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10-01冯菲姜小平
摘 要:红色音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中形成的独特音乐形式,亦是中华民族由生死危亡到扭转僵局、焕发生机的珍贵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丰富素材资源库、提升目标达成度、凸显专业特色化和增强育人效能感。在具体的内容组构中,应深入发掘能够厚植爱国情怀、引发情感共鸣、强化审美教育、提升价值认同的思政元素,通过课程化塑造不断完善内容体系。从实践路径的设计出发,通过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拓展多元化建设渠道、加强数字化技术支持以及开展专题化教研活动,促使红色音乐在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进程时,能够更加符合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需要,不断提升融入准度与深度,助力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思政;体育艺术类课程;红色音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5-0088-07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d music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at colleges
Abstract: The red music is a unique form of music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100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rogress, and it is also a precious cultural resourc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life and death to the reversal of the deadlock and the revival of vitality. Integrating red music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in colleges can help to enrich the resource base of materials, enhance the degree of achieving the goals,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specific content structure, it’s needed to deeply explore the elements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at can cultivate patriotic feelings, trigger emotional resonance, strengthen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enhance value identit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ontent system through curriculum shaping. From the design of the practical pathwa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immersive teaching situations, the expansion of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channels, the strengthening of digital technical suppo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at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promoting red music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cess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in colleges, it’s will be more closely match the realistic need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depth of integration,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in colleges to achieve practical effect.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red music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红色音乐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的文化智慧结晶,源于国内大革命时期,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记录了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不懈奋斗的百年历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崇高情怀。如何充分发挥红色音乐的育人价值,将红色音乐打动人、鼓舞人、教化人的独有魅力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议题。对此,在阐释红色音乐内涵、类别与特质的基础上,明晰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义,厘清其内容组构并提出对应的实践路径,将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时代责任感,为培养更多具有红色精神、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1 红色音乐的内涵、类别与特质
1.1 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
红色音乐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阶段形成的承载着丰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真善美情怀的音乐形式,蕴含着深刻内涵[2]。首先,红色音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韧斗志与不懈追求,饱含着人民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与理解,呈现出“文艺服从于政治发展”的发展理念,具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育人宗旨。其次,红色音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均以不同形态和理念传递着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启迪了无数革命志士与爱国青年,是中国革命史奋斗历程的见证。最后,红色音乐所具备的独特艺术感染力,能够唤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思想等方面的关注,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是承载党性修养、红色基因、理想信念与精神教育的鲜活教材。基于此,可以将红色音乐理解为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征程中,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以弘扬中国精神为主题,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元素的音乐作品。
1.2 红色音乐的主要类别
红色音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按照体裁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红色歌曲、红色歌剧、红色戏曲、红色舞剧、红色交响乐、红色器乐曲6大类[3]。红色歌曲代表作有《救国歌》《冲锋歌》《游击队歌》《旗正飘飘》等。红色歌剧代表作有《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霞》《星星之火》等。红色戏曲代表作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红色舞剧代表作有《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东方红》等。红色交响乐代表作有《胜利进行曲》《保卫延安》《长征交响曲》《红旗颂》等。红色器乐曲代表作有《狼牙山五壮士》《黄河》《解放区的天》《翻身道情》等。而如果按照内容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革命斗争篇、政治纲领篇、军民情深篇、歌颂祖国篇、英雄赞歌篇、展望未来篇6大类。革命斗争篇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上前线去》等。政治纲领篇代表作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军队忠于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等。军民情深篇代表作有《军民大生产》《十送红军》《驼铃》《盼红军》等。歌颂祖国篇代表作有《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我爱祖国的蓝天》等。英雄赞歌篇代表作有《刘三姐》《江姐》《小白杨》《红烛颂》等。展望未来篇代表作有《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好日子》等。
