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图书馆对外汉语服务活动实践研究

2024-09-30王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23期

摘要:对外汉语服务活动,是伴随“汉语热”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旨在为汉语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汉语的交流平台及结识中国朋友的友谊桥梁,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该文通过实地观察,对湖南图书馆对外汉语服务活动的开展概况、活动亮点和组织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发现这些活动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少量活动设计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图书馆研学旅行馆藏特色体现不充分和对外汉语服务活动形式的公益性运作模式不够丰富等,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与思考,期待能为今后公共图书馆对外汉语服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文旅融合;图书馆;读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8(b)-0093-04

A Practical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Service Activities for Foreigners in Hunan Library

WANG Jun

(Hunan Library, Changsha Hunan, 41001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Chinese service activities for foreigner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ies in the world,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foreigners' language practice ability,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strong interest in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view, highlights,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service activities for foreigners in Hunan Librar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ing the gap between the activity plan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participants, learning the methods of showing library collectio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research travel services in foreign libraries, and using for reference the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com76842d3916f453beef9dd28a59575949mercial Chinese corners for the public library. Based on this,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are proposed, aiming to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language service activities for foreigners in libraries.

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service activities for foreigner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unan cultur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Library; Reader activity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湖南省委、省政府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提出“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面向海内外讲好湖南故事,展示湖南形象”。为积极响应号召,湖南图书馆自2019年4月起面向在湘外籍人士推出了对外汉语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旨在通过举办非遗、京剧、民乐和中华传统节日等主题体验活动帮助外国人融入湖南、爱上中国文化。

1 对外汉语服务活动概况

截至2024年4月,湖南图书馆在5年的时间里共举办对外汉语服务活动16场,活动地点设在馆外的频次略高。活动形式上以线下为主,辅以少量线上。活动内容多采用文化感知与体验,结合话题讨论同步进行。活动对象以留学生为主,亦有在湘外籍教师、社会人士或机构参与,每场活动人数为30 —200人不等。活动时间不固定,会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契机、馆里主题活动的开展和留学生的上课时间综合考虑。

对外汉语服务活动的组织步骤较为固定,分为前期准备、活动执行和后期总结三个阶段。前期重在撰写实施方案,按时间节点精准对接合作方和参与方,准备活动物料和做好宣传铺垫。执行阶段强调每个细节的环环相扣,完整准确地呈现方案的应有内容。后期注重新闻稿的发布,活动资料的整理和复盘收尾,为更高质量地开展下次活动积累经验。

2 对外汉语服务活动亮点

目前,举办的16场活动中有中华传统文化主题9场、社会生活主题6场、跨文化交流主题1场,参与人数近2.5万(见表1)[2]。其中,汉文化的感知与体验是活动亮点,是吸引参与者的重要因素。现通过三个案例来阐述活动汉文化的感知与活动具体内容和特色[3]。

2.1 京剧国粹

2019年6月23日,湖南图书馆携手湖南省京剧团为百余名在湘外籍人士举办了一堂京剧体验课程。活动从京剧科普开始,在台上展示精致的演出戏服和颇具特色的程式化表演。京胡合奏《夜深沉》《财神赐福》、川剧变脸等让外籍友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大家争相体验化妆、穿戏服、学动作和唱腔等,气氛相当热烈。

来自英国的David Hughes、巴基斯坦的Sajjad Ahmad和Azhar Hussiain Shah体验了脸谱勾画。Sajjad激动地表示:“我非常喜欢关羽脸,我知道红色代表忠勇。”David Hughes的脸谱是孙悟空,他表示孙悟空是他童年看过的经典动画角色,很喜欢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验活动。

2.2 魅力非遗 锦绣潇湘——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活动

2019年8月25日,湖南图书馆联合湖南雨花非遗馆举办了一场湖湘非遗展示体验活动。随着《刘海砍樵》《补锅》音乐响起,外国友人跟着节奏舞动;皮影戏让好奇的他们走到舞台后方,观察台上的表演者如何演绎故事;优雅的香道、茶道表演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外国友人还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亲密接触,棕榈制品、江永女书、泥书工艺等,都让他们对湖湘“非遗”赞叹不已。

