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4-10-03刘慧明罗巧艳
【摘要】党的自我革命问题是当下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基于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029篇以党的自我革命为主题的论文的梳理,以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为载体,对党的自我革命这一研究命题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热点分析及趋势分析。研究表明,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且持续增长、研究热点覆盖面广、研究前沿信息量大、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贯通。因此,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要不断凝练和丰富前沿问题,进一步拓展热点问题的深度,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知识图谱;CiteSpace;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009(2024)05-0061-09
Analysis of Hot Spots and Trends in Study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LIU Hui-ming, LUO Qiao-yan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730070, 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is one of the key and hot issues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mbing of 1029 papers on the theme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collected by CNKI and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software CiteSpace as the carri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topic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visually, hot spots and trends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self-revolution of the Party are relatively rich and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coverage of research hotspots is wide, the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frontiers is large, and there is a lack of penetr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he research on the self-revolution of the Party should constantly condense and enrich the frontier issues, further expand the depth of hot issues, and strengthen the cross-research with other disciplines.
Key words: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knowledge graph; CiteSpace; interdisciplinary
2015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自我革命”这一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当前,学术界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从宏观层面而言,鲜有学者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予以归纳剖析。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进行计量分析,通过梳理筛选出1029条有效文献,得到党的自我革命问题在时区分布上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更好地促进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理论研究。
一、研究方案
(一)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分别以“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革命”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文献基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检索时间跨度从2018年到2023年,分别获得654个和1060个结果。筛选出会议、实时报告等1029条有效文献。在CiteSpace中通过转换相应的格式,设置合适的阈值,选择合理的路径,进行关键词聚类等操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最终的分析图。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将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相结合,通过相关设置,得到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词共线图、关键词聚类图、突变词共现图。其中,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以饼图和柱图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的年度发文情况和期刊来源,CiteSpace软件以图谱的形式展现自我革命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并且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自动识别选取领域的研究前沿。在用CiteSpace软件对1029条有效文献进行分析之前,将数据以Refworks的形式导入CiteSpace软件中,时间从2018年到2023年3月份,时间切片为“1”,通过可视化关键词、机构、作者依次得到关键词共线图、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和作者关系图。
二、可视化分析
(一)年度发文分析
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文献发表数量时间分布图,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界对该研究的态势变化。由图1可知,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研究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发文量总体较为乐观。近6年来分别发文77篇(2018年)、121 篇(2019年)、125篇(2020年)、223篇(2021年)、364篇(2022年)、385篇(2023年),2023年选取1-3月份数据。由此可见,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热度未减,具有相应的研究意义。
(二)发表来源期刊分析
为分析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本文整理了相关机构的发文数量,整理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排名前五位的来源期刊分别是:求是杂志社主办的《红旗文稿》(45篇),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35篇),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的《科学社会主义》(29篇),湖北教育报刊主办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9篇),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理论导刊》(24篇)。这些文章的发表推动了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步伐。
(三)作者发文量及合作关系分析
核心作者是指在特定研究领域中造诣较深,获得科研成果相对较多,学术思想与观点较为新颖,同时在大多数学科发展中的领军人物[2]。在收集完作者的数据之后,利用公式M≈0.749Nmax来判断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数量。在该公式中,Nmax指的是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者,即Nmax=11,M≈2.248,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核心作者的发表文献数量是3篇(见表1),具体的核心作者有24位,同时计算出全部核心作者的著作占搜索文献总量的百分比。由计算可得,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核心作者约有2%,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研究群体;从学者的学科构成看,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研究主要聚焦在法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从学科分布出发,党的自我革命研究需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作者关系图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变量。1.网络密度:反映的是不同作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在图3作者关系图中,网络密度为0.001,说明不同作者之间的联系不紧密。2.节点:代表的是作者的发表文献的数量,节点之间形成的连线反映的是不同作者之间的互动状况。在图3作者关系图中,总共有19条连线,呈现出了一种零散的状态。有192个节点,且节点的大小程度反映了作者出现的次数。整体来看,由不同作者构成的作者群之间的联系不紧凑,不同学者间以及不同学术团队间的互动也有所欠缺。
(四)机构发文量及合作关系分析
通过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的发文机构进行分析,由筛选汇总可得,组成了发文量大于等于3篇的高频发文机构(见表2)。由表2可知,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是高校;从地域特征来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发文量匮乏,需要不断加强力度、效度和可持续度;从研究的机构出发,主要聚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党校(行政学院),其中,高校马[LL]克思主义学院聚焦于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较多。
在图4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中,由大小不一的节点和清晰可见的连线可以直观的看出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节点连线中,呈现出了各大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比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纪检监督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有一定的合作成果。从整体来看,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少,多为独立的研究机构,亟待形成健全的学术合作网络。