1.3 红色音乐的思政特质
红色音乐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传播红色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革命精神、爱国情怀和社会理想,是最为优质的课程思政资源之一,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思政育人特质[4]。首先,红色音乐具有深厚的思想性。红色音乐大多以写实的歌词、激昂的旋律叙述着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颂赞着共产党人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抒发着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等伟大革命领袖思想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对国家、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认知,进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其次,红色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性。红色音乐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团结奋进历程中的优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强大的文化力量和滋养人、鼓舞人、塑造人的文化价值,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红色音乐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无论是深情的歌词还是优美的编曲,是慷慨激昂的交响乐还是温婉动人的小调,红色音乐的创作者或演奏者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使得红色音乐颇具艺术性和传唱度,深受人民大众的拥护与喜爱,对于大学生审美情操的涵养和审美意趣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最后,红色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红色音乐大多以讴歌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以及歌颂革命英雄为主要内容,主题鲜明,风格独特,具有触动人心和引人共鸣的情感力量,能够有效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5]。
2 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阐释
红色音乐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淬炼出来的具有鲜明思政属性和深厚育人意蕴的音乐形式,将其有机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其丰富素材资源库、提升目标达成度、凸显专业特色化、提升育人效能感的独特价值。
2.1 红色音乐能够丰富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素材资源库
丰富且优质的课程思政素材及资源是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据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素材数量短缺、类型单一、质量堪忧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发挥。红色音乐根植于波澜壮阔的革命时代,以独特的形式传递着感人肺腑的光荣事迹,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怀和不朽的精神气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德育资源,能够为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充足、鲜活、优质的课程思政素材,助力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质增效。红色音乐是红色精神的鲜活载体,从红色音乐中能够提炼出饱含情感触动性和思政感染力的革命精神文化。例如讴歌了红船精神的《百年红船》,礼赞着井冈山精神的《星星之火》以及《不负荣光》《长征组歌》《延安颂》《红梅赞》等诸多红色音乐作品,无不蕴含着引人共鸣、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6],经过系统地挖掘、凝炼和整合,将其转化为服务于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优质素材资源,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精神品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充实和丰富课程思政教学的素材资源库,为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素材支撑和资源保障。
2.2 红色音乐能够提升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达成度
目标达成度是对课程与教学目标达成效果的展示,作为课程与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影响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安排。红色音乐作为一种时代符号,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战略决策、思想理论、英模人物、精神财富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7],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凸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将红色音乐作为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来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还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学生的正确三观是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或思政目标)的核心要素,也是检验与评价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以其特有的身体运动表现和艺术形式,引导学生们在习练过程中自主传承与发扬红色音乐文化,构筑起红色音乐与革命历程的交互桥梁,使遥远的革命事迹转化为日常生活表达;通过欣赏和学习红色音乐,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审美感知力,提高审美判断力,推进大学生对美好、和谐、高尚品格的追求。体育艺术类课程与红色音乐在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上的高度契合性,促使体育艺术类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红色音乐素材与资源的教学使用,借助红色音乐独特的情感张力、艺术魅力和沁润心弦的感召力,使个性得到充实、净化与洗涤,使得课程与教学的情感目标(或思政目标)更易于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得以实现。此外,大学生的红色音乐知识体系、技能水平与音乐素养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得以不断丰富、发展与提升,推动体育艺术类课程与教学对学生全方位育人目标的落实,助力完成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达成度。
2.3 红色音乐能够凸显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特色化
生成特色化的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是体育艺术专业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提升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必经之路。体育艺术类课程是培养和展现人的身体美、运动美和艺术美的育人课程。在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专业建设的当前,如何构建特色化的体育艺术类课程,需要在体育艺术课程思政建设中有新举措与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8]红色音乐作为红色资源,将其以教学素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不仅是对体育艺术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发展的可行之举,也是充实《音乐选配与编辑》《音乐欣赏》等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形式,甚至是对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课程教学提供多元化音乐的有效选择。例如,舞蹈课程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可以通过对红色音乐进行长度与鼓点的编辑,使红色音乐以“润物有声”的形式融入课前热身活动中;又或者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通过重新组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形式,加大红色音乐内容的教学时长,使师生在红色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感悟红色音乐的时代气息与文化魅力。不论是在音乐课程还是舞蹈课程的思政建设中,红色音乐的作用不可忽视。红色音乐与体育艺术类各具体课程在找准对接点、扩展契合面的深度融合中,能够逐渐化解各具体课程的思政建设难点,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政成效。由此生成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与专业特点,既可为同专业的同类课程提供教学经验,也能为同专业的它类课程提供课程思政建设启示。
