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礼》的平民化及其影响
2024-10-02华淳奕
《家礼》是南宋朱熹的礼学著作。朱熹以“三礼”为源,以《仪礼》为本,修订而成《家礼》。《家礼》的中心思想为礼仪的平民化,目的是将礼仪应用于更加广阔的范围,进而更好地传承与传播礼仪。本文首先探究《家礼》中婚礼程序的简化及其内容,其次阐述朱子《家礼》中婚礼平民化的体现,最后分析《家礼》中婚礼平民化的影响。
一、《家礼》中婚礼程序的简化及其内容
(一)《家礼》中婚礼程序的简化
朱子《家礼》对《仪礼》中婚礼的礼仪结构进行改造,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朱子《家礼》对婚礼程序的简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删减程序,合并程序,增加程序。首先是删减程序,例如删除了《仪礼》中的问名、纳吉、醴宾、请期等。其次是合并程序,将《仪礼》中的妇至归入亲迎;将妇见、醴妇、妇馈、飨妇归入妇见舅姑;将祭行、祭菜归入庙见。最后是增加程序,新增的程序有议婚和告于祠堂。通过程序的删减、合并及增加,朱子将婚礼的程序以全新的面貌进行呈现。朱子根据社会中习俗的改变,删减、合并、增加婚礼程序,有助于礼仪的施行,也更加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
(二)《家礼》中婚礼的内容
朱子《家礼》中,朱子将婚礼分为以下七个程序:议婚、纳采、纳币、亲迎、妇见舅姑、庙见、婿见妇之父母。
1.议婚
朱子《家礼》中规定了男女议婚的年龄,“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朱子对男女议婚年龄的界定正是基于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尽管这一调整未能解决早婚的现象,但它通过一定的规范化措施,如强化议婚程序等,从某种程度上规范了民间婚俗的程序,对礼仪规范的施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纳采礼
纳采礼是对民间习俗进行的一次改造。朱子将原来的订婚礼改为纳采礼,既保留了部分古礼,又顺应了当时的民俗习惯。在纳采礼中,朱子强调男女双方交换婚书的程序,并且还要让媒人进行见证,提高了婚礼的严肃性和庄重感。纳采礼中还新增了告于祠堂。“夙兴,奉以告于祠堂。”在正式的婚礼之前,男女双方需要在祠堂告诉自己的祖辈,这展现出宗族观念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
3.纳币
纳币是朱子《家礼》重点简化的一个部分。朱子《家礼》中的纳币礼与《仪礼》中的纳征礼是较为类似的。“古礼有问名、纳吉,今不能尽用,止用纳采、纳币以从简便。”朱子虽然借鉴了《仪礼》中纳征礼的内容,但主体思想仍是将整体的礼仪进行简化。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奢靡婚礼的举行,具体表现为“纳币。币用色缯,贫富随宜,少不过两,多不逾十。今人更用钗钏、羊酒、果实之属亦可”。人们只需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自身财富能力来进行“纳币”,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攀比之风气,也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办得起婚礼。
4.亲迎礼
亲迎礼是整个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以往亲迎礼中,第一个环节就是“亲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即在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就要派人到男方家进行“铺房”仪式。这是在当时十分流行的礼仪,属于顺应民情之举。然而,在这个仪式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与初衷相悖的情况。“铺房”本是一件在正式婚礼之前联系两家关系,为婚礼的正式举办所作的铺垫性的、烘托婚礼氛围的准备,却逐渐变成了炫耀财富和比拼金钱的环节。所以,朱子特别提出:“世俗谓之铺房。然所张陈者,但毡褥帐幔帷幕应用之物,其衣服锁之箧笥,不必陈也。”进一步强调了“铺房”的目的是布置房间,只需要日常用品即可。婚姻是两个人因为“合二性”而成婚,从上而论是宗庙之事,从下而论是后继之事,然而现在却有人把婚姻物质化,这是朱子极为批判的。朱子强调婚礼的平民化,主张减少攀比之风,认为规定明确的礼仪程序是十分有必要的。
婚礼的后续程序还有妇见舅姑、庙见、见妇之父母。若这三个仪式没有完成,此婚礼流程是不算结束的。
在朱子《家礼》中,婚礼的程序得到了简化,婚礼各个流程的细节也得到了规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婚礼中奢靡之风的盛行,有助于提高婚礼的实用性。
二、《家礼》中婚礼平民化的体现
在传统观念中,礼仪是权贵所需要遵守的,“礼不下庶人”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随着宋朝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礼仪也从上层社会逐渐下移。从朱子《家礼》中可以看出,“礼”已经不是权贵所专门拥有的了。在婚礼仪式中,礼仪平民化的转变尤为明显。
《家礼》中婚礼的内容是朱子根据多本礼书记载进行对比总结,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而得出的。其对婚礼程序进行大幅度的删改,让婚礼的仪式变得更加平民化,贴近现实所需。
(一)简化易行,实用为上
古代礼仪过于复杂,朱子提出,礼仪应根据现实情况加以修改,简化为容易理解和实行的形式。他强调,礼仪需要贴合实际,便于大众接受和传承。
在《仪礼》中,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程序,俗称“六礼”。朱子为实现“简化易行,实用为上”,对其进行删减、合并、增加,简化为集纳采、纳币、亲迎于一体的“三礼”。将婚礼程序进行简化,不仅大大减少了百姓举办婚礼的开支,也让婚礼的礼仪程序更易于在平民百姓中推行,起到礼仪教化的作用。