三、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域内,不同的研究者关注同一问题的情况,这需要同时兼备两个条件:一是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二是频次高的关键词。其中,二者的数值越高,越能反映关键词在该领域的高低频程度。CiteSpace软件中,中心性是关键词的另一个代名词,中心性的数值越大,越能说明该关键词在该领域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中心性大于0.1,认为此节点是中心节点,在研究中较为重要且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选取对象是排名在前2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3),得出近几年内学者们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热点情况。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包括自我革命、新时代、习近平、党的建设。
由图5自我革命关键词共现图谱可知,自我革命这一主干组建了若干个由不同节点组成的枝干。在该图谱中,节点个数有309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有713条,均反映了自我革命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图6中,需要注意以下变量:1.Q值:聚类模块值,一般情况下出现Q>0.3可以得出聚类结构变化显著。2.S值,被称之为聚类的平均轮廓值,通常S>0.5聚类合理,S>0.7聚类结果令人信服。在图6中,Q=0.494,可以得出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关键词的聚类结构变化是显著的;S=0.89,说明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关键词聚类结果是令人信服的,且得出了9组聚类标签:0#自我革命、1#党的建设、2#社会革命、3#依规治党、4#历史演进、5#习近平、6#人民至上、7#实践要求、8#守正创新。
根据这9组标签所包含的关键词,并结合文献内容,可将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的热点主题划分为六个方面,即目的研究、主体研究、方式研究、内容研究、态度研究和保障研究(见表4)。
第一个研究序列围绕“百年大党”“长期执政”等节点展开,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长期执政党如何在不断自我革命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自身建设和发展。
第二个研究序列围绕“共产党人”“党的领导”等节点展开,探讨了共产党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如何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聚焦于如何加强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个研究序列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党内法规”“党内监督”“习近平”等节点展开,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的重要性,重点关注了党内法规和党内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同时,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和领导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加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第四个研究序列围绕“社会革命”“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等节点展开,党的自我革命是进行社会革命的前提条件,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基础和动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密不可分,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陈锡喜,吕列霞阐述了党进行“两个伟大革命”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是领导社会革命,同时围绕社会革命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来推进自我革命,用自我革命造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保障社会革命任务的实现”[3]。张灿认为“要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革命斗争精神、建构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四个方面,为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筑牢坚实基础”[4]。
第五个研究序列围绕“改革开放”“初心使命”“牢记使命”等节点展开,探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源泉。侯惠勤认为,“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这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灵魂源泉。”[5]
第六个研究序列围绕“历史经验”“历史逻辑”“党中央”“实践路径”“基本经验”等节点展开,探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路径、内在逻辑、历史经验等主题。党的自我革命包含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三个维度,对这三重逻辑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探讨党的自我革命内涵的焦点,也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理解。
四、研究前沿分析
突变词指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根据突现词的词频变化可以判断研究领域的前沿与趋势[6]。 调节Burstness功能,最终得到如图7所示的25个突现词,可以看出,这些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的突变词,既反映了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说明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图示的25个方面。且在突现词中,强度最高的是“改革开放”,其强度为5.26。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成果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自我革命”以来,学术界对该话题的研究热度日趋增高,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以中国知网为媒介,以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为载体,检索到有效期刊760篇,博硕士论文251篇,会议文章18篇,文献数量总计为1029篇。不难发现,持续增长的理论热度总是建立在丰富生动的实践基础之上。事实上,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赓续红色血脉,将“党的自我革命”始终置于突出位置。而党的十八大之后学术界立足党中央提出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总体要求,充分挖掘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生长点,为“党的自我革命”理论话语建设和夯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自信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更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阶级意识的觉醒并对理论宣传提出的时代要求。
2.“党的自我革命”研究呈现点多面广的空间特征。“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是一个宽口径的研究领域或新赛道:在目的方面,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热点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长期执政;在主体方面,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热点除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外,还包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方式方面,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热点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内容方面,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热点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态度方面,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热点是是守正创新、正视问题、刀刃向内;在保障方面,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热点是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此外,由图7可知,“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关键词和前沿主题包括改革开放、牢记使命、治国理政、国家治理、历史使命等,研究的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可见,“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前沿性和政策性等专业特征,也具有强大的学术资源调配能力和学术张力,这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站位高度吻合,而随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飞速发展,党的建设还会迎来许多新的更大的挑战,该专题研究的树状结构趋势日益明显,方向性更强。
3.“党的自我革命”研究学科意识封闭跨学科内生力不足。“党的自我革命”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建设,而党的建设又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改革开放意识终究是对改革开放事业的能动反映,并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阶级意识提出要求,而作为“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就必须摆脱封闭化的研究视野,要尝试和其他专业学科的深度融合,要朝着学术共同体的方向去努力。这种迫切的现实需要从作者关系图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可以看出,学者和研究机构多为独立的研究,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研究群体。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法学、教育学等,尚未做到交叉学科研究,期望接下来的研究可以从学者间、机构间、学科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视角的自我革命研究合作网络。
(二)研究展望
1.在大党治理视域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如何管党治党?要从思想、行为、制度和文化方面入手进行党的管理。一是管思想。既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又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纵深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二是管行为。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使全党用组织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从领导干部抓起,突出抓住“关键少数”。三是管制度。微观角度,要提高党的法规制度质量;中观角度,要构建法治制度体系;宏观角度分析,要把法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者有机结合[7]。四是管文化。一方面要抓好党风,另一方面要抓好党的形象建设,塑造与时代和人民相符合的政党价值观和政党精神,同时也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展现新气象,全面从严治党更要有新的认识、新的作为”[8],要着力研究6个方面的重大现实课题,确保我们的党永不变质。这事实上就是为加强“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要统筹兼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大建设,要坚定不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强调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确保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加强组织建设,明确从严治党责任,纪委加强违纪监督,选拔监督能力强的干部。持续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巩固执政基础。严明党纪、严厉惩治腐败是核心,要维护中央权威,打击腐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从严治党,加强干部教育,健全监督机制,优化选拔机制,严格管理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9]。
