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机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究

2024-10-08韩素改霭宏论

时代汽车 2024年18期

摘 要: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一流人才,需要建设一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一流人才,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对于多数民办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师资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与讨论现在阶段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优秀企业专业力量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讨、思政元素挖掘、资源平台建设、校企合作指导实践等工作。旨在提高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思政育人水平,从而为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民办高校 机械专业 师资培训

0 引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结合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教育教师立德树人的新要求,以及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等因素,国家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逐步推进新工科建设,努力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新时代的新工科教育强调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时,要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特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等因素,怎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要求的高水平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更高难度的要求[1]。专业课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实施协同育人的关键主体,肩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的重任[2]。采取多种举措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对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专业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机械行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机械类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3-4]。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的机械类的高级人才,这同时对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校企合作开展师资培训是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将高校科研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相融合转化为育人优势,实现教育界与产业界的跨界融合。只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高校教师从校园到企业,企业大师走进校园,才能及时地了解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产品,并结合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支撑平台和教学计划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进而对教学资源加以补充,有效避免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滞后性,提高各学科的融合能力,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5]。因此,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培训对于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机械专业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专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新工科背景下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但是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中缺乏高职称教师,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人数较多,这就导致很多教学的方法的创新实施和科研项目开展没有核心的领军教师,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无法承担重则。缺乏健全的师资培训体系,大多数民办高校缺乏专业的培训提升机会和专业发展引导平台,无法满足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适应新工科要求的需求。学校与企业的教学联系缺乏紧密性和连贯性:民办高校实习、实训等教学过于依赖高校教育,缺乏与企业联合教学的模式,无法给学生提供完善,全面丰富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无法迅速的融入到企业的工作环境。民办高校机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新工科背景下师资建设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

(1)首先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存在青年教师一毕业就进入学校进行授课任务,导致许多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专业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在面对工程实际问题时,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法,不能够满足机械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6]。

(2)其次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机械专业的师资队伍缺乏专业认证问题较为突出,本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具备一定行业认证或资格证书[7],这是对于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于本专业所有就业者的要求,没有进行专业认证的教师无法给学生提供有力的职业指导和正确的实践操作技能。

(3)最后大多数民办高校机械类师资队伍存在人员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青年教师的生活成本日益提高,院校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民办高校教师的晋升和评价机制大多数侧重唯学历,唯科研,唯职称,唯奖项,对拥有实践经验和产业背景的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影响了优秀实践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就导致一些具有优秀教学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的老师流失到其他行业[8]。

2 新工科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协同育人的总要求,通过联合专业能力强,专业特色足的优秀企业,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讨、思政元素挖掘、资源平台建设、校企合作指导实践等工作,旨在提高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思政育人水平,从而为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9]。具体目标包括:

(1)通过举办师资培训教学研讨班,夯实教师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同时增强教师思政育人意识、素养和能力,锻造一支具备专业知识传授与核心价值引领的教师队伍。

(2)支持教师依托校企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结合课堂内外协同育人机制,拓展课程思政的课堂实践场域,搭建学科交叉协同攻坚的“产学研创”实践平台,逐步提升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和思政育人素养,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通过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专业新兴技术和方法引入、新兴教学模式与理念结合,并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优化配置“专业育人”课程资源,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方法。

3 新工科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新工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培训建设将围绕以上目标和任务,依据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师资能力建设的要求,将企业新技术和行业新要求引入到教师培训当中,通过建立培训制度、需求调研、设计培训内容、组织培训资料和选派培训教师,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方式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工程经验、课程思政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新水平提升。

师资培训的方法 基于企业现有的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开展师资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3.1 线上培训

利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和线上教学资源,让参训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系统学习、线上讨论等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发挥专业老师主观能动性,自我提升,完善专业技能。

3.2 线下培训

结合高校实际,参与优秀企业举办的线上定期、不定期认证培训班,组织3名左右相关骨干专业老师进行技能培训和进修,并参观学习,提升专业技能;由企业派遣的专家级讲师进行讲座、项目演练,协助参训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和实用的教学技能。

师资培训实施路径 第一阶段: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对新工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部分专任教师进行培训,传授实践技能和最新产品的前沿技术,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技术,并充分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第二阶段:企业技术专家协助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分享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

第三阶段:围绕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等方向,进行企业的项目实战开发与训练。结合教师自主意愿,组织教师参与合作的优秀企业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项目的开发工作,向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学习,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使工程背景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提高开展实际问题研究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的挑战和问题。新时代新征程,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驱动力,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企业优秀教师对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得参与培训的骨干教师了解智能制造相关设备并掌握相关技术;能够制定并优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目标及实施过程;组织学院相关教师采用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企业师资培训和经验交流;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与学校教学平台,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形成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相互渗透、相互学习”的新格局,实现产教融合、合作共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支持教师个人的持续学习、专业能力提升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

基金项目:1.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高厅函[2022]14号2校企合作背景下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号豫教[2023]03121。

参考文献:

[1]王正民.制造强国背景下高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3,37(03):1-6.DOI:10.16255/j.cnki.ldxbz.2023.03.001

[2]邱小云.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才智,2023(32):125-128.

[3]杨文红,朱申敏,杭弢.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S1):7-9.

[4]杨文红,朱申敏,杭弢.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S1).

[5]李新慧.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4(01):90-92.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401030.

[6]郭便.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机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9):156-157.DOI:10.19339/j.issn.1674-2583.2020.09.077.

[7]刘志飞.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8]闫楷汶.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15):54-55.

[9]鲁明珠,王炳章.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机电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2):1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