,故称黄帝。他会合许多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擒杀了蚩尤,被拥戴为领袖,统一了华夏;同时,又和他的臣民创造发明了文字、舟车、音律、医学、算数、兵器、指南针,他的妻子嫘祖教人养蚕。因之,一登青城,我和同伴就怀着崇敬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致,探访黄帝遗迹。从天师洞出发,经过高悬着“龙跷仙踪”金光闪闪的四字匾额的大殿,出“曲径通幽”山门,沿着傍山梯道前行约一里,只见山涧之上,一座小桥飞跨两岸,这便是访宁桥了。桥用木柱木板建成,长约一丈,桥上因利乘便,以树皮盖顶,又建了个五角凉亭,亭柱上有一副对联:蓝桥委仙迹,幽润烟青泉。
过访宁桥,沿梯道绕行三个山湾,山腰之上,绿树丛中,一亭翼然,乃问道亭。日本僧松涛有诗曰:“问道石栏前,何书一卷传?文人能建福,黄帝始开山。”
轩辕台离此还远,它在天仓峰西南,极峰之巅。《青城山志》说:“此台非得仙之人,不可居之。”我们怀古览胜心切,还是决心去了。山越来越高,林越来越密,过祖师殿,丹梯已到尽头,只得循着一条山径,爬悬岩,分荆棘,攀藤附葛,累得汗流浃背才到达绝顶。这时,我们眼前隐隐突起一座长约三丈、宽约一丈的黄土台,其三面为参天古树围绕、一面下临万丈绝壁,台上没有树木,只稀疏地长着些野草闲花,似有在不知多少年前曾经动土垒台的痕迹。显然这便是受道台了。《史记·封禅书》说:“黄帝常游天下名山与神会。”看来,这里关于黄帝和《龙跷经》的传说有可能是真实的了。步黄帝行踪,寻到他的遗迹,我与同伴都颇感快意。然而,远古时代交通那么困难,黄帝真的有精力和时间跋山涉水,从中原来到这青城山巅?而青城山又真的有位仙人向他授道?
我们漫步台上,百思莫解。少顷,听山风浩浩,望苍天悠悠,瞰绝壁下的山野公路如带,行人如蚁,颇感天低尘远,飘飘欲仙。
传说黄帝活了一百一十一岁,死后葬于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虽然至今五千多年了,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位对中华民族遗爱众多的始祖,受人崇敬,历久不衰。天师洞里,唐以来就供有三皇石刻像,天师洞后殿还专建了“黄帝祠”,内有轩辕黄帝高大的石刻像。他相貌堂堂,威仪庄重,智慧而慈祥,游青城山的人谁不在像前瞻仰!祠前,冯玉祥将军立碑赞曰:“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祠门两旁,有一副灿然耀目的对联,是于右任先生撰题的,文意之佳,书法之美,赢得人们流连赏吟:启草昧而兴有四百兆儿孙飞腾世界,问龙跷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卫神州。
道佛两家握手言和
青城山天师洞三清大殿前的石栏上,刻了许多人像。那形态,光头露臂,翻腾扑跃,嬉闹戏宴。仔细看来,小石像虽皆光头,头上却无戒疤;而且天灵盖均下凹未平,又都是穿的衩衩裤,显然都是婴孩的形象。按照道教经义,修道到一定程度,便要返真,进入婴孩那种天真无邪、原始纯净的境界。因此,这些婴孩石像是按照道教经义刻制的。
至于有些游客说,这是青城山历史上佛道之争的反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道教是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陵创立的,奉李耳为教主。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渊为了提高自己的门第,追认李耳为远祖,宣布道教高于其他各教。后来李世民在与其兄李建成角逐帝位的斗争中,又得到以王远知为首的道家的支援,即帝位后仍尊崇道教,建立了著名的太平观,宣布道高于佛。唐高宗李治更进一步,尊奉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更是显赫一时。
