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卑之无甚高论”的解读问题

2024-09-25汪维辉

辞书研究 2024年5期

摘 要 文章针对吴铭《也说宋人所谓“卑之无甚高论”》提出的批评做出回应。吴文认为“什么”义的“甚”究竟是读平声还是读去声还可以讨论,这是有价值的,经过查考,证明这个“甚”应该读去声而不是平声,汪维辉、李雪敏(2022)的相关部分应做修改:“甚”是个“同形字”,但不是“多音字”。不过这一点并不影响原先的结论。文章对吴文的主要观点一一予以举证商榷:(1) “无甚高论”中的“甚”是疑问代词,不能看作程度副词,吴文所举证据均不能成立;(2) “什么”义的“甚”在宋代的文言文中除了“卑之无甚高论”外颇为常见,两者并非水火不容,前代“文语”被后世文人误解成后起义甚至“当世市井语”的例子也并不鲜见;(3) 宋人把《史记》《汉书》中的“卑之,无甚高论”误读作一句,把其中的程度副词“甚”误解成疑问代词“甚”,是一种“误解误用”,这有宋人自己的话为证,并不是什么“借用”。

关键词 卑之无甚高论 误解误用 商榷

吴铭(2023)《也说宋人所谓“卑之无甚高论”》(以下简称“吴文”)对汪维辉、李雪敏(2022)《“卑之无甚高论”的误解误用——兼论辞书存在的问题》(以下简称“拙文”)提出商榷,这是值得欢迎和感谢的,因为学术争鸣有助于推进研究。吴文指出,“什么”义的“甚”究竟是读平声还是读去声还可以讨论,这一点有其价值;但是其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其所举证据也多有问题。下面逐一陈述。

一、 “甚”的读音问题

吴文指出:

中古出现的“什么”义的“甚”,[1]《汉语大词典》读shén,《汉语大字典》读shèn,以何者为是还可以讨论。(443页)

这促使笔者进一步查考了“什么”义“甚”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是这么说的:

甚 shén 同“什”(shén)。

甚1 shèn ①过分:欺人太~。②超过;胜过:日~一日|他关心他人~于关心自己。③很;极:~佳|所言~当。④(Shèn)姓。

甚2 shèn 〈方〉疑问代词。什么①②③:~事?|都是自家人,说~谢谢|有~说~。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略同,《现代汉语大词典》试印本注音和释义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举例更详细,并且标注了所属方言为“北方方言(晋语)”。从现代方言来看,单用的疑问代词“甚”都读去声,[2]只有在“甚么”里才读平声。历史上也没有“甚”读平声的明确证据。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处理是对的,《汉语大词典》把单用的“甚”注作平声不当。吴文的批评正确,拙文的相关部分应做修改:“甚”是个“同形字”,但不是“多音字”。不过这一点并不影响拙文的结论,“甚”做副词和疑问代词虽然同音,但仍然是一个“同形字”:字形同,读音同,但所记却是两个不同的词。正如“站”字,形、音均同,但记录的却是两个词:名词“车站”的“站”和动词“站立”的“站”。

二、 “甚”究竟是程度副词还是疑问代词?

拙文认为“无甚高论”的“甚”本是程度副词,宋人把它误解成了疑问代词。吴文则认为“无甚高论”理解成“没有太高的见解”就可以表示“见解一般”的意思,没有必要把“甚”看作疑问代词。这是双方意见分歧的焦点,下面详细讨论。

吴文认为“无甚高论”解释成“没有太高的见解”有很多证据。

“首先,称许议论见解为‘甚高’古来有之。”举了“陈义甚高”“论议甚高”“计议甚高”“言论甚高”诸例,这自然是对的;但是在这些例子中“甚高”是谓语,跟“甚高论”中的“甚高”做定语(此依吴文分析)显然不同,不能简单类比。

