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24-10-09曹厚友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9期

摘 要:文章立足初中美术学科,探究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具体探究中,围绕培养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判断力、艺术表现力、创意实践力、文化理解力六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提出营造艺术氛围、借助趣味元素、加强鉴赏教学、鼓励临摹借鉴、支持个性创作、渗透历史文化策略,旨在抓住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理解或学科思维为核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初中美术是艺术课程,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科的审美性、人文性、情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培育美好心灵。因此,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结合学生的能力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美术核心素养内涵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

审美感知是指个体对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培养这一素养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美、感知美,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因此,学生需要在发现并感受美的同时,对美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才能发展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与审美理解力入手。

艺术表现是指利用美术技能,通过实践完成艺术形象创作,并赋予其思想感情,展现艺术作品美感的能力。培养这一素养旨在强调掌握艺术表现技能的重要性,强化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能够联系生活展开艺术创作。而生活中的美是丰富的,盲目运用美学元素并不是合情合理表现美的方式。因此,应该先作出判断,继而准确表现,从而指向审美判断力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创意实践是指立足跨学科视角,以美术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围绕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素养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力。

文化理解是指在特定文化情境中感悟、领会、阐释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能力。培养这一素养旨在通过美术实践培育学生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区别于立足美术特色提出的审美理解力,应该从文化层面入手培养理解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 营造艺术氛围,培养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是审美感觉主导的观察、感觉、知觉活动。可以说,审美感觉是审美感知力形成与发展的前提。营造艺术氛围能够保障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充分调动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全面感觉和知觉色、声、香、味等方面的特征,准备把握审美客体的外在属性。因此,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应该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进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时,在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美、民族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软件、实物资源等营造艺术氛围。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象王行》《人间乐》《清平乐》等古风音乐,开启雕塑作品的欣赏之旅;其次,播放雕塑作品的相关视频,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到独立的雕塑作品,视频均发生了从整体视角到局部细节视角的变化,并将作品中的特色元素单独放大;最后,运用实物资源进行触觉刺激,但因加工手法、材料肌理的不同,无法保证触感完全一致。由此形成浓烈的艺术氛围,对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产生冲击,使其着眼雕塑整体了解主题与元素,仔细观察图案与审美表现,并感受雕塑呈现的空间感、立体感,形成独特触感,发现其中蕴藏的民族艺术,感受独具特色的东方美。

利用音乐、视频、实物等资源营造艺术氛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并促使其主动联系曾经的感觉经验,准确记忆不同艺术作品外在属性的对应感觉,转化为审美感知觉,从而发现并切实感受其中的美,形成审美感知力。

2. 借助趣味元素,培养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是基于审美感知对审美客体属性进行的整体性思辨。其要求学生运用高阶思维,在准确把握色、声、香等外在属性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审美客体的“意”,理解审美客体的内容、形式、本质、特征、功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掌握审美创造规律,揭示审美内涵,为准确表现、创造作准备。但美具有抽象性,以趣味元素为载体,创造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条件,能够保证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例如,在教学教材“剪纸”时,在欣赏“民间剪纸”的过程中,学生感知了其原发性之美、色彩之美、构思之美、生活实用之美、精神之美。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民间剪纸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趣味故事,加深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远古时期,运用剪纸记录生活;汉代,民间以重复折叠方式、形象互不遮挡处理手法剪出不同图案;唐代,不同行业及工艺装饰中运用了剪纸;宋代,产生了皮影风格的剪纸。教师将趣味故事融入民间剪纸发展历程,使学生沉浸在趣味故事的同时,了解了每个时期剪纸的不同功能,以及色彩与形式上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其美源自何处,充分认识到民间剪纸是一种手工艺术,其本质是以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且具有民俗性、艺术性的民间活动。剪纸作品可以应用于生活和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在其丰富多元的美的背后,也有着娱乐、抒情等价值。

趣味元素的融入能够引导学生联系客观现实体会美、思考美、辨别美,发现艺术美背后蕴藏的元素,认识审美客体本质。这种基于审美感知进行的审美理解,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学生通过运用形象思维领悟、剖析艺术作品的方法与意蕴,逐步过渡至抽象思维,最终形成对抽象美的理解。

3. 加强鉴赏教学,培养审美判断力

独立的审美判断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美术素养,其也是艺术鉴赏、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的基础。学生在审美与创作中均需对色彩、方法、构图、气韵等方面进行把握与判断。带有审美眼光的准确判断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效果与意境,进而能在创作中展现自我风格与艺术追求。判断是基于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美术课程中的鉴赏教学则是训练学生审美判断力的重要契机。