不料到了武则天称帝时,形势突然大变,因为佛教助其夺权有功,便焚毁道书,独尊佛教,僧尼高于道士。于是,佛教又威风起来。青城山下飞赴寺的和尚看中了青城山这块宝地,仗着有武则天作后台,竟上山赶走了道徒,把青城山强行占有。三十年河东转河西,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又大兴道教。于是青城山的道士与飞赴寺的和尚展开了一场争山战。这场官司打到了京城长安。李隆基亲自过问,于开元十二年(724)十二月十一日,御笔亲书了一道诏令,送往青城山解决争山纠纷。
李隆基在诏令中说:“蜀州青城,先有常道观,其观所置,原在青城山中,闻有飞赴寺僧夺以为寺。”因此他诏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勿令相侵”。
有了皇帝这道诏令,青城山的道佛之争才告平息。不久天师洞洞主甘道荣将这道诏令刻于石碑,立在天师洞作为永世“镇山之宝”。那碑高约一米,宽约四十厘米,如今完好无损。
而在天师洞东客厅的前面,还有一尊身披袈裟、神态庄重的僧像,说明青城山的道家对佛门弟子是尊重的。
公主与鼎
天仓峰下,白云溪边,一座朱柱雕窗、富丽典雅的宫观里,有两位女郎身披鹤氅,顶梳道髻,脚踏云鞋,应着悠悠的暮鼓晨钟,虔诚地诵经礼忏,她们是谁?唐睿宗皇帝李旦的女儿玉真、金仙公主是也。
往事越千年。如今到青城山寻幽的人们,仍然怀着很大的兴趣,去探寻公主们的遗踪逸事。这两位皇家金枝玉叶,为何甘愿出走皇宫,摒弃锦衣玉食,步入道门?她俩的母亲窦氏,有一年正月初二在嘉豫殿朝则天皇后归来途中,被人杀害,而当时道教又盛行。她们是因此事而厌看宫闱纷争,“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还是笃信道教,渴望修炼成仙?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两位公主是在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在京城长安度为道士的,京城为她俩筑有宫观。以后她俩游历五岳,来到风景优美、又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有“神仙都会”之称的青城山,选择天仓峰麓,修建了“楼阁层层冠此山”的宫观,统称金华宫,定居下来修道。之后大约在哥哥唐玄宗天宝元年逝去。此事《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玉真公主、金仙公主皆唐睿宗女。太极元年度为道士,筑观京师。玉真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诣天下道门使肖邈受三洞秘箓。游谒五岳,入蜀天仓山,筑室丈人观西,就拜灵峰于宝室洞前,有仙云五色,玄鹤翔舞,其后羽化,葬于山侧。”
据史书记载,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逃到成都时,还去打开玉真公主的墓棺看过。那时,棺里已仅存衣冠和鞋子了。但是金华宫的宫观建筑,直到五代、宋代都还存在。前蜀皇帝王衍曾带着徐太后和花蕊夫人去游览、避暑,徐太后还赋了诗:“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那时的金华宫还有玉真公主铜像。睹像生情,有的游人赞赏公主的修炼,而对其兄玄宗的荒淫误国予以讽责。如胡叔豹诗:“弃形如遗但养神,阿兄烂醉梨园春。人百撼之耳不闻,何物女子乃独醒。径来穷山卧白云,不见渔阳胡马尘。”
物换星移几度秋,当我们带着青城山游览图,翻山过涧,来到当年金华宫遗址、今祖师殿一带游访时,殿里的道士告诉我们,唐代宫观早在元、明朝代就已荒圯,今天的祖师殿是清代重修的,供的是真武祖师像。公主人去楼杳,铜像失传,墓也寻不着了。古代诗人描绘过的“云藏帝子家”“帝子影堂香漠漠”的景象,已如天仓峰顶的流云,飘然远去。唯这天仓孤峰高耸,独秀云表,传说是仙人游乐之处,非仙人不能居,而且此峰“连崖隐轸,分三十六仓,是仙人秘藏金石异宝、米盐杂货的仓库”。因而我们情不自禁地问道:当年二位公主可曾登峰居住过?可还有宝物藏于库中?还不约而同地吟叹古人的诗句:“何时锁钥入吾手?尽发天仓赈世穷!”
