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何须热,名山自清凉:《陈批〈儒林外史〉》的治学精神
2024-10-12乔光辉
关键词:《陈批〈儒林外史〉》 吴敬梓 陈美林 南京
年初接到陈美林老师电话,得知《陈批〈儒林外史〉》新版第3次印刷本已面世。作为二十多年前毕业的学生,感慨颇多。众所周知,美林老师一生从事《儒林外史》研究,成果极为丰硕,是名副其实的当今“儒林”研究第一人。《陈批〈儒林外史〉》自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推出之后,历经三十余年,一直是读者阅读与接受《儒林外史》最经典的畅销读物之一。但是,经典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陈批〈儒林外史〉》对当代研究者有何启发?以一个毕业多年的老学生身份,笔者拟略申浅见。
根于传统,与时俱进:《陈批〈儒林外史〉》批评形式与文化传承
贾岛《剑客》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学界常引此形容多年刻苦磨炼打造出的学术精品。然以《陈批〈儒林外史〉》衡量,以作者2013年所撰《跋涉“儒林”四十载》(《陈批〈儒林外史〉》,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663页。之后引自该书,均标出页码)计,则自酝酿、出版、修订再版以至于今日,亦足足半个世纪。五十年对于一部书而言意味着什么?大浪淘沙,时间是最好的筛选机,五十年弹指一挥间,《陈批〈儒林外史〉》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并因时间之洗礼而越发放出异彩。
现在回看,《陈批〈儒林外史〉》的形式革新,对于中国传统小说的当代传承极具示范意义。所谓“新批”,是相对于传统评点的“旧批”而言。借鉴传统评点形式,辅之以当代目光与理论,“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是美林老师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的学术创新。美林老师自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将学术研究聚焦到吴敬梓与《儒林外史》领域,特别是在对清代卧闲草堂、黄小田、齐省堂、张文虎四家重要评点本梳理与研读的过程中,美林老师产生了借鉴传统“评点”形式展开《儒林外史》批评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出版社之约,着手评点,“于是1989年乃有《新批〈儒林外史〉》的出版”。新批一出,令学界耳目一新,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自1989年至1998年共印行7次,累计印数6万册(数字来源见《陈批〈儒林外史〉后记》),著名学者卢兴基评《新批〈儒林外史〉》是“传统形式”展开当代古典小说批评的“新收获”(见《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第6期)。的确,采用传统评点形式,辅之以当代理论批评传统小说,《陈批〈儒林外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开启了后来此类批评之先河。
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陈批〈儒林外史〉》第3次印刷本是美林老师长期润色打磨的结晶。美林老师批评《儒林外史》大略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江苏古籍出版社推出的《新批儒林外史》,该版发行量大,但仅有夹评与回评,全书并无注释文字。二是2002年2月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该书是在《新批〈儒林外史〉》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全书共82万字,增加了注释文字20余万。该书出版之后,我曾经撰文介绍称:“注释之详尽,批评之精到,为此前评注本所无法比拟。”(《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三个阶段便是商务印书馆自2014年10月推出的《陈批〈儒林外史〉》,该版最大特点是将《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析为上下册,采用类似古代双色套印之形式,将正文中的评点文字以红色楷体呈现,这样,评点文字自然区别于正文文字。该书第一版推出之后,2021年3月被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列入“首批向全国推荐经典古籍及其整理版本”。
对于小说研究者而言,文化传承的要义何在?“传”是薪火相传,“承”则要有新发展。一位学者欲“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蔡元培语),则自应深入体察传统“评点”的长处与不足。诚如美林老师在《陈批〈儒林外史〉》后记中说:“对于既往评本的研究与对于传统批评形式的新尝试是同步进行的。如果笔者对传统的评点形式一无所知,是不敢贸然接受约稿的。”(第695页)美林老师先后发表《试就卧评略论〈儒林外史〉的民族特色》《新近发现的〈儒林外史〉黄小田评本略议》《〈儒林外史〉卧评略论》《〈儒林外史〉齐评略议》和《〈儒林外史〉张评略议》等系列论文,深入体察清人评点的优劣得失,且“在操作《新批》的同时仍不断研究这四种评本的得失,力求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第697页)。除了评点之外,诸如《儒林外史》主题、结构、人物等领域,美林老师长期浸淫其中,撰有《吴敬梓评传》《〈儒林外史〉人物论》等多部专著予以阐发。要在古典小说名著的文化传承中“尽一分子的责任”,陈老师自觉借鉴了小说“评点”的民族形式,辅之以当代审美意识,在创造性转化前人评点的基础上,为我所用,不拘一格。美林老师的《陈批〈儒林外史〉》开创了当代学人批评古典小说的新批评文体,体系完备,由前言(读法)、注释、夹批、回评以及附录等构成,每部分各有分工,且相互配合。这种新批评体制的创新,不仅继承了既有的民族传统,且进一步丰富,呈体系化发展,便于当代读者理解,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当代接受。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不外乎以自己的真知灼见来推动古典名著为当代读者所理解接受,进而完成“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就此而言,美林老师《陈批〈儒林外史〉》根于传统,与时俱进,借鉴民族传统,开创了当代学者“新批”古典小说的新体制,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伟大”更易为“人懂”。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陈批〈儒林外史〉》承担起“火炬手”的功能,推动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当代传承。
