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4-10-09顾佳丽郭玲琦黄嘉怡赵丹丹
摘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应紧密配合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致力于将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实现深度融合,以促进乡村数字产业振兴的步伐迈进加速阶段。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小农户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巧妙运用数字技术,以解决小农户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的有机衔接问题。聚焦于农村要素资源对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和乡村产业振兴有机衔接的理论逻辑进行解析,从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与数字+”“小农户与数智+”两个方面分析数字技术促进实现小农户和乡村产业振兴有机衔接的实践路径,并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与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化政策:激发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潜力;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的扶持政策。
关键词:数字技术;小农户;乡村产业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40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31YC00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SJYB0580);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313573003Z)。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and path of empowering small farmers to integrate into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digital technology
Gu Jiali, Guo Lingqi, Huang Jiayi, Zhao Dandan
(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9 )
Abstract: The digital reform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should closely cooperate with the overall goal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digital reform, aiming fo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with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o accelera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rural digital industry. 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took small farmer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xplored how to skillfully use digital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organic connection problem between small farmers and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Focusing on the rural factor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ing small farmers and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It analyzed the practical path of digital technology promoting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small farmers and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from two aspects: empowering "small farmers and digital+" and "small farmers and digital intelligence+", and proposed optimization policies for empowering small farmers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and promoting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stimulate the endogenous potential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empower small farmers to integrate into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strengthen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for small farmers empower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optimize support policies for integrating small farmers into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small farmers;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小农户仍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根本性力量。然而,“小而散”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间的刚性张力,导致小农户长期半融半嵌于现代乡村产业发展进程中。为确保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不掉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和小农户发展衔接问题。二十大报告和2022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带动好小农户的目标。
近年来,数字技术已逐步嵌入农业农村发展各领域,如何以数字技术提升农村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各类要素资源普惠均衡,赋能小农户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已成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性命题,要把握历史机遇将数字技术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驱动力与重要杠杆。本文基于新生产要素理论分析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机衔接作用机理,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机衔接的政策设计,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及应用价值。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由于土地面积、固定资产、牲畜等单一要素或多要素的差异化,国外学界并未对小农户形成标准化定义,如美国对小农户定义强调劳动力和农产品销售额;日本则采用农地规模和从业类型;巴西从耕地面积、劳动力、农户收入等方面进行界定。无论何种界定,从世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初期的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小农户。
在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或农业生产方面,学者认为汇集国家层面的利益攸关方搭建数字平台供农民大规模使用,有可能消除世界上大多数小农户的极端贫困和粮食不安全[1]。对德国南部一个小规模农业地区的调查研究表明[2],精细农业(PA)和其他数字技术的采用可以减少农民的工作量。Hansen等[3]认为澳大利亚应当通过支持性立法来加快数字化进程,转换通过技术应用产生的数据为农民在缩小技术差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融合问题。来自发展中国家研究更多倾向于农场规模和产出效率成反比,小农场比大农场有更高的产出效率[4],即使是在政府倡导规模化农业背景下,小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依然发展迅速。而来自发达国家研究则更倾向于农场规模和产出效率成正比,普遍认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能提高生产效率[5]。总体而言,小农户技术效率低下、规模报酬较低、经营者教育水平、培训等资源都欠缺,导致决策信息不足,难以得到相应农业系统支持。因此,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有助于企业的有效运作,提高实施农业、区域发展战略和计划的执行效果与效率。
1.2 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小农户”历史地位和作用,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也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一是关于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小农组织化程度,对接小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数字素养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小农户自身的创业行为,也能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6-7]。从社会效应视角看,数字经济整体参与可显著提升小农户社会阶层认同,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物流、数字普惠金融等能够通过支持农户创业和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来推动小农户的内涵与外延发展,进而支持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8-9]。二是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村产业的衔接机理与演进逻辑。小农户在现代农业中通过产品链和资源链共同构建了与现代农村产业的衔接结构,而相关服务组织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0]。基于新生产要素理论,小农户分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间存在耦合机制,农村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为具有不同分化特征的小农户提供了衔接现代农业的多元路径[11],同时学界还从土地托管[12]、农业生产托管[13]、村社统筹[14]、风险管理[15]等角度阐释了小农户与现代农村产业发展的衔接机制。
总体看来,关于小农户及其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为推动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但鲜有对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这一命题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联性研究。本文以小农户为视角,运用数字hGF6wZVYWar5N0hEeAsvDQ==技术解决其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衔接问题,从农村要素资源视角分析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并提出优化政策,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小农户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供学理依据。
2 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分析
2.1 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农业生产全过程