高兴的是,公主们的故物飞龙鼎,现存于都江堰市伏龙观内。那鼎是二位公主炼丹、烧香所用,在清代咸丰年间,从祖师殿土中发掘出来的。鼎用铁铸成,鼎口周长约两米,高约二点五米,重达千斤以上。鼎腹周围六龙盘绕,另有二龙翘首对视,势欲飞升;其他部位广饰云纹、花卉;三只脚掌还铸有吞口兽面,掌心各抓一圆形宝物,是件造型美观、工艺水平很高的珍贵文物。我们绕鼎徘徊,仿佛犹见青烟缭绕,念念有词的烧香人的倩影。
张天师传道降魔
青城山既以它那幽深娴雅的天然景色吸引着游人,又以它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而名扬国内外。让道教定型,并创立五斗米道的人,就是长期在青城山播道的张天师。
张天师名叫张陵,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张良的九世孙,是位博通五经的知识分子。顺帝时,他目睹朝廷日益腐败,便离开官场,游历名山,探求人生理想。后来他带着弟子到四川的鹤鸣山(大邑县境)隐居修道,写作道书。传说他精思静志的精神感动了李老君,被授以“正一明威之道”,要他驱除妖魔,使昼夜分开,人鬼有别。他带着“明威秘箓”,沿味江而上,来到这四季常青、烟云缥缈的青城山。
传说当时的青城山,有恶魔为害百姓,吞噬六畜,天师怒而除之。当人们从天师洞背后,出“曲径通幽”,沿龙桥栈道漫游时,会见到对面那座如刀砍斧削、深不见底的山岩上,有深二十余丈、宽五六丈的裂槽,从山顶直抵山脚,把大山断然分开,这就是“掷笔槽”了。人们说,那是天师当年为了迫令魔王永远不得再为害百姓,用朱笔一划,笔迹成沟,留存至今。在天师洞背后的绝壁下,有一块大如山峦而又截然分成三块的巨石,传说是天师为了除魔,当即挥剑一劈,石头轰然对半分开,其中一块再一分为二,这就成了“三岛石”。石上刻着“降魔”两个大字,是张天师的六十一代孙张仁晸于清光绪九年(1883)来青城山扫墓拜祖像时,亲自题刻的。
在天师洞门口,有株矗立于绝壁之上的古银杏树,悠然凌空,轻摇翠叶,仿佛在迎候游人,向游人致意。传说这是张天师亲手种植的,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岁了。它高约十五丈,围一丈八尺,枝条众多,叶子繁茂,几乎绿了天师洞半个天空,为青城山平添了幽静、雄浑的意境。每当春夏,银杏树还分泌出乳汁似的液体,凝聚成玉笋状的物体,倒挂于树枝上,煞是好看。青城山长联的作者李善济,热情地讴歌这株银杏说:
状如虬龙远飞扬,
势如蠖屈时起伏。
姿如凤舞干云霄,
气如龙蟠栖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
欲考年轮空踯躅
黄帝问时已萌芽,
明皇西幸满著花。
传说张天师还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教人为善,领人修建道路,开荒除溷;又在宫外修池,以备鸟兽饮水,做了很多好事。这天师洞是他当年讲经播道的地方,宫观则是后人为怀念他而修建的,始建于隋代,后几经倾圮,几度重修,现在我们见到的雕梁画栋、辉煌富丽的宫观,是晚清时候修建的。宫观后面的一个岩洞里,刻有张天师石像,庞眉广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手持印符,威仪肃穆,端坐石台上。在前方,群山翠迭秀呈,若拱若揖,似乎在向张天师顶礼膜拜。
青城的“幽”和“趣”