2.4 红色音乐能够增强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效能感
梁启超呼吁:“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9]红色音乐作为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蕴含着革命精神、爱国情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塑造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音乐是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灵魂,将红色音乐打动人、鼓舞人、教化人的艺术魅力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党的百年奋进历程,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如通过歌剧《江姐》《刘胡兰》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曲《保卫黄河》《松花江上》等体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的真挚情怀;另一方面,通过对红色音乐背后故事的挖掘,感受红色音乐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与时代价值,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时代责任感。如在流行音乐《走进新时代》的词曲学习中,可以直观感受歌曲对中华儿女传统美德的讴歌,对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神采飞扬的精神面貌的赞扬,对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期许;在鉴赏《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经典歌曲时,学生们可以通过歌曲情境的想象来感悟作曲家的美妙心境,仿佛正在划着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中尽情游玩。红色音乐题材、内容、形式的多样性,促使其在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价值维度更加多元,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深入全面,既有红色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技能的增强、音乐素养的提升,也是德、智、美多元化发展的具体表现,能够增强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效能感。
3 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组构
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是其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在进行内容组构时既要体现红色音乐的艺术特性,也要顺应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目标,选择能够厚植爱国情怀、引发情感共鸣、强化审美教育以及提升价值认同的内容,将有助于推进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转化与价值实现。
3.1 合理选摘能够厚植爱国情怀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10]文艺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红色音乐艺术性地概括了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又内蕴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其中反映爱国情怀的优秀作品,可为当下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素材和启示。因此,选摘能够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红色音乐,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建设过程,有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一过程需要在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合理选摘红色音乐作品,将其中能够厚植爱国情怀的内容与课程教学有效结合。选摘红色音乐作品时,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经典歌曲。例如,《我爱你,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旋律或慷慨激扬,或优美抒情,歌词均表达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歌颂,能够通过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出人们与党和国家的血肉联系,有效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红色音乐的选摘应注重其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对于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不可或缺。例如,歌曲《十送红军》用叙事手法描绘苏区百姓送别红军的场景,表达了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在选择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时,要一并将这些创作故事反映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爱国情感。
3.2 科学编排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内容
红色音乐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其创作过程十分注重情感的融入,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许多优秀的红色音乐作品都旋律优美、节奏激昂,能够有效地激发听众情感共鸣[2]。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中融入红色音乐,就是要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实现思政育人价值,科学编排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红色音乐内容,方能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选择适切的内容予以呈现,避免生硬融入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反感。因此,可编排一些当代大学生耳熟能详、有共同记忆的红色音乐。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外婆的澎湖湾》《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优秀作品,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唤起记忆的片段,既可促进情感认同,又可实现歌曲中体现家国情怀、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政元素的融入。另一方面,红色音乐的科学编排还需要结合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特点,注重音乐与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体育艺术类课程中,音乐时常作为背景音乐或伴奏音乐,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是增强体育艺术表演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支撑。例如,体育舞蹈课程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红色音乐进行改编,以伴奏音乐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舞蹈过程中感受到红色音乐内蕴的情感力量,用具身体验实现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此外,科学编排红色音乐还需要注重多样化和创新性,既要纳入传统的革命歌曲,又要积极选择现代创作的红色题材音乐作品,保持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活力。
3.3 积极注入能够强化审美教育的内容
