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探究
2024-10-02霍晓霞
革命文物是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见证,对于传承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我国具有长期的革命史与斗争史,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对其进行创新性利用保护,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传承我党精神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部分地区在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工作不到位、利用方式不合理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等,对革命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制定保护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利用等方式,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效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时代发展中的价值及作用。
一、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
革命文物管理部门较多,包括文化部门、文物部门等,各个部门分别承担不同职责。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产生管理漏洞、工作重复等问题。首先,文化部门主要负责革命文物相关文化的挖掘、宣扬、研究等工作,在文物展览活动中起到知识讲解、阐述的作用。由于其工作内容驳杂,对知识储备量需求较大,革命文物管理过程中,会出现部分文物信息管理被忽视的问题,信息出现偏差。其次,文物部门是革命文物调查、认定以及登记、保护、修复的主要职责部门。由于革命文物数量较多、种类不一,革命文物管理过程中会与文化部门工作有重复,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修复革命文物的能力不够强,会出现修复不到位的情况。
(二)社会参与度较低
从现阶段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开展状况来看,部分相关组织团体或个人,对革命遗址、纪念地以及书籍等革命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对革命文物日常维护、监管、信息收集、保护等工作不到位,有时出现因人为原因而导致革命文物被损坏、污染等问题。
(三)资金不足
XJYtR2zy/Z9cQ93t2HHt4w==现阶段,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资金中主要缺乏日常维护资金、文物维修资金以及征集资金等。部分革命文物为铁质、纸质文物,在湿度较大、温度较高时容易被腐蚀损坏。由于日常维护资金不足,文物部门难以购入温湿调节设备,或者设备较为陈旧,功能不齐全、调节作用较差等,致使部分革命文物受损。由于文物维修资金不足,受损的革命遗址及文物无法及时恢复原貌。
(四)开发利用不足
目前,部分地区对革命文物的利用只停留在表面,仅仅将文物摆放于博物馆或纪念馆,将纪念地、遗址等外在型文物简单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并未深度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历史价值,对其来源、经历、涉及事件进行说明,导致参观人员兴趣不足,难以通过实地见证加深文化印象,了解其内在的价值及意义。同时,部分地区对革命文物利用形式单一。革命文物见证了历史发展,将其充分与旅游、文化、教育产业结合,能够充分展现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并且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从实际角度出发,部分地区思想较为保守或落后,并未将革命文物与文化、旅游及教育行业融合发展,或融合后未形成闭环产业链,进而导致革命文物利用率不高、价值体现不明显,限制了文物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五)专业人才缺乏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技术型工作,需要保护人员具备一定的革命文物相关知识、保护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现阶段,一些文物保护工作者福利待遇有待改善,且工作内容烦琐、复杂,一些人不愿意加入文物保护队伍,继而导致文物保护领域人才缺乏。同时,部分保护中心管理层对现有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未对其开展定期培训、教育,导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文物知识不足,职业素养及道德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难以提升工作效率。
二、新时代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策略
(一)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
1.制定详细的保护规范
规范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是约束管理人员行为的必要条件。文物保护部门应对各开展环节责任进行细致划分,使规范具备较高的可行性。规范中应明确规定不同文物的保护级别,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流程,包括革命文物的修复、维护以及存放等,以此促进文物保护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创新、优化保护机制
文物部门可结合各地区文物储量及保护现状,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例如,可在博物馆、文物馆以及历史遗迹等革命文物存放地区安装监控器、传感器等信息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对革命文物进行监控,实时观察革命文物的存放状态,避免遭受不法分子损害;还应积极采取现代化科技手段以及新材料技术,创新文物的保护、修复方式,加强管理与维护,让文物以全新的样貌展示在人们面前。
3.通过多途径加强文物保护意识