“其次,与‘无甚高论’相同的结构也早已出现。”不过所举例证只有《水经注》“山上无甚高木”一条。[3]他根据《水经注》中多见“甚+形容词”的组合,认为:“显然‘无甚高木’谓没有很高的树木,自不能解作‘没有什么高的树木’,而把‘甚2’上推至北魏。”笔者认为“甚+形容词”跟“甚+偏正式名词短语(高木)”结构并不相同,也不能类比。关键是这个例子存在异文,原文如下:

(1) 又有秦望山,在州城正南,为众峰之杰,涉境便见。《史记》云:秦始皇登之以望南海。自平地以取山顶,七里,悬嶝孤危,峭路险绝。《记》云:攀萝扪葛,然后能升,山上无高木,当由地迥多风所致。

宋刻本《水经注》卷四十[4]和永乐大典本《水经注》卷十五[5]均作“无高木”。这应该是原貌,因为前者是《水经注》现存最早的刻本(已残),后者则是现存最完整的官钞本,也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好、最近于残宋本的古本。(李晓杰等 2015)作“无甚高木”的最早版本是《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太平御览》卷四十七“秦望山”条引《水经注》,[6]

这个“甚”字很可能是宋人编《太平御览》时所增,这正好符合宋人的语感,即把“甚”用作疑问代词。从文意上看,无“甚”字文从字顺——因为“地迥多风”,所以山上没有高的树木。增一“甚”字,变成了山上没有什么高的树木,表意反而含混了。这个“甚”不能看作程度副词,因为如果是要表达“很高的树木”这个意思,只能说成“甚高之木”,而不能说成“甚高木”(详下),此其一;其二,原文是说“无高木”,更遑论“甚高之木”!

吴文接着说:“故此,若宋人解‘无甚高论’为‘没有太高的见解’,其间没有语法与词汇搭配的障碍。”“在汪文所举‘卑之无甚高论’的宋代用例中似乎解作‘什么’与‘很、太’都可通,但更多变体显示只有后者是语言事实。”他所举出的“变体”是:无甚高之论,无甚高难行之论,无甚高难行之说,无甚高不可企及之事,无甚高难行之事,无甚高难见之事。请注意,“甚高”与“论/说/事”之间无一例外都有“之”字,说明这些“甚高”是定语,其中的“甚”的确是程度副词,修饰“高”,“甚高”再修饰后面的“论/说/事”。吴文把“无甚高论”与“无甚高之论”等同起来,这是缺乏说服力的。这两个句式虽然大意相近,但是句子结构和“甚”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无甚高论”中“甚”是疑问代词,修饰“高论”;“无甚高之论”中“甚”是程度副词,修饰“高”,“甚高”再修饰“论”,用“之”连接。多一“之”字,句子结构全然不同。“无甚高论”只能理解成“没有什么高论”,而不能理解成“没有太高的见解”。若宋人真的将“无甚高论”理解为“没有太高的见解”,其间是有“语法与词汇搭配的障碍”的。试以同时代的《朱子语类》为例,其中“无甚××”十分常见,如:无甚人|无甚事|无甚紧要底事|无甚间隔|无甚好处|无甚疑|无甚可疑|无甚可疑者|无甚不肖之行|无甚妨害|无甚紧要|无甚回互处|无甚奥义|无甚蹊跷|无甚异|无甚差|无甚差错|无甚紧要发明处|无甚紧切处|无甚轻重|无甚着力|无甚利害|无甚病|无甚高处|无甚切己处|无甚见识|无甚水|无甚意义|无甚难通处|无甚意思|无甚大杀戮|无甚益|无甚异同|无甚长进|无甚养兵之费|无甚激昂|无甚职事|无甚精神|无甚卓然到处|无甚不到处|无甚过差|无甚巧妙|无甚佳|无甚大贼|无甚宽大气象|无甚可称|无甚做作。这些“甚”无一例外都是疑问代词“什么”,而不能解作程度副词“太;很”。下例与“无甚高论”结构相同,堪资

比较:

