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看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背后的人文情怀

2024-09-27张凯

摄影与摄像 2024年7期

《中国影像方志》作为一部覆盖中国各地区、民族和文化的纪录片系列,不仅仅是一次广阔的地理和文化之旅,还深刻地探索了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关系,展现了一个多元的文化生活现象,纪录片通过丰富的叙事结构和独特的拍摄手法,绘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从而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因此本文将从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两个维度入手,解析《中国影像方志》是如何通过这些艺术表现手段,深入挖掘并呈现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主要探讨该系列如何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叙述,个体与整体的交织,以及通过镜头语言、光影运用、声音设计等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具有深度的故事中,从而体现对人、对历史、对文化深切的理解和尊重。

《中国影像方志》叙事结构分析

横向叙事

在《中国影像方志》这一纪录片系列中,横向叙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呈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丰富而多样的地域文化,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揭示了中国广阔地域内的文化差异,也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为观众提供了一幅立体多彩的中国文化地图。该大型纪录片通过选取各具特色的地区和民族作为拍摄对象,细致地记录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节日庆典等文化特征,例如在贵州紫云篇中,纪录片详细记录了苗族的银饰制作技艺和穿戴方式,通过这些细节反映了苗族人对美的追求和族群身份的自我认同;而在西藏浪卡子篇中,纪录片则聚焦于藏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以及藏历新年等重要节日的庆祝方式,展示了藏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广西卷博白篇中,讲述了汉代马援南征给后世带来的巨大影响;在广西卷南丹篇中,则通过一批银器,追溯中国古代土司制度的发展历史,展现中央政府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传统”,以及展示少数民族人民为国戍边、组织士兵远赴浙江抗倭的爱国主义情怀。

纵向叙事

纵向叙事是通过时间的纬度,串联起一系列的事件、人物和地点,展现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变化和发展,而在《中国影像方志》纪录片中,利用这一叙事技巧,通过对比不同年代的影像记录,能够更加细腻描绘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和历史的脉络。

在个案研究中,通过记录某一地区或某一群体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凸显时间流逝带来的影响,例如在讲述浙江卷温岭篇中,在讲述当地渔村发展历程中,该纪录片选择在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以及新世纪三个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叙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影像中通过纪录片可以看到渔民们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劳作进行捕鱼,生活条件艰苦但充满朴素的快乐,而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渔村开始有了电视、冰箱等现代化生活设备,渔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当镜头转向新世纪,渔村已经建起了新的海鲜加工厂,渔民们不再出海,而是在厂里分拣和处理海产品,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样的对比鲜明地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同时也通过具体的个体生活,引发观众对于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转变的思考。在广西卷南丹篇中,选取了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展现当地人民一眼千年的社会发展史。白裤瑶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族群。通过今昔对比的方式,完整记录下在国家的帮助下,彻底改善居住环境,过上了现代人的生活。

通过叙述者回忆往昔、对比现状的方式,引导观众在时间的纬度上理解变化,叙述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变化,成为连接不同时间节点的桥梁,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历史和时间的重量,或者利用剪辑、配音、背景音乐等电影技术手段,加强不同时间节点影像的对比效果,使历史的变迁更加生动、直观。特别是通过色彩、光影的调整,可以反映出不同年代的氛围和情绪,增强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比如在广西卷博白篇中,通过朱熹后裔家族、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王力家族等当地名门望族捐资助学的义举,展示客家人“耕读诗书”的传统,为当地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又比如,在广西卷南丹篇中,则通过实景拍摄加三维动画制作的方式,详细、生动地记录下在大革命时期,当地革命军民运用聪明才智,与反动派作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拍摄手法分析

镜头语言应用

镜头语言可以特写镜头和长镜头等拍摄技巧的运用,在加深观众对人物情感理解的同时,也进一步展现制作团队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关注和敬意,特写镜头在描绘人物情感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紧密聚焦于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交流以及手部动作等细节,特写镜头能够捕捉到被记录者内心情感的细腻波动,这种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建立起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情感共鸣,例如当镜头紧贴一位老人细腻的面部纹路,反映出老人的沧桑与智慧,或是捕捉到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时,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深厚人文关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影像方志》一以贯之的“两极”剪辑手法,即“航拍大景或全景”镜头+“近景或特写”镜头的两个极致景别叠加剪辑手法,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比如在广西卷博白篇中,把镜头对准当地芒编产业。通过大量近景和特写镜头,展示芒草编织——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人类智慧和生命力。在广西卷南丹篇中,通过大量近景、特写镜头,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的所有制作流程,绚丽多彩又充满民族特色的图案、纹路、线条组合,为观众奉上一道视觉盛宴,也为少数民族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

而长镜头的使用则在叙事和情感建构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长镜头通过持续不断地记录一段场景,给予观众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感受画面中的人物和环境,这种方法有助于展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流动,使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人物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状态,长镜头常常用于展现日出而作、季节变换等自然景观,或是记录人物在某个重要时刻的长时间反应,通过这种方式,纪录片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节奏的尊重。

