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山岛“六大怪”
2024-09-28徐滔
小时候在村里住,常听大人们说大竹山岛有“六大怪”,什么太平口子浪花开,什么连片竹子山腰栽,什么四脚长虫草上飞,什么山羊一蹦冲天外,什么捕鱼捉虾大老鼠,什么海猫子“炸弹”满天飞,尤其是后面说的这四种大仙,大人孩子一提起来都有点谈“虎”色变。
喜欢讲故事的几个老爷爷,只要提起大竹山岛,原本笑眯眯的脸上立刻浮现厚重的阴云,都说那个地方不太地道,“四打围隔”都犯风,闯海的老大拔网的伙计谁都不愿意上那个地方站锚。凡事孩子们都爱问个为什么,老爷爷就伸出一个一个手指头给你数叨说,大风大浪天气躲进太平湾时不时地触礁翻船,得有多大的胆子上这个地场避风?一个挖不出淡水的孤岛,自古辈起就没有人家居住,要多荒凉有多荒凉,没有水喝不说,野菜也少得很,如果三天五天停不了风,都能饥渴死人,何况说,岛上还有一种四脚蛇特别多,一不小心被咬上一口,搞不好弄出人命来,除非逼到万不得已才上这里避避风头。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S7PZ6ipM8umTJhN7FoRAjb.webp)
长大后才知道,在大竹山岛高亮的地方,有一座横跨黄渤海、纵越“三八线”的灯塔,是划分渤海黄海分界线三个定点的标志之一,所以在长山列岛三十二个岛屿之中,其他三十一个岛屿属于渤海,只有大竹山岛一半分给黄海,一半留给渤海,她与临近的小竹山岛和车由岛,三足鼎立,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如今,老人们挂在嘴边的“六大怪”,有一些只剩下遥远的传说。
竹林
在南北方各种交流十分不发达的很早以前,要说北方有竹林生长那是一件相当稀奇的事情,要是说渤海海峡中长山列岛还有长竹子的岛屿,就有点悬乎加悬乎了,像竹子这么高冷的不俗之物,不都是世世代代生长在秀美的江南吗?北方的气候、特别像长岛这样土质贫瘠的海岛,怎么能够适应娇嫩的翠竹生长呢?
可事情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只有亲自去一趟大竹山岛,所有的疑问都会大白于天下。1981年的那个秋天,我顺着守岛部队修建的山间石径逐级而上,终于在背风向阳山坡的前怀,找到了这一东一西两片茂密的竹林。为什么北方的海上孤岛,会有南方的竹林生长?《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查不到的知识,当地的渔家百姓可以告诉你其中的真相。
“一片竹林从天而降”,这种说法最早出自文人墨客的圈子。那是一个薄暮的黄昏,水天相连处的小岛在逆光中显得安谧而缥缈。很快,奇景在小岛上空出现了:房屋鳞次栉比,河道蜿蜒闪亮,整齐的稻田,俊秀的山峦,满目明丽的江南风光……随后,又变幻出一片幽深的竹林。小鸟惊飞,满山的竹都在颤。
海岛上空出现这些幻影,其实就是久闻大名的海市蜃境,能够看到海市蜃楼已经算很是蹊跷了,但幻影隐退后岛上居然长出半坡的竹子,匪夷所思的传说太过荒唐,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版本。
常年行走在波峰浪谷的渔民,对大竹山岛的竹林来历,讲的却是与航海有关的另一个说道。大竹山岛原先和长山列岛其他海岛一样,只有北方的树,没有南方的竹。元朝兴海运的时候,有一条南方货船,满载着贡品进京。这只船走到大竹山岛附近,遭遇罕见的大风大浪,桅杆折断,船体侧翻,生死关头,船上一堆新砍下来的毛竹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他们纷纷抱着船上竹竿跳进海里逃生。
历经九死一生,十几个人被风浪推上了岸滩。这是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要吃没吃的,要住没住的,为了活下去,他们接雨水,捡海贝,采野果,挖野菜,好吃的不好吃的都能填饱肚子。为了遮风挡雨,他们选了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用毛竹做支架,杂草做棚顶,搭起了遮风挡雨的草棚子住了下来,一直到路过的渔船把他们救出苦海。在他们走后不长时间,那些插在泥土里做支架的毛竹,竟生了根,发了芽,随着一年一年地开枝蔓叶铺展,越长越茁壮茂盛,没几年的工夫就长成竹林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nve3jQZRXJzD8djnPYdVpM.webp)
对长岛人来说,更多的人还是相信下面这个版本。话说唐王李世民在东征行军途中,船队曾经在海上遇到了大雾天气,迷航之后就在海上漂泊。当浓雾渐渐散开,前方隐隐约约出现一座小岛,李世民大喜过望,就命令靠岸登陆。上岸以后,李世民在将士们的簇拥下向山上走去,走到半山腰,发现山坡上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石头。大石头四边各有一块小一点儿的石头,李世民一看来了精神。说这个地方正好用来下棋,就招呼手下几员大将一起过来准备大杀四方。
