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理:做人要看淡得失
2024-09-29周熙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心中只有自己的人,他们的眼中没有他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会考虑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秦朝的李斯就是这样的人,他贪求功名富贵,一切以个人得失为转移,由一介布衣进入官场,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制度,位列三公,后来他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放弃立场,畏祸贪权而卖身投靠,最终家败人亡。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要看淡得失,要有国家立场。
一
做人太自我,很容易迷失方向。方向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向导,也是我们努力的风向标。方向错了,努力的目标就错了,你的聪明才智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就会导致人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
据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的记载,李斯是战国末年楚国人,他帮助秦始皇兼并六国,治理国家,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他又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改变立场的人,极端自私,极端懦弱,他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为了利益他可以不顾国家安危。由于极端的个人主义,他在关键时刻丢掉了自己的信念,上了赵高、胡亥的贼船,倒行逆施,导致家破人亡、国家颠覆,成为历史的罪人。
(一)方向错了努力的价值就变了
李斯人生的前半场无疑是风光无限的,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没有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而是为了长久地保持个人的利益而昧了本心,听从赵高的邪说,废掉扶苏改立胡亥,推动了秦国和自己的灭亡。李斯贪恋荣华富贵,利益大于一切,最终身死名辱。司马迁说,如果他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地方,他就可以同周朝的周公、召公并列,成为千古传诵的良相。
虽然李斯利用他的谋略辅佐秦王统一了六国,但是同样也成了秦王的附庸,先是秦始皇,后是秦二世。一辈子迎合秦王,忘却了自己的原则与初心,放任暴政和私刑,最终使得自己每日担惊受怕,再也过不上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李斯身为一国宰相,个人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虽然他意识到了物极必衰的规律,也发出了“吾未知所税驾也”的感慨,担忧时过境迁,自己这辆车以后不知道会停在哪里。但是他没有以此为戒,而是在秦始皇去世后,为了维持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个人的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方向错了,努力的价值就变了。一个人不应该像李斯那样,即使功高盖世,处于人生巅峰,一旦私心重,把自己的利益摆在国家和民族的前头,在关键时刻就有可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学会选择是一个人成长、成熟、成才的标志,在权衡大局之后做出正确的方向性选择,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在哪里,即使过程坎坷、路途遥远,我们也能怀着最诚挚的希望,踏着最坚定的步伐去寻找未来的意义。
(二)方向错了越努力错得越大
李斯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好的地方,所以他迷失了方向。他是一个奉行“老鼠哲学”的人,这个理论来自他年轻时在上蔡郡里当小吏的时候,他看见了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的不同,引起了他的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也,在所自处耳”。他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所以,他说即使是当一只老鼠,也应该是在仓而不是在厕。这句话体现出了李斯的处世哲学,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把李斯的这种处世哲学称为“老鼠哲学”。
李斯看到粮仓里的老鼠,生存环境好,肥头大耳,毛色油光,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仓的老鼠可以“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而他看到厕所里的老鼠,生存环境差,瘦骨嶙峋,毛色灰暗,又脏又臭。这是因为在厕的老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所以,他得出结论,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地方。
在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句台词这样说道:“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旦选择的方向错了,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方向错了,所以他的臣子之术越强,越有才干,人生之路就越离谱,离正道越远。这是在告诉我们,方向比力量更重要,方向错了,力量越强错得就越厉害。
二
司马迁在文章中点评说,李斯为了保住高官厚禄,只顾阿谀奉承,不顾国家安危,他不是忠于国家,而是忠于个人的利益得失。从李斯的功过为人来看,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教训和启发,为人不能只顾个人得失,更应该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坚持正义,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得失。
(一)要看淡个人得失和功名利禄
李斯因为看重的是个人得失,所以在利益变化的关键节点难以保持平和的心态,稳不住心神、管不住行为、守不住清白。如果他能以国家为重,为王朝政权的顺利交接为重,那么他就能在得失和名利面前守住自己的底线,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
“老鼠哲学”的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人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取决于他所处的平台。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在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发现东方六国都很弱,不值得他效力,不是他该待的地方。李斯对他的老师荀子说:“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不想干事情,不想改变自己的卑贱处境的人,就像抓获了一只鹿却吃不到口,外表一副人样,却只能苟且活着。他批评和蔑视那些无所作为的士人,“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他不想当这样的人,所以他要离开楚国,离开东方,寻找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仓”。
他西行进入秦国,最终成功说服秦始皇,得以充分展示他的臣子之术,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同时,他个人也走上了人生的顶峰,他的儿子娶了秦国的公主,他的女儿嫁给了秦国的王子,家里举行酒宴门前停了数以千计的马车。
后来秦始皇病逝,他又选择了胡亥的“仓”,想继续吃好粮食,住大屋子。“老鼠哲学”是他一生行事的信条,让他的人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也正是这样的“仓”,最终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当代的年轻人应当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工作。我们要在学习和工作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练好本领。凡事不能只看重个人得失,有利于自己的就去做,不利于自己的就不去做。私心一旦膨胀,在得失名利上放弃了原则、走错了方向,就可能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成为名缰利锁的囚徒,最终滑向身败名裂的深渊。我们要看淡得失名利,在利益面前保持平和心态,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要强化国家立场和民族立场