(2) 问:“‘公子荆善居室’,也无甚高处,圣人称善,何也?”曰:“公子荆所为正合道理恰好处。常人为屋室,不是极其华丽,则墙崩壁倒,全不理会。子荆自合而完,完而美,循循有序,而又皆曰苟而已,初不以此累其心。在圣人德盛,此等事皆能化了,不足言。在公子荆能如此,故圣人称之。”(《朱子语类》卷四十三)

“无甚高处”就是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同理,“无甚高论”也就是没有什么高论。

吴文又说:“‘无甚高论’又可倒而为‘论无甚高’。”举了两例。这两者的不可类比,正如上文所论,不再赘述。

三、 语 体 问 题

吴文认为:

各种工具书所收“甚”作“什么”解的用例全部是俗文学、口语体,而汪文所举十多例使用“卑之无甚高论”的宋代例全部都是文言文,其间有明显的语体之别。文人用汉代典故竟混同于当世市井语乎?无征不信。(442页)

这个问题拙文没有注意到,值得讨论。

第一,“什么”义的“甚”在宋代的文言文中除了“卑之无甚高论”并非没有例证,而是颇为常见,不应仅据各种工具书所引用例而以偏概全。下面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举些例子:

(3) 进无所补,退又不能自遂,荏苒岁月,有甚了期?其他非笔墨可述。[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仲仪)十七通》之三(嘉祐二ABFFxuLAB5ko1Zq7U0GQ5Io+ACy/KqWNw+JpqOUdpw4=年)]

(4) 要见本州如是西贼入寇,邻路或邻州至时有甚人可令将兵策应,及销多少人马可以必然立功,仍令各自供析,斟量己力可将人数,不得妄有张皇,务令当司可以应副其间。(《张载集·文集佚存·经略司画一》)

(5) 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如是则孔子问于老聃、苌弘、郯子、宾牟贾,有甚不得!(《张载集·经学理窟·学大原下》)上言“有何不可”,下言“有甚不得”,何、甚同义。

(6) ……仁宗深以为然。及[刘]六符至殿,上读书如平日,无所问。六符失色咨嗟,出至殿外幄次曰:“事已漏矣。”由此有司与之评议,无甚难也。今两朝地界犬牙相入,本非朝廷所详。若以实答之,以付边臣,议定以闻,边臣以疆场为职,谁敢不尽力?而其可否尚在朝廷。事莫便于此。何乃面与之决?(苏辙《龙川略志》第四《契丹来议和亲》)“无甚难”就是没有什么难的。

(7) 初至而物价腾贵,至有十倍于前者,郡人病之。公谓参佐曰:“此易事耳,都人率以食饮为先,当治其所先,则所缓者不忧不平也。”密使人问米面之直,且市之,计其直,与前此太平时初无甚增。(何薳《春渚纪闻》卷四《杂记·宗威愍政事》)“初无甚增”就是价格并没有什么增加。

(8) 工云:“凡临县者,孰不欲得佳研?每研必得珍石,则龙尾溪当泓为鲸海不给也。此石岁采不过十数,幸善护之。”然研如常研,无甚佳者,但用之至灰埃垢积,经月不涤而磨墨如新,此为胜绝耳。先子性率,不耐勤涤,得此用之终身云。(何薳《春渚纪闻》卷九《记研·龙尾溪研不畏尘垢》)“研如常研,无甚佳者”意思是这块砚台就跟平常的砚台一样,没有什么好的地方。下面几句是说它的好处。

(9) 生姜苗铺荐席下去壁虱,椒叶能辟蚤,狗舌草花亦然。此草叶如狗舌,夏秋生细花,始白渐黄,无甚香臭,花茎长出叶上,根已枯而叶不枯,俗又名狗蚤花。(庄绰《鸡肋编》卷上)“无甚香臭”就是没有什么香臭。

