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排斥情境下负性情绪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接纳策略的调节作用

2024-09-30郭晓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7期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排斥情境下激发的负性情绪会影响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为进一步了解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在情绪和亲社会行为中的调节作用,选取47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想象范式激发社会排斥体验,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接纳策略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排斥情境下的负性情绪、亲社会行为和接纳策略存在两两相关关系;接纳策略在负性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随着接纳策略使用频率的增加,个体遭遇社会排斥后的负性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有增加趋势。

关键词:社会排斥;负性情绪;亲社会行为;接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7-0014-05

一、引言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接触、交流合作、竞争互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援助、礼让、协作等一切有助于帮助他人和社会稳定的行为及发展趋向[1]。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有助于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互信体系,增强群体助人的心态,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2]。近年来,亲社会行为是心理学领域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社会关系的破裂将导致与身体疼痛相当的社会痛苦感[3],社会排斥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个体遭受到他想与之建立关系的团体或个人的拒绝、排斥或贬低,从而使其归属需求或关系需求无法满足的现象[4]。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引发被试的消极情绪,降低被试对个体自我的评价[4],并且影响个体后续的社会行为及行为趋向[5]。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排斥除了会增加不愉快的情绪,如悲伤、愤怒和受伤感等,还会减少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增加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本研究采取想象任务范式来诱发学生的社会排斥感,探究此情境下青少年感知的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情绪调节是指在情绪唤醒时,人们改变认知或行为方式以影响情绪的产生、体验以及表达的过程[6]。基于詹姆斯·格罗斯(James J. Gross)提出的过程模型,接纳策略是发生在反应调整阶段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6],强调人们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保持一种开放和接受的态度,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们。善于使用接纳策略的人具有更高的心理灵活性,接纳策略对社会排斥情境下消极情绪和攻击性行为存在调节作用[7],而且对负性情绪的后期恢复调节效果优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8]。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调察社会排斥情境下初中生个体被激发的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分析接纳策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改善社会排斥引发的消极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社会排斥情境下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假设2,接纳策略在负性情绪和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调节模型假设见图1。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河南省新乡市两所学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自愿参加的方式,发放问卷520份,剔除规律性作答或缺失10%以上回答的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为90.4%。其中,男生209人,占比44.5%,女生261人,占比55.5%;七年级205人,占比43.6%,八年级143人,占比30.4%,九年级122人,占比26.0%。

(二)研究工具

1.想象任务范式

想象任务范式是社会排斥常用的研究范式,该范式通过书面材料以更方便直接的形式去诱发个体的社会排斥体验[9]。本研究中,研究者让被试想象以下场景:在一项团体活动中,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说有笑,但是很少与你交流,将你排挤在外,当你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对你爱理不理、视而不见。请被试想象自己正处于这样的场景中,感受当下的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在想象任务完成后,被试需要评价自身感受到的被排斥程度,从“完全没有感受到”到“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计1~7分,得分越高,表明被排斥感程度越高[10]。

2.正性负性情绪量表

采用Watson、Clark和Tellegen[11]编制,我国学者黄丽、杨廷忠和季忠民[12]修订的中文版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来测量在社会排斥状态下个体的情绪。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共有20个形容词组成,其中10个积极情绪形容词用来评估正性情绪,另外的10个消极情绪形容词用来评估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情绪越积极,负性情绪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情绪越消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范围广。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8。

3.亲社会行为量表

采用杨莹、张梦圆和寇彧[13]编制的亲社会行为量表,量表共 15 个条目,包括利他性(4个条目)、遵规-公益性(5个条目)、关系性(3个条目)和特质性(3个条目)四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被试根据自己的表现对每道题目的表述进行从1(完全不符合)至7(完全符合)的评分,所有题项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亲社会行为表现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6。

4.接纳策略量表

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中文版(FFMQ)简版中的“不判断”维度来测量接纳策略使用的频率[14]。量表共4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均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使用接纳策略的频率越高,可作为特质性接纳策略使用的指标。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9。

(三)研究程序

在征得学校领导和被试本人的口头知情同意后,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向被试说明问卷内容将严格保密,不会泄露被试的个人信息,问卷与被试的任何学业成绩和操行评定毫无关系,问卷作答没有对错好坏之分,结果仅做科学研究之用,要求被试根据指导语和自身实际情况认真、独立作答。被试完成全部问卷约需10分钟,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使用相关分析了解负性情绪、亲社会行为和接纳策略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回归分析预测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接纳策略及其交互项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使用PROCESS插件,选择MODEL1来检验接纳策略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所诱发的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使用多个量表对同一批被试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可能会存在共同方法偏差[15]。因此,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16]。未旋转的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0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l,且第一个因子的变异解释率为26.62%,低于40%的临界值,表明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明显,可进行后续分析。

(二)社会排斥操纵性检验

采用想象任务范式来诱发个体的社会排斥感,任务成功诱发了个体的被排斥感(M=4.99,SD=1.94),而且想象任务实施前后,被试的情绪得分降低(前测:4.59±1.71,后测:3.36±1.74),结果表明,想象任务范式诱发了个体的被排斥感,任务操纵有效。

(三)情绪、亲社会行为和接纳策略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它们的相关矩阵。

由表1可知,正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接纳策略使用与亲社会行为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正性情绪与接纳策略使用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负性情绪与接纳策略使用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

(四)情绪、接纳策略与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为了探讨个体社会排斥情境下情绪、接纳策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的方式,依次放入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接纳策略以及正性情绪和接纳策略的交互项、负性情绪和接纳策略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分析检验。

