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致子方书》看汉代书信交流与书写风貌
2024-10-02宋耀伟
1990年,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出土了一份保存完整的汉代的私人书信,即《元致子方书》。其以近乎成熟的隶书书写而成,是元写给好友子方的信件,其中涉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军队、人际交游等情况,全篇有三百余字,用笔熟练,体现了汉代普通书写者的书写风貌。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私人书信实物,同时也是目前所见较早的请朋友刻印的私人书信之一,是研究汉代书法与文字书写弥足珍贵的历史留存。
元与子方并没有身居高位,两人只处于相对普通的阶层,其书写习惯和用笔面貌能够反映出与一般的官方文书不一样的特点。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日常书写中的思考与习惯,促成了中国汉字由甲骨文、金文走向小篆,进而演变为隶书直至草书、行书、楷书的发展历程。
一、《元致子方书》概况与书信交流
《元致子方书》于1990年在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出土。出土时呈纵三折、横七折的折叠小方块形,展开为长方形帛片,纵23.2厘米,宽10.7厘米,两侧边缘稍有残缺。帛原为黄色,因年深日久脱色,现呈黄白色。
这份绢帛书信共分为十行,其中抬头一行6个字,落款一行18个字,每行29~43个字不等,共计322字。从书写行文来看,正文第一行41字;第二行37字;第三行39字;第四行37字;第五行39字;第六行29字;第七行43字;第八行33字。书写者采用传统的纵有行、横无列,自右而左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又时松时密,体现出书写节奏的变化。字中的空间变化丰富,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这封元写给子方的书信主要叙述了几件事:一是子方的丈人、家室、儿子都很好,告诉子方不必过于牵挂家人,也提醒子方天气炎热,注意衣着、饮食及工作;二是元自己即将前往敦煌驻扎,缺少一些生活用品,所以请求子方帮忙购买鞋子和五支毛笔,其中鞋子特意强调要厚实,便于步行,而毛笔特意强调“善者”,可以看出元对于书写是较为重视的,有意提醒子方帮忙挑选;三是嘱托子方代自己问候次孺;四是元受吕子都委托,请求子方为其刻一方印章,印文“吕安之印”;五是郭营尉寄了二百钱,请求帮助其购买抽打时声音响亮的鞭子。
整封信三百余字,提到了季节、器物、地点以及多位不同身份的人物,记录了五个部分的内容,言语尊敬,态度谦和。而且元面面俱到,考虑得十分周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帛书中的元为人处世十分妥帖。书信是研究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发展等情况的重要资料,往往在只言片语之间,给人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一封《元致子方书》,恰能够反映出汉代的一些社会发展状况,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信中所载,布帛、衣物等的论述,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二、《元致子方书》的书写风貌
饶宗颐对《元致子方书》评论道:“其一是名
‘元’者致‘子方’函件,共十行,总共三百二十一字,行笔浑圆,体扁平,捺处拖长,作蚕头雁尾状,意在篆隶之间,古意盎然。”“古代书者姓名,邈不可考。今从上举资料,张芝、索靖之外,得知有元(《元致子方书》的书写者)、建及张施诸人,皆敦煌地区书家,足为汉晋书法史增入珍贵资料,不可不记。”
《元致子方书》作为一篇汉代时期的书信作品,以近乎成熟的隶书书写而成,其中个别字形又带有篆书笔意。同时,作为一封私人信件,书写者并没有严格的书写要求,体现的是纯粹自然的书写范式。笔者通过考察其中的横向笔形、纵向笔形、斜向笔形及转折笔形等,分析其中具有特色的部分,从而试图探寻汉代名垂青史的书家之外的书写者的书写样貌。
(一)横向笔形
横向笔形,基本指的是现在意义上的横画。在隶书作品中,如两点水、三点水中的点延长书写似横画,《元致子方书》也不例外,如“次”“酒”等字。本文关于横向笔形的考察即探讨横画中具有特色的内容,如起笔和收笔。
1.起笔
汉代碑刻成熟隶书的书写,讲究“蚕头雁尾”,尤其对于横画的书写,一般多为逆锋入纸,中锋行笔书写。笔者根据观察发现,《元致子方书》中横向笔形的起笔形态并不拘泥于逆锋这一用笔方式,逆锋起笔、顺锋直入、顺锋斜切三种起笔方式均有出现,比例相当。
