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名篇情感脉络 体味千古人生感喟
2024-10-01刘兴国
[摘要]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解读古典名篇是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和绝佳契机。找到一把打开古典名篇情感密码的钥匙,无疑能指导学生更深刻更轻松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以《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名篇诗文为例,分析不同时代、个性迥异的文学巨匠在不同的作品中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相同的心路历程的原因,由喜悦转悲,再由悲伤转为旷达,几乎是其共同的情感密码。
[关键词]《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命;宇宙观
[作者简介]刘兴国(1969),男,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品读古人名篇,似与古人促膝交谈,俗念因之一洗,心胸为之一畅。读《兰亭集序》,如初春郊游,惠风拂面;读《赤壁赋》,如盛夏吃瓜,清凉入心;读《滕王阁序》,如仲秋登高,遥思无限;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如瀚海赏雪,沉郁凝重。读久了,便觉心灵已走过了四季,生命也跨越了一世,而这些名篇中的情感脉络也愈发清晰,又极其相似。由喜悦转为悲伤,再由悲伤转为旷达,几乎是这些名篇共同的情感密码。
开篇写时、景、人、事,体验喜悦之情。《兰亭集序》中作者于“癸丑”之岁“暮春之初”遇到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良辰,又身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美景,“少长咸集”的“群贤”做着“流觞曲水”的雅致乐事,心头自然而然涌起“信可乐也”的愉悦之情。《赤壁赋》中苏轼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良辰, 置身“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与客“泛舟赤壁”,举杯劝酒,“诵明日之诗,歌窈窕之章”,任凭轻便的小船自由自在地在浩渺辽阔的江面飘荡,顿感“浩浩乎如临虚御风,而不知其所至,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确实“乐甚”。而《滕王阁序》的良辰是“时惟九月,序属三秋”,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有“层峦耸翠,上出重霄……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自然景观,更有“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的人文景致。在人杰地灵、俊采星驰的滕王阁上享受的乐事更是令人心驰神往:“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用今天的话说,尽享阳春白雪之韵,极展陶潜灵运之才。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作者怎能不生“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赏心之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在“湖月照我影”的良辰,欣赏着“半壁见海日……水澹澹兮生烟”的美景,陶醉于“飞度镜湖月”的游兴之中,不禁咏唱“世间行乐亦如此”。
无论是身临其境,还是戴月梦游,作者均趁着良辰,赏着美景,或独自一人,或偕同雅士,沉醉于雅事,快哉乎此时。
也许是乐极生悲,或叫兴尽悲来。《兰亭集序》“快然自足”后,想到“老之将至”,感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悟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因而发出“岂不痛哉”的悲叹。《赤壁赋》中苏子“扣弦而歌”,吟唱“望美人兮天一方”,便“愀然”了,想到“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悟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顿生“哀吾生之须臾”之感。《滕王阁序》中王勃“望长安于日下”,深感“天柱高而北辰远”“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一种怀才不遇、人生飘零之悲吞蚀着他落寞的心灵。李白梦游天姥,魂悸魄动后,“恍惊起而失嗟”,陷入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惆怅之中。由此看来,这些名篇在作者沉醉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后,情感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转入悲愁。
王羲之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苏东坡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王勃说:“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白则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无论是心归自然,还是重燃壮志,都展示了先人旷达乐观的胸怀。
其实,这种由喜悦转向悲愁,再由悲愁转向旷达的情感脉络,在中国古典名篇中还有许多,为什么不同时代、个性迥异的文学巨匠在不同的作品中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相同的心路历程呢?我们发现这些作品有一些共同之处。
一、逢喜事把酒言欢,抒乐怀古今同情
文人的喜悦,热烈而丰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与自然相知的喜悦,“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与农人闲聚的喜悦,“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邀请友人共饮的喜悦,“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是短暂相逢的喜悦……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事、流觞曲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信可乐也”。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途经南昌,适逢盛会,“四美具,二难并”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登高远望胸襟豁然开朗,飘逸的兴致瞬间飞扬。北宋壬戌之秋,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诗歌章,“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很是快乐。李白将往吴越,梦游天姥,湖月为伴,神交谢公,半壁见日,不仅“迷花倚石”。王安石有词“人生失意无南北”,其实,人生喜悦又何曾分南北、别古今呢?读《静女》,我们仍熟悉那女子的“爱而不见”的俏皮,熟悉那男子的“搔首踟蹰”的憨厚;读《归去来兮辞》,我们仍感动于“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赤忱质朴,读《山居秋暝》,我们仍欣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恬静和谐,不仅是因为这些场景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更是因为我们的心灵、情感是相通的,这是引起阅读共鸣的基础。可以看出,这些名篇表达的喜悦之情正是自古以来人们恰逢喜事时共同的心情。
二、经历坎坷兴尽悲来,身世堪忧痛哉悲夫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才情卓绝的作者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情感更强烈、更敏感、更多变。常人乐而忘忧,喜时抛愁;才子却不然,王羲之“信可乐也”之后感叹“岂不痛哉”,王勃“逸兴遄飞”之后长吟“兴尽悲来”,苏轼“饮酒乐甚”之后“愀然” “托遗响于悲风”。太白于众仙欢迎之时,魂悸魄动,惊起长嗟。他们的情感为何变化如此之快?除了个性的敏感之外,作者的身世堪忧或经历坎坷可能是重要原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那么,他们创作时面对着怎样的现实呢?