光影运用

光影在电影和纪录片中,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情感和主题传达工具,而在《中国影像方志》中,光影的运用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以此来塑造场景氛围,反映纪录片的主题和情感。首先光和影的选择关系到每一个镜头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于画面的感知,例如在浙江卷温州瑞安篇中有对老城区早晨的描绘,摄影师特意选择日出时分进行拍摄,随着太阳的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透过古老的屋檐,洒在狭窄的街道上,形成一道道长长的影子,这样的光影运用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赋予这个老城区一种温暖而充满活力的气息,反映出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些老城区仍然充满生机与希望。

其次通过改变光照强度和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影子效果,进一步增强空间和人物的立体感,同时也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情绪氛围,比如使用侧面的强光源可以产生长长的影子,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强调某个时间段的孤独或者戏剧性。而顶部的强光则会产生下面的黑影,制造出压抑或者神秘的气氛。具体原理如图1所示:

例如在浙江卷温岭篇中,在讲述一位老渔民的故事时,摄影师选择了傍晚时分进行拍摄,随着夕阳西下整个海面被染上一层金红色,老渔民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韧,这样的光影选择不仅美化了画面,更重要的是深刻地表达了对老渔民生活状态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一种与海共存的哲学思考。此外通过控制光影的颜色温度,纪录片还可以引导观众的情绪反应,暖色调的光影通常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适合用来描绘家庭、集市等温馨的场景,而冷色调的光影则让人感到冷静甚至有些疏远,适合用来展现城市、工业等现代化的场景。

声音设计

声音设计是营造情绪氛围、增强观众情感共鸣的关键,通过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和细腻的现场录音,使得纪录片能够深化对人物故事的讲述,加强与观众的情感连接,从而使人文情怀的表达更为深刻和多维。背景音乐的应用是声音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在《中国影像方志》中,背景音乐多样而富有层次,既有传统民乐的温婉悠扬,又有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和张力,这些音乐的选取往往与所讲述的地域文化和人物情感状态紧密相连,通过音乐的情感色彩和节奏变化,引领观众深入到纪录片所展现的场景和情感之中,例如在描绘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片段中,使用当地民族音乐作为背景,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也使观众能够在情感上更加贴近和理解主体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比如,在广西卷南丹篇中,在白裤瑶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黎芳才的带领下,白裤瑶风情表演队展示的原生态铜鼓舞,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原始、拙朴的古典之美。同样是少数民族乐器,节目中还追踪记录了乐器制作艺人复原壮族古乐器——轮朵当(汉语称为水竹琴)的过程,并把这勾连古今的乐器声音完整记录下来。

而现场录音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则提供了另一层次的声音体验,具体录音原理如图2所示:

《中国影像方志》通过高质量的现场录音捕捉细微的自然声响和人声,如溪流的潺潺、市场的喧嚣、人物对话的细节等,这些声音元素的真实传递,不仅增强了纪录片的沉浸感和现场感,也是构建情感和叙事深度的重要方式,通过对这些声音细节的精准捕捉和巧妙运用,纪录片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所记录场景的真实环境之中,使人物的情感状态和生活背景得到了更加生动和深刻地展现。

人文情怀具体体现

对普通人的深刻描绘

《中国影像方志》是一部具有鲜明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其中对普通人的深刻描绘是其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纪录片如何巧妙地通过细腻的镜头捕捉人物的日常生活,彰显对普通人尊重和理解的人文关怀。

通过大量的特写和中景,纪录片积极捕捉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细节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真实还原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在描绘中纪录片紧扣人物的生活现状,揭示人物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无论是渔夫在海上搏击风浪,还是农妇在田间播种希望,亦或是工人在车间辛勤劳作,纪录片都用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还原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让人物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鲜活起来。这些镜头不仅展示了普通人的坚韧和毅力,也提醒观众去理解和尊重这些看似平凡但却充满价值的生活。最后《中国影像方志》通过对话和访谈,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方式让人物有了主体性,使得普通人不再是被动的被拍摄对象,而是主动的叙事者,通过口述能让观众深入地理解这些人的生活态度,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其人文情怀。

文化遗产的记录

《中国影像方志》不仅是对中国广袤地域和深厚文化的一次梳理,它同样承担了记录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纪录片通过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捕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节。例如在展示民间手工艺时,摄像机以近距离的特写镜头聚焦在匠人们灵巧的双手上,记录传统艺人制作工艺品的每一个步骤,从选材、加工到成品的全过程,生动地呈现工艺流传千年仍保持原汁原味的制作技巧。并且纪录片借助访谈和旁白的形式强化了对文化遗产背后故事的传达,制片团队深入采访手艺传承人、民俗学者以及社区居民,通过口述历史为观众揭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从而增进公众对于这些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尊重。再者《中国影像方志》通过记录不同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场景,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状态,纪录片中不乏色彩斑斓的舞龙舞狮、婉转动听的曲艺表演、古老神秘的活动仪式。这些内容的真实记录不仅让失传的可能性变得微小,同时也让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能够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最终激发社会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更多探索和行动。

《中国影像方志》以其丰富的叙事结构和独特的拍摄手法,为社会展现了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画卷,不仅记录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多样性,也深入挖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深深的人文情怀。该纪录片的成功也带来重要启示,在创作纪录片时一方面需要尊重和理解被拍摄者的实际生活,真实、细腻地描绘他们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各种艺术手法加深叙述的情感力量,使作品具有更广阔的共鸣。只有在充分掌握这些要素的前提下,才能制作出既有艺术感染力,又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让影像成为连接人与人,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台影视综艺节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