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文创作遇上AI
2024-09-30姜雪心
【热点速递】
美国OpenAI公司发布了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用户只需输入一段文字指令,Sora即可瞬间生成长达1分钟拥有电影质感的视频。人工智能已经到了可以“理解”人类语言的地步,这代表文生视频进入到“创作阶段”。有学者提出,Sora是AI发展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性技术,Sora的出现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实现的时间窗口,可能从原本预计的10年大幅缩减至仅一两年内。
AI又向前划了一个时代。
【本质阐释】
人文创作是一种基于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写作方式,注重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和信仰等,具有创造性、情感性和个性化的特点。AI创作是一种基于算法和数据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文章的写作方式,体现的是“科学性”和“一般性”。
两种写作模式各有特点,本质上反映的是科技与人文如何共存共适的问题,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
一、尊重不同的写作模式,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
二、发挥各自模式的优势,利用两者之间的互补性,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人”的本质始终无法被完全取代。
【素材精粹】
1 物理世界模拟器:Sora
2024年2月16日,OpenAI发布了名为Sora的新型视频生成模型。它可以根据简短的文字提示,生成长达1分钟的高清视频。视频中出现的人物、场景、故事等流畅自然,画面逼真,整体观感堪比电影。Sora让“人人都是导演”成为可能:它不仅理解用户在提示语中提出的要求,还了解这些要求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因而能够生成具有多个角色、特定类型的运动以及主体和背景的准确细节的复杂场景。有人甚至发出“现实,不存在了”的感慨。
Sora模型的发布引发了广告、影视、游戏、教育等行业的高度关注。当视频的拍摄、剪辑都可以通过AI技术大幅降低门槛,文字从业者和影视工作者须切实提升自己在创意及深度等方面的思考了。但也不必妄自菲薄,技术的革新本身是应“需”而生,只要运用好技术,借助于科技的力量,便能实现人文价值和技术进步的共赢共存。
适用话题:①生活与创作;②青年择业与技术发展;③科技进步与人文创作
2 “史上最强”聊天机器人:ChatGPT
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模型,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因学习能力极强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而火爆全球。与此同时,已有多所学校宣布禁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众多公务和商业机构也对ChatGPT的使用做了明确的限制,目的是保护信息安全……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各领域大显神通。我们无须杞人忧天,将人工智能视为洪水猛兽,也不应盲目狂欢,失去“人之为人”的能动性。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的价值,保持对技术发展的理性审视,警惕对算法的过度依赖,切实提升自我的智能素养,用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题中之义。
适用话题:①技术与人;②技术的利与弊;③科技与法治;④创新能力与科技思维
3 国内第一例:AI创作小说获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
2023年10月17日,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沈阳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消息称,他带领团队使用AI写作的科幻小说《机忆之地》在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将文学风格设置为卡夫卡风格,并给出关键提示词,引导AI不断生成内容,经过5次不连续对话和66次生成,最后形成了《机忆之UzynB8aA6NqeXvRFiHzAVw==地》(3.0版)。
AI写作获得文学奖,这在文学史上是第一次,也是AI史上第一次。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事情: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领域已经获得一定的成就,更为未来文学创作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它在信息抽取、材料整合、语言处理等方面的高效、便捷是毋庸置疑的,相比于它带来的潜在问题和挑战,或许可以抱着更加正面的态度,毕竟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创造,是当下科技快速发展的世界更为关注的。
适用话题:①人工智能;②文学创作;③科技人文;④科技发展
【佳句采撷】
1.所有的作家都有一个天然的敌人,这个天然的敌人就是作家的情感。要解决好如何放、如何收的问题。 ——毕飞宇
2.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它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智慧的体现。
——雷军
3.一部机器可以做五十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没有哪部机器可以完成一个伟大的人的工作。 ——[美]哈伯德
4.一个人只有他在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应该进行写作。 ——[俄]列夫·托尔斯泰
5.科技可能无法取代人类,但它可以使每周工作三天成为可能。
——[美]比尔·盖茨
【运用示例】
片段一
首先,AI写作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借助于强大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AI写作能够快速生成结构清晰、语法正确的文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写作效率。其次,AI写作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服务。AI写作的科幻小说《机忆之地》,在2023年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中获二等奖,便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该作品是根据提示语进行算法演绎,最终实现了从标题、正文到配图100%由AI创作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妨大方承认AI写作将取代人类的部分工作,以便人能够腾出更多的自由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和创新。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存在的缺陷——缺乏人类的情感和感性认知,无法写出触动人心、个性化的作品。更需警惕的是,过度依赖AI写作可能会导致人类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正如作家哈伯德所言:“一部机器可以做五十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没有哪部机器可以完成一个伟大的人的工作。”
点评:这段文字开门见山地指出AI写作的鲜明优势,并举例论证,而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写作的弊端,一句“更需警惕的是”更是辛辣、直接地将潜在的风险点出。另外,文段中的“首先”“其次”“在一定程度上”“然而”“更”等一连串的关联词使文段层次分明,更富条理性。
片段二
“一个人只有他在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应该进行写作。”文学创作是“人”的写作,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人类个体独有的情与理的交锋,那千千万万人通过文学作品引发的跨时空的心灵震颤与共鸣便是对人文创作的最佳注解。但如果某一天,人文创作的功能价值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或超越,那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而仅仅是材料的堆砌。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指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它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智慧的体现。”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本就立足于人类设定的“理性”的解读,它的出发点、发生、发展是为能帮助人类提升搜索和筛选的效率,减省重复性、记忆性、机械化的工作,高效推演并生成各类文章、报表等基础写作事务。随着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和语料数据的无限扩展,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产品也必然会越来越多,且更“聪明”、更“全能”。技术革新的浪潮奔涌之际,与其焦虑人工智能凌驾于人文创作之上,不如提升自我的数字素养,辩证地认知,理性地审视,敞开胸怀,勇敢地拥抱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
点评:文字先从人文创作的应有价值切入,提出若能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的人文创作则不值得肯定的观点,反弹琵琶,引出人工智能真正的功能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