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努力

2024-09-25张帆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8期
关键词:主义思维

上海市黄浦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面对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但这句话似乎还隐含着更多的意味。

对此,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又有广阔的思辨空间。学生需要思考“我很努力了”这句话除了自我肯定以外,还有哪些“更多的意味”;还要探究产生这些意味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如何概括出“我很努力了”这句话中的其他意味?学生需要把握矛盾,追问原因。这个矛盾其实就是“负面结果”和“自许努力”之间的矛盾。面对负面结果,人们为什么要说“我很努力了”呢?它可能是自我安慰,可能是自我开解,也可能是归咎他者。

自我安慰也好,自我开解也罢,甚至归咎于外因等,其实都是为自己的失败在找补些什么:或者弥补心理缺憾,或者文饰能力不足,抑或消除面子上的愧色。总之,凡遇失败,必求弥补。然而,这样做对吗?换言之,凡遇失败,必以“我很努力了”来安慰自己、开解自己,甚至责任外推,这样做合理吗?其实答案已经隐含在对此矛盾关系的聚焦及辨析的过程中了。

例文

在努力之上

□上海市格致中学" 韩佳悦

生活中,我们面对事情结果时,往往以“我很努力了”肯定自己的付出。这句话也往往包含了对努力却没有回报的困惑不甘与对这种失败的开解与自我安慰。实际上,这句话的内涵源于我们对努力与最终结果关联性的认知。

“我很努力”首先是对自己投入精力和时间的肯定。诚然,这种对自己投入精力的复盘与肯定是积极的,能够使人们心安理得地享受胜利的喜悦,或安然承受失败的痛苦。但是,这句话的潜在逻辑在于,我们认为事情的结果应该与我们的努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成败在于我们的个人意志发挥作用。由此这句话多出了无数“但是”:为什么我很努力了,但还是失败了呢?从而将一种积极的开解转化为对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怨怼,最终甚至引向放弃的消极心态,这是这种思维带来的局限与潜在危险。

“我很努力了”是对过去的总结,但不应作为未来抉择的束缚或标准,不能因过去努力与结果的关联而轻率预测未来努力的结果。而应当警示我们,成功在努力之外,还需要别的因素,如理性思考的加持,因而我们应在未来转变策略,在正确的方向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只有当我们把“但是”后的疑问由情绪的宣泄转变为真正的思考,才使这一思维真正对我们的行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转变正是我们对努力与结果认识成熟的第一步。

然而,有时我们尽管以正确的方式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仍然面对惨淡的结果,因而生发出一种价值感的空虚,产生对努力意义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意识到,努力并不都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预设的结果,在大多时候,面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只能忍受世界的不确定性。在确认自己已经“很努力”过后,我们所需要的是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鲜血的勇气与达观的心态,才能不被不如意的结果所震惊,抑或陷入自我怀疑或是对努力这一根本手段质疑,而最终因迷惑于虚无的本质而由失败走向堕落。因此,这一思维背后,需要一种主动建构价值、赋予意义的“超人”的生命力作为注脚,才能使这种质疑成为成功之路上的积极暗示。

因此“我很努力了”只是一种正常的对努力与结果间关系的疑惑,甚至是积极的对失败创伤的疗愈。而我们因这种思维走向高处的成功,抑或低处的延宕迟疑乃至堕落,在于我们是否能以积极的态度,为努力赋值,从而指引我们走出一时成败,继续前行。

努力与结果

□上海市格致中学" "钟奕扬

生活,道阻且长,事情的结果不能总尽如人意。不理想的结果带来个人价值的缺憾,于是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弥补心中空缺的成就感。

归根到底,这句话反映的是“反结果主义”的价值取向。结果决定论者认为结果是一切努力的根本目的,而反对者们认识到努力本身也可喜可贺,能带来肯定与成就感的不只是结果,还有自己的努力。

但言不止于此。“我很努力了”往往还隐含的未说尽的含义是“我不必更努力”或“我无法更努力”。

“反结果主义”并不一定通向“过程主义”,正如“我不必更努力”这一判断反映出对努力本身价值的认识不足。他们这样认为:结果不那么重要,因此通往结果的努力也失去了价值。然而,努力并不只因结果而熠熠生辉,人们能在沿途收获新的见解、认识,同时又获得整体能力的提升。这些收获一者能够完善个人修养与人格,二者,以功利主义视角看,促成未来的成功,从而使人们离理想的结果更近一步。

而“无法更努力”的认知则反映着整体上对个人能力的信任缺失与精神的透支,是在与现实交锋后从结果与精神两方面无奈落败的判词。无论是此类饱含消极意味的“我无法更努力”,还是既反结果主义又不奉行过程主义的“我不必更努力”,都必然使个体走向精神与人生的虚无,并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化不良影响。试想整日投身于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如果在面对数百次不理想的试验结果后退缩,都用“我很努力了”而放弃试验,那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医疗水平落后、科技发展停滞的社会,这是人类无法承受的代价。那么,问题何解呢?