王凤阳先生在其著作《汉字学》中说:“书写生理决定单个汉字的书写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笔画的起笔正是这个道理,《元致子方书》中横向笔形的起笔包含顺锋直入、顺锋斜切以及逆锋书写三种情况,体现了书写者个人的用笔习惯,以及书写过程中跟随着书写节奏所呈现的变化。
2.收笔
横向笔形的收笔,可以将之书写得出锋,也可以将之书写得不出锋,或者是回锋书写,承接下一笔画或者下一个字。其中收笔出锋又分为上出锋、中出锋与下出锋三种类型。《元致子方书》中的横画的收笔反映了其中的篆隶笔意,短横以不出锋为主,长横的书写则呈现“蚕头雁尾”上出锋的典型隶书态势,未见中出锋与下出锋的类型。通览全篇文章,收笔上出锋的笔画线条平直,时而略有弧度,作成熟的雁尾之态。而收笔不出锋的类型,笔画自然停驻,毫无拖泥带水,提高书写的效率,带有浓厚的篆意。
总的来说,《元致子方书》横画的书写前文后文的变化较少,“雁尾”笔画拖长,使全篇字形呈现出扁平的态势。横向笔形的突出,正是隶书扁平之态与小篆竖长字形、楷书方正字形的区别之一。
(二)纵向笔形
纵向笔形基本等同于现代汉字中的竖画,在汉字的书写中,竖画的起笔主要有逆锋起笔与顺锋起笔的情况。收笔则根据其在整个篇章的位置分为出锋与不出锋,其中出锋的笔画则可以分为左出锋、中出锋与右出锋三种情况。不出锋是指自然停驻的书写之态。
1.起笔
从《元致子方书》纵向笔形的起笔方式来看,顺锋直入、顺锋斜切与逆锋起笔的书写样貌均有存在,书写者在书写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笔画之间的连贯性或者自己的用笔习惯,不断地作出调整,体现出丰富的变化。而不同的用笔方式也受到了不同的书写节奏的影响,体现书写者成熟的书写功底和高超的控笔能力。
如此富于变化的起笔书写范式,打破了整个章法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现自然书写的样貌,不至于僵化。
2.收笔
相比起笔而言,《元致子方书》中,纵向笔形主要有收笔左出锋和收笔不出锋两种情况。书写生理决定单个汉字的书写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而纵向笔形中的收笔左出锋,正是符合人的生理习性的书写方法。同时,由于章法由上而下的书写习惯,作为主笔特别是最后一笔的纵向笔形,收笔左出锋,恰好顺应下一个字的第一个笔画的起笔,是书写连贯性特征的体现。而纵向笔形收笔自然停驻的不出锋写法,则省略了书写中的多余动作。一方面是对书写节奏的调整,增强整篇的协调性;另一方面,省略不必要的书写动作,也有助于提高书写的效率。
(三)斜向笔形
斜向笔形由于行笔方向、用笔轻重、笔画长短等特点的不同,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笔画类型,包括点、撇、提以及捺等笔画。《元致子方书》中,斜向笔形起笔分为顺锋直入、顺锋斜切和逆锋入纸的情况。收笔则主要有上出锋、中出锋或者不出锋的类型,没有收笔下出锋的字。
1.点
点的数量、起收笔的变化、位置的变化等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一个突出的体现因素。除前文已经提到的短横的点画外,如“意”“尉”“得”各字中的点,表现的形态各异,在书写过程中,显得略微随意,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范式。根据所在字中的位置不同,时而逆锋起笔书写,时而顺锋直入书写而成。收笔时,为了与下一笔的起笔形成一种空间上的连接,往往还会调整笔锋的出锋方向。
2.撇
《元致子方书》中的撇从起收笔的方式和行笔方向的调整与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如“尺”“人”字中的撇画,逆锋入纸,行笔调整方向,带有明显的弧度,收笔并不出锋。第二种是如“行”“得”中的双人旁的撇画,逆锋入纸之后,行笔方向基本不变,收笔时采用中锋收笔。
3.捺
《元致子方书》中的捺书写形态极其丰富,如“伏”“不”“丈”“人”“察”“枚”“乏”“吏”等不同的字样中,可以说是笔笔相异,字字不同。在起笔之时,多数为顺锋直入或者逆锋起笔书写而成,收笔多数为上出锋书写而成。抽取书信中不同的用字,可以看出书写者根据其在字中的不同位置,作出了许多调整。如“不”字,捺画在字中充当从笔,书写的较短但分量感十足,尾部收笔的书写灵动,带有一分趣味。“枚”字的捺画,两段分明,行笔的前半段结束,收笔调锋,颇有唐楷之感。“吏”字的捺画,为字中的主笔,犹如一柄长刀,书写的笔画绵长,捺尾顿笔出锋,基本与楷书无异。
总之,这封书信作品中,斜向笔形的形态各异,既有隶书的波磔笔态,也有楷书的端正样貌,在不同的字中表现不一。尤其是捺的书写,有意加重波磔,造成“一波三折”的书写风貌,厚重的捺尾与字中其他的笔画形成了长短、粗细、浓淡的对比,增强了书写的节奏感。斜向笔形的种种特点体现了篆书向隶书转变过程中,对整体字形的改造,斜向笔形数量的增加在篆书纵向体势演变为隶书横向体势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转折笔形
