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同书》对大同理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4-09-29滕晓慧
[摘 要] 康有为的《大同书》不仅是他个人变法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以往理想社会的一种诠释和再发展。大同社会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追求,自古以来就倡导和谐、仁爱、平等的社会理念,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则试图将这些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关 键 词] 康有为;《大同书》;大同;平等;博爱
一、传统“大同”的思想内涵
说起“大同”,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儒家,但是在先秦社会动荡时期,各学派对未来理想主义大同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言论中最早谈及理想社会状态的便是道家,其次才是儒家,只不过是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而已。
(一)道家
1.小国寡民
当代学者基于老子的生存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小国寡民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不再将其看作对原始社会的向往,而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他们认为老子洞悉到东周时期相较于夏商两代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社会的进步,新的统治反而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中,从而反思了文明的进步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正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文明的负面影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另一条路径,由此提出无为而治、效法自然的政治策略。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于小国寡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单从其字面上理解,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好像是对原始的向往,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正如冯友兰评价其是“包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即认为小国寡民处于已经脱离野蛮而进入文明,但仍保留质朴情感的境界。短短一句话,却涵盖了老子对于大同理想的本质描述。
2.万物同一
庄子在《齐物论》中从齐是非、齐万物、齐物我三个方面鲜明地表达了“万物同一”的观点,他认为只有达到这一状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处于和谐的理想状态。首先,庄子认为实现万物同一在于齐是非,正如他在《齐物论》中提出人判断是非标准的主观意识是有所区别的。其次,实现万物同一在于齐万物,由人及物,世间万物的名称都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但从物质本性来看事物是具有共性的,只有总体的事物是永恒存在的,以此承认了天地万物都具有统一、同一的性质。最后,庄子认为实现万物同一的最高境界在于物与我同一,想要实现齐是非、齐万物,最根本还是要齐物我,只有做到“丧我”,即无心,去掉紧系心身的负累便可使得我与“他”皆自然、自然与社会皆和谐。
总体观之,先秦道家虽未谈及“大同”的社会属性,但其思想却蕴含理想社会的本质内涵,认识到了宇宙万物存在的同一性。
(二)儒家
儒家理想社会的核心观念主要体现在“五常”之中。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正。儒家学者将“仁”作为重要的研究范畴,并将不忍人之心作为达到理想社会境界的重要手段。
1.礼运大同
《礼记·礼运》中借用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引出孔子志向在于实行“大道”,“天下为公”便是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场景,也是后世儒家实现政治哲学理想的原型。在孔子看来,通过仁爱手段达到德行最高境界便可实现公天下。另外,孔子指出其所要追求的理想社会要具备完全“公”的属性,即政治上权力公有、经济上财产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但是,作为未来社会的最高理想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基于现实社会的情况一点一点地演进。孔子继而提出“小康”的概念,强调现实向大同演进的过程中要以“礼义”为必要手段。
《礼运》道出的“大同”与“小康”,正是我国对于大同理想社会性质的原初表述,儒家学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对遥不可及的大同理想生活样态的语言表述上,而是确切地提出由现实社会向大同社会进化的具体之方,连接理想与现实,使其学说脱离空想的弊端。
2.公羊三世
