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探究
2024-10-02王玉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新特点。在新时期,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多重挑战与机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课题。一方面,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吸收和融合现代文化的有益元素,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准确把握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提升文化供给质量,让文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也是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基层群众文化的特征,分析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
步入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层群众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插上了翅膀。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优质文化资源能够直达基层群众。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的文化参与途径和表达方式。然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基层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以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层群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层群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深受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基层群众文化往往各具风貌。第二,基层群众文化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基层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广大基层群众,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接收者。这种文化形式强调群众的广泛参与和集体创造,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三,基层群众文化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通过群众的自发组织和积极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得以发展,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在形式上展现出独特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确保了基层群众文化能够跨越地域界限,覆盖更广泛的人群。第五,基层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了歌舞、戏曲、武术、棋类、书画等多种文化形式,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促进了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如对文艺演出、读书会、电影放映等各类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活动还可以缓解其工作压力,增进邻里间的友谊,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二)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乡村的文化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乡村文化资源被不断挖掘,能够形成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各类文化教育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赋能。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基层群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深入挖掘和整理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的双重挑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其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而多元化的社会融资与企业赞助相对较少。而且,部分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缺乏透明度,这会致使资金挪用、浪费现象的出现。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比如,一些地区的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相对匮乏且逐渐老化,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得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再如图书馆藏书更新滞后、文化活动室开放时间不合理等问题,给群众的使用体验带来了影响。
(二)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可能会面临创新力不足或吸引力下降的挑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涵盖戏曲、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未能及时适应这些变化,导致活动内容创新力度不足,缺乏时代感,难以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共鸣。
(三)群众参与度不足
群众参与度不足是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首先,由于宣传手段不足,许多群众对即将举办的文化活动缺乏了解。其次,部分文化活动被安排在群众的工作时间或农忙时节,导致他们无法抽身参与。再次,部分文化活动对参与者的技能、知识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使得部分群众望而却步。最后,部分活动缺乏创新,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久而久之,群众的参与度也随之降低。
(四)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需加强
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专业人才短缺是制约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问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策划、管理和运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具备这些专业能力的年轻人才有待增加。同时,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资源也相对有限,且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匹配度有待提高。一方面,由于资金、资源等限制,培训活动较难开展;另一方面,培训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难以直接提升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四、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需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优化文化设施布局。首先,依据人口分布、文化需求及地域特色,科学规划并建设基础文化设施,确保服务均衡覆盖,减少盲区。同时,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升设施的美观与实用性。其次,提高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融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数字图书馆、智慧文化广场等新型文化空间,为群众提供自助借阅、在线学习、虚拟现实体验等多元化、便捷高效的服务。再次,完善配套设施与服务,增设休息区、无障碍设施及儿童游乐区等,全方位满足各年龄段、各类需求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最后,加强对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保障其安全、整洁、有序运行。
(二)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要想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其影响力,必须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首先,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专业团队的努力,将当地的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地方魅力的文化活动,如特色民俗节庆、非遗技艺展示及地方戏曲盛宴等,以此增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独特性。其次,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载体。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力量,开展线上文化节、在线艺术展览及直播文化讲座等,实现文化传播的跨地域与即时性,并与线下活动结合,构建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新格局。最后,要注重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力求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体的文化需求。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潮流,从高雅艺术到通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三)增强群众参与,激发文化创造力
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并激活文化领域的创造力,首要任务是强化群众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可以开展一些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生动鲜活的实例展示,增强群众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使他们深刻体会到自己是文化繁荣的推动者和最终受益者。其次,依托社区、学校、企业等积极组建合唱团、舞蹈团、戏曲社等各类文艺团队。构建多元化的群众文艺生态,为群众提供展示才艺、交流技艺的平台。文艺团队要进行定期的排练、演出与互动,提升成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平,使其在相互学习中激发灵感与创意,为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此外,定期举办群众文艺汇演活动,该活动是展示团队成果、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此过程中,要评选优秀节目、颁发荣誉奖项,表彰那些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激励更多群众投身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之中。这些活动也将吸引大量观众前来观赏,进一步扩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形成全民参与、共享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培训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课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实地考察、开展技能竞赛,加强对现有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年轻的文化人才和后备力量,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必要情况下,可以加强与高校、文化机构等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人才输送机制。其次,制定优惠制度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比如,为其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职业发展机会等,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和工作压力。最后,对于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比如,设立“基层文化之星”“优秀文化团队”等奖项,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五、结语
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群众的共同努力与持续投入,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持续繁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基层群众文化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