来自巴基斯坦的里沙和Sky,虽然来中国只有一年,中文说得不够好,但却十分着迷于中国的文化。他们最喜欢花鼓戏,其独特的唱腔和曲调,让他们觉得“很中国”“很湖南”。

2.3 吾道南来 湘江北去——岳阳站文旅研学活动

2023年10月28日,湖南图书馆走出长沙,牵手外籍友人们开展了一场文旅研学活动。当天是中国农历的九月十四,恰逢首个“岳阳楼日”前夕。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的留学生们登上岳阳楼,远眺洞庭湖,诵读《岳阳楼记》,绘制岳州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甜酒之乡长乐古镇,大家参与甜酒制作、舞龙灯、踩高跷、滚铁环、敲锣打鼓等,用更有体验感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中国民俗文化。

来自越南的陈来德,在岳州扇面上留下了一首古代越南使臣路过岳阳楼时写下的诗。他表示:“这样的研学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还可以亲身感受到历史,很有意义。”

3 对外汉语服务活动组织特点

湖南图书馆的对外汉语服务活动自2019年4月启动以来,已使图书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价值初见成效,吸引了广泛关注,开启了文化传播新窗口。

3.1 活动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路径优势

湖南图书馆在湖南省委外事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悉心指导下,与社会机构进行资源互补共享,较好地实现了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也成为文化机构展示自我、借势营销、扩大知名度的传播平台,实现了多领域合作、互惠共赢的新局面。

3.2 活动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湖南图书馆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针对性传播,对于参与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各国文化都能在这种对外文化服务中受益。纵情端午、京剧国粹、国乐潇湘、魅力非遗等活动让读者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图书馆正迈开步伐、主动走向世界的姿态,拓宽了外交服务的深度和广度[4]。

3.3 活动具有鲜明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滋养民族心灵、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之一,湖南图书馆一项最主要的工作内涵就是通过阅读推广展示优秀湖湘文化,同时吸引外籍人士走进图书馆,全面了解真正的中国,让他们也乐意成为湖湘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另外一支多样、深入和持久热爱中国文化的世界力量[5]。

4 对外汉语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少量活动设计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外国友人在活动中的参与和互动程度受到活动内容设置、小组合作形式和社会合作机构等因素的影响,使活动在某些环节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6]。

内容设置与活动设计时的合作模式有关。某些活动在前期策划时主要由馆员主导内容环节的设置等,未曾调动外国友人为活动献计献策的主观能动性,致使活动在中外文化差异上难以考虑周到,易让外国友人处于被动状态,降低参与积极性。因此,以留学生团队为参与对象的活动,馆员在开展前会根据高校教师收集到的留学生意见对活动相关细节进行适当调整,从而确保留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的每个环节,达到理想效果。

小组合作形式分组时未根据组员人数、汉语水平高低和国别多样性来划分,致使活动的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有偏差。由于参与人员来自不同高校和社会行业,同班同学或同国家的人员会更愿意聚在一组,导致有的组人多,有的组人少,不利于交流内容的多元化。汉语水平差异大的小组易形成高水平组员“讲课”的局面,导致其他组员发言频次低、输出内容少。因此,建议先按汉语水平高低分组,在各组内再根据不同国别将3—4人分到一组,并安排其中1人为组长,负责引导小组开展活动,以便每位组员都有均等机会分享交流,确保达到理想效果。

关于社会合作机构,对外汉语服务活动目前以文化单位和留学生团队为主,在湘外籍人士为辅,尚未充分发挥外国驻湘领事馆、外资优质企业、高校科研点和图书馆志愿者的作用,以后还需加强合作队伍建设,凝聚社会志愿力量,吸引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民间志愿者和高校教师团队参与其中,打造内外联动、高水平的活动策划与实施队伍,实现服务供应的优势互补与服务思维的创新发展。

4.2 图书馆研学旅行馆藏特色体现不充分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场所成为旅游目的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在开辟新的教育功能和创新读者服务方式上有了更多可能。

图书馆研学服务是图书馆借助游学交融的活动形式来拓宽社教职能和潜在旅游发展空间的文旅融合类型。图书馆拥有不同的公共场馆和海量的馆藏资源,具有文旅研学的有利条件。如何以读者为中心从理念、服务、资源、宣传和人才等方面促进文旅研学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正在摸索实践的课题。比如,根据国内相关学者对中美两国20所公共图书馆推出的研学旅行服务调研,对比看出两国图书馆在宗旨理念、主题内容、举办形式、服务人群和合作机构上均存在差异(见表2)。