李世民走到跟前儿,刚想坐下,一看石头上风吹雨淋积累了厚厚一层灰,还有不少白花花的鸟粪,实在是太脏了,于是手下的士兵用杂草做扫把打扫。李世民见此情景随口说道,这里要是有竹子就能扎扫帚清扫了。说来也怪,唐王的话音刚落,就见眼前山坡上长出一小片竹笋,像施了魔法似的一节一节地越长越高。士兵砍了一些竹子做成扫帚,把石头打扫得干干净净。从那以后,那些竹子就在小岛上扎了根,越繁衍面积越大,长成一片绿色的竹林,这个小岛也由此得名大竹山岛。
大竹山岛上这两片竹林的来历,居然有三个不同版本的传说,究竟是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几百年来众说纷纭,真假难定。后来有一个叫做“大明白”高人捋出了头绪,他认为山坡东面那一片是遇险船工栽种毛竹的“后裔”,而西面那一片更多更茂密的竹林是李世民的“业绩”,为什么呢?当然受过浩荡皇恩的竹子更能挺拔向上。
还有一个更接近现实的说法,是我们村有一户人家往上好几辈子,都在大竹山岛给财主放牧牛羊,也因此得名“竹山牛”。几百年传承下来的雅号,不正说明大竹山岛的竹子也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吗?
“天下口”
大竹山与唐王李世民有关的传说,不光是这片竹林的来历和岛名的由来,还有下面有关“天下口”的故事。传说唐王李世民说话很随便,常常是不加思考张嘴就来,所以难免有时要出差错,甚至把原义说反了。这不,下完棋,吃完饭,准备继续北上,从大竹山开船不久,遭遇风浪,船队在风浪里颠簸摇晃,从李世民到将军士兵,很多人都晕了船,没办法,船队只好在大竹山岛后面的太平湾停了下来。这个海湾原名叫“天下口”,风平浪静,是避风的好地方。唐王的船队平平安安停在了天下口港湾里。唐王站在船上手捻胡须,看着天下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天下口说:“天下口,今天多亏了你救了我的船队。从今以后,只许你坏,不许你在。”本来他想说的是“只许你在,不许你坏”,由于一时大意,结果说出来的话正好与本义颠倒了。唐王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而说出来的话就是板上钉钉的,他也不会拉下脸来把错话收回来,所以就任凭这样错下去。说来也怪,天下口从此以后像领了唐王的圣旨一样,常常是无风三尺浪,经常有渔船在这里遇难,打这儿以后,到这里避风的渔船越来越少。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WxEoqa6TZTSQcTTFNsH2Mg.webp)
1981年到1982年我在大竹山小学支教期间,特意去后山“天下口”那边去看了一看,大竹山岛的余脉从山根底下斜着插入海底,从海面上看,明显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礁石露在海面,不同方向的海流,卷起一片一片的浪花和暗涌,十分凶险,用今天现代人的眼光看,“天下口”的地域环境是非常的特殊。在大竹山的那一段时间,我曾经走访过在这里避风的老渔民,多次向他们打听有关“天下口”和沉船的事情,除了了解一些有案可查的历史事件,还听他们讲起有关大竹山不少的神奇传说。
我离开大竹山岛的两年后,山东省第一次海岛工作座谈会议在长岛召开,长岛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加快无居民岛开发建设,在大竹山天下口的南边,建成一座半封闭的安全港,比原来那大名鼎鼎的“天下口”要强上太多。
“四脚蛇”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Vxc4Tw2JnUbuFhCp24suug.webp)
长山列岛三十二座岛屿横亘渤海海峡,南领胶东,北携辽东,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长岛诸岛独特的生态和气候环境,每个岛上分布着各不相同的动植物,在一些没有人类居住的岛屿上便出现了以一个物种而“独霸天下”的情形,形成了大竹岛、万鸟岛、蝮蛇岛、海豹礁、兔子岛、野羊岛、蝎子岛这样一个个“独立王国”。
长岛人习惯把“四脚蛇”叫马蛇或四脚马蛇,当我成为大竹山岛正式“岛民”之后,最想揭开的秘密就是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四脚蛇”究竟是长的什么样子。暑假开学以后,海风逐渐凉爽起来,赶在动物蛰伏之前,我每天早晨晚下老是往后山跑,终于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宝哥在去海军灯塔的半路上,遇见了四脚蛇。
这个神秘的东西,体型有点像变色龙,但比变色龙细长,像长虫,但却比长虫多长了四条腿。那天,宝哥不愧是练过体育出身,反应比我快了大半拍,即使这样的身手也眼睁睁地看着它的尾巴“哧溜哧溜”地消失在草丛之间。
这一次突遇,也算是见识过“四脚蛇”,在我和宝哥看来,大竹山岛上的这一方“神圣”也不过尔尔,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神,见到我俩,还不是夹着尾巴撒开四脚丫子落荒而逃。
“野山羊”