身处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面临的不是“枪林弹雨”,而是“糖衣炮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得与失、名与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我们常常会遇见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但是我们不能抛却国家和民族,应该把国家大义放在前面,个人得失放在后面,正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李斯要得到“长有封侯,世世称孤”的个人利益,就需要改变自己的信仰,丧失自我的坚持,向秦二世和赵高缴械投降。正因为他私心膨胀,在得失名利上放弃了原则、走错了方向,突破了国家立场的底线,成为名缰利锁的囚徒,最终滑向身败名裂的深渊。而秦王朝也因为他的立场改变而不可控制地走向灭亡的深渊。
在秦始皇去世后,作为扶持社稷安危的重臣,李斯本应坚持立场,贯彻落实秦始皇的相关安排,让国家政权顺利完成过渡。可是,面对赵高的威逼利诱,他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虽然他知道“晋易太子,三世不安”,但是当赵高引诱他“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威胁他“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时,他放弃了、妥协了,听从了赵高的指令。他选择了违背自己的初心,同意篡改圣旨,让胡亥继承皇位,与赵高两人共同执掌朝政。此后他施展自己的谋略,杀扶苏,立胡亥,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为秦二世顺利称帝扫清了障碍。
虽然他曾经想坚持立场,但是由于他极度的“个人主义”,心里不断地发生天人交战,患得患失,最终在关键时刻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放弃了立场、丢掉了原则、出卖了灵魂,倒行逆施,最后导致国家覆灭,自己家败人亡,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得失和名利问题面前,在事关个人前途命运的关口,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要时刻把国家立场和民族立场摆在前面。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诱惑,走得正、走得稳、走得远。
三
我们在生活中要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反思自己的行为,为别人考虑,不要患得患失,一切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准绳,路就不会走偏。
(一)做人太自我会失去正义
李斯是一个有才干的人,而且他的才干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他奉行“得时勿怠”,也就是遇到时机就要迅速抓住。到秦国后,他抓住游说秦王的机会,劝说秦王“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得以被秦王重用。后来秦宗室“请一切逐客”,李斯面临被驱除出秦国的危机时,他上书秦王《谏逐客书》,一书毕,而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为了帮助秦王统一六国,他对东方六国采取大刀阔斧的攻取手段,游说、收买、刺杀、离间、战争,“二十余年,竞并天下”,在辅助秦王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功勋。统一六国后,为了治理国家,他焚《诗》《书》、定律令、治离宫、攘四夷,在帮助秦二世取得政权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功高盖世,比起周公似乎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二世称帝后,因为他的残暴统治而民怨沸腾,再加上国家的苛捐重税,引起了全国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大泽乡起义的旋风越刮越猛。国家陷入危难之际,李斯也曾找机会劝阻秦二世,给他提意见,却受到了秦二世的责备。为了保住自己的已有利益,他的态度发生了180°的大转弯,开始阿谀奉承、曲意迎合,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昧着良心鼓动秦二世实行“督责”,宣扬让秦二世“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鼓吹个人独裁、穷奢极乐。于是国家的态势越发严重,犹如沸腾的油锅,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当人太自我的时候,就失去了正义的力量,失去了为国为民的勇气和信心。
(二)做人太自我会患得患失
我们之所以会患得患失,是因为把某些东西看得太重要,觉得自己不能没有它,但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一直拥有它。李斯虽然有心为了国家,但是他更害怕失去自己的爵位和俸禄,害怕不与赵高合作,会逐步失去爵位和俸禄,所以他开始昧着良心做事。
患得患失的人都很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内心充满不确定性,总觉得已有的一切有一天可能突然就成了过眼云烟。所以,他时刻想拥有它,拥有已有的一切,只有牢牢地把这些掌握在手里,他才会有安全感。所以,太自己的人,因为患得患失,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感觉缺乏力量。
做人太自我的人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人生的长期规划,就很容易患得患失,失去方向。或者盲目顺从别人,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或者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别人,由他人来主宰。李斯正是因为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赵高和秦二世做主,导致自己的人生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他怎么会不患得患失呢?如果我们是一个独立的、有理想的、有道德的、有人生规划的人,我们还会患得患失吗?
要想避免自己陷入患得患失的状态,首先,要自信,要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并且守护自己想要的人或物;其次,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要让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最后,尽可能给自己创造多种选择,把选择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一定要拥有什么?失去它是不是真正的灾难?
(三)要积蓄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当我们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如果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地积蓄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坚持不懈地学习、阅读、交流和研究就是在积蓄力量,在工作岗位上的磨炼和改进就是在积蓄力量。有人说,一旦行走在为了长期坚持的理想奋斗的路上时,就已经在向前迈进了。
所以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沉静自己的内心,不断积蓄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管前面的路多么的艰难险阻,保持初心不改。眼中有方向,心中有力量,始终坚持不渝。通过不断地积蓄力量,我们就走在了离目标越来越近的路上,那里或许曾是我们想象的无法抵达的远方。但是,当我们坚持行动,在浮华与喧嚣中听从本心,在光环与名利前保持平静,不断积蓄力量,在正确方向的引领下砥砺前行,就有可能会实现。
总之,一个人不能太自我,要看淡个人的利益得失,心有大爱,胸怀祖国,在利益面前保持定力,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走得正、走得稳、走得远。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