前者的反结果且反过程是行不通的,人的信仰总要有个落脚点。既不可一味反结果又反过程,两者间存在一种平衡,使你在结果的鼓舞下不断前进,又能不为结果的时常不理想所扰,保持良好心态,欣赏沿途风景。

而后者缺乏努力的动力是更为要紧且普遍的问题。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告诉我们,成事需要力,还需要志。有志者哪怕面对不如意的结果,也不会用“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他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因此不拘泥于小的得失,“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上千次杂交失败的结果也不会让他气馁,因为他心中有更高的境界,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牵挂——“志”推动他不断前行,最终研发出优良品种的水稻,用力与志改造世界。

如何面对不理想的结果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保持良好心态,且行且歌,坚定志向鼓舞自己,从而达成更高的生命境界。

虚假的努力,浅水的喧哗

上海市格致中学" 沈宇恬

“努力”总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积极向上,给予人前景的词。可当世人说出那句“我很努力了”,其中所包含的往往只是失败的难过、对自我的找补,以及那份期望落空的失望。

“我很努力了”,它的潜台词是这次失败并不是我的问题,是道路艰险,或是天赋不够。如此说来,似乎失败便被“藏”起来了——因为那是无能为力的,顺理成章地可以放弃了。然而,“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动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相信困难太多,相信努力足够,从而委屈地放弃前行,实在是抛弃了人乃至生命中最重要的品质。

前路实在艰险,那又该如何?正如王尔德所言:“我们都在深坑里,但仍然有人仰望星空。”更多的努力值得被付出。爱迪生尝试用成千上万种材料来制作灯泡,也未曾在数百次实验失败时说出“我很努力了”,从而半途而废;屠呦呦投身于青蒿素的研究,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终拯救无数生命。

当然,困难过大时,一味地努力看上去是徒然的,似乎在这时说一句“我很努力了”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加缪曾言:“一个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高处挣扎,本身就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努力的过程是快乐的,比起一句鼓励,过程的收获显然更有力量。

浅水喧哗,深水沉静。常常将 “我很努力了”挂在嘴边的人,往往并不是真正很努力的人。他们口中的努力,难免是虚假的、自以为是的,甚至仅仅是自我蒙蔽的“努力”,看似用功,实则却丝毫没有将“努力” 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这样的假努力,又怎能用一句“我很努力了”来宽慰自己呢?

诚然,“我很努力了”这样自我勉励的话语也有其可取之处,当深陷于前行道路中的黑暗时,仅仅一小道光,就足以给人以希望,这也是自我勉励所能提供的。但若是浅水喧哗,过于强调,恐怕只能带来纯粹的光——纯粹的光明与黑暗并无两样,都会蒙蔽双眼。

人生不是赛场,理想不容退场。无论是否已经“我很努力了”,但请继续坚持,毕竟困难尚未解决,无法退场,那便前行。

挖掘一个判断的假设前提,思路打开。

全面分析“我很努力了”这句话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将思维聚焦到对消极因素的分析上,层次清晰。

表达准确,逻辑紧密,推进流畅,值得借鉴。

见解独到,是建立在对现象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的。

作者能给材料以新的命名,简洁、准确。同时又为下文的论述打下概念的基础。这种写法对同学的思维品质要求很高。同学们可以尝试,但要避免邯郸学步。

对“反结果主义”的分析角度新颖。

总结精辟,深刻。

王安石游褒禅山和袁老的例子十分恰当。

解释材料的潜台词,语言流畅,富有文学性。

论证过程有事例、有名言,给文章增色不少。

思维推进有力。

在层层剖析其弊端之后,指出这句话的合理性,很有必要。论证因此更全面。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主义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轻奢主义正流行有一种生活态度叫轻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