转折笔形是发生在横向与横向、横向与纵向、纵向与斜向、横向与斜向乃至三种笔形之间的相互组合形成的书写过程,分为圆转和硬折两种不同的用笔方式。一般情况下,转折笔形是一笔书写完成,书写过程中,毛笔并未离开字的载体;不过在隶书中,同样存在一些转折笔形书写过程中似断非断,出现了一次衔接的过程,如《元致子方书》中“当”的右上角转折就是如此。笔者主要通过圆转与硬折的不同用笔方式,来考察《元致子方书》转折笔形的书写样貌。
1.圆转
在小篆、汉碑隶书中,转折的书写较为婉转,字形圆润有致,笔者考察了《元致子方书》的转折笔形,圆转笔形与硬折笔形各自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书写用笔较为圆转的字样,如“寸”“方”“留”“有”等。
2.硬折
硬折笔形的书写,是在字体演变的过程中,对于篆隶圆转体态的改变,是字体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通过改变圆转的姿态,加强了文字的方正变化,《元致子方书》中,有“煌”“绢”“吕”“毋”等字。自篆到隶再到楷书的发展过程中,由圆转向硬折的转化,便于形成篇章间的规范,增强字形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书写效率。
(五)落款的书写
《元致子方书》共有十行,前九行以工整的隶书书写完成,而最后的落款位置“自书:所愿以市事,幸留意留意,毋忽,异于它人”,书写较为潦草,因此,王冠英先生认为正文与落款非一人书写而成,“自书:自己写。这标明‘自书’下面的内容是自己写的,也说明上面的内容系委托他人代书。这从前后的字体的差别也可以看出”。由于最后一句“自书”与前文的字体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笔者认为,“自书”也有可能是书写者“元”在强调这封信为自己本人所写。首先,最后一句“自书:所愿以市事,幸留意留意,毋忽,异于它人”,从文意来看,是在提醒子方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书信,勿要等同于他人。其次,元本就有意提醒子方留意再留意,因此也有可能在文末有意改变书写的字体,从而达到吸引阅信者注意的目的。最后,元在信中提及购买物品中的毛笔之时,有意提到“善者”,说明元对于毛笔的使用是有一定要求的,无论是落款的书写风格,还是对毛笔的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元的书写水平。有此书写能力,似乎并不需要他人代写,所以这封信全文为元本人书写也不无可能。
关于《元致子方书》最后一行是否为元本人书写,郭永秉先生在《代笔,还是亲笔?——汉代小吏书艺一瞥》一文中提出了书信并非他人代写的观点。文中一一列举了支持书信为他人代写的相关学者从用笔、字形结构、书风、释义等角度将落款与正文进行对比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不同观点,最后得出结论,书信为元本人书写,并认为“书信正文写完后,推测大概是放置了一些时日……这时大概迫近发信,皆是匆匆写来,字迹较为随意、草率也就显得十分自然了(何况当时或许已经换了比较粗劣的笔墨)”。
笔者的观点与郭永秉先生基本一致,无论落款与正文是否为同一人所写,整句落款的书写是能够反映古人的书写面貌的。短短十余字拙中带巧,粗中有细,笔画时而飘逸,时而厚重,尤其“毋”字的横画,“雁尾”十分厚重,增强了视觉效果,明显是书写者有意为之。
三、结语
《元致子方书》是一篇变化丰富的隶书书法作品,上承篆书,下启行书、楷书。全篇中锋行笔,点画凝实,气息流畅,圆润贯通,正文一气呵成,并且用笔醇熟,轻重缓急调整自如,笔锋有藏有露,行笔流畅自然,于工整中见灵动,充分体现了书写者精湛的书写技术和较强的毛笔把控能力,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汉代古人的书写风貌,也突显了留名青史的书法大家之外,千千万万的无名书家对汉字的书写和演变所作出的贡献。
本文从横向笔形、纵向笔形、斜向笔形、转折笔形等进行考察,分析《元致子方书》的书写特点。对于起笔而言,横向、纵向、斜向笔形都有顺锋直入、顺锋斜切与逆锋起笔的写法。对于收笔而言,顺应书写的节奏感和手的生理习惯。字形轮廓完全呈现了隶书扁横的态势,字与字之间大小适中,对比均衡。正文的书写节奏紧凑,而又严谨端正,落款的书写参差错落,大小变化,尤其是笔画粗细方面,对比十分强烈。借之分析汉字的书写可以看到,对不同笔画的起收笔方式进行调整,甚至对同一种笔画的起笔、行笔与收笔稍加改变,便形成了书写者的个人风格。这种种因素也反映出字体的演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范式,是一个破而后立的过程,即在已有的书写格式、笔画形态、字形结构等的基础上,顺应人书写的生理习惯以及书写材料的变化等不断调整,最终形成新的书写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