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11]。审美教育是通过借助美的事物感染人、熏陶人,进而提升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音乐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式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的精神、文化和历史事件进行凝练和展示,赋予了美的魅力和观感。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借助音乐、舞蹈和服饰等独特的情感张力、艺术魅力和沁润心弦的感召力,激起审美主体人自由而进取的向上状态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其情绪和心灵获得美的感受和精神愉悦,个性得到充实、净化与洗涤。具体而言,要善于选摘符合当下审美教育需求的红色音乐作品。例如,《洪湖水,浪打浪》《沂蒙山好风光》《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此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扬人民群众奋斗精神的经典作品,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审美视角,引导学生以更直观、更全面、更生动的形式去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峥嵘岁月史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在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中注入能够强化学生审美教育的内容,还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为红色音乐的教学化使用创造良好的美育空间和环境,使学生深刻领悟红色音乐中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人格魅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进而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历史责任感。
3.4 及时融入能够提升价值认同的内容
红色音乐的内容与所处的时代主题是高度统一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2]。红色音乐的价值内涵随着历史阶段的演进不断有新的元素融入,在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能够提升价值认同的红色音乐是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不断奋进、逐梦青春的动力源泉。红色音乐是在党的伟大事业实践中生成的,是对党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赞扬与歌颂,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例如,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前后创作的《保卫国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歌》《黄河大合唱》等红色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运动的价值认同。同时,红色音乐也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价值和鲜明品格。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创作的《红军纪律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用实践行动创作了大量彰显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的红色音乐,这些都是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正是基于红色音乐能够展现时代主流价值和提升价值认同的背景,我国体育艺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实质性突破,高校体育艺术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坚定与深化,学生们积极投身于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走进社区养老院、社会福利机构和特殊学校等,通过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实际行动为老年人、青少年儿童等群体带来欢声笑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立足于时代要求,基于红色音乐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挖掘与整合具有强烈时代价值和能够提升学生价值认同的音乐素材,并将其及时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时代机遇,彰显时代价值。
4 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将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发挥独特的育人作用,需要在明晰其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和内容组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符合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特点和育人规律的具体路径,可通过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拓展多元化建设渠道、加强数字化技术支持及开展专题化教研活动,为红色音乐融入过程提供实践保障。
4.1 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释放红色音乐固有的德育潜能
沉浸式教学是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出能够让学生完全沉浸其中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的一种教学方式[12]。红色音乐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画面感和故事性,故在教学活动中反复播放红色音乐可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感受音乐所蕴含的内在思想和时代价值,选择具有空间开放性和内容具象化的音乐,创设与体育艺术类场馆、器材、服饰及道具等融为一体的场景,为体育艺术课程学习提供空间场域,是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独特性与空间性相结合、感染性与育人性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因此,在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并与红色音乐相结合,能够充分释放红色音乐的育人潜能,提升红色音乐的育人效能。
在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一是要注重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教师要结合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能够与舞蹈、服饰和场馆器材等实现充分融合的红色音乐,将音乐中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播放器、投影仪等设备,为学生打造一个具身沉浸的教学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领悟红色音乐的艺术性与育人性。二是要打通体育艺术类课程第二课堂,构建沉浸式红色音乐文化情境。教师可采用红色音乐欣赏、背景故事传播和演绎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红色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红色音乐创作幕后故事的普及传播以及角色扮演演绎红色音乐等,通过体育艺术类专业学习为学生提供精彩的红色音乐体验,帮助学生体会革命坎坷年代与艰辛岁月,进而达到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洗涤学生心灵和坚定理想信念的育人目标。
4.2 拓展多元化建设渠道,优化红色音乐融入的关键环节
红色音乐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种宝贵资源,它所具有的寓教于乐属性使之更易于实现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目标[7]。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渠道是否畅通、多元,是影响融入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不断更新与拓展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的建设渠道,达到优化红色音乐融入关键环节的目的。
高校拓展多元化的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渠道,一是要明确红色音乐在新时代高校体育艺术类人才培养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国各类高校的体育学院、教研室以及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红色音乐的历史内涵和思政价值,要成为理念先行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把红色音乐作为育人常规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的常态化使用,正确把握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论述,还要将红色音乐的价值内涵渗透进体育艺术类课程育人全过程。二是要对体育艺术类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符合思政育人要求的优化与改进,在课程目标设计、教案课件编写、教学大纲修订、评价体系构建、教材编审选用等方面要有具象化的体现和具体的推进措施。同时,充分利用红色音乐时长较短、播放便利、内容丰富等特性,将其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专业课学习中,接受红色音乐元素的熏陶。三是要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课程与教材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红色音乐思政育人的示范引领效应。同时,探索与创新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研究成果支撑教学实践改革,打破教学过程中红色音乐与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的“两张皮”现象。
