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现场工程师培养背景下高职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4-10-08张俊红赵熹甘代伟冯帆张靖雯

时代汽车 2024年18期

摘 要:《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训计划的通知》强调,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精于操作、懂技术、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1];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现场工程师;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现场工程师,在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师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行业企业对专业教师的定位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旨在探讨在现场工程师培养背景下,高职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教师工程能力现状,结合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具体要求,提出一系列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为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现场工程师的优质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现场工程师 高职教师 工程能力 培养路径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桥梁,新能源汽车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与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职教师作为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关键力量,其工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高职高专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2 工程能力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师资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已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快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才的重要模式[2],是当前我国面向全球、面向全球但是,在工程实践领域,多数高职院校现行的专业教师认定标准过低、层次化规范化认定程序未建立、保障机制缺失。在学术领域,现有学术论文主要围绕“双师型”教师身份、培养平台、培养原则、探索较少、不足以支撑实践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如专业教师在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背景下的工程实践能力认定与考核评价标准、培养路径与发展保障机制等。因此,探索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背景下的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路径和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现在的高职高专的师资力量,在工程能力上是普遍存在的。一是有的教师缺乏实际的工科工作经验,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难融会贯通;二是有些老师的工程动手能力较弱,不能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一些老师的工程创新能力不足,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难度较大。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高职教师工程能力的提升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3 现场工程师对高职高专师资的工程能力培养要求

现场工程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3]。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师在培养学生时,既要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所以,需要高职教师具备的工科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1.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本专业领域掌握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2.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际操作能力较强。3.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研究。

4 提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的三个具体目标

依托我校比亚迪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旨在探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发展路径和机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4.1 标准研制,创建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评价考核依据

通过建立新能源汽车类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认定标准、考核评价标准、专项激励标准,形成循环提升的工程实践能力范式,制定科学系统的高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依据。

4.2 优化路径,拓宽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以比亚迪现场工程师学院建设为依托,立足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研究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模型的合理构建;以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关联度的量化分析为依据,研究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以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为基础,研究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4]。

4.3 健全机制,促进和保障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共建协议,形成协同培育机制,出台联合培育制度;通过工程实践能力考核、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考核等制度,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制度的研究,形成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5 高职高专师资路径培养工程能力

针对高职教师工程能力现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和目标,本文提出以下高职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路径:

5.1 加强企业实践

高职高专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积累实际工程经验的方式,深入企业了解生产工艺和技术需求。同时,企业的做法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市场需求,为教学提供坚强后盾。

5.2 参与工程项目

高职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参与工程项目还可以促进教师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5.3 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高职教师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学习与合作,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为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5.4 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高职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探索适合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证。

6 案例分析

依托我校比亚迪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体系研究、校企双向协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发展与保障机制研究。

6.1 《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标准体系研究》以现场工程师培养为背景的高职高专业教师

6.1.1 研究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精细化的工程实践能力认定标准

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顶层设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内涵。一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明确的职业标准需求与职业教育实践者的学历要求相匹配,制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标准,遵循职业导向、开放、适度的原则,确立职业底线。二是按照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认定标准,明确教师建设流程的核心环节,从师德、知识、技能、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三是根据行业、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严密的论证,完成真实企业环境的检验,呈现以新能源汽车、跨界融合、智能网联为特征的新业态,确保前瞻性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认定标准。

6.1.2 研究系统化的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专项激励标准

以ERG理论为指导,基于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认定,明确其与普通教师的差别,在职称评定、课酬绩效、聘用晋升等方面向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倾斜,对工程实践能力出众、专业技术技能扎实、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授予技能大师、骨干教师、产业导师等称号,为其建立大师工作室或工匠工作站,构建涵盖工资福利、社会地位、行企实训、岗位津贴等多维度的系统化的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专项激励标准。

6.2 现场工程师培养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6.2.1 研究合理构建工科实践能力模型,供高职高专教师参考

大部分高职高专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工作,缺乏实际教学过程的工程实习这一必要的中间环节。项目借鉴本科院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结构分析,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和能力维度,从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操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4个方面构建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演化机理的SD模型,分析和确定模型中的重要反馈回路和重要变量关系,结构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机理,绘制系统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根据实际调研确定变量方程,揭示其改善路径,对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6.2.2 研究高职高专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受到复杂多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工程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项目分析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企业需求分析一是拟从高校、企业、社会培养、个人四个层面开展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二是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开展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关联度大小的实证研究,对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大小进行进一步的量化分析;三是在对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假设前,明确影响因素体系中包含哪些变量,构建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5];四是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技术,修订形成高职高专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SEM模型;五是利用SEM模型深层次研究高职高专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通过SEM模型对各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有效提升路径的优化和形成,分析各指标对工程实践能力认定指标体系的提升途径。

6.2.3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指导与支持体系的研究,供高职高专专业教师参考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项目依托我校比亚迪现场工程师学院建设。一是研究与现场工程师培训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化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体系,与企业现场问题横向研究课题相结合,与区域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教师梯次培训、校内培训相结合,组建培训队伍、确定培训方案、开发培训项目、编写培训教材、形成支撑体系;二是针对高职高专教师分层分类培养的要求,研究前沿性、跨学科性、产业性以工程实践技能为主的培训内容,使新进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的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社会服务型、专家型教师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6.3 现场工程师培养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师工程能力发展与保障机制研究

6.3.1 研究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校企协同培养机制

传统的校方作为单一主体的办学模式下,校企共同培养教师的目标一致性较弱,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参与职业教育内生动力不足。在比亚迪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工程的大背景下,双方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联合进行工程技术攻关、联合参与社会服务、共同提升师资能力和水平等,主要由学校和企业承担办学主体,成为校企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使命,为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师资打下良好基础。实践中,基于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对教师的保障机制要求,以价值理论为基础,围绕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在校企双方的价值构成,研究校企双方协同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涵盖组织构成、职责分工、资源投入等内容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机制。

6.3.2 研究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机制

在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传统的校企合作项目对学校教师的达标考核中,均未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规范程序。校企合作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多是各学院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工作规程,参考有关文件、学术研究、考核评价标准和教师职业技能素养判定等方面的零星要素和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各院校考核评价标准不完全统一,维度上不符合现场工程师学院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教师在师德、知识、实践能力、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价值是否充分体现、教师为学校发展实绩贡献是否有效衡量等,都离不开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因此,在比亚迪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的背景下,建立一套多维度、分层次、标准与程序相对统一,高职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化、制度化的教师工程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考核评价的工作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7 结论

在现场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加强高职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师工程能力现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高职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这些路径和方法旨在帮助高职教师提升工程能力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为现场工程师的优质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本文也呼吁更多的高职教师积极参与到工程能力培养的工作中来共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基金项目:2023年度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JS2023ZD025);

2021年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1GG011)。

参考文献:

[1]李博.我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07).

[2]邱亮晶.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四重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1).

[3]林徐润.组织生态学视角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逻辑解析、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3(13).

[4]帅海燕.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学院建设路径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3,25(03).

[5]曹留成.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培养价值、问题与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