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建设研究
2024-10-07曾英熊艳兵凌军
国外档案商业化寄存实践比较早,并且迅速在我国国内拓展。1951年成立的美国铁山公司,已经在全世界五大洲39个国家建立了档案管理外包服务中心,为14万家政府机构和企业客户管理4.25亿箱档案和6500万亿份磁盘,2012年营业收入超过30亿美元。2001年进入我国国内,成立铁山中国,业务遍及全国近300个大中小型城市,设立逾20处大型档案中心。国内档案服务企业也随之兴起,2009年前后,上海成立了仁通、华信、华道、顺秋、众达、国盈金融等20多家档案服务企业,业务从档案寄存托管向档案整理和数字化、数据处理和存储、软件开发、设备设施制造安装、智慧档案管理等全产业链并迅速发展。北京融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23日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成为档案产业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提出建设“江苏苏北档案产业园”,并且向国家档案局提交了规划报告。上海涵妍档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于2020年启动档案产业园规划,提出了档案全产业链服务一体化的设想,2023年6月15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园仪式。
在档案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有关档案产业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政策扶持也不断创新。2018年,严永官撰文指出,“档案产业”这一概念自20世纪末我国档案界提出以来,认识未能得到统一,主要原因是在“档案产业”的认识上陷入了两个误区,存在对从事“档案产业”主体的偏离和对构成“档案产业”客体的偏离[1]。2022年,曾英等从实证的角度对新时代长沙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进行了调研,提出制定支持长沙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推动长沙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园建设和突出特色、扶持重点、科学规范、激励创新等方面的建议[2]。2023年,郭硕楠等研究了档案产业联盟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档案产业联盟建设模式并提出建设策略[3]。2023年12月19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的意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档案产业提能升级……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强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档案力量”[4]。
档案产业化发展由最初存在争议发展到广泛认可,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在研究上持续深入,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探索建立新机制,推进档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优化档案产业治理的必要
档案产业在迅猛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档案治理的短缺。档案服务起步门坎低,服务机构一涌而上,绝大多数在人员规模、经济体量、服务内容、发展思路上雷同,恶性竞争,同质发展。在长沙调研中发现,建设工程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合理的定价是每卷80—120元,但许多企业压低到10—40元竞价;档案托管,合理的定价是每卷每年2—3元,但许多企业压低到0.5—1元竞价。低价往往导致低服务质量,甚至是“烂尾工程”。也有外地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突击做大业务量以达到企业上市等目的,低价抢单。从档案主管部门来看,随着局馆分离体制改革的深入,具有档案行政执法职能的档案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不足,行业治理力量薄弱,而且减少对市场干预的要求越来越多,自2023年起,湖南范围内的档案机构备案取消,进一步削弱了档案主管部门行业治理手段。从档案学会、协会来看,档案学会一般聚焦于学术交流,档案协会着力于行业自律,二者尽管有承担档案主管部门委托或“让渡”监管职能的说法,但成效有限,对档案产业治理力有不逮。从档案行业自身来看,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发展无序,制约档案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对档案服务个体和档案产业整体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组织创新,优化档案产业治理。
(二)做大做优做强档案产业的必要
将档案服务行业整合为档案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可展示产业化的质效成果和财税贡献力。从做大来看,零散的市场行为难以得到足够重视和政策倾斜,建立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整合档案服务人才、业务、生产、技术、研发等要素资源,可形成规模效益。从做优来看,由传统档案服务低层次扎堆、恶性竞争向智档、智场、智馆、智治转型,加强与AI技术、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医疗、现代物流等产业融合,激发新质生产力,搭建科学的档案服务全产业链,可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和强劲的成长动能。从做强来看,可实现产业链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平衡,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饱和就业能力、外向型业务拓展能力,在全局竞争中体现本土优势,缩小地区间档案服务产业的差距。
(三)档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
从需求来看,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档案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网络化、即时化、数据化、智慧化、安全高效化发展,形成了数字档案馆(室)、智慧档案馆(室)、档案数据治理、AI开放审核和编研、档案知识服务等众多高新应用场景,档案服务能力现代化需要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的孵化和支撑。从供给来看,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可搭建并不断创新和完善档案产业链,优化档案产业营商环境,提升档案产业与档案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增强档案产业的经济社会贡献力。
二、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一)档案服务业务链条初步形成
目前,档案行业服务内容涵盖了传统服务如档案整理和数字化、档案托管等,也涵盖了档案信息系统开发、安全保护、仪器设备生产、监理和技术咨询、数据治理及智慧档案管理等新兴业态,业务逻辑基本完备。以长沙为例,档案服务头部企业在业务链中特色明显,如海普、汇成等以档案托管为主,以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加工为辅;云档、德立信等以档案信息系统开发、电子档案管理和档案数据治理为主,以智慧档案库房建设为辅;琴海则基本覆盖了档案整理和数字化、档案托管、智慧档案管理等全产业链,在纸质档案缩微数字一体化、数字胶片、玻璃存储等方面具有显著专利和科研优势。
(二)档案产业集聚已有基础
企业合作常态化,同样以长沙为例,如琴海、云档的智慧档案库房项目多是采用集成模式,与融安特、远大等合作;琴海、云档、云数等企业还牵头组织其他企业,编制了纸质档案缩微数字一体化、元数据获取、政务信息化项目档案管理等标准规范。产业园区建设得到推动,如汇成、琴海、海普都是按产业园区理念投资建设,从空间和功能上都预设了档案产业集聚布局,通过论坛活动、产学研结合等,已有企业和高校入驻。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目前长沙数字经济以场景牵引带动产业发展,总量已达到4500亿元[5]。档案数据作为重要的新兴数据场景,具有助推产业融合、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三)档案产业平台经验可资借鉴
