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的转变: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对多比的语言使用

2024-09-30马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23期

摘要:该研究立足于定性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将《哈利·波特》原著中被边缘化的人物——家养小精灵分别与主人和朋友的语言互动及社会价值观进行整合与比较,揭示社会价值观对不同阶层人群说话方式的影响,从而探讨教育者在与学生相处时的方式和正确价值观的传递。高语境文化沟通方式更为含蓄,因注重建立社会信任所以通常不会过于看重社会阶层;低语境文化交流更直接和简洁,相较之下更看重社会地位。在当下注重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社会,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在塑造学生的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交际方式;语言多样性;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8(b)-0034-04

Transformation of Thought: Analyzing Dobby's Language Use from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MA Lan

(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 Moscow, 117198, Russia)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to integrate and compare the language interactions and social values of marginalized characters in the original Harry Potter, the house elves, with their owners and friends. It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values on the way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speak, and explores the way educators interact with student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rrect values. High contex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are more implicit, and because they focus on building social trust, they usually do not place too much emphasis on social class; low context cultural exchange is more direct and concise, and places greater emphasis on social status.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emphasizing education, schools, as a small society, teachers not only impart knowledge,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students' qualities in a subtle way.

Key words: Socio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styles; Linguistic diversity; High context culture; Low context culture; Values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多比、闪闪和克利切的日常代表了家养小精灵的生活处境,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因此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判断是非。“家养小精灵没有报酬”“家养小精灵不应该有乐趣”这些固执的想法是司空见惯的,然而多比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从一个无足轻重的仆人成长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棋子,影响了家养小精灵这一整个社会阶层的价值观。

1 研究问题

仔细回顾多比在整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什么改变了多比的想法?是什么支持鼓励多比走向独立?作者认为,是哈利对他的态度和语言改变了他的价值观。因此,本篇文章的研究问题是:

(1)家养小精灵有语言变体吗?

(2)多比和主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是什么?

(3)多比和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式是什么?

2 探索交流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哈利·波特》原著进行对比,整合了两个对立党派对多比的沟通方式和态度,笔者结合Erving Goffman、Leech和R. Lakoff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推断出多比在不同语境下与不同人群交流方式对其价值观的影响。最后笔者将研究结果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相结合,探索交流方式与价值观传递之间的潜在联系。

3 数据库文献

笔者查阅了英语和俄语的数据库,《哈利·波特》一直是热门话题。俄罗斯学者倾向于关注英语、性别和咒语的应用,而英美学者则主要从政治学或哲学的角度研究。本文的大部分参考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

从《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和故事发展到各个专业领域内的深入研究,大量的国内外学者对人物分析、描写再现、英国文化元素及传统特征、性别、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专业的研究。游涓娟的《从〈哈利·波特〉谈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实现》[1]指出身份特殊的精灵对自由的逃避,其实是尊重需求的一种实现。与哈利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多比被给予了尊重和爱护和情绪价值,激发了多比理性地对自我利益的审视。李佳璐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2]探讨了以下词汇:死亡、疾病、血液、伏地魔、梅林的胡子、朋友之间的称呼。

纪博文的《“语言的巫术功能”视角下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3]分析了小精灵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作者引用了语用和魔法功能的概念,结合《哈利·波特》小说中的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置身于情境中。

丁雪榕的《以文艺学角度解析〈哈利波特〉中的小精灵形象》[4]中描述了家族血统理论和小精灵的被压迫者形象。林炳炯的《略论J.K.罗琳笔下的边缘人社会建构》[5]一文从边缘人物的角度解读家养小精灵的文化阻碍。此外,刘冠霖发布的研究大数据[6]证明了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中《哈利·波特》对新一代青少年的吸引力。

然而,少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哈利·波特》中价值观的转变,社会语言学视角是研究社会性质和语言差异的最佳视角。因此,笔者通过学习Elizabeth E. Heilman的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Harry Potter[7]、Miriam Meyerhoff的Introducing Sociolinguistics[8],以及万莹的《解读〈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形象》[9]更准确地理解和思考该主题。

4 研究结果

4.1 家养小精灵有语言变体吗?