青城之幽,与峨眉之秀、剑阁之险、三峡之雄并列为巴蜀四大景观。但,是谁第一个概括“青城天下幽”这句话的?在天师洞山门口的石壁上,刻有吴稚晖写的一篇短文,文中说:“顾青城于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眉皆无不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
以幽来形容青城的,吴稚晖当然不是第一个人,不过,这样鲜明、准确地概括成一句话的,首先是他。
游青城的人,大概都想去探探幽。或说其“幽深”,或说其“幽雅”,或说其“幽静”,或说其“幽趣”,各有体察,各有真意。那满山苍翠欲滴的林木似绿色的海洋,随着风儿乍起,绿波荡漾。跨进山门,步上登山石级,夹道的麦吊松、高大的楠树、漫坡的山栀子、密密层层的箭竹、苔蕨,把山表蔽得严严实实,除个别偶露的峭壁、丹梯外,很难见到石头、泥土。走在青城古道上,骄阳晒不着,暴雨淋不着,大风吹不着。山上林密弯急,移步换形,头脚接踵,虽近在咫尺,笑声朗朗,往往难见踪影,是幽深也。
青城桥亭,星罗棋布在游山道旁,立孤峰,屹危崖,临断涧,跨清溪,或四方,或八棱,或三角,或长廊,依势而建,枯木作柱,根蔓作架,树皮作瓦,古朴而素雅。道家说这是“道法自然”。有亭阁曰“天然图画”,有石刻曰“天然圣迹”,皆取其天然。这种求淡抹、不浓妆的格调,和青城山本色浑然一体。而且,每个亭子都有咏赞得体的对联,在憩息、赏景之余,再欣赏这些对联,定会品尝到幽雅的情趣。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远离尘嚣,显得格外静谧。人们在游山途中,除偶尔能听到丝丝风声,间或有几声鸟鸣,似乎宇宙间的一切都净化了,难怪古代的隐逸之士,多选中这个地方,留恋这里的幽静。
至于“趣”,有代表性的也许要算三岛石那一组景致了。三岛石在天师洞侧,石缝处筑有小道,可跻身扶岩而下,石旁有慰鹤亭,面对巉岩绝壁,俯临海棠清溪。岩壁上海棠盛开时,绚丽多彩,溪水清澈,淙淙有声。又前行数十步有长亭,名怡翠仙窝,后有上天梯,岩斜梯陡,天光微露,攀登极险。这组景致方圆不过几十米,小巧玲珑,虚谷生凉,空翠四合,游赏其间,幽趣横生。
在青城之巅的上清宫一带观日出,可与泰山的日观峰、峨眉山的金顶媲美。红日待出,朝霞满天,丈人峰外,平畴千里,翠竹庐舍,历历在目;红日喷薄,雾霭随起,环岛飘逸,变幻莫测;红日既出,状若赤球,雾海茫茫,群岛迷蒙,若隐若现;红日升腾,银光耀眼,峰裹轻纱,天地一色,瞬息万变,妙不可言。
青城的云海别具一格。夏秋之交,雨过天晴,千山万壑轻烟起,滚滚白云天际来,如万马奔腾,如海潮澎湃,越过山岗,冲过峭石,铺过山峦,从游人脚下漫过。这时,看群山在云涛中沉浮。“三十六峰皆白云”,令人飘飘欲仙。
入夜,在上清宫的圣灯亭看圣灯,又是另外一番奇趣。夏秋晴霁,星朗月暗。山上星火闪烁,或飘忽不定,或神光如带。《吴船录》载:“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这种自然现象,建福宫也可见到。《青城甲记》:“观前有灵灯,斋日必见……神灯千余,辉灼林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日出、圣灯、云海、晨钟、暮鼓、磬声,再加上斋堂两侧郑板桥写的“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那种野逸自得的生活,你能不嗅出一点“仙”味来吗?上清宫内山门上那副对联,揭示了个中真谛,对联云:“钟敲月上,磬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世上何来仙?这样的景,这样的情,恐怕“莫非仙岛”,也许“不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