公羊学家在阐述《春秋》时看到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于是将人类社会进化阶段进行理性划分,阐述社会最终将会迎来“天下一统”的理想局面,未来社会必将会更加美好。儒家经典《公羊传》倡导政治上同一的“大一统”思想,如对于《春秋经》中记载的“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一句的解释,将国君开始即位称为元年,一年之始在于春季,使用统一的正月历法的周文王才能称之为王。除此之外,还讲到“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据说这是孔子按照年代的远近将鲁国国君的十二世分为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由于时代不同,对于史料、文字的掌握程度不相同,因此在描述三个阶段时使用的言辞自然也不同,这是最先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依据。
后来这一思想在两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隐公元年,春,王正月”理解为《春秋》之道就是用“元”的理念来正定国家政治秩序。除此之外,董仲舒在《公羊传》的基础上将春秋十二公与三世进行了更明确的划分,他认为由于书法的不同,所见世、所闻世与所传闻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差别,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血缘亲情关系有远近之别,对于血缘关系较近、时间较近的事件或人物,其记载往往更详尽和深入,涉及的关系也更复杂;而对于血缘关系较远、时间久远的事件或人物,其记载则相对较为简略,涉及的关系也较为简单。
二、《大同书》对大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继承儒家大同观
康有为《大同书》阐述的概念及构想大多来源于儒家。首先,康有为继承了儒家的仁爱之心,将其作为全书的核心。他在《大同书》开篇以不忍人之心为序,试图去除人类一生将要遭受的所有苦难,建立一个至平、至公、至仁的大同世界。同时,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废除家庭制度、实现人人相亲等理念,这也与儒家思想中的“亲亲相隐”等观念相呼应。当然,康有为的仁爱内涵并不局限于儒家陈说,而是给仁爱赋予了博爱、平等的含义。
其次,康有为“大同”这一概念就来源于《礼记·礼运》篇。《礼记·礼运》中存在一个与孔子“博施济众”理念相契合的理想社会,文中将三皇五帝的时代看作是大道盛行的时代,将尧舜禹看作是时代的英雄,孔子虽然未能亲眼看见之前的盛世,但从史书典籍中能窥探一二。康有为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孔子之志在于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即存在无国界、无家界、无类界的统一公共政府,没有任何国家发动战争侵略,没有任何个人存在危害社会的行为。
最后,康有为结合《礼运》中的“大同小康”对古代儒家经典公羊三世说进行比附,将小康社会看作升平世,将大同社会看作太平世。“神明圣王孔子,早虑之忧之,故立三统三世之法,据乱之后,易以升平、太平,小康之后,进以大同。”这说明人类社会是从据乱世到太平世不断前进的一个发展过程,其中升平世是此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与《礼运》中小康向大同发展的思想一致。
(二)糅合佛教思想发展大同
除了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也对康有为的《大同书》产生了深刻影响。康有为少年时入西樵山学习佛学,在佛学中找到了与儒家思想相呼应的观念,如众生平等、慈悲为怀,于是在儒家关注人伦的基础上融合了佛家关注个体内心体验,以去苦求乐观念作为他实现大同的主要途径。
康有为一方面在《大同书》第一章就论述了入世界观众之六苦,这一思想与原始佛教的“苦谛”教义基本一致。佛教认为诸事无常,世间万物皆无法永恒,快乐亦是短暂易逝。故而,当我们曾珍视之物破碎消逝,欢愉之情渐离而悲伤笼罩时,我们常因沮丧失望而倍感痛苦,这便是“无常故苦”的深刻内涵。康有为试图用舍象直观的方式概括一切众生之苦,通过列举人生六大苦、三十八小苦,试图帮助人们找到避免这些苦楚的方法,以达永乐的大同世界。另一方面借助佛教的“界”说,通过“去九界”等构建理想主义社会。《大同书》从甲到癸共十部,除了甲部“入世界观众苦”,余下九部分别论述如何“去界”。
(三)融合西方思想发展大同
由上文可以看出《大同书》的思想很复杂,并不单纯运用一家之言,而是兼收并蓄。除了融汇儒家、佛教思想,还吸收了当时西方盛行的自然科学和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学说。
康有为早期接触西方时看到其经济社会发展得如此之快且远远超过中国,认为先进的自然科学功不可没,于是利用电、脑、力、以太等自然科学概念论述自由平等的社会。后来受到西方进化论、卢梭天赋人权的影响,康有为深刻洞察了西方人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状态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他坚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按照个人意志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这是天赋之权,绝不容许被剥夺。因此,他积极倡导构建一个以人人平等、独立自由为基石的大同世界,并坚信这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康有为撰写的《大同书》对大同理想社会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描述,既继承了传统儒家大同思想的精髓,又吸收了佛教和西方先进思想的元素,同时还进行了发展与创新。他的大同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意义,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具有重要影响。
三、《大同书》建构的理想社会