早在2011年,由央企主导成立的“中航翔凤档案产业园”,以自有园区、自有物业为基础,打造了集档案托管、技术咨询、课题研究、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档案发展聚集地。至2021年底,国家档案局设立的北京市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等6家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已基本建成。2022年,上海档案数据保护中心(南翔)产业园启动建设面向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档案服务产业联盟”。2023年,上海涵妍档案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松江区的长三角智慧档案产业园建成,涵盖档案寄存托管、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产品展示与交易、档案业务培训、红色党建教育、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多项综合性服务,实现档案全产业链服务一体化。档案产业园、联盟、重点实验室作为产业引擎,形成了空间逻辑上的档案产业集群,走出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建设功能体系及模型研究
(一)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功能要求
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功能体系应做到“四个高”。一是要实现政产学研聚合,提供高层次组织支撑。应由企业主导,把高端支持、政策支撑、行业自律、共同性需求协调等,通过组织创新建立高效架构;档案和市场主管部门要积极高位协调,在产业平台可考虑建立园区管委会,也可由头部企业牵头建立联盟、协会等机构,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广泛参与,建章立制,减少内耗,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二是要实现产业链聚合,推进高水平优势互补。我国档案产业链正处于逐步形成时期,2006—2018年,中国档案学会发布的档案设备、用品与服务定点生产企业名录将档案服务企业划分为档案密集存储设备类、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类、档案包装材料与产品类、档案保护设备与产品类、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类、档案寄存托管类、档案展览展示类、档案业务咨询类八大类,基本明确了档案服务企业的类型,而市场环境中的上下游关系处于动态完善之中。平台应充分吸纳头、中、尾部企业,通过分工协作,聚合裂变,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做全做大做优档案服务全产业链,加强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医疗、现代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奖补政策和场景支持,培养龙头企业和特色骨干企业,形成规模效应。三是要实现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聚合,锚定高标准创新引领。加强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建设,引入高校建立国家、省、市档案重点实验室、实践培育基地,建立档案智库,实现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成果转化和量产一条龙平台化。就长沙而言,可引入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开展档案数据治理、数字胶片(已启动)、三维数据归档及长期保存、地方特色档案资源保护等研究,争取揭榜国家档案重点课题,引入国家档案重点实验室。四是要实现人才和信息资源的聚合,做到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集聚、培训、就业机制,减少人才和业务缺配空窗;开展标准规范编制和政策技术咨询;集聚档案实体和数据信息资源,充分建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要素知识挖掘、安全保管等应用;通过引流和输出,提供档案产业平台外向性服务,做到档案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体现档案产业财税贡献和社会贡献。
(二)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建模及分析
基于上述功能体系分析,建立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模型(图1),共分环境层、支撑层、核心层三个层次。环境层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产业基础、经验案例四个方面,这是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生成和发展的舞台。支撑层包括档案及市场主管部门、产业园联盟协会、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四个方面,通过组织创新提供高层次支撑。核心层为高能级引擎,可以是头部企业、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实验室(中心)、智库、实践培育基地等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体,发挥聚合人力资源、档案资源、产业链、研究与应用的目的,驱动档案产业蓬勃发展。从模型可以看出,环境是基础,支撑是保障,核心是高能级的动力源。建立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必须大力扶持头部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入重点实验室(中心),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以智库、实践培育基地等激发活力。
结语
建设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旨在克服档案服务行业现有的困难和不足,全面整合档案服务资源,创新档案服务体系,强化档案产业行政和学术支撑,优化档案服务营商环境,推动档案传统服务、设备制造、数据治理、文化展陈等多业态与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医疗、现代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批档案龙头企业和特色骨干企业,以激发和彰显档案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活力与质效。可以采取体系评价法和PDCA循环迭代法,将产业链搭建、研发与应用场景注入、产业整体财税贡献、运转协调性、与其他产业及管理机制的协调性、档案工作自身的规范性、行业和社会评价等纳入考量,加强应用过程信息反馈分析,促进平台模型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严永官,论“档案产业”[J].档案,2018(3):5-9.
[2]曾英,李淑军,臧孟勋.新时代长沙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2022(6):20-22.
[3]郭硕楠,吴建华.档案产业联盟构建:动因、模式与策略[J].档案学研究,2023(4):83-91.
[4]浙江省档案局.浙江全面部署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先行 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强省[J].浙江档案,2024(1):5.
[5]熊远帆.长沙数字经济总量达4500亿元[N].湖南日报,2023-02-25.
基金项目:2024年度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长沙高能级档案产业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4CSSKKT285)
作者单位: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琴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峰县城乡建设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