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韵悠长

2024-10-07王莉娟

文化产业 2024年28期

缕缕茶香,弥漫情怀与诗意。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饮品,又是精神的寄托,更是文化的传承。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沸水倾入茶具,在茶叶翻滚中溢出的一抹茶香正是茶韵悠长、香溢千年的魅力。

茶历史

茶出中国,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种植茶、利用茶、饮用茶的国家,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相传,神农氏在尝百草时发现了茶,并意识到其具有解毒的功效。从文献记载来看,早期的茶叶可能也曾作为食材入馔,而作为专用饮料应该不晚于西汉。到了魏晋南北朝,茶一度成为奢侈饮品,是士大夫自诩清简的标志。隋唐以后,茶饮更为普及,上至皇室、下至百姓无不爱茶,品茶、论茶也成为一种风尚,但直至“茶圣”陆羽著《茶经》才对茶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著述。《茶经》将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茶的分类

我国茶叶种类丰富,依据茶叶制造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香气和功效。

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因其干茶呈绿色,冲泡后的茶汤呈碧绿色而得名。绿茶是一种未经发酵的茶叶,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根据杀青方式及干燥工艺的不同,绿茶可分为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大类。

“绿茶叶舒展,清香弥漫四季间”。绿茶以汤清、叶绿、香高、味醇的独特品质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凭借鲜爽清香的口感在众多茶品中拔得头筹。绿茶富含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效。清新的茶香和降火的功效使绿茶成为清热解暑的最佳选择。

白茶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比较特殊的存在,因成品茶多为芽头,通体雪白、如银似雪而得名。与其他五大茶类相比,白茶的制作工序最为简单、自然,工序最少。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是不经过杀青或揉捻,只经过自然萎凋、晒干或文火烘干而成的茶。

白茶气味鲜香、汤色通透,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类。白茶中含有咖啡碱,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中枢,达到提神的功效。

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于绿茶,只是在干燥工序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上,经过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使茶叶中的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形成黄色。黄茶以其独特的色泽和风味,被誉为“茶中黄金”。

青茶(乌龙茶)

青茶,又名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其品种较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茶叶品类。青茶的叶片通常自然卷曲,呈半球形,色泽翠绿鲜艳有光泽。干茶具有强烈的茶香,冲泡后清香明显,融合了自然花香、果香,汤色呈蜜黄色。茶汤入口滋味浓郁,绵甜甘醇。青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性味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热、辛凉甘润,适合秋天饮用。其主要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及台湾三省。

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我国的第二大茶类,因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红茶并非天然生长,而是在绿茶的基础上制成的。红茶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精制而成。经过发酵后的红茶,茶多酚产生的化学反应减少了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红茶分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三种。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我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

红茶茶性温和,属中性茶,老少妇孺咸宜。其含有维生素、咖啡因、氨基酸、矿物质、多糖、茶多酚等营养和功效成分。研究表明,红茶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因发酵作用,红茶的营养保健成分与绿茶有一定区别,适合大多数人饮用,是世界上饮用人数较多的一大茶类。

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其采用茶树的鲜叶和嫩梢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艺制成黑毛茶,并以此为原料加工为精制茶和再加工茶产品。渥堆是形成黑茶独特风味的关键工序,通过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发酵,使茶叶产生独特的香气和口感。黑茶主要分为湘尖茶、六堡茶、花卷茶和茯茶四类。

品茶

品茶可分为观色、闻香、品味、悟韵。这四个要素分别从茶汤的色、香、味、韵进行品析,让人们获得审美的愉悦,不仅将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视为一种艺术追求。

观色就是通过观察茶汤的色泽和茶叶的形态,评估茶的品质。主要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是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茶叶本身的品质好,色泽便好,泡出的汤色自然也十分漂亮。

闻香就是要通过嗅闻茶香,辨别茶叶的香气,主要关注有没有异味、是什么类型的香、香气是否丰富以及茶香的浓淡。闻香不仅是辨别茶叶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欣赏茶魅力的重要方面。

闻香之后,便可握住杯沿,细细品味茶水。品尝茶的滋味与口感,感受茶的层次感。茶汤入口后,不要立即下咽,而要在口腔中稍作停留,使其与味蕾充分接触,感受茶的浓烈、鲜爽、甜爽、醇厚,咽下之后,口里回甘,韵味无穷。这样品茶才能真正品尝到茶汤的美妙滋味。

品茶韵是一种感觉,事实上,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的整个过程,便是悟茶韵的过程。当茶香入鼻、茶汤入胃,茶的醇香和韵味便全部融入品茶者的心田,带来的惬意与享受就全在于品茶者自己的体会了。

茶文化

茶文化,古老而优雅,传承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但它又不仅是人们解渴的饮品。“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不少文人墨客在饮茶之余,吟诵茶诗,以茶寄情。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

茶文化不仅体现在饮茶本身,还体现在与茶相关的传统节日和礼仪上。例如,中国传统的“茶艺”表演和茶会,是展示茶文化的重要方式。茶艺讲究“敬茶”的礼仪,体现了中国人对待客人的尊重和友好。总的来说,中国茶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体现了和谐、优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品茶,中国人不仅能享受茶的美味,还能领悟茶道中的深刻内涵。

历史上,以茶事、茶礼、茶会、茶宴、茶俗组成茶文化,从中国出发,穿越山海,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如今,承载着兼容并包相处之道的茶,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也是连接国际交流的纽带,一次又一次走出国门,将闪耀着中国特色的文化名片呈现给世界,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