2.在党的宗旨定位中加强“四个自我”措施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千秋伟业的重要基础,要“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10]。对“四个自我”措施的研究,可从四个方面考量。一是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我净化的目的是过滤掉杂质,共产党人不断净化的目的是清除思想中的杂念,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改造主观世界,始终铭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不断增强自我完善能力,形成共产党人的坚强品格。自我完善要力求做到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共产党人要通过不断锤炼务实作风;养成自律习惯;培养为民情怀来完善自我能力。三是不断增强自我革新能力,凸显共产党人的开拓进取精神。革新是革除不合时宜的旧的因素,创造有活力的新事物的过程。自我革新就是事物主体针对自身不足和欠缺进行的自觉变革,以寻求发展和突破,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11]。自我革新的目的是守正创新,革故鼎新。共产党人要通过不断打破思想藩篱,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从而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是不断增强自我提高能力,全面增强履职尽责本领。自我提高的目的是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共产党人要以“始终以实干精神担当好为民使命,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砥砺初心使命”[12]为目标不断增强自我提高能力。
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丰富党的建设的研究。要进一步明确守正创新,正视问题,刀刃向内的措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内政治立场一致、党性的集中体现、党的领导对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促进,以及党的领导对人民民主的保障,确保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和加强思想建党,牢固树立勇于自我革命的意识和态度,确保党员干部的思想状态良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强调党的精神谱系的核心是伟大建党精神,并通过学习党史,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服务人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繁荣,筑牢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思想根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处理好“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老干部与新干部的关系,树立正确用人观,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队伍专业训练,强调实践是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形成科学的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夯实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组织基础;必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败, 清明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的政治生态[13]。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措施。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两方面入手,实现党的过硬和全面领导。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讲政治、加强纪律建设、注重组织体系建设;在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方面,要维护中央权威、健全全面领导制度、为人民执政、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方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依法执政;在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方面,要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等本领。只有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党的领导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权[14]。
4.在大党独有难题语境中着力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性大党,既有世界性政党面临的一般性问题,又有自身独特政治优势,当然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所以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的研究范畴和急需解决的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1]65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开辟了一条制度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途上,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要形成机制,健全监督体系,为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保驾护航。一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制度机制;建立常态化问题发现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和纠错机制;完善纠偏纠错机制,及时跟踪整改情况,提高纠错的时效性和实效性[15]。二是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健全以党统一领导为目标导向的监督体系;确保全面覆盖,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强化权威高效监督优势,保证监督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推动监督方式创新和完善[15]。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优化责任清单制度,建立闭环式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健全责任监督、考核、问责一体推进体制机制,实现责任落地生根[15]。
5.在问题导向中拓展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目前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研究的学科领域过于集中,且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以后的研究中,要聚焦主题,将党的自我革命问题与哲学、历史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范式融会贯通,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研究合作网络。此外,还要努力培育和营造用学术讲政治的良好学术氛围,打破学术壁垒和专业偏见。从前述数据分析“来源期刊分布”可知,绝大多数的文章出自由中央和地方的党政机关、社科联、社科院系统主办的学术期刊,而占据学术资源绝对优势的高校主办刊物刊发“党的自我革命”文章情况则相对较少。可见,高校对“党的自我革命”学术研究意识要及时跟进大党治理的高质量要求,切实发挥资政育人的智库作用,为党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34.
[2] 邱均平,李威.知识转移领域作者合作模式实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3-56,46.
[3] 陈锡喜,吕列霞.在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理论创新的内在统一中把握中国共产党之“能”[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36-43.
[4] 张灿.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四重维度[J].理论探索,2022(5):68-73.
[5] 侯惠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源泉[J].思想教育研究,2020(9):51-56.
[6] 王娟,陈世超,王林丽,等.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2):5-13.
[7] 王学俭,王锐.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104-105.
[8] 习近平.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J].党的建设,2024(4):6-7.
[9] 肖贵清,杨万山.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意义及基本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5(7):17-23.
[10]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11] 阚和庆.增强中国共产党“四自”能力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要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88-97.
[12] 张荣臣.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四自能力”[J].党建,2022(3):32-34.
[13] 徐培东,董小龙,周蓉.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J].理论导刊,2023(1):4-9.
[14] 欧阳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党原则论[J].中共党史研究,2020(5):5-16.
[15] 唐皇凤,熊红梅.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优化路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8,124.
[责任编辑:李 玲]
【基金项目】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兰州交通大学(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项目“全面增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和法治素养研究”(22GJZD003)
【作者简介】刘慧明(1971-),男,甘肃礼县人,兰州交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