语言是社会行为最显著的标志之一。1066年诺曼征服后,法语和拉丁语成为英格兰的官方语言,于是出现三语并存的现象:教会主要使用拉丁语,王室贵族和政府机构等上流人士主要使用法语及拉丁语,社会民众仍然使用英语。英格兰官方使用的诺曼法语也与巴黎地区使用的法语有很大差别。中世纪时期,教士和社会上层垄断教育,导致英格兰农民的识字率很低,而中下层诺曼人需要和英格兰本族人打交道,大部分都变成了双语者。

Gal和Irvine(1995)指出“在意识形态的元语言话语中,语言库的选定特征被视为代表了社会群体的本质或内在本质”。语言的多样性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变体是指相同社会特征的一群人所说的语言具有某种形式的语言特征,家养小精灵非常符合这一特性,他们的语言被称为basilect[下层社会的语言],是一种被认为地位比其他语言低的语言形式,它是由社会中经济、教育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使用的。

家养小精灵总是用第三人称来谈论自己,他们经常用自己的名字来代替“I”,除此之外,他们还使用“I comes”“I is”这样语法错误的形式。这些与家养小精灵相关的语法模式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提供了最好的解释——非正统身份的社会边缘地位。用“you is”来指代巫师,“we is”指代许多家养小精灵。因为家养小精灵没有自我意识,小精灵在日常交流中不能使用“you are”或“I am”。边缘人(Marginal Man)大量出现时,可能为了有归属感而组成一个边缘群体,形成自己的边缘文化(Marginal Culture)。显而易见,家养小精灵作为社会边缘人,一直以第三者的意识形态游离于社会边缘,从而生成语言变体,在沟通中失去以自己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4.2 多比和主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是什么?

语言完全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建立和维持有效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和态度对一个人的谈话质量和关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Goffman提出了面子理论(face theory):面子是一个面具,它随着观众和各种社会互动而变化。此外,赞赏准则(Approbation Maxims)和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s)也是Leech(1983,135)提出的礼貌格言集的成员。

家养小精灵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有效社会功能,必须对他人在一定程度上顺从和尊重,这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在外人面前,小精灵的主人从不为他们保全面子。由于几百年的压迫和思想的禁锢,“面子”的概念并不存在。然而当多比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马尔福先生平等的时候,他就不再像一个卑微的人那样唯唯诺诺地说话了。

平日里马尔福先生只简洁地给多比下达有目标的命令,没有不必要的情绪和解释,这种沟通方式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不同人的沟通方式与他们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有关,而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又受到人们在生活环境中不断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的影响。语言文化意识(LAC)意味着“所有文化差异都‘隐藏’在语言表现中”。

再如,价值观和马尔福先生相似的贝拉特里克斯,社会阶级的概念在她的意识中早已根深蒂固。当多比砸下枝形吊灯,拿走他前主人的魔杖时,贝拉感到难以置信,她首先质问道:“你怎么敢拿女巫的魔杖?”因为她认为巫师是不可侵犯的。社会等级制度严重地遮蔽了大部分巫师的思想,在潜意识中自发地渗透了思维,这种现象会不知不觉地体现在交谈的方式和语言上。

人们倾向于简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善于根据语境去揣测对方的想法,这种沟通方式属于低语境文化。届时信息被编码为合理精确表示所要表达内容的词语,为了使他人完全理解信息,需要更直接的言语交流,然而沟通却是一项高度依赖显性的言语技能。

4.3 多比和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式是什么?

语言可以是分隔人与人之间的分界线,也可以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有效手段,这取决于一个人的表达方式、社会价值观和个人特征。在20世纪60年代初,拉波夫用调查法对纽约市各个阶层的语言变异做出独特性的调查统计。拉波夫发现,下层中产阶级会有意识地模仿上层中产阶级的发音方式和习惯,意图将自己区别于下层阶级。但在高语境文化中,更重要的是维护社会和谐,防止与他人发生冲突。他们经常通过更微妙的行为信息或前后对话中的线索来表达自己,比如面部表情和语调。

20 世纪70年代R. Lakoff提出礼貌原则(politeness rules):

(1)Don't impose. 不要强加你的意图给别人。适用于权力和地位有差距的情况,比如师生之间、雇主和雇员之间;

(2)Give options. 给彼此留有余地和空间。适用于关系不密切但社会地位和权利平等的双方,如商人和客户;

(3)Be friendly. 用于增进双方的关系,比如朋友或爱人。

哈利把多比当作平等的朋友对待所以说话时会小心斟酌,这对多比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从未受到过尊重。当多比莫名其妙出现在哈利家时,尽管是不合时宜的时机,哈利仍耐心地使用“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哈利试图询问这个长相奇怪的生物“你是什么”时,有意识地选择使用“你是谁?”。相比服侍多年的家族,这天差地别的待遇让多比掩面哭泣。