数字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前中后3个环节的影响,推动数字化农业发展,激发小农户内生动力。首先是产前环节,数字技术优化农业要素供给。一方面,数字技术提供农业生产信息服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利用数据共享和大数据中心,为小农户提供劳动力、市场价格等信息。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解决农业融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其普惠性、便捷性、共享性和低成本的特征,有效地帮助小农户获得融资。其次是产中环节,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耦合。一方面,数字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6]。支持小农户运用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物质装备等发展现代农业[15]。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小农户通过线上线下社群和合作社,加强沟通和信任,降低机会主义和组织成本,构建包容小农户成长的集群发展模式。最后是产后环节,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销售全方位服务。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涉及多层面的策略与机制。其中,引导小农户积极参与线上直播营销,以及吸引有影响力的优质电商企业入驻,共同助力农产品销售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农业销售模式也为生产与消费的有机对接提供了有力支持[17]。
2.2 数字技术激活和重新配置乡村要素市场
面临乡村资源有限性的挑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作为一项关键策略,能够改善乡村资源配置方式,提升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数字技术在农作物生命周期的全程运用,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改造,其通过信息流的引导,也将促进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等要素集聚于乡村,从而刺激乡村内各类资源要素的积累。这一转变将充分依靠农业全流程的大数据积累、开发和挖掘,实现农业生产流程的系统化整合,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2.3 数字技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通过优化乡村要素市场的配置,可以实现多重目标,包括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增强乡村产业的发展价值和效率,以及促进小农户的收入增加,进而实现全面的乡村产业振兴。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背景下,传统农业正向智慧农业转型,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这种转型使得农业能够实现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并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18]。
3 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选择
3.1 “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与数字+”实现路径
一是数字经济“纵向”延伸小农户产业链。以数据链带动和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提升农户的市场对接能力,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小农户发展康养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农村电商等,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数字技术“横向”推动小农户与旅游、文化、教育、环保等产业融合。根据当地优势特色建设龙头企业,对当地小农户、家庭农场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活动,大力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小农户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3.2 “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与数智+”实现路径
一是数智化农业基础设施赋能小农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数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小农户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加速构建农业直播、电子商务等涵盖多个领域的互联网平台,并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推动小农户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将进一步协同“5G+互联网”战略,释放出巨大的产业发展潜能。二是数智化机械设施赋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对于多功能农用无人机、激光拖拉机、禽畜智能穿戴设备等,促进智能农机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地方政府可根据农民人数和生产情况等,向小农户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
4 优化政策设计
4.1 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技术通过扩散效应、普惠效应和信息知识溢出效应,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具体表现在:一是保障小农户稳步增收。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丰富农产品营销手段,提高农业市场价值,促进农民增收。二是确MO+tgzmLaJ7AWbL6kkf31933zYcbNrX7kBE/n43zzRo=保小农户稳产增产。利用数字要素实现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精细化管理。三是实现小农户稳定安宁。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平台载体,维护小农户社会平安稳定。四是实现乡村环境优美。推动小农户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4.2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进程中,建设全国性的信息进村入户平台扮演着关键角色,要构建便捷高效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为小农户提供全面支持。其中主要包含农机社会化服务、技术社会化服务以及金融社会化服务等重要内容。首要之处在于农机社会化服务,必须强调适宜农机的引进和推广,以推动农业机械的创新配备与优质农艺的结合。通过建立“互联网+农机作业”信息化平台,可以使小农户更迅速地适应新机具和新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技术社会化服务同样不可忽视,数字技术的创新在此起到关键推动作用。通过改革数字技术的推广机制,为小农户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指导服务,有望使他们更好地应用科技成果于实际生产中。金融社会化服务在整个体系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积极鼓励产业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小农户提供金融支持,可以提升小农户的融资便捷性,助力其投资扩大和农业现代化。
4.3 优化小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的扶持政策
为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各地区实施一系列有益措施,鼓励并强化小农户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融入,应采取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多元方式。在产业发展方面,建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与小农户生产挂钩,确立带动小农户数量和绩效的评价体系,使其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在财政补贴方面,首要任务是稳定对小农户生产的普惠性补贴政策,同时也需要完善关键农产品生产者的补贴制度,特别是针对小农户托管土地情形,应提供适当的费用补贴,以保障他们有更大的动力融入乡村产业。在金融支持方面,应建立完备的小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信用信贷服务,特别是在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领域进行探索。同时,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等方式,积极支持乡村产业贷款担保,降低小农户融资风险,提高其融入乡村产业的意愿和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MUSHI G E, DI MARZO S G, BURGI P Y. Digital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anzania: a literature review[J]. Sustainability,2022,14(4):2415.
[2] GABRIEL A, GANDORFER M. Adop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an inventory in a European small-scale farming re- gion[J]. Precision Agric,2023,24(1):68-91 .
[3] HANSEN B D, LEONARD E, MITCHELL M C,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for digital agriculture in Australia[J]. Crop & Pasture Science,2022,12(6):57-73.
[4] ASSUN??O J J, GHATAK M. Can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in farmer ability explain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 size and productivity[J]. Economics Letters,2003,80(2):189-194.
[5] DETHIER J J, EFFENBERGER A. Agriculture and developm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Economic Systems, 2012,36(2):175-205.
[6] 王妹娟,张娟.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zqSawfik1bdkg1PqENiRIg==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3):6-9.
[7] 李晓静,陈哲,夏显力.数字素养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1):123-134.
[8] 何婧,任金政,王蕾.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6):129-138.
[9] 彭艳玲,廖泓博,张珩.基于风险分担视角的农地抵押贷款技术效率及模式差异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22(6):48-59.
[10] 蒋永穆,戴中亮.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机理与政策选择[J].求索,2019(4):88-96.
[11] 芦千文,孔祥荣.迈向共同富裕的小农户:动态特征、阻碍瓶颈与推进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9):1-8.
[12] 管珊.社会化服务的双重组织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机制:基于土地托管模式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11):37-42.
[13] 杜洪燕,陈俊红,李芸.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J].农村经济,2021(1):31-38.
[14] 韩庆龄.村社统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组织机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34-43.
[15] 何军,王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机制及风险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20(11):128-132.
[16] 黄静玲.数字技术在构建粮食安全新动能中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46(6):20-23.
[17] 凌力群,陈文胜.多元投入构建乡村产业振兴长效动力机制:以湖南省隆回县向家村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3,48(3):19-23.
[18] 周新德,周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障碍与路径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46(5):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