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绽放在雪域高原的“一朵格桑花”

2024-09-27张姚胡李正

雷锋·强军号 2024年9期

人物简介

旦真旺姆,西藏山南人,2008年12月入伍,上尉军衔。曾参加2017年中印边境洞朗对峙等重大任务,被表彰为全国共青团优秀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当选为西藏自治区第十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代表。

2015年6月30日,是旦真旺姆完成军校学业到某合成旅报到的第一天,那天发生的故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当时恰逢连队组织体能考核,将成为排长的旦真旺姆要求和男兵一起参加。5公里越野一开始,她就跑在了最前面。一个女同志“领跑”,男兵们觉得这事以后说起来有点丢人,就使劲在后面追,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反超。最终,她跑完用时18分钟,在场的所有男兵都惊呆了。从那以后,这位女排长“真能跑”成为大家的最深印象。

然而,从一位地方姑娘到普通战士再到军官,旦真旺姆走过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

1990年7月,旦真旺姆出生在西藏山南贡嘎县的一个藏族小山村,“旺姆”在藏语里是“仙女”的意思。父母给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她像仙女一样神通广大,能够过上幸福生活。旦真旺姆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干农活,养成了吃苦耐劳、生活简朴的习惯。7岁时,邻居家大哥参军入伍,穿上了军装,村民们十里相送,旦真旺姆好生羡慕。从那时起,她心里就有了一个女兵梦:自己也要成为“金珠玛米”(解放军)。

10岁那年,旦真旺姆被西藏自治区体校录取,主攻马拉松,从此她和长跑这一最枯燥、最考验毅力的运动结下不解之缘,不知道脚下跑烂了多少双鞋,数不清操场上跑过多少圈。6年后,旦真旺姆站在了人生的第一条马拉松赛道上——参加西藏半程马拉松比赛。她当时又瘦又小,皮肤晒得黝黑,跟一群比她大好几岁的人比赛,可最终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2008年,西藏军区要招一批体能出众的藏族青年,参加成都军区组织的军事三项比武,成绩突出的就能特招入伍。旦真旺姆来到集训队后,才知道自己的优势并不明显,50多个人报名最终只能留下11人。她深知,要想实现梦想,还得继续苦练。腿疼、腰疼那都是“家常便饭”,有时练得嘴巴里全是血腥味,但从不说自己不舒服,铆足了劲练。半年后,训练取得了成效,她的成绩在集训队已经数一数二了。

然而一个雨天,在过400米障碍时,旦真旺姆不慎从独木桥上摔了下来,整个腰都直不起来,连呼吸都困难。还有两天就要比赛了,咋办?她奔跑了8年,就是为了追逐绿色军营的梦想,她下定决心绝不放弃。

快开跑时,旦真旺姆打了一针封闭,医生告诉她只管半小时,她说:“没事,就不信半个小时还跑不完个5公里!”出发前,旦真旺姆掐一下自己的腰,并没知觉。整个赛程中她的意识也是恍惚的,脑子里不停地想象自己穿上军装成为“金珠玛米”的样子。比赛结束,她取得了个人第6名的成绩。当年年底,她如愿参军入伍。

当旦真旺姆准备在军营大展拳脚时,又一个困难摆了她面前:她被分到了西藏军区某通信团,岗位是话务专业。对于一直接受藏语教育、基本上不会说汉语的旦真旺姆来说,学话务专业无疑是难上加难,听电话里的声音根本听不懂。她宁愿每天完成一个5公里武装越野,也不想守在电话机旁。但想想为了这个军旅梦,自己那么多苦都吃了,不能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于是,旦真旺姆开始恶补汉语。那段时间,她基本上《新华字典》不离身,一有空就背字记词,每天晚上坚持读一份报纸。一有空闲,她就拉着身边普通话说得标准的姐妹来练口语……

经过一年多的“闭关修炼”,旦真旺姆第一次坐在了值班机房。当时,旁边还安排一名老话务员陪着她,电话来了她听,老话务员也听,帮她解决一些生僻用语和dsd8xJNowhFsGtdvoT8BUr8L476ujNinTr15cjsYq3g=突发情况。电话一响,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您好,这里是总机,请问有什么要帮您?”对话中,她尽力平复紧张情绪,发现自己也是可以正常交流的。慢慢地,她适应了值班压力,开始对电话响铃上了瘾,每次完成接听挂掉电话的那一刻,感觉特开心。

2010年12月,旦真旺姆顺利选取了士官。4个月后,西藏军区某山步旅要组建女子通信班,向整个军区广发“英雄帖”。经过通信团的推荐和层层选拔,旦真旺姆当上了这个女兵班班长。刚到新单位,她发现这个班人人都有一技之长,让她感到不小压力。身边战友对她这个“外来户”好像也并不服气,变着法子和她较量:跑步,长跑输了比短跑,比不过耐力就比爆发力;射击,固定靶换移动靶,比不过射击精度就比出枪速度;话务,先比谁答得快再比谁记得多。但结果只有一个,都是旦真旺姆笑到了最后。渐渐地,这群女汉子也就好管了,在一轮又一轮的切磋中,全班同志的感情加深、凝聚力增强。这个女兵班开始在各种场合崭露头角,取得群众性练兵比武3公里武装越野第1名、手榴弹投远第1名,参与西部战区联合演习现场解说斩获一个又一个荣誉。旦真旺姆个人也因此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2013年9月,旦真旺姆被保送到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深造。在她之后,女兵班还有7个姐妹圆了“军校梦”。

学成归来,走上了某合成旅排长的岗位,旦真旺姆比当初更加刻苦训练。2017年年初,为了丰富作战手段,旅党委决定成立一个女子侦察排。高原侦察兵堪称“魔鬼猎人”,需要练就飞檐走壁、登峰踏浪、特战破袭、擒拿格斗、乔装打扮等“十八般武艺”。在练习射击、越野等传统课目时,她们还能跟得上,但转到综合攀登、武装泅渡等险难课目时,大家就有些害怕了。旦真旺姆想:在后面推动人,不如在前面带动人。每当这个时候,旦真旺姆就站出来,给大家当试训员。第一次练综合攀登时,女兵们站在高墙前心里有些发怵,旦真旺姆就率先攀岩而上。但在中途她的腰伤复发了,根本用不上力,浑身开始颤抖。但是为了女兵们能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她还是硬撑了下来,落地后许久没有站起来。上级领导知道这一情况后,一边给她安排治疗,一边也在考虑女子侦察排要另选带头人。她找到领导,执意要带这支队伍。她说:“临阵换人伤士气,我一定把这个排带好!”看她如此坚定,领导松口了,她保住了侦察排排长的位置。后来,这个女子侦察排在各类拉练演习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甚至还“全歼”过蓝军特战小分队,多次任务中及时发回侦察情报,为部队开路导航。

后来,旦真旺姆调到了旅信息保障科工作,成了单位第一个女参谋。机关的工作标准更高,对能力素质的要求更加全面。办文办会、撰写材料、上传下达、组织活动,对她来说又是全新挑战。她又是靠那么一股子拼劲儿,拼出一片新天地。如今,旦真旺姆已是能够熟练完成作战值班、准确领会首长意图、专业指导基层抓建的“老参谋”了。

“格桑”,在藏话中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就是“幸福花”。而旦真旺姆坚信,没有吃过苦,就不知道什么叫幸福。祖国的这片净土养育了旦真旺姆,她愿继续守卫着祖国,做绽放在雪域高原的“一朵格桑花”。

(责任编辑:宋元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