例如,在教学教材“蜡染与扎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鉴赏不同民族的扎染作品。在鉴赏白族扎染作品时,学生先观察色彩与图案,发现作品以蓝、白两色为主,花形图案为规则的几何纹样,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生活气息浓郁。随后,思考扎染的方法。作品上有寓意着吉祥的“鱼”形图案,分别位于四角,如何形成对称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学生通过拓展学习资源了解到白族扎染中的扎花以缝为主,缝扎结合,利用扎、撮、绉、叠、挑等针法形成复杂的图案。在鉴赏彝族扎染作品时,通过对外在属性的观察,发现与白族扎染的不同。彝族扎染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欣赏性,其图案精美、新颖多变,具有古朴、典雅韵味。之所以有如此效果,主要因为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形成独特的纹理与特殊的质感,且制作工艺精湛,染色前打绞成结方式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色彩与自然变化的图案,保证成品拥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鉴赏艺术作品时,学生会根据作品的形式,从审美表达要素方面展开分析,准确判断所用方法和表达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明确审美表达差异,使学生对不同色彩、方法等呈现的不同表达效果有更完整的判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

4. 鼓励临摹借鉴,培养艺术表现力

艺术表现力体现在色彩、线条、笔触、技法等要素上。具有感染力、魅力的艺术表现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的艺术体验作支撑。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和美术经验积累不足,限制了审美想象的发挥,经常出现“无灵感”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临摹借鉴解决。适当地临摹、借鉴名家作品,能够学习技法、借鉴构思,从中获得灵感。

例如,在教学教材“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时,中国画技法形式多样,主要运用线条与墨色的变化描绘物象,手法丰富且多变。本阶段的学习中,人物画是重要内容之一。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要抓住人物眼神、身姿、手势及更多细节特点,使构图主次得当、详略合理。若伴随人物活动和环境景物关系处理,需要关注大量美术元素,艺术表现难度较大。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临摹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清代禹之鼎《幽篁坐啸图》,体验不同样式人物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掌握艺术语言特点,并在绘画中加以借鉴,如将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时积累的以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运用于刻画人物内心,突出人物个性,色彩浓艳但不失秀雅,增强作品表现力。

临摹名家作品,感受美术技法的具体运用与表现,在学生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悟后,鼓励其运用于实践中,逐渐将自我的理解与想法融入技法中,增强艺术表现力。

5. 支持个性创作,培养创意实践力

创意实践力使学生摆脱束缚、打破常规,将美术技法在与不同知识、不同文化联结中逐渐生成、发展。简单来讲,培养创意实践力需要自由且开放的创作空间。而个性创作由学生自行主导,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独特个性与风格表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是培养创意实践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与支持。

例如,在教学教材“土和火的艺术”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陶艺制作成型方法后开展个性创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泥条成型”和“泥板成型”两大核心技法自由创作。但是以泥条、泥板制作的陶艺作品外形单一。为了丰富创作,有学生大胆运用毛线、纽扣、果皮、石头、色彩等素材及压印、贴画等技法,形成了更加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有学生采用泥板成型方法制作花瓶瓶身及瓶身上的圆形装饰物,并通过压印制作花朵,置于瓶口位置,使花瓶特点鲜明,富有艺术性与实用性;也有学生采用泥板成型方法制作食器,结合贴画技法,使食器上呈现各式各样的图案,且制作与图案适配的立体物体放置在食器底部,突出图案的立体特征。在以上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均将陶艺制作成型方法与其他技法相结合,使陶艺表现形式多样、丰富,展现了个人的想法与创意。

在个性创作中,减少了标准化创作规则的限制,学生的想法大胆、创意多样,能够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表达。经过长期练习,能够使学生灵活地将创意想法转变为艺术成果,提高创意实践力。

6. 渗透历史文化,培养文化理解力

培养文化理解力,需要学生在丰富的鉴赏活动和创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准确指明作品反映的文化内涵,构建美术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挖掘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依托历史文化强化理解,精准总结作品的文化内涵。教师应该重视文化渗透,创造理想的培养环境,促进学生文化理解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教材“民俗文化展”时,在“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部分,学生了解了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如面塑与民俗活动和民俗风情有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间的关系,加深对民俗文化内涵和价值的理解,教师可以融合历史文化展开讲解,引入史实资料。面塑距今至少有1 340余年的历史,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还介绍了明清时期王清源、郭湘云等人销售“糯米粉捏人”,天津“面人张”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面塑形式、价值的变化,并利用历史上不同形式面塑及其寓意丰富学生的认知,使学生理解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其品种丰富是因风俗习惯不同,其文化内涵通常与民俗相互呼应,但因其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形态饱满兼具审美价值,是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

渗透历史文化,要从艺术作品产生的背景出发,理解其最初的审美表现形式、社会功能与价值,再结合不同时期文化表现形式的变化,体会文化内涵的改变,从不同角度理解、总结作品的文化寓意,从而全面理解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培养美术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艺术鉴赏水平、美术创意表现能力、塑造优秀品格,以及促进美术教学现代化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将其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深刻理解核心素养内涵,采取与能力培养相符的策略,为学生创造适合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提高培养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欢,朱燕楠. 核心素养下图像学融入初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3(14):174-176.

[2]杨正琼.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探讨[J]. 智力,2023(18):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