研学旅行是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的一种路径探索。从表2可见,国内图书馆主导的研学旅行仍有提升空间。一是制定行业内的研学标杆参照,各馆结合馆藏特色开展文化旅行活动,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公益特点;二是主动摸索研学旅行的品牌化形成,为以后同步拓展线上线下服务覆盖面作准备;三是积极对接社会文旅机构,提高图书馆在策划组织活动、塑造文创品牌、丰富服务手段和扩大服务宣传中的参与度,打造文旅融合的新场景和新业态[8]。

4.3 对外汉语服务活动的公益性运作模式不够丰富

根据主办方的运作属性,当今社会上有公益汉语角和商业汉语角两种运作模式相互交融。商业汉语角泛指在书店、咖啡吧、私营图书馆等场所向社会大众提供的有偿汉语角活动。主办方提供的个性装修、功能布局、美食消费、会员服务和各类聚会、讲座、沙龙等文体活动吸引了一批汉语学习爱好者、外籍友人和专业教师等积极参与。商业汉语角有以下特点:一是收取参与者的会员费用,以获得参与的权利和额外的服务,比如,专业教师指导或定期活动;二是寻求商业赞助或在活动期间为其提供广告服务,从而获得收入;三是提供有偿英语课程、培训等,吸引想要更深入学习汉语的人群;四是举办讲座、比赛或文化交流活动,收取活动费用;五是设置高级会员,提供额外福利,如专属资源、学习材料等;六是将其活动扩展到在线平台,通过订阅或会员费用获取更多功能;七是销售与汉语学习相关的产品,如书籍、学习材料和文化产品等[9]。

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作为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机构,湖南图书馆始终坚持为在湘外籍人士提供免费的汉语学习交流机会。相比商业汉语角,图书馆的活动(公益汉语角)属于“零门槛”性质,除了结合馆藏资源、节假日和纪念日契机及馆内主题活动举办不同类型的对外汉语服务活动外,还可借鉴商业汉语角的一些运作模式。一是打造“云汉语”学习平台,优化图书馆官网的多语种展示页面,采购与汉语学习相关的数据库,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二是制作销售有关汉语学习、地方文化和馆藏资源的文创产品等,吸引外籍人士眼球;三是寻求热心公益事业的商业赞助,联合举办讲座、比赛、文化交流和文旅研学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实现主办方、协作方双赢的局面;四是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开展汉语学习指导活动,成为汉语爱好者心中真正的“百姓课堂”。

5 结束语

自2021年1月25日起,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方兴未艾。对外汉语服务活动,是湖南图书馆帮助在湘外籍人士尽快适应当地生活、扩展汉语文化传播途径与效果,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形象的重要举措。作为承载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场所和公共外交的重要窗口,湖南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继续立足于湖湘文化发展,坚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盘活馆藏特色资源,提升对外汉语服务活动品牌的IP文化价值与底蕴,进一步凸显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 翟桓.精心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 有效传播中国好声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南[J].新闻爱好者,2018(11):25-28.

[2] 谢娇.体验式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研究:以湖南图书馆“湘图汉语角”为例[J].图书馆研究,2024(1):54-61.

[3] 郝晓荣,田艳.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汉语角实践活动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对北京、沈阳两所高校汉语角的调查[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21(1):50-61.

[4] 谢娇,孙诗颖,王深.图书馆汉语阅读国际推广的实践探索:以“湘图汉语角”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4(1):46-51.

[5] 柯平,卢晓彤,胡曼曼.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地位[J].图书情报知识,2021(1):45-52.

[6] 傅晓怡.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线上汉语角活动调查研究[D]. 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

[7] 张峥.面向高级水平学习者的“云上汉语角”反思性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3.

[8] 高春玲,沈文君,宋金劢.中美高竞争力城市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比较研究[J/OL].晋图学刊,1-12[2024-08-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22.G2.20231229.1048.002. html.

[9] 李晶晶.北京外国语大学线上汉语角文化活动个案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

[10]顾亚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2023-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