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疼痛的价值
2024-09-25曹成玉
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语言文字运用Ⅰ提到“疼痛的主要功能是提醒机体其完整性受到威胁,以便关注疼痛的来源并避免疼痛”。因此,疼痛的存在也有它的价值。对于青年来说,成长也是一种充满痛的旅程,但有些疼痛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对此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从材料的分析理解来看,“疼痛的主要功能是提醒机体其完整性受到威胁,以便关注疼痛的来源并避免疼痛”。这句话从生理角度阐述了疼痛的价值,即引出治疗的目的;“因此,疼痛的存在也有它的价值”这句话明显带有总结性质,是所供材料的中心句,由此不难确定本次作文的中心话题,即“疼痛的价值”;以此为基础,“对于青年来说,成长也是一种充满痛的旅程,但有些疼痛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几句话将材料的命题引申到青少年“成长也是一种充满痛的旅程”,要求考生结合“青少年的成长”来谈我们对于“疼痛价值”的认知和思考。
从核心概念的内涵来看:在个人成长中,“疼痛”可以理解为挫折带来的痛苦、挑战带来的畏惧、失意带来的无力感、感情破裂产生的心灵创伤等。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感受多角度解读“疼痛”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在行文中论述要明确、具体,切忌整体打包“贴标签”。材料中最后一句“有些疼痛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点明了写作的方向,引导考生思考造成疼痛的原因以及怎样面对疼痛、战胜疼痛,最终获得成长。
例文
向日葵与盛开的杏花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孙晨露
收到侄子出生的喜讯后,梵高难掩欢喜,于病床描摹窗外的杏花,举世闻名的作品《盛开的杏花》由此诞生。虽难挨精神折磨的痛苦,他的画里却始终有爱与希望交织的火花,那是一个孤独者于疼痛中奋起的圣歌。
无论是阿尔小镇咖啡厅的星空,还是热烈的向日葵,或是精神病房之外盛开的杏花,都是梵高面对疼痛的反击和经历疼痛后的快乐。故而他说:“创造美好的代价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诚哉斯言,疼痛让我们于混沌中反省自我,于煎熬中升华精神,从而拥有应付疼痛的能力和刚强。
泰戈尔曾言:“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不可用逃避的态度应对疼痛,因为疼痛是一朝溃败后吸取的教训,是剪去枯枝败叶后的新生。若不是亡国的悲痛和椎心泣血,怎么会有勾践的卧薪尝胆、一雪前耻;若不是身受宫刑的伤痛和奇耻大辱,怎么会有司马迁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若不是科考失利的挫败,怎么会有左思的名满天下和洛阳纸贵的文坛佳话……疼痛是我们生理上释放的警示,更是心灵受到刺激后的重生,犹如打破混沌后天空的乍响,从此开天辟地。
生命的最后一刻,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在其油画中火红的西瓜瓢里,以无限的热情挥就这样一句话:“人生万岁。”她以热情和自由,稀释身体残缺的痛苦,而痛苦也让她且行且歌,获得生活的动力,实现自我的价值。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生命的裂痕,必然伴有疼痛。张岱出身缙绅之家,钟鸣鼎食,然一朝明亡带来的疼痛,让他懂得生活不止莺歌燕舞,还有人间冷暖;苏东坡承受乌台诗案的疼痛,友人、同僚于大街相遇也避之不见,甚至以袖遮面而过,他却笑道“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疼痛之后,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漫漫人生路上始终怀有一种看淡荣辱得失的淡定与从容。
巴尔扎克将苦难定义为弱者的万丈深渊、智者的镜子、强者的垫脚石。而我则认为,疼痛的存在也有它的价值。经历过疼痛的人,更有勇气面对过往的缺憾、当下的艰难和未来的坎坷,也更能在疼痛过后,除去沉疴,让生命之树展现葳蕤蓊郁的生机。
即便生活让我们伤痕累累,愿梵高笔下的杏花盛开在你我的心头,让我们有勇气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有力量去描绘人生最美的画卷。
追寻暗夜里的霞光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宋佳怡
面对生活的疼痛,有人付之一哂,有人泣涕涟涟,而梵高却说:“创造美好的代价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诚哉斯言!