“大同”,顾名思义,是想要实现天下同一,是想在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完全平等、绝对平均。康有为在书中说道:“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至平”指大同社会追求的是消除一切不平等,包括人类的等级、种族、男女的界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至公”指大同社会追求的是公有制度,包括财产公有和产业公有。
首先,康有为构建了超越国界、阶级、人类界限的理想大同。他将“去国界”列在“去九界”之首,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由于国家之间的疆土和部落界限所导致的战争悲惨至极,发出“呜呼噫嘻,痛哉惨哉,国界之立也”的感叹,希望通过“去国界”实现合天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康有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例如,他主张各国实行“公政府”,并为此列了十二条大纲。除此之外,他指出“去级界”是使人类摆脱痛苦的另一途径。从种族阶级最严重的印度,到存在奴隶制度的古代中国,再到全世界各个种族,批判了阶级社会罪恶深重,并指出通过杂婚之法、改食之法、沙汰之法,经历几百、几千年后全地球人种颜色状貌都同一。
其次,康有为认为实现男女平等是去除一切“界”以至大同的基础。他主张消除性别界限,保障每个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够享有平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男性和女性同为人类,都有形体智慧,为何女性偏偏要受到压制甚至是迫害?其最终的方案是“去家界”,废除婚姻家庭制度,男女互不隶属。康有为在书中详细列举了人性不能善、人体不健、气质狭隘等十四种家庭会产生的危害,认为家庭不仅会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阻碍,而且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阻碍。不仅如此,康有为还构建了“去家界”后的公共养育、公共教育、公共抚恤三类社会性质的机构,让生命中的任何阶段都由政府来管理,这样的结果就是通过政府服务将大部分烦琐之事解决,让每个人能够得到自由,从而脱离传统家庭的束缚达到“去家界”的目的。
最后,康有为倡导在政治经济上实行“公有”。康有为将行政制度层层分级,分别是公政府、各度政府和地方自治局。公政府属于一个全能的中央政府,它不仅可以管理一个社会,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度政府属于中央政府下设的地方型政府,度政府下层再设置地方自治局。在这样的政治组织中,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实行百分百的自治,从而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平等。“私有财产为万恶之源”,书中明确列举了土地私有、私人经商存在的弊端,如土地私有势的结果最终会产生土地的买卖,土地的丧失就意味着百姓将会流离失所,无所依仗;私人经商就是要获取利益,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人们就会不择手段地使用一些方法蒙骗消费者。因此,他认为实行公有制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大同理念源远流长,其核心理念在于追求一种和谐、安定、繁荣的社会状态。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体系是在儒家仁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就具体内容来说并非完全继承,而是在此基础上融合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对其生发和创新。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对影响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社会原则、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充分的设想。尽管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受限于时代与阶级的视野,带有空想主义的色彩,但它仍为当时迷茫无助的百姓与混乱无序的社会注入了宝贵的精神力量,康有为的思想内核历经岁月沉淀,至今仍旧有着深入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桂钿.论大同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34-40.
[2]魏义霞.大同之梦:康有为与谭嗣同的社会构想及其局限[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9):22-29.
[3]黄长平.论惠施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1):117-122.
[4]陈少明.“齐物”三义:《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J].中国哲学史,2001(4):40-46.
[5]房德邻.儒家色彩的乌托邦和孔教的启示录:《大同书》新论[J].孔子研究,1992(4):77-84.
[6]陈其泰.春秋公羊“三世说”:独树一帜的历史哲学[J].史学史研究,2007(2):11-13.
[7]蒋锐,鲁法芹.康有为大同学说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2013(6):59-64.
[8]杨念群.佛教神秘主义:《大同书》的逻辑起点[J].广东社会科学,1989(3):53-61.
[9]蒋重跃.董仲舒《春秋》学的通史精神初探[J].求是学刊,2010,37(3):119-125.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作者简介:滕晓慧(1997—),女,汉族,吉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