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筛查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2024-09-30吕剑晨刘星
摘要:心理筛查工作当前已然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旨在早期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与心理困扰。在实践中,心理筛查面临着漏查误查率高、引发舆论风险、心理教师情感耗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提升心理筛查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精准度和提高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性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从心理筛查工具的创新与完善、科技融入心理筛查、家校社医协同合作,以及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四方面进行展望,为该项目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心理筛查;心理危机;心理测评;心理预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7-0070-04
在当今教育领域,中小学心理筛查逐渐成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心理筛查旨在早期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以便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防止问题恶化。心理筛查目前已然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编著的《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手册(修订版)》中提出:“中小学应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筛查工作。[1]”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小学心理筛查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引发了一些不良后果。
一、中小学心理筛查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漏查、误查率高
1.无效问卷检出率高
无效问卷通常指的是那些未按照要求填写、作答不认真、答题模式化或未能通过测谎题的问卷,这导致筛查结果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笔者对所在学校近五年、数万人次的筛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无效问卷比例超过了20%。高比例的无效问卷导致的结果是,心理危机预警名单中屡屡出现大量无关学生,心理筛查结果受到家长和学校质疑,还可能漏掉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2.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率高
目前,中学生心理诊断测试(MHT)、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是心理筛查推荐用工具[2],当使用它们在学生群体中施测时,有时会出现近半数的受测学生被识别为心理危机学生的情况,远远超出了正常预期的比率。高心理危机预警率不仅使学校心理筛查的专业性大打折扣,更迫使心理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核实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
3.预警名单与日常观察不符
心理筛查实践中会出现心理预警名单与班主任日常观察存在差异的情况。例如,虽然某个学生的心理筛查结果显示正常,班主任却反映该生平时行为举止怪异;相反,有些学生在心理筛查中显示存在风险,班主任在日常观察中却发现其表现得很乐观。这意味着,一方面,心理筛查预警的危机学生,并不总是那些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明显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个体;另一方面,心理筛查可能无法识别出某些高风险学生。
4.危机学生的遗漏
心理筛查的目标是识别出具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但很多实际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此前并未出现在心理筛查预警名单上。例如,某初中生在学校过往心理筛查中都显示正常,但在近期一次应激事件后突然做出自伤行为。这意味着学校尽管进行了普遍的心理筛查,但因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波动性,心理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筛查很难真正达成全面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目的。
(二)引发舆论漩涡
1.问卷题项存在消极引导倾向
心理筛查旨在识别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测评工具多选取症状取向量表(如SCL-90、MHT、SAS和SDS等),评估的落脚点在于识别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这类评估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消极引导倾向,引发了家长的担忧。例如,MHT中有这样的题项:“你是否常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你坏话。”“你是否很容易疲劳。”“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在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识别时,部分心理问卷用了一些直接或间接地涉及自我伤害和自杀意念的问题(如PHQ-9第9题“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目的是及时识别出那些可能有自伤或自杀风险的学生。这些问题本身就具有暗示性,可能会让学生陷入无中生有的自我怀疑中。部分家长对此感到不安,担心这样的问题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诱导孩子做出模仿行为。
2.问卷使用不当
部分教师在筛查时选择了不适宜的问卷。例如,施测教师使用为精神病人设计的问卷来评估正常学生,或者采用成年人使用的问卷来评估未成年人。这些问卷可能包含学生不理解或不适宜的内容,还有些问卷会涉及“性”的问题,这一敏感话题放到学校环境并不恰当,尤其是在施测教师没有作解释和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学生遐想或让他们感到困惑。问卷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筛查收集到的心理数据无意义,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部分家长不认可
出于担心孩子被贴标签、保护孩子隐私,或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缺乏了解等原因,心理筛查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部分家长的质疑和反对,他们认为对孩子进行心理筛查会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心理压力。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基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伦理要求,心理筛查应征得学生监护人的同意。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家长不愿意配合学校开展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工作,这使得心理筛查陷入了两难境地。
(三)心理教师负担重,情感耗竭
经过一轮MHT或SCL-90的心理筛查后,心理教师可能面临一个“噩梦”般的现实:他们需要同时关注几十名甚至数百名在心理筛查中提示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失真源于多个因素,包括筛查工具的设计缺陷、学生态度敷衍或不诚实作答,以及施测环境干扰等。心理教师面对这种失真的结果,需要核查心理危机预警名单,进行后续评估,包括面谈评估、班主任访谈、家长约谈等。这些工作会占用心理教师大量的时间,如果以评估一名学生花费20分钟来计算的话,心理教师可能整个学期都在面谈筛查中预警的学生。这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至于有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一整个学期不是在面谈学生,就是在面谈学生的路上。”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中小学心理筛查工作面临的漏查误查率高、引发舆论争议及教师情感耗竭等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第一,提升心理筛查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精准度。
1.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
在心理筛查实践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往往对筛查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充分理解,甚至将筛查视为被强加的任务或是对自身隐私的窥探。这样的态度导致他们在填写问卷时敷衍了事、随意作答,从而增加了无效问卷的比例并且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只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让学生将心理筛查视为利好自身的“心理体检”,才能化解这一困境。
对此,学校应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增强心理保健意识。课程资源包括讲座、视频、微课、海报等,涉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心理筛查的重要性和目的、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等内容。心理保健意识提升了,学生便会主动参与到心理筛查中,问卷的有效性也会相应提升。
2.完善心理筛查流程,在筛查前面向施测者、受测者做好培训
心理筛查的前提是学生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学生故意隐瞒、夸张个人情况,甚至敷衍对待心理筛查,则会导致筛查结果不可靠。心理筛查不是“读心”,更不是“测谎”,教师应在筛查前引导学生诚实地对待心理测试。同样,心理教师也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筛查方法和规范的流程,了解如何指导学生如实地完成心理测试,从而确保心理筛查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