由表2可知,分层纳入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接纳策略以及正性情绪和接纳策略的交互项、负性情绪和接纳策略的交互项后,模型有效,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接纳策略的交互项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正性情绪正向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β=0.34,t=2.53,p=0.01),负性情绪和接纳策略的交互项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β=-0.38,t=-2.59,p=0.01),模型共同解释亲社会行为变异的27%。

(五)接纳策略在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间的调节效应

为了检验接纳策略在社会排斥情境下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使用PROCESS插件,选择 MODEL1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检验,样本抽样5000次,计算95%的置信区间。

由表3可知,负性情绪、接纳策略及其交互项均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而且接纳策略在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95%的置信区间为[-0.25,-0.05] ,不包含0,即在个体受到社会排斥产生负性情绪后,接纳策略调节了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为了分析接纳策略的调节效应趋势,进一步通过简单斜率检验来考察高低接纳策略使用频率情况下(取正负一个标准差M±SD)负性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效应。如图2所示,随着社会排斥情境下负性情绪的增加,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有所降低,但相比较于低接纳策略使用频率的被试,高接纳策略使用频率被试的亲社会行为随着社会排斥情境下负性情绪的增加降低幅度更大。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1,部分支持了假设2。接纳策略使用在社会排斥情境下与负性情绪、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见图3。

四、讨论分析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交情境中有意识地做出的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接受者获益的同时还可促进交往双方关系的和谐。一般攻击模型将社会排斥作为情境因素,其和个人因素共同影响个体的内在认知、情绪等状态,并通过评估和决策产生亲社会行为、退缩行为或者反社会行为[17]。社会观模式认为,负性情绪下,个体会较多地关注痛苦体验,关注点也会从他人转向自我,导致亲社会行为减少[18]。

本研究结果表明,正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排斥情境下激发的负性情绪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以往研究显示,正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在受到社会排斥后产生的负性情绪会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19]。社会排斥不仅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还会对其认知、行为和决策等造成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继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当感觉到自己被社会排斥的时候,个体内心通常会唤起负性情绪,继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导致与他人产生积极友好的社会联结的基本需求被打破,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意愿降低。

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实施有助于缓解社会排斥引发的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接纳策略使用频率高的个体在遭遇社会排斥时的负性情绪更低,而且对于高接纳特质个体来说,随着负性情绪的下降,其亲社会行为增加得越多,由此表明接纳策略可以有效调节负性情绪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陈姣[20]采用实验法发现,情绪调节策略可以缓解社会排斥通过相对剥夺感对亲社会行为的不良影响。高鑫艳[21]发现,启动认知重评可以缓冲社会排斥对高社交焦虑个体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其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发现,虽然在即时情绪的调节上,认知重评调节效果显著高于接纳和表达抑制,但接纳策略的调节效果对负性情绪的后期恢复效果优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7]。已有研究对认知重评之外的其他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排斥情境下的有效性关注较少,本研究证明了接纳策略对社会排斥情境下消极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从情绪调节角度为有效缓解社会排斥引发的消极影响提供了新方法,丰富了接纳策略的实证研究,强调了接纳策略在人际挫折情境中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社会排斥诱发的负性情绪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接纳策略在负性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相比较于低接纳特质的个体,高接纳特质个体随着负性情绪的减少,亲社会行为增加的幅度更大。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调察主要基于青少年的自我报告,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偏差,采用的社会排斥想象范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今后应该采用多种测量方法,获取多渠道信息来源的数据,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内外部效度。

研究结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情绪调节团体训练活动,增进学生对情绪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更多具有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从而在遇到人际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出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王艳辉,李董平,孙文强,等.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2017,49(5):663-679.

[2]寇彧,杨小钧. 积极视角下以亲社会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 中国德育,2023(11):29-33.

[3]莫李澄,李宜伟,张丹丹. 社会疼痛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现状及展望[J/OL]. 应用心理学,2024,30(1):1-15.

[4]Baumeister R F,Dewall C N,Ciarocco N J,et al. Social exclusion impairs self-regul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88(4):589-604.

[5]Twenge J M,Catanese K R,Baumeister R F. Social exclusion causes self-defeat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2,83(3):606-15.

[6] Gross J J,Ford B Q. 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M]. The Guilford Press,2023.

[7]毛继萱. 接受策略对社会排斥情境下消极情绪和攻击性行为的调节[D]. 重庆:西南大学,2022.

[8]宋培丹. 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接纳对状态焦虑的影响[D]. 太原:山西大学,2018.

[9]程苏,刘璐,郑涌.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905-915.

[10]徐同洁,胡平,郭秀梅. 社会排斥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情绪线索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6):1064-1068.

[11]Watson D,Clark L A,Tellegen A.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The PANAS scal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6):1063-1070.

[12]黄丽,杨廷忠,季忠民.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54-56.

[13]杨莹,张梦圆,寇彧.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的编制与维度的再验证[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6(1):135-150.

[14]钟伯光,张春青,姒刚彦,等. 简版中文五维度正念问卷在大学生和运动员群体中的结构效度检验[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1):10-13.

[15] 汤丹丹,温忠麟.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2020,43(1):215-223

[16]周浩,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17]邵蕾,张登浩. 社会排斥后的行为反应:基于一般攻击模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6):1163-1171.

[18]Holloway S,Tucker L,Hornstein H A .The effects of social and nonsocial information 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f males:The news makes new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7,35(7):514-522.

[19]刘晨波. 负性情绪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20]陈姣. 社会排斥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D]. 武汉:长江大学,2023.

[21]高鑫艳. 社会排斥情境下社交焦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认知重评的影响[D]. 重庆:西南大学,2023.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