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之传奇

2024-09-29孙轶飞

百科知识 2024年17期

在医学乃至整个科学领域,古希腊人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将人类从神灵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引导人们用哲学的方法来探索和理解世界。影响这一转变的关键人物,便是古希腊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是“四体液理论”的奠基人,这一理论主张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基本体液组成。这些体液的平衡状态被认为是健康的关键。如果体液失衡,无论是过多、过少还是分布不均,都可能引发疾病。例如,当人发烧时,体温升高、血流加速,面部泛红,古希腊的医生们会将此解释为血液过多,即多血质的表现。他们相信,通过减少血液的总量,可以恢复体液的平衡,进而恢复健康。当你读到这里,心中可能会涌现出一连串的疑问:古希腊医生所称的4种体液真的存在于人体中吗?他们是如何观察到这些体液的呢?

以现代医学的视角看,血液、黏液和胆汁在人体中是真实存在的,胆汁也自然呈现出黄色。然而,所谓的黑胆汁,实际上是古希腊医学中一个基于错误观察的理论构建。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测,古希腊的医生们可能观察到了人体排出的某些黑色物质,便将其误认为是黑胆汁。例如,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作用,可能导致大便呈现黑色。

希波克拉底

即便是在特殊情况下,人体排出黑色液体的现象也是相对罕见的。那么,古希腊医生为何还要将黑胆汁纳入他们的体液理论之中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凑数”吗?在很大程度上,答案是肯定的。古希腊医生对数字“4”有着特别的偏好,这种偏好与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有关。

毕达哥拉斯不仅以其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闻名于世,而且他对数学的热爱也深深影响了其学派。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的奥秘都蕴含在数字之中,他的学派将数学与哲学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古希腊医生在构建理论时,很可能受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思想的影响,将四体液理论作为一种对自然界秩序和对称性的追求。

毕达哥拉斯在探索十进制数学体系时,发现了数字“4”的独特之处:1+2+3+4=10。如果用图形来表示,10个小石子可以排列成一个完美的等边三角形,每边恰好有4个小石子。毕达哥拉斯的这一发现以及他对数字的深刻洞察,极大地影响了古希腊哲学,使得“4”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数字。许多古希腊哲学家甚至坚信,整个世界是由气、火、水、土4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人类自然也被认为是由这4种元素组成的。

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四体液理论的诞生似乎是水到渠成。虽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四体液理论缺乏实验证据,但在2000多年前,它无疑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知识体系的可贵之处在于,完全没有神灵介入其中。尽管这些理论只有一小部分基于实际观察,大部分是哲学家和医生在深思熟虑中构建的,但它们代表了人类独立思考的成果,而不是盲目遵从所谓神灵的指示,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纵观人类发展史,最早的医学模式被称为神灵医学模式。紧随其后的是自然主义哲学医学模式,也就是希波克拉底提出的理论,它受到了四体液理论的深刻影响。这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变,标志着人类开始用理性和哲学来探索和理解人体与疾病。

饿着好还是放血好

在四体液理论中,血液被认为是最为关键的体液,毕竟它在人体中最为丰富,也最容易被观察到。正如前面提到的,当人体发烧时,脸部泛红的现象被认为是多血质的表现,需要通过治疗来纠正。面对这种情况,古希腊的医生们会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呢?

治疗的逻辑似乎很简单:既然多血性疾病是由血液增多引起的,那么减少血液就成了治疗的关键。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减少血液的生成,二是排出多余的血液。

减少血液生成的方法听起来颇为简单—既然血液来源于食物,那么通过禁食就能减少血液的产生。排出多余血液的方法则更为直接,通过放血治疗就可以迅速达到目的。然而,以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对发烧的病人采取禁食和放血的治疗方法,不仅无法治愈疾病,甚至可能构成一种虐待。然而,在2000多年前,这却是常规的治疗手段。至于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为有效,这在当时的医学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古希腊并非一个单一的国家,而是由众多城邦组成的地区。当我们谈论古希腊的黄金时代时,实际上是指雅典(古希腊城邦)最辉煌的时期(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4世纪中叶),希波克拉底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此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东部,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希腊文明因此传播开来,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期。

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的尼罗河口建立了亚历山大港,这座城市很快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中心。埃拉西斯特拉图斯是一位居住在亚历山大港的医生,对治疗多血性疾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放血太过残酷,主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通过禁食来减少血液的生成。在他的医学思想影响下,100多年间,无数患多血性疾病的病人在生病时只能忍受饥饿。

盖伦

后来,罗马人崛起,将地中海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并全盘接受了古希腊文明。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一位在西方医学史上具有无与伦比影响力的医生—盖伦。

盖伦出生于帕加马(今土耳其西部),年轻时周游列国,广纳医学知识。当来到罗马帝国的心脏—罗马城后,他凭借精湛的医术迅速声名鹊起。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最大的对手竟是已故的著名医生埃拉西斯特拉图斯。为了表达自己的医学观点,盖伦撰写了两部著作,书名《反对埃拉西斯特拉图斯》和《把埃拉西斯特拉图斯的追随者赶出罗马》便足以显露他坚定的立场。

盖伦坚信,让病人禁食不仅不人道,而且治疗过程缓慢。他提倡放血疗法,认为其疗效迅速且显著。由于盖伦在医学界的巨大影响力,放血疗法逐渐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流行、广泛和持久的治疗方法。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无数病人接受了放血治疗。盖伦甚至认为,人体的某些出血现象是自我调节的体现,如流鼻血在他看来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盖伦建议的放血量为500毫升左右,对成年人而言,这尚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他主张定期放血,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风险。罗马帝国衰落后,欧洲进入中世纪,尽管时代更迭,盖伦的权威地位却未受动摇,他提倡的放血疗法依然被广泛采纳。

由于社会地位较高,当时的医生通常不会亲自动手为病人放血,因此,这项任务往往落在了经常与刀打交道的人身上,他们就是理发师。在中世纪,理发师兼任外科医生的角色,如果一家理发店提供放血服务,他们会在门口悬挂一个带有红、蓝、白三色条纹的彩色圆棍,三种颜色分别象征动脉、静脉和绷带。如今,尽管理发店不再承担医疗职能,但这一传统标志仍被保留,成为理发店的象征。

四体液理论影响不绝

四体液理论的影响力是如此深远,以至于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仍能发现它的踪迹。例如,在早期的心理学理论中,人们被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4种气质类型,恰好与四体液理论中的4种体液相互呼应。尽管这些气质分类源自古老的医学理念,但现代心理学家通过科学实验验证,认为它们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得以保留至今。

在著名的侦探小说集《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有一篇名为《血字的研究》。在这个案件中,大侦探福尔摩斯注意到凶案现场的墙上有用鲜血写下的单词,但受害者是被毒死的,并未流血。福尔摩斯推断,墙上的血迹很可能是凶手的。他进一步思考,凶手在杀人后情绪激动,可能导致了流鼻血,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多血质的人身上。福尔摩斯大胆推测,多血质的人往往面色红润,因此凶手可能是一个红脸的人。最终,当凶手被捕获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确实有着红润的面色。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柯南·道尔为何能如此巧妙地运用这些医学知识?这是因为他在成为小说家之前,曾是一名医生。柯南·道尔出生于1859年,于1930年去世,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现代医学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我们仍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古希腊四体液理论的影子,这足以证明该理论持久的生命力。

那么,四体液理论是何时被科学界抛弃的呢?是谁站出来指出放血疗法的错误?这个人就是威廉·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奠基人。关于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背后有着一段引人入胜且充满波折的历史,笔者将在本系列的下一篇中一一道来。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