(10) 吕申公为相,有长者忠厚之行,故其福禄子孙,为本朝冠族。尝因知制诰有阙,进拟晁宗悫。仁宗曰:“无甚文名。”命别拟人。申公曰:“臣之所见或异于是。今内外之臣,文字在宗悫之上固多,但宗悫父迥年逾八十,受先朝尊礼。若使其生见子为侍从,且父子世掌丝纶,尤为盛事。迥必重感戴,足以惇圣朝孝悌之风。”上许之,即降旨召试。(王铚《默记》卷上)

(11) 臣伏睹朝廷近以孙谔在元祐中理诉语言不顺,罢谔吏部员外郎。按谔在元丰中以监制敕库漏落条贯罢去,则是因缘职事,无甚可矜。而元祐中三有诉陈,且言:“幸遇朝廷钦恤刑狱,使衔冤饮恨者皆得以上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七)“无甚可矜”就是没什么可同情的。

(12) 引见日,神宗云:“有举状一十三纸者是甚人?”特与改次等官。(周煇《清波杂志》卷一)

(13) 公视事退,屏后有一厅子熟睡,公诘之:“汝家有甚事?”对曰:“母久病,兄为客未归。”访之果然。公翌日差场务一名给之,且曰:“吾厅上有敢睡者邪?必心极幽懑使之然尔,故悯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十四)

(14) 张云:“此项虏寇,人数不多,又是归师,在今日无甚利害。鼎州一带,有贼徒钟相,众号四十万,乃国家腹心之疾。太尉倘能平此,朝廷必喜。将士以此取富贵,何患不济?”诸将皆喜,云“此亦何难”。(王明清《挥麈第三录》卷三)“无甚利害”就是没有什么危害,“利害”是偏义复词。

(15) 陈公曰:“士人上书,果有益国家,如贾谊之治安策、魏元忠边防利害,虽朝奏暮召可也。今观其书,无甚可行之事。此例一开,恐举人舍本业而事上书纷然,何以应之?又安知非假手以欺朝廷也?”(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六)“无甚可行之事”就是没有什么可以实行的事。下例同。

(16) 三年四月丙辰,复令给舍看详,以白执政,而检正左右司检详,拟行之。然今诸路守臣所上言,俱无甚可行,特姑存政事而已。(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六)

上述例子均属文言语境,这说明疑问代词“甚”在宋代文人的语言意识里确实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在写文言时也会不自觉地流注笔端,王泗原先生(1988/2014)2《古语文例释》称这种现象为“语言变改后之说法窜入古文者”。实际上文言文中用了口语词“甚”并没有明显的违和感,可见两者并非水火不容。

第二,前代“文语”被后世文人误解成后起义甚至“当世市井语”的例子也并不鲜见,王泗原(1988/2014)《古语文例释》论及此类问题甚多,如“亮阴”(210-213页)、“何许”(219-220页)、“束脩”(237-242页)等。下面从该书中撮举数例。

1.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之义,今人每以为今语优良之优,非也。《说文》:“优,饶也。”“餘,饶也。”是优者有餘裕之意。故马融引“行有餘力则以学文”解“仕而优则学”。……优字之饶义、厚义,魏晋时犹用之。《三国志·吴·朱然传》:“然到吴,策优以礼贺。”优之义如是,非今语之优良也。(“151. 仕而优学而优之优”条,247-249)

王书引《论语》《左传》《孟子》《荀子》《战国策》《汉书》《娄寿碑》《圉令赵君碑》以证“优”在汉魏以前是“饶”义。“优良”义则汉代始见,沿用至今。今人每以后起义误解《论语》的“优”。

