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略
2024-09-30裴昌根董建军樊伟伟宫海霞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从四个方略入手:把握文化育人要求,有机融入教学目标;挖掘传统文化素材,丰富充实教学内容;遵循文化育人特点,恰当使用教学方法;根据文化习得规律,探索创新教学评价。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学教学;教学方略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在中小学阶段全学科推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强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数学素材和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略,以打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一公里”,使学生充分地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感悟中华民族的数学智慧与创造,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七巧板”是《指南》明确提出的数学学科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笔者以“七巧板”的教学为例,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略。
一、把握文化育人要求,有机融入教学目标
一是准确理解总体目标要求。《指南》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数学内容,以期达到“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因此,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中华民族的数学智慧和成就,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二是把握目标水平。《指南》提出小学阶段的水平要求是“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加强与学生的学习积累和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的参与性学习活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是处理好知识目标和文化教育目标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脱离数学知识的传统文化教学就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难以让学生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的真谛;反之,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机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感受数学的文化韵味。
在“七巧板”一课中,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七巧板的由来,初步了解我国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2)参与七巧板的拼图活动,认识七巧板的构成,学会用七巧板拼摆给定的平面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3)尝试用七巧板以不同拼摆方法拼出给定的形状,培养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4)尝试用七巧板拼出一组表现寓言故事的图形,并展示交流,体会其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二、挖掘传统文化素材,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一是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数学素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数学素材使用的数学术语与现代数学语言差别较大,教师要收集、整理、研读文献以全面准确地了解传统文化素材,将原始的文化形态素材转化为可教可学的教育形态的素材。
二是做好传统文化内容和当前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教师要分析传统文化内容中蕴含的现代数学知识,分析其与当前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的联系,找准融入当前数学教学的切入点。
三是做好跨学科视角下传统文化内容的挖掘。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不断丰富发展,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良好素材。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七巧板的起源和发展。七巧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书法家黄伯思发明的“燕几”:根据客人人数灵活拼接的七块三种规制的长方形桌子;在明代文学家戈汕所著的《蝶几谱》中提及一种更为多变的桌面拼合方式,其以梯形和三角形为基本形制,共有十三块桌面组成;到了清代,七巧板以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制,共有七块组成,此时的七巧板已成为一种益智游戏,广为流传且深受大众喜爱。此外,类似的拼图游戏还有日本的“七巧板”、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十四巧板”、德国李希特的36种“多巧板”等[2]。七巧板蕴含着我国古代“出入相补”几何证明的思想方法。
其次,找到七巧板内容与现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七巧板包含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三种图形,因此在小学第一学段这三种图形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开展七巧板教学。
最后,七巧板具有表现力强的特点。七巧板可以拼出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各式各样的物体形状,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开展跨学科教学。比如,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用七巧板拼出一组表现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的图形,并让学生感受其背后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遵循文化育人特点,恰当使用教学方法
文化的习得一般需要经历体验(对特定文化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认知(学习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反思(对特定文化的批判性反省与思考)的过程[3]。结合《指南》对小学阶段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的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切身体验及进行初步学习:一是要注重引导学生直观体验,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史料素材,以视频等方式直观展示介绍史料或实物,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二是要利用问题驱动,通过直接观察或动手操作等方式解决传统文化素材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元素和知识,从数学的视角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三是要开展交流与表达活动,通过交流与表达展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考,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
首先,教师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由来。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步直观地认识了七巧板,感受我国古人的数学智慧和创造,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要玩,还要玩出创意,在玩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关于七巧板你们有哪些想知道的吗?(指定学生回答)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看一个精彩的动画(播放《七巧板》),看完动画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七巧板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一种智力拼图游戏。
其次,教师抛出两组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认识七巧板。第一组问题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认识七巧板的构成;第二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操作七巧板拼出给定的图形,感受七巧板多变的奥妙。
第一组问题:
(1)把一副七巧板展开,看有几块?
(2)观察这7块板,都是什么形状?
(3)哪几块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活动小结:一副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正方形组成的。
第二组问题:
(1)从一副七巧板中选2块拼出1个正方形。想一想,能拼出正方形的这2块图形有什么特点?(可重叠、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2)在一副七巧板中,用这样的2个三角形还能拼出其他图形吗?(不仅能拼出正方形,还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3)还想玩吗?敢挑战吗?你们能用3块、4块甚至更多的图形拼出1个正方形吗?
教师进行活动小结:我们刚才用不同的块数(2、3、4、5、7)拼出了1个正方形。
最后,进行拓展应用,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与表达。教师展示图片(如图1),借助七巧板表现名言警句,潜移默化地渗透刻苦学习的理念。
教师出示活动任务:学生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七巧板构造一组图形,演绎有趣的寓言、神话或历史故事;然后,邀请小组展示并讲解作品(如图2),教师进行点评。
四、根据文化习得规律,探索创新教学评价
数学学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评价要遵循文化习得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注重以学生的体验感悟来评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评价目标上,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又要突出文化习得目标;在评价主体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采用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在自评和他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悟;在评价方法上,应采用能反映学生对传统文化真实体验感悟的方法,比如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等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评价结果的解读上,鉴于文化的包容性和个体对文化理解的差异性,应突出评价标准多元化,关注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在本节课例中,教师以学生小组利用七巧板创编的寓言、神话或历史故事作品来检测教学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解释作品的基本构成,并引导学生体悟作品背后的中华传统美德;可以让学生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在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七巧板的神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有高度的认可,学习有关数学古典名著、古代数学家的成就和传记等传统文化知识;还要从文化育人的视角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重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吴娱. 中国童玩之七巧图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
[3] 刘妍,马晓英,刘坚,魏锐,马利红,徐冠兴,康翠萍,甘秋玲.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