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4-10-12许晴

党课参考 2024年18期

1966年2月,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通讯写道:“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这正是那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写照。

在那一段困难的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仍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一定进展。比如,国防科技和航天技术取得显著的进展。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浩渺星空,唱响“东方红”;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之后按计划顺利回收,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再如,我国对外工作打开新局。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双方经过会谈,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邀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我国同40多个亚非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建交高潮。

时间来到1977年,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秩序开始走上正常轨道。尤其是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这两件大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迅速成为社会风尚,这激发了知识分子心念国事的情怀与担当。

1977年,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医院陪护妻子的胡福明,趁着晚上的时间在医院的走廊查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等著作,把涉及真理标准的语录都整理出来,寻找论据,构思提纲。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该文章。文章引经据典,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普遍性,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快,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这场在新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思想解放运动,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正确的思想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便迅速汇聚成前进的洪流,变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民有所呼,党有所应。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发出了宣言书。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1979年1月,《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等地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情况,肯定了以安徽小岗村为代表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改革。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首次打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与此同时,在城市里,围绕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等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局部领域内开始探索。

在新的经济政策的指引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全民、集体和个体联营共同发展的新经济形式。伴随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实施,到1981年底,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如期完成,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而彼时全球经济正快速增长,和平与发展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兴市场,这就为第三世界国家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了良好契机。

1978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来到广东省宝安县(今深圳市)考察调研。当看到一街之隔的香港车水马龙、热闹繁华,而听闻宝安人民“四季常青,没有菜吃;靠着江河湖海,没有鱼吃”时,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1979年4月,习仲勋向党中央提出了创办贸易合作区的建议,他指出“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并“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这个想法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经过慎重考虑,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扩大对外贸易,同时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正式诞生,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大会确定了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提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全新局面。1982年12月,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施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努力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并强调“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1986年,“七五”计划获批通过,在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让人鼓舞的奋斗目标。科教文卫等领域的改革也提上日程,“863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不仅使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效抵制了腐朽思想的侵蚀,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在改革创新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基本完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外交显示出向全方位发展的新特点。这一时期,在稳定中美关系的同时,我国逐步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我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综合国力提升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也提上新的日程。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3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六条方针。之后,中英、中葡分别开展了关于和平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最终确定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中华民族洗刷了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

1987年10月,深秋的北京,清风阵阵,近2000名来自全国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和理论概括,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明确了各项改革任务,并对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部署。大会还首次完整表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断迈进。后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信心。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