2. 默默

《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五臣注:“嘿嘿,不言貌。”郭沫若以默默为“沉默”。均非是。郭云:“单就这几句话来看,它和屈原思想便大有径庭。屈原……何曾是受了诽谤而沉默了下来呢?……他何曾‘默默’了?”(《黄钟与瓦釜》)尤不明《卜居》之意。古语文,默默之义本非沉默。《卜居》并未言屈原沉默。《卜居》乃设辞,明屈原廉贞(廉洁正直)而遭弃,能准确表见屈原之思想品质,毫无径庭。此默默乃谓屈原以被谗而放逐之境遇,即溷浊不清之世。“吁嗟默默”句意与上下句紧接。举世溷浊,轻重倒置,瓦釜雷鸣,谗人高张,廉贞反无人知。默默如此,屈原实处之,此其所以吁嗟也。即此吁嗟,已非沉默。况全篇设为屈原语,愤世疾邪,又安见其谓屈原沉默也?……古语文,表沉默不言之意惟云默(嘿,墨),不用叠字默默。……结论:(一) 古语文叠字“默默”之用法有二:一以形容世之溷浊不清,如《卜居》“世溷浊而不清”一段,《吊屈原赋》“时不祥”一段,《新序》“五默默”一段所云之情状。一以形容不得意,心情拂逆,郁懑。默默并无沉默不言之意。《卜居》之“默默”乃第一用法,绝非谓屈原沉默。(二) 古语文表沉默不言惟云“默”,示默之状曰“默然”。而不用叠字“默默”。(“158.默默非沉默不言”条,252-258页)

此条举证详确,发前人所未发,谓古语文“默默”非后世“沉默不言”之意,后人误解《卜居》的“默默”,并导致对作品主旨和屈原为人的误读,发人深省。

3. 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汉石经“衿”作“”,《说文》:“,交衽也。”“衽,衣也。”传解作“领”,非是。衿、襟皆之后起字。(“126.诗子衿之衿”条,213-214页)这是说后人把《诗经》中本表“衣衽”义的“衿()”误解成了“衣领”。

4. 谈何容易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夫谈……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容易非一词,非今语之容易。古语文与难相对者易,绝不云容易。容乃容许之容,易乃轻易之易。谈何容易者,谈之事何容轻易,犹云谈何可易也。谈,主语,易之受动者。易,动词,轻易,轻忽。容,助动词,用法如可。何,疑问副词。此疑问式。若用否定式,则为谈不容易,犹云谈不可易也。《汉书·杨敞传》:“丘常谓恽曰:‘闻君侯讼韩冯翊,当得活乎?’恽曰:‘事何容易?’”谓事何容轻易,即何可轻视也。何容易与前例同。

按:王说是。“谈何容易”这句话从古到今发生了重新分析:谈/何容/易→谈/何/容易——“谈”怎么容许轻易→说什么容易。句法关系变了。关键是后人把“容易”识解成了一个词,因此发生了“以今例古”的误读,这个误读大概始于唐代,因之而产生了一个双音词“容易”,《汉语大词典》“容易”条:

①做起来不费事。《汉书·杨恽传》:“郎中丘常谓恽曰:‘闻君侯讼韩冯翊,当得活乎?’恽曰:‘事何容易!胫胫者未必全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唐元稹《酬李相公并启》:“况贵贱之隔,不啻于车笠之相悬,而相公投贶珍重,又岂唯一揖之容易哉?”《朱子语类》卷六五:“节节推去,固容易见。”……

引《汉书》和《颜氏家训》为例都是错的,“何容易”就是“怎么容许轻易”,其中的“容易”都不是今天的双音词“容易”,编者显然是受了现代汉语“容易”一词的误导。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表示“轻易”的“容易”,首例引唐卢肇《逸史》卷三:“责国医曰:‘公何容易!死生之穴,乃在分毫。人血脉相通如江河,针灸在思其要津。’”这个例子也是错引的,“何容易”还是“怎么容许轻易”,《近代汉语词典》或许是受了《汉语大词典》的误导。(参汪维辉 2022)

以上例子中,最后一例跟宋人误解误用“卑之无甚高论”最为近似,另外三例虽然情形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由于语言的变化而导致后世文人对前代“文语”发生了重新解读或误读,从而使一个古词语或一句古话被赋予了误解误用义。

四、 是“误解误用”还是“借用”?