这是哈利帮助多比解放思想的第一步。Walt Wolfram(2018)举例道[10]:“把盐递给我”和“请你把盐递给我好吗”或“我觉得这个食物可以加一点盐”等替代句的使用不是简单的句子结构问题,这涉及礼貌、尊重和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和规范。

赫敏和罗恩第一次和多比谈话是在霍格沃茨的厨房里。罗恩不习惯被朋友招待,所以他通过称赞家养小精灵来掩饰自己的感情,表示对家养小精灵的尊重,符合积极面子原则。赫敏在多比表达了自己对工资的自由意志后,帮多比缓解现场尴尬气氛。她使用了积极礼貌的方式鼓励多比。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多比越来越相信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也越来越认同他有可能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4.4 研究发现

大多数巫师与高层交谈时会对自己的态度和言辞非常谨慎,在与阶级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沟通时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语言使用,这与人们友好与否无关,而取决于对方的身份地位,向上为简洁明了的报告,向下为严肃直接的命令,无需考虑面子及是否礼貌。所以这个群体的沟通方式多为低语境文化。

而哈里和他的朋友们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类群体通常是高语境文化交流。他们对待友好礼貌的多比就像对待巫师朋友一样,这是一段正常且健康的关系。不管别人的身份是什么,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受到尊重和善意的对待,在说话时会下意识地选择说话的方式,考虑听者的感受,注意双方的面子。

通过和哈利及朋友们的经历,多比意识到世界上有很多体面的巫师会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尊重小精灵。在哈利的帮助下,多比得到了肉体上和精神上救赎。最后,在霍格沃茨厨房里工作的家养小精灵们感受世界的善意,见证了多比的变化,都萌生了希望被平等对待的意愿和独立自主的想法。小精灵帮助大家在霍格沃茨之战中赢得了胜利。笔者认为语言的力量功不可没,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价值观的传递也在小说结尾得到了验证。

5 结论

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共变规律,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言结构和交际功能的理解,并加深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从而探索出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语言理论模型。文化差异导致了许多沟通问题和潜在的挫折。低语境文化不需要大量额外的语境信息来进行交际,因为这些人往往简单直接地表达意愿,尤其是用命令的语气与地位较低的人交谈。对于高语境文化情况正好相反。通过比较说话方式和效果,可以意识到语言受社会价值观影响的程度。在使用语言时,要考虑措辞是否恰当,以及听者的感受。简而言之,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举止。这将提高谈话质量,加强人际关系,并塑造良好形象。

此外,本研究探索了沟通方式对听者价值观的潜在影响,笔者鼓励更多学者从价值观的角度入手教育教学,优化语言习得策略,促进语言习得过程,从而帮助我们提高语言习得效率和社会交际能力,并帮助读者群体树立更正确的价值观。

从上述几点来看,个人社会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了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方式。作为教育者,在高动态和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下,根植于集体主义的高语境文化环境更适合师生之间的交流,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影响,对待学生应多以地位平等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双方的观念差异;避免通过高姿态的命令式口吻进行教导,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及因价值观差异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隔阂。

当然,教师的价值观是通过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学生处于塑造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可以汲取教师传达的超越学科的个人价值观。因此,在未来,学校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密切关注师生之间价值观的传递。学校类似于一个小的社会环境,教师也应为营造学校氛围和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游涓娟.从《哈利·波特》谈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实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0):78-80.

[2] 李佳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J].海外英语,2022(14):41-42,46.

[3] 纪博文. “语言的巫术功能”视角下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C]//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10.

[4] 丁雪榕.以文艺学角度解析《哈利波特》中的小精灵形象[J].大众文艺,2020(6):16-17.

[5] 林炳炯.略论J.K.罗琳笔下的边缘人社会建构[J].文教资料,2019(36):204-206.

[6] 刘冠霖. 扬中高一新生大数据出炉[N]. 扬州日报,2023-10-19(3).

[7] HEILMAN E 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Harry Potter [M].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8

[8] MEYERHOFF M. Introducing Sociolinguistics [M]. Routledge,2011.

[9] 万莹.解读《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形象[J].青年文学家,2023(18):112-114.

[10]WOLFRAM W. Sociolinguistics[J].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