且看梵高的《星月夜》,克莱因的蓝卷动着银杏叶的黄,折射出五彩斑斓的人生理想。他尽情挥洒手中的画笔,用色彩淘洗人生的疼痛。私以为,我们当直面疼痛,于疼痛中疗伤,一路向阳奋发向上。
于疼痛中汲取营养,让失意人生绽放别样的烟火。马特·海格说:“勇敢,坚强,呼吸,活下去,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黄州赤壁下,苏子瞻陶醉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纵使仕途坎坷,也要用洒脱豁达让苦难开出花;大学礼堂中,视听障碍人士董丽娜咽下残疾的苦楚,在疼痛中涅槃,展现生命的蓬勃刚毅;田间阡陌中,隈研吾曾漫步于此,他的处女作因太过超前的艺术风格而饱受差评,但他正视困境,于失败的痛楚中思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出“负建筑”理念,使当代美学再添生机……也许生命的疼痛如乱石林立、惊涛拍岸,可他们在疼痛中成长,在逆境中坚强,最终实现了人生的飞跃。
随着电影《第二十条》热映,曾经的那些负面新闻终于褪去“十恶不赦”的伤疤。从曾经的“刘学州事件”到“于海明反杀案”,从现实中频繁发生的校园霸凌到影片中“见义勇为者付出代价”,这些负面新闻刺痛了我们的神经,我们愤慨于人性的缺位、道德的沦丧,也更加注重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社会痛点不仅是对现实的披露,更是对生者的提醒,疼痛的治愈需要我们关注温情的回归。《第二十条》犹如一盏明灯,点亮司法改革的星火,普照人们从疼痛中醒悟,继续前行的路。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愿青年都能不畏疼痛,愈是艰难愈要向上,当有“山海可平”的执着、“无问西东”的付出与“九死不悔”的勇气,努力谱写时代华章。
疼痛何曾挫败我,在那深邃的《星月夜》下,自能喷薄出万丈霞光!
伤痕中的翅膀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曹辩桓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这样说。
漫漫人生路,荆棘总会在我们稚嫩的肩膀上划出一道伤痕,留下刻骨铭心的疼痛,但是我们应该在伤痕深处生出一对坚硬的翅膀,于疼痛中奋起,拭干泪水后继续翱翔。
“当上天赐你荒野时,就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翻开浩繁的文学史册,拂去岁月的层层烟尘,历史和现实从来都不乏勇敢的斗士。他们将伤痛视为生命赐予的特别馈赠,在烈火的焚烧中绽放生命的光彩:红楼中悠然的清梦,是曹雪芹体味家道中落之辛酸,将满纸荒唐言作为慰藉心灵的翅膀,得以著就千古奇书《红楼梦》;生活中的磨练,激发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灵感,凄美壮烈的《命运交响曲》就此诞生;张颂文几经坎坷,走过无数四下无人的夜,一路无人问津,但是他从没被现实打倒,而是于逆境中寻找微光,终于迎来人生的一路狂飙……生命或遇不测,他们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从那些伤痕中获得力量,丰盈羽翼,最终一飞冲天。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崛起可谓既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奋斗史。我们曾历经苦痛,列强的坚船利炮在中华大地留下满目疮痍,我们收获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唤醒了民族的觉醒;我们曾遭受无尽的屈辱,“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歧视和难言之痛是中华儿女心头永远拂之不去的伤痕,激发了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的决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坎坷和伤痛在所难免,我们既要有敢干敢闯的万丈豪情,也要有直面失败与伤痛的刚强和坚韧,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于逆境中奋发向上,于疼痛中汲取经验,勇担时代重任,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如是说。疼痛的意义,在于重新剖析自我。面对伤痛,我们要的不是掩耳盗铃式的逃避,也不是自我感动的顾影自怜,更不是自暴自弃的颓废沉沦,而是应该直面伤痛,振作精神,“一边伤痛,一边自愈”。
重温《老人与海》,海水侵蚀老人的双手,却浇灭不了他心中的火焰;钓线勒痛了老人的双手,却更加激发了他心头的斗志。我们当以桑迪亚哥为榜样,从痛苦中迸发力量,于伤痕处生出翅膀。
(编辑:于智博)
由头式导入,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
引出中心话题和论点,巧妙切题,明确点题。
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语言生动优美。
论据典型、新颖、充沛,论证手法灵活,有较强的说服力。
首尾呼应,照应由头,结构完整严谨。
以梵高为写作由头式切入话题,观点鲜明,切中要害。
论证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有较强的说服力。
从社会角度展开论证,素材新颖,关照现实,有思想深度。
从青年视角发出呼吁,文中有“我”,体现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值得借鉴。
文章从生命个体的“疼痛”到国家民族的“疼痛”,既有“小我”的生命之思,也有“大我”的宏观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灵活多样,增强了说服力。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文章采用递进式的结构,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