“清凉”与“六代情”:《陈批〈儒林外史〉》之于治学启示
《陈批〈儒林外史〉》是基于原著《儒林外史》的再阐释,新评文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的发挥,然而,美林老师如何于“二传手”中独树一帜?袁无涯在《〈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发凡》中说:“书尚评点,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使人可见可闻,斯评点所最贵者耳。”(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评点重在“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由于特殊的机缘巧合,《陈批〈儒林外史〉》于此独得天机。
物理学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处于同一频率的音叉,才能够产生共鸣。将此移至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当研究者与原著者处于“同一频率”时,亦能产生共振。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中,《儒林外史》是最受冷落的一种。鲁迅曾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人懂。”(《且介亭杂文二集》)吴敬梓作为一位思想家,《儒林外史》凝聚着对时代问题的思考,真正做到“能通作者之意”其实很难。当代学人治《儒林外史》者也不乏其人,但数十年如一日,汲汲于《儒林外史》而心无旁骛者,则寥寥无几!而美林老师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美林老师在《〈清凉文集〉跋》中交代,距离其住所较近者一为清凉山,一为随园。然美林老师著述多以“清凉”为题,缘何?细细品味,美林老师实以“清凉为上”,而以“功利”为不齿。何谓“清凉”?美林老师解释为:“或以读诗无为求取为清凉。”“一旦获得‘清凉’,便爱惜有加,唯恐受到异物破坏。”又:“此编中的文字当然不是华星秋月之章,但也确实是从‘清凉’中得来。”可见,以“清凉”之心著述,使美林老师与文木老人成为隔代之知音。
程晋芳在《寄怀严东有》诗中说:“敏轩生近世,而抱六代情。”指出了吴敬梓的魏晋情结。从思想来看,文木老人仰慕六朝风尚,越名教而任自然,不以功名为意。其著《儒林外史》试图挽救日渐衰颓之世风,他曾“筑先贤祠于雨花山之麓,祀泰伯以下名贤凡二百三十人”,《儒林外史》最用心经营的情节即南京泰伯祠祭典。毫无疑问,泰伯是文木老人心中的道德楷模。然泰伯曾“三以天下让”,文木老人所仰慕的正是泰伯的“不争”与“辞让”精神!小说结尾所添“四客”,亦是不在“朝廷旌扬之列”、不以功名富贵为意的市井奇人!美林老师以“清凉”为著述之宗,反对“目迷五色、心有旁骛”(《清凉文集》跋语),程千帆先生曾以“遗世独立,与天为徒”对联誉之,也是老一代学人对美林老师自由著述精神的人格写照!美林老师与文木老人相隔三百年,却能同气相应,因人生观的近似而成为隔代知音。每一次推敲打磨批点文字,便是美林老师与文木老人的一次心灵对话。加之近乎半个世纪的“水磨”工夫,使得二人心灵共振渐次放大。与文木老人的心灵相契,使得“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这项极难的工作,在“清凉布褐”的美林老师这里,反而成为便捷的自然流露。
论者尝以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来喻下苦功之于成功的重要,其实,99%的汗水人皆可至,拉开距离的因素往往是后面1%的灵感。对于人文研究者而言,在功夫之外,因缘巧合也极为重要。物理学规律告诉我们,音叉共鸣的条件是固有频率相同,但其共鸣程度大小强弱等,还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距离。美林教授是地道的南京人,而文木老人自全椒移家南京后,便一直寓居秦淮水亭。处于相同的地域,目睹相同的山水,游过同样的风景,面对同一城市的历史与人文,虽不能说必然相知相亲,却极易产生共鸣。《儒林外史》中文木老人以杜少卿自况,携妻醉游清凉山;《陈批〈儒林外史〉》作者以“清凉布褐”自比,唯清凉自在,方能静观文木老人之本心;《文木山房集》中,吴敬梓讴歌南京之人文景观,诸如莫愁湖、雨花台、灵谷寺、桃叶渡、乌衣巷、鸡笼山等皆有题咏;《儒林外史》也多处描写玄武湖、清凉山、进香河、乌龙潭、秦淮河、淮清桥、状元境、聚宝门、浮桥等南京地域人文风情;美林教授为南京本地人,每每遇文木所叙“南京风俗、南京人事”,往往能勾起美林老师的少年记忆,“笔者幼时,此风俗犹存”(第405页)、“建国前夕,犹有此风”之语在《陈批〈儒林外史〉》与论文中时常出现。此种种会心会意,非南京本地人,焉能有“拈花一笑”之默契?
无论是原作者吴敬梓还是评点者陈美林教授,都深受南京人文氛围之影响,与之发生共振,并融化为南京文化的重要元素。文木老人着力经营的南京泰伯祠祭礼,不外乎冀南京贤达群体推广其“礼乐兵农”之政治理想;在泰伯祭礼消散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南京的市井社会,以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四位奇人为代表,仅凭一技之长以谋生,隐喻着文木老人对未来的理想追求。换而言之,文木老人在南京市井小民身上看到了未来。杜慎卿之赞南京升斗小民说:“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评点者陈美林教授作为地道的老南京市民,大半辈子从事《儒林外史》研究,甘于寂寞,清凉著述,这一传统上承文木老人所叙南京之人文精神,与市井四奇人之笑傲山林、鲍文卿之“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等具有内在一致性。
美林老师坚守“清凉”著述,文木老人怀抱“六代之情”,正是两者之互动与共振产生了《陈批〈儒林外史〉》的经典,推动了古典文化之当代传承。如果说,文木老人之《儒林外史》是南京文学之丰碑,那么,美林教授之《儒林外史》研究则是南京地域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典范。
作者:乔光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元明清文学与艺术。出版《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西湖佳话〉校注》《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瞿佑全集校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