王勃未成年即被授朝散郎,不久又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不料因写《檄英王鸡》被逐,又因擅杀官奴当诛,幸而遇赦除名。锦绣前程化为泡影,凌云壮志付诸东流,即使偶逢盛会而欣喜,又怎会将心底的悲苦忘得一干二净呢?李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然而被赐金放还,入洛阳,流东鲁,颠沛流离。苏轼乃当时少有的全才,诗文书画皆有突出成就,政治上主张“文治昌明”,渴望能像周公瑾一样“谈笑间”建立不朽功业,然而世事弄人,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遭遇“乌台诗案”,险些被杀,出狱后几经波折,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即使皓月当空,水波不兴,泛舟赤壁,与友对饮,又怎能抚平心灵深处的伤痛?又怎能忘记“保家卫国”的政治理想呢?当他扣弦而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时,象征政治理想的“美人”便勾起了作者的失意、忧伤,心情自然转向悲。而王羲之出身豪门贵族,23岁入仕,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既没有被贬谪,更没有沦为阶下之囚,可以说仕途通达,春风得意,在《兰亭集序》中的“痛”与“悲”是无病呻吟,还是对生命的真实感喟?若是对生命的真实感喟,他又面对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现实呢?“从魏晋到南北朝,王朝不断更迭,社会上层争夺砍杀……门阀士族的头面人物总要被卷进政治漩涡,名士们一批又一批被送上刑场。”[1]险恶的政治环境成了高悬在王羲之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有落下的可能,作者身世堪忧,发出“死生亦大矣”的豪叹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2]
三、悲生命之短暂,羡宇宙之无穷
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宇宙观。如果说作者坎坷的遭遇使作品表达的悲苦有了可靠而厚重的现实依托,那么,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宇宙观则让作品表现的内涵有了深刻性和永恒性。王羲之深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悲鸣与前文所歌的“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构成强烈的对比,流露出深沉而无奈的生命意识和宇宙观。“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1]90《兰亭集序》中“死生亦大”的思考代表的是士大夫阶层对人生、对生命普遍的追问。唐代王勃“天高地迴,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一“觉”一“识”,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宇宙无穷,生命有限,并因此感到悲伤、无奈。“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象征美好人生理想的“烟霞”转瞬即逝,而代表现实天地的“枕席”却是永恒的,也是冷酷的。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深刻的、超前的,慰藉了每一个渺小的生命。北宋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哀”一“羡”,以“羡”衬“哀”,又与前文“驾一叶之扁舟,凌万顷之茫然”相呼应,在苍茫无边的宇宙里,生命比“一叶扁舟”小,小如沧海一粟,这是作者对曹操“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的冷静思考与哲学探究,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怀疑、质询。这种思考在曹雪芹那里仍在继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即使贵为将相,生命也终归有尽,永远不变的是代表大地的荒冢。今人又何曾淡忘了这种追问呢?史铁生走进地坛,用十五年的时间向古园里的玉砌雕栏,向蜂儿,向草木追问:“我为什么要出生?我为什么不死?我该怎么活?”史铁生从永恒的宇宙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力量。
作者无一不感到人生短暂而时光易逝,生命渺小而宇宙无穷。如何将短暂而渺小的生命化为宇宙间永恒的光芒,便成了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当这种目标无法实现时,便迸发出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强烈拷问。由此看来,名篇中的情感脉搏其实跃动的是知识分子普遍的心率,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对浩瀚宇宙的探寻也是自古至今无数智者普遍的历史情结。
也许正是以上三个共同点才形成了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心路历程,或许也是解读名篇的情感密码 。理想如天姥一梦,无法实现,但生命如空谷幽兰,依旧芬芳。名篇的情感三脉络,如人生的三部曲:喜悦是青少年的风华正茂,悲愁是壮年时的沉郁丰厚,旷达则是老年的天高云淡。读名篇,涵养心灵,积淀人生。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102.
[2]肖君林,王清清.魏晋风度与思想的错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