大竹山岛的“野山羊”最早是各个连队战士饲养“家畜家禽”之一,作为海岛指战员生活补给之用,后来天长日久,圈养的山羊冲破藩篱,顽强地适应着小岛上的野外生活。随着海岛军民不断植树造林绿化大竹山岛,逐渐改善和优化了大竹山岛的生态环境,野山羊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强大的族群,大竹山岛高峰时期上百只山羊就是这样演变而来,它们主要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后山悬崖峭壁区域,在生态极其恶劣的小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了。
1981年秋天我刚刚去大竹山岛的时候,还和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带着军犬去追逐过羊群。在陡峭的山崖之上,再厉害的军犬在山羊的面前根本都是望尘莫及一样,与山羊的跳跃技巧和奔跑速度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几个纵身腾跃,羊群转眼之间就躲到八九十度的悬崖一侧,乱石嶙峋的峭壁之下,就是万丈深渊和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个时候别说我们,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军犬,也只能“汪汪汪”地望洋兴叹了。
重归山林的山羊,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练就一身“通天”“入海”的高超本领,奔跑、弹跳、攀岩技能更加厉害,体能也更加强壮,究竟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估计一般人也说不清道不明。
万鸟岛
坐落在大竹山岛和小竹山岛北面的车由岛,是一个只有0.044平方公里的汪洋小岛,这里虽然岛儿小,但是生态很强大,因为繁衍生息着数不清的海鸟,被誉为渤海深处的“万鸟岛”。
车由岛是海鸥的世界,那海鸥灰白杂陈,铺天盖地。有的在海面捕食鱼虾;有的在崖顶嬉戏追逐;有的在波涛中翻飞戏浪;有的在石间草丛中相依相偎……整个小岛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尽是海鸥的身影,尽是翻飞的翅膀。一遇声响,听觉极为灵敏的海鸥便会“轰”地一声腾空群起,直冲云霄,那密集的身影顷刻盖住了海,遮蔽了天,那阵阵“米秒” “米秒”的叫声响彻海空,令人心颤。
每年四、五月间,海鸥们双双对对地度完了海上蜜月,雌鸥便要在窝里生儿育女了。这时岛上满眼尽是一簇一堆鸡蛋般大小的海鸥蛋。出壳的小海鸥异常可爱,雌雄双亲轮流外出觅食,从海上衔回小鱼小虾,喂进嗷嗷待哺的小海鸥嘴里。等到两个多月后,当小海鸥真正具备了飞翔的能力,它们的父母会不顾一切地把儿女们推下鸟岛的深崖之下,让它们自己去闯荡世界,寻取生存之路。
登岛最晚的“老鼠”及其它
千百年来由于海水的阻隔,大竹山岛原本是没有老鼠的,类似黔无驴一样,也是“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岛上驻军某连队从昌北农场撤退时,在搬家带回的粮食中带进一窝老鼠。这个老鼠大家都知道,繁殖力极强,转过年之后,全岛都是老鼠的踪迹,由于食物链的短缺,老鼠们不但要捕食陆地上的昆虫,还学会了在海边和礁石下捕捉鱼虾和海贝,甚至也会“穿堂入室”干起偷盗连队粮食的行径。
大竹山岛除了上面介绍的“六大怪”,海里还有着丰富的鱼虾资源,特别是近岸海域的海参、鲍鱼、海胆,拥有纯正的野生血统和优良品质,从七十年代开始就远销海外,近年来也成为长岛渔家乐和宾馆酒店的“招牌菜”。至于传说中隐藏在更深海底和陡峭悬崖的“怪物”,就不是这篇文章所能介绍的了。
Every time Dazhushan Island is mentioned, the elderly who love to tell stories to children become serious instantly, with dark clouds on their originally smiling faces. According to them, this place is quite inhospitable. The “fourwalled enclosure” could still be plagued by strong winds and no one wants to anchor there. When curious children ask why, the elderly will begin to explain by counting off on their fingers. Boats and ships often wreck on rock or run aground even when they are seeking shelter in the Bay in rough weather. So you can imagine how much courage it needs to seek refuge in such a treacherous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