为了确保心理筛查的规范性,学校可以在筛查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宣讲,解释筛查的目的、形式、重要性及保密原则,减少学生对筛查的疑虑和担心,使学生更愿意配合。 另外,心理筛查有时会使用线上问卷,因此学校还应对信息教师、班主任等参与心理筛查的教师做好相关流程培训,使其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筛查环境[2]。
3.关注心理危机相关的“风险因子”,完善潜在风险预警机制
实践中发现,一些发生危机事件的学生在筛查预警名单中被遗漏,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心理筛查仅仅针对学生当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但由于心理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每学期初进行的心理筛查并不能精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危机发生率,心理筛查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往往与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激事件有关。例如,低心理韧性的学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更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反应,甚至做出冲动性自伤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在心理筛查中加入对潜在心理危机风险因素的评估。例如,针对冲动性自伤可以普查学生的冲动特质、心理韧性等心理能力,将在这些方面表现薄弱的学生标记为潜在的高风险群体,并提醒父母和教师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应激事件(如被公开批评、亲人离世等),以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
4.编制符合积极心理学理念、适合于学校场景的心理测试内容
传统心理筛查侧重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症状”,例如,SCL-90问卷中有“对异性的兴趣减退”“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你”等题目,MHT问卷中有“你的朋友是否很少”“你是否非常担心家里有人生病或死去”等题目。这些条目会诱发学生的抵触情绪,部分学生可能会在群体施测时因担心他人关注到自己的“隐私”而回避作答。
学校的场域毕竟与医院不同,学校场景使用的心理筛查问卷应区别于医院所使用的问卷,应更注重预防与发展。学校心理筛查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从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转向重视学生的心理优势和潜能,提升学生的韧性、乐观、感恩、自强等积极心理特质[3]。
5.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
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态度和认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心理筛查的接受程度。部分家长因为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对心理筛查的目的存在误解,由此排斥心理筛查。这种排斥态度也被学生习得,从而敷衍对待心理筛查。
因此,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对于确保心理筛查乃至学校后续心理干预工作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专门的家长教育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系统地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筛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家庭环境中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心理筛查,家校协同,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二,提升心理筛查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1.开发适用于心理教师的面谈评估工具
在心理筛查过程中,心理教师需要对测试中提示具有风险的学生进行面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做好问题识别与评估。这一过程耗时耗力,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准确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心理筛查亟需专业、便捷的面谈评估工具,以提高心理教师在面谈学生时的工作效率。
各省市区教科院或学校可以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心理问题,设计并开发标准化的面谈评估工具,包括面谈问题、行为观察指南和评分标准等,将繁琐、随机的面谈评估过程进行规范和简化,以帮助心理教师高效、系统地开展面谈工作。同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使用这些工具的技巧,学习如何快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面谈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出处理建议。
2.规范班主任、心理委员的培训内容,培养学校专业力量
班主任和心理委员在心理筛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为学生的心理问题识别提供更为直接的行为观察信息。然而,他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很有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以及对心理筛查的操作流程不够了解,而无法有效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班级心理委员虽然被视为重要的学生信息来源,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委员往往由于自身心智不成熟,很难发挥作用。
对此,学校应面向班主任和心理委员开展相关培训,让班主任了解心理筛查的规范和流程、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使他们及时发现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高心理筛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小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未来的中小学心理筛查工作将朝着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心理筛查工具的创新与完善。目前,针对中学生心理危机的本土化筛查量表的开发,已成为学术界和相关实践领域的重要课题。例如,一些学者已经着手将长期和近期风险因素,以及特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空心病等,纳入心理危机评估的标准之中[4]。这些研究丰富了心理危机的评估维度,为构建更为全面和本土化的筛查工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未来预计会有更多基于本土文化背景和教育实践的心理筛查量表被开发出来,这些量表将更精准地识别和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其次,科技的融入是提升筛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推动心理筛查向更高层次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这些技术通过深度分析海量数据,能够揭示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模式与趋势,为心理评估提供更为细致的个性化视角[5]。专业人员可以借助上述技术作出更加精准的诊断和决策,实现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实时监测,确保在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识别与有效干预。
再次,家校社医协同合作,完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已有研究提出了家校医心理健康动态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在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中的整合作用,通过跨部门合作,汇集各方资源和专业知识,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6]。这一模式的实施,旨在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但当前这一协同合作模式尚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与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联系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这种脱节情况限制了心理健康服务的深入推广和覆盖,影响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未来,应建立家校社医四方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最后,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是提高心理筛查质量的关键。这项工作包括建立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宣传和监督,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7]。此外,全员协同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完善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构建一个由多角色组成的支持系统,包括关爱导师、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社工、心理委员及朋辈心理社团等,这几支队伍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手册(修订版)[M]. 宁波: 宁波出版社,2022.
[2]张建新,童永胜,钟慧. 如何做好中小学生抑郁和心理危机筛查?[J]. 心理与健康,2022(3):14-16.
[3]王婷婷,马和民. 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使用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10(6):44-47.
[4]黄佳雨,牟惊雷,何赛,等. 中学生心理危机快速筛查系统的建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8):4-8.
[5]胡红宇. 深度学习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31):71-72.
[6]赵松涛,李丽萍,孙振晓,等.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46(3):29-31.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