(二)借古之仪,适今之况
朱子的《家礼》以《仪礼》为蓝本,虽然在内容上改编了许多,但是整体上还是遵循了《仪礼》中的礼仪规范,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让礼仪更加平民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礼仪的传承与传播。
在《朱子语类》中,朱子对婚礼主要程序之后的“见舅姑”与“庙见”这两个程序的时间设置进行了补充说明,对古礼中的时间进行了调整,将“次日见舅姑,三月而庙见”改为“第二日见舅姑,第三日庙见”。古礼把婚礼程序的时间线拉得过长,所以朱子根据现实情况,将“三月而庙见”改成“第三日庙见”,这种调整更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助于婚礼程序在普通百姓中的普及。
(三)化俗为礼,为民所用
“化俗为礼,为民所用”即将民间习俗规范化,只有使其成为礼仪的一部分,才能够真正为民所用。将礼仪传播到天下,更利于社会的安定。为了社会的稳定,“礼下庶人”必须成为改革礼仪的重要考虑因素。在人们心中,古礼繁缛复杂,是适合上层社会使用的礼仪,想要在普通百姓中推广开来是较为困难的。改革礼仪中,将民间习俗考虑在内,化繁为简,有助于吸引普通百姓尝试使用改革后的礼仪。例如,婚礼中的“铺房”“交拜”等礼仪都是从民间吸纳而来的,让民间的礼仪成为正式礼仪中的一部分,化俗为礼,将“俗礼”与“雅礼”结合,让平民感受到礼仪存在的意义,为普通百姓所用,有助于礼仪的复兴与发展。
三、《家礼》中婚礼平民化的影响
朱熹的《家礼》在弘扬伦理道德、规范婚礼礼仪等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由于其平民化和简化,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积极性
朱子《家礼》的平民化、简洁化让礼仪的运用更加适用于普通百姓,突破了阶级的限制和金钱的束缚,能够广而推之,成为之后元、明、清时期多部官方典籍的参考书目。特别是婚礼的应用,让礼仪规范深入百姓的生活,奢婚的风气有所减少,让普通人家也能够尽自己能力而举办婚礼,突破了古礼的约束。平民百姓逐步从实践到认可的过程,对家庭与社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家礼》中婚礼的平民化有助于提升家庭的礼仪规范和道德教化水平。为了改变社会中婚礼的不良现象,朱子主张简化金钱方面的仪式,着重强调重在“心”而非“金”,需要更加注重婚礼仪式的本身。借助婚礼之仪,传达儒家人伦理念,规范传统的人伦道德准则,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帮助家族内形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家礼》中婚礼的平民化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家礼》中婚礼的内容,让普通百姓也可以接触到礼仪规范,有利于扩大婚礼礼仪使用的范围。婚礼仪式的举办体现出男女双方家庭对于婚姻的重视,无论是嫁女还是娶妻,都将婚礼礼仪的举办视为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流程。将婚礼礼仪规范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稳定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环境。
朱子《家礼》婚礼部分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深远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杰人以《家礼》为蓝本,对其中的婚礼进行现代化改造,进行了一场社会实践。这场婚礼不仅传承了《家礼》中婚礼的精髓,更在现代社会中赋予《家礼》新的生命力和意义。通过具体的礼仪实践强调婚姻和婚礼的属性,将《家礼》中的价值观与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验证朱子《家礼》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通过现代化的婚礼仪式,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二)局限性
朱子《家礼》融合了儒家经典与当时的民间习俗,对传统礼仪进行了简化和调整,以便于实行。然而,礼仪的简化和民间化的改编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家礼》中婚礼的平民化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礼俗不分”。朱子《家礼》将社会上的风俗纳入其中,使得礼仪和习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儒家的礼仪制度本来就有深刻的道德内涵和阶级性,强调不同阶级在礼仪上的差异和规范。将民间习俗纳入礼仪规范中可能会削弱儒家所推崇的具有阶级性的礼制思想,从而导致礼的庄严性和规范性降低。民间习俗中,婚礼的礼仪往往比较随意和灵活,而儒家礼仪重视礼的严肃和规范。将轻松随意的民间习俗纳入正式礼仪会使礼仪失去其应有的庄严感。
四、结语
《家礼》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古代的等级秩序、人伦纲常的思想内涵。朱子在编制《家礼》时,将礼仪程序简化,使其变得平民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礼仪中的等级性和阶层性,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礼仪的意义,让礼仪得以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朱子《家礼》的平民化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但其对礼仪文化在更广泛人群中的传播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