4.3 加强数字化技术支持,创新红色音乐融入的呈现形式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在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还能通过多维度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红色音乐所承载情感与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创新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的呈现形式,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及深化体育艺术类课程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是构建虚拟现实教学场景。借助VR数字技术,体育教师可构建虚拟的历史战场、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路等场景,配以相应的红色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如《星星之火》《十送红军》《军港之夜》《红星歌》等体现流金岁月篇、军民情歌篇等经典名曲,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体育艺术表演或训练。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在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感视听说器官,深度感悟红色音乐创作所处的历史背景,感悟先辈们为红色信仰奋斗终生、艰苦作战、保卫祖国的毅力和军民鱼水情,培养学生的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奉献终生的信仰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使红色音乐与体育艺术完美融合。二是开发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定期开展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主题的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开发集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将红色音乐的历史背景、创作故事、艺术特色等内容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平台可设置互动环节。如在线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红色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红色音乐背后的故事与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与道德观。三是建设数字化红色音乐教学资源库,具体包括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视频、音频素材、教案设计、典型案例等。通过资源共享与交流,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学习,推动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全面创新红色音乐融入的教学呈现形式。
4.4 开展专题化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红色音乐育人能力
专题化教研活动能够精准定位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阻滞性问题,如红色音乐的选择与课程融合度、情感传递的精准性、思政效果的评估等,能为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一是深研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多元化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等多元化培训形式,邀请音乐教育专家、红色文化研究学者及体育名师、教研员,共同探讨红色音乐与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融合路径,系统学习红色音乐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掌握将红色音乐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策略,设计具有红色元素的教学活动,评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音乐体验和情感发展等,从而更好把握红色音乐的精神实质和育人价值,着力提升教师的红色音乐素养与体育艺术类课程教育教学能力。二是精研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收集、整理及开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等适合体育教学的红色音乐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红色音乐教学素材,促进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实践创新。三是实施“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围绕同一红色音乐主题,设计并实施不同的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探索多元化的红色音乐育人形式和载体,如体育艺术类课程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和价值,并通过集体观摩、评议与反思,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共享,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创造力。
红色音乐生动刻画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弘扬与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崇高情怀,是音乐与历史、艺术与思政的创新性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革命性、时代性、感染性特征。体育艺术类课程类型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将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形式与内涵,不断扩充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素材资源具有现实意义。精准识别红色音乐的思政特质、价值,科学组构与探寻其融入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及路径,将充分发挥红色音乐的独特育人魅力,引导学生在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实践中感受历史温度,激发爱国情怀,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用好红色资源 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EB/OL]. (2023-06-14)[2024-07-15]. 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20230614/f01c42c4f50e4d8c871e92888dc4e68f/c.html
[2] 刘会娟,唐未兵. 红色音乐教化育人的光辉历程及发展路径[J]. 湖南社会科学,2024(1):152-158.
[3] 张鑫,杜鑫茹,吴修林. 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价值与实践探析[J]. 艺术教育,2021(9):263-266.
[4] 李爽霞. 发挥红色音乐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高等教育,2022(20):16-18.
[5] 郭艳燕.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 民族教育研究,2023,34(2):107-112.
[6] 霍星羽. 从红色音乐中破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2):199.
[7] 习译之. 红色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中的作用[J]. 教育学术月刊,2022(5):45-50.
[8] 习近平. 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 人民日报,2014-12-16(001).
[9] 张静蔚. 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980-1919)[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06.
[10] 习近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20-10-15)[2024-07-15]. https://www.gov.cn/zhengce/ 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12] 蔡文璞,祝小宁. 沉浸式教学助力高校思政课改革[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