吴文最后说:

宋人确有与汉人原意不同的用法,但未可草率指为“误解误用”。古人“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是很常见的文学修辞运用,只要不是在解释原文中理解错误,还是当作“借用”比较妥当。(444页)

拙文认为宋人把《史记》《汉书》中的“卑之,无甚高论”误读作一句,把其中的程度副词“甚”误解成疑问代词“甚”,是一种“误解误用”,这有宋人自己的话为证:王楙《野客丛书·卑之无甚高论》说:“……则‘卑之,无甚高论’,自是两句,今人作一句读之,所以失当时之意也。”这是“误解”。他又说:“今人以‘卑之无甚高论’之语却所说之卑者,甚失当时之意。”这是“误用”。洪迈《容斋诗话》卷五也说:“今之牵引史语者,亦未免有失。……而今之语者,直以言议不足采为‘无甚高论’。”这显然即为“误解误用”。拙文并未“草率指为‘误解误用’”。[7]吴文所说的“借用”,跟这种语言现象并非一类。

五、 细 节 问 题

吴文的引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元曲选·壓镜台》三折:“到这里论一使数,问甚官媒?”

按:“壓”当作“玉”,“一”当作“甚”。

唐郭震《王昭君》诗之一:“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按:这个“甚”是“甚于”义,不是疑问代词。

宋李觏《叶内翰诗》:“论无甚高,阔讲寖而坠。”

按:“论”前脱“确”字。

另《孚甲集——吴铭训诂札记》全书使用繁体字,但文中“里面”的“里”都没有写成“裏/裡”,也是一个小小的疏漏。

附 注

[1] 引者按:“什么”义的“甚”九世纪始见,现在汉语史学界一般把这个时期归入近代汉语而非“中古”。

[2] 友生蔡浩昌同学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认为“什么”义“甚”读去声只存在于方言中,笔者觉得其实未必。比如“姓甚名谁”这个成语,其中的“甚”就是念去声。简单检索了一下,这个成语至晚宋代已有,如《五灯会元》卷十九:“师曰:‘唤什么作四句,三人姓甚名谁?’”再比如,现代汉语中“无甚”的“甚”也是念去声,例子如“无甚经验、无甚大碍、无甚差别”等。这样的“甚”在汉语普通话中虽然不能单用,但是可以作为语素参与构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既然收录词的语素义,那么读去声的“什么”义“甚”似乎也不宜一概处理为方言用法。(私人交流)所言

甚是。

[3] 友生戴佳文博士检示一例:复次,若缘无体者,一切诸法,无甚深义。诸法若不以缘相观察,则浅近易知。(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三十,T28/218c)按:此语又见于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五“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十”。在先唐佛经中,此为“无甚深义”的仅见之例,一般都说成“无甚深之义”,如: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如来与诸比丘说甚深缘本,然我观察无甚深之义。”(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六,T2/797c)乃至奉行句味尠少,则无甚深广大之义。(坚意菩萨造,北凉三藏法师道泰等译《入大乘论》卷上)“无甚深义”有可能是为了跟“一切诸法”相对,将“无甚深之义”临时缩略成了四字句。

[4] 见中华再造善本第160册唐宋编史部。

[5] 见《续古逸丛书》之四十三。

[6] 卷四十七系张元济据静嘉堂文库藏宋建宁本补配。感谢友生戴佳文博士检示上述资料。

[7] 顺便补充一点:《古语文例释》已屡用“误解误用”一语(如第7、219等页)。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8.

2. 江蓝生主编.现代汉语大词典(试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

3. 李晓杰等.《水经注》现存主要版本考述.历史地理,2015(1).

4. 汪维辉.古代文献解读中的“当代语感干扰”问题. //张赪主编.清华语言学(第三辑).上海:中西书局,2022.

5. 汪维辉,李雪敏.“卑之无甚高论”的误解误用——兼论辞书存在的问题.中国语文,2022(2).

6. 王泗原.古语文例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修订本.

7. 吴铭.也说宋人所谓“卑之无甚高论”. //吴铭.孚甲集——吴铭训诂札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3.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杭州 310058)

(责任编辑 郎晶晶)