新媒体平台具有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此,文物部门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以直观形式向大众宣传各个革命文物的历史背景、来源以及相关知识,促使人们了解、明晰各地区历史文化发展以及精神文明传承,从而增强对革命文物的兴趣。同时,可与主流媒体合作,将意义显著的文物结合历史背景拍成纪录片,或形成专题报道,并通过电视、广播、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从而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并使其深度了解革命文物的文化内涵及深层意义。
(二)科学利用革命文物
1.创新利用方式
首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文物部门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革命文物由实体转变为视频、图片,再使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等技术,实现革命文物的数字化展览。文物部门可使用仪器对革命文物进行扫描,再用电脑建立3D模型,还原革命文物的本来样貌,继而通过渲染技术形成立体的数字模型,并创建独立的虚拟空间,同时针对具体文物加入解说音频、文字介绍等内容,让用户通过佩戴VR设备进入虚拟空间,全景观察、了解革命文物。同时,还可利用VR技术对破损革命文物进行技术修复和重现。文物部门可搜集破损文物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散落的碎片,通过3D扫描技术将实体革命文物转化为数字形式,再通过立体建模和数字渲染,结合资料文字记载,对文物损坏部分进行修补,使其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整展示。
其次,结合文物内涵,创新文化产品。不同革命文物具有不同的历史意义与价值,文物部门应认真了解文物的深层内涵,将其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创新设计出一系列文化产品。例如,制作与革命文物相关的纪念币、邮票、徽章等。文物部门制作创意文化产品,能够为人们提供具有收藏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实物,使其铭记历史,感知革命文物的魅力。除此之外,文物部门可根据各个革命文物独有的文化内涵,在革命遗址、纪念地、博物馆等区域举办革命文物主题演出、展览等活动,并在新媒体平台上直播,分别展示各个文化主题活动中革命文物的名称、价值以及历史,以此让全国各地的公众了解革命文物的重要性和来历。
2.融合旅游产业
政府部门可根据革命历史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地的地理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完善交通,设计旅游路线,并在周边建设停车场、服务中心、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住宿、餐饮场所,以满足游客休息、参观需求。同时,开发部门应注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一定距离放置垃圾箱,并做好分类。此外,应在旅游场区醒目位置设立明确的路径指示牌、防火标识,并放置足量的灭火装置。为提高旅游产业与革命文物的融合程度,还可为游客发放免费的纪念物、勋章或卡片。
3.建立数字化博物馆
首先,应做好文物的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工作。博物馆可将革命文物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具体可使用高清影像扫描仪、三维重建技术等,让现实世界的革命文物实体、遗址转变为数字化资料,储存于网络空间中,并可对革命文物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价值进行文字叙述,使其信息更加全面。其次,建设虚拟展示平台。博物馆将革命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后,需要在网络平台构建虚拟展示平台,将各个革命文物按照相关属性进行分类展示。展示平台应具备便捷的操作方式和简洁的使用界面,让人们能够通过指引,点击观看革命文物相关视频及资料,在线上近距离接触文物,了解文化内涵。再次,做好版权保护。博物馆和文物部门应加强版权意识,在革命文物数字化资料中加入独有水印,并禁止下载、复制、打印,同时定期维护网络安全漏洞,及时更新网络加密技术,以此加强数字版权,避免被不良分子用于个人牟利。
(三)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
革命文物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在战争年代为建设国家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拼搏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新时代,各级人民政府需要提高对革命文物的重视程度,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来开展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其中对于文物工作,国家也加强重视,鼓励年轻人报考文物相关专业,投身于文物保护工作,优化我国文物工作人员结构,促进我国文物工作的顺利开展。博物馆需要重视拓宽招聘渠道,提升薪酬福利待遇,实行准入制度,吸引专业能力过硬且道德素养过关的人才加入,提升当地革命文物保护效率和水平。对于现有的文物工作者,需要重视培训的积极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文物修复和保护的相关知识,还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促使文物工作者端正工作态度,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同时,要制定合理的文物保护工作奖惩制度和绩效制度,将文物保护的工作成果与薪酬福利相挂钩,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对于专业水平不足,工作态度不端正,在革命文物保护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文物损坏的人员需要进行惩处,以此促使文物保护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文物保护水平。
三、结语
相关部门应提高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